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6

烟雨楼20期律诗班管理组律诗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9-30 15: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讲作业: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0

主题

47

帖子

9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184
金钱
415
发表于 2020-10-5 1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楼杜小瓜 于 2020-10-8 17:54 编辑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对仗的句子,它是在起句的基础上展开的。“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和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辅佐,“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展开、提升或深入,并以此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承”,绝对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承”要紧接“起”的立意,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承”的方式也多样,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起”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方面内在的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两句之间要衔接,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仲秋山中感怀

去年丹桂飘香处,欢笑今朝有几人。
树下徐行追往事,山中小立念严亲。
举头但见浮云影,极目难寻化鹤身。
独采黄花清净供,心期聚首幻成真。

(2)乡村即景

去年丹桂飘香处,一片秋光入眼中。
屋后石榴开笑脸,篱边柿树挂灯笼。
躬身地里挖甘薯,侧耳风前闻候虫。
一幅诗图描不得,且将邀约托飞鸿。

(3)山中寄故人
去年丹桂飘香处,独倚黄昏迹可寻。
凉叶迎风秋色染,空山欲雨湿云侵。
庭栽紫菊寒犹傲,手植松筠翠更深。
故地今来遥相忆,新诗苦作对谁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08: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熠熠生辉 于 2020-10-24 10:35 编辑

第八讲作业  烱烱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所谓‘承’就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诗的承接之法,要点是紧接起联,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之间紧紧地联系起来,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了,上下关联,前后呼应,既要接续起联,又不要和起联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
      承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或总接,或分承,或暗接,或明顺,写景色,写情绪,都要不松不紧,若即若离。承联一般适宜匀称舒缓一些,尽量不要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绪表达。基本原则是跟着起句走,注意这个“跟”字,要跟的住,说白了就是一个连贯性。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秋  梦   

去年丹桂飘香处,山水悠悠风色清。
岭度初霜黄间绿,江分暮霭碧偎橙。
无边好景谁人醉,一霎秋光昨梦萦。
今岁还思画中去,身埋俗务不成行。

            秋欢
去年丹桂飘香处,隔院犹闻笑语欢。
醇酒琼汁飞玉盏,时蔬鲜鲫溢金盘。
何人浅唱娱佳节,我自微熏倚画栏。


          秋夜
去年丹桂飘香处,小院凉秋锁静宁。
宴住歌消人尽去,月明风定酒微醒。

且将良夜轻松意,暂解红尘忙碌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1597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8
贡献
366
金钱
617
发表于 2020-10-8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扬 于 2020-11-4 10:40 编辑

20期第八讲作业:飞扬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承就是承接下文。
承就是承接首句的,写律诗起句就是点名主题,承句是主题思想的延伸,是进一步要描述主题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刻骨相思入梦来。
明月一轮盈小院,伊人不寐对空杯。

去年丹桂飘香处,隔壁犹闻笑语时。
圆月一轮盈小院,赏花几簇绽疏篱。

去年丹桂飘香处,满怀离别几枝残。
寂居凉月秋声尽,凄惨孤鸿暮色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8

帖子

5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34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0-10-9 09: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点风骚 于 2020-10-9 10:07 编辑

20期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就是承接,承受。起,就是起头。承就是辅助拓展起。让起后的内容更丰满充实,有坚强的支撑力,生命力。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一)
去年丹桂飘香处,
月色浓浓满院人。
南北亲人欢笑敬,
东西邻友喜言陈。
(二)
去年丹桂飘香处,
又上乡愁满月人。
院外池塘花可艳,
亭旁莲叶卷珠唇。
(三)
去年丹桂飘香处,
醉在秦淮忆旧人。
杨柳依依蒙细雨,
红楼暗暗倚凌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50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
贡献
358
金钱
574
发表于 2020-10-12 1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草 于 2020-10-12 22:15 编辑

20期第八讲作业:学员:B01-无名草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起就是律诗的开篇,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颔联,有的颔联颌联二联都是承,这二联是要要求对仗的。对仗的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律诗中承联承接上文的做法,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也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承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答:
①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举樽对月时。
   旧雨新朋传笑语,佳肴美酒出瑶池。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身在异乡,思念亲朋好友之情。)
②去年丹桂飘香处,脉脉斜晖三径幽。
   促织声声吟傍砌,征鸿渺渺行随秋。
(这首诗要表达的觉得时光飞逝,又过一秋,伤春悲秋之感。)
③去年丹桂飘香处,又见银蟾挂九霄。
   玉镜分辉明水榭,金风送爽动笙箫。
(这首诗写八月中秋佳节,家人团圆欢聚一堂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0-22 09: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滴 于 2020-10-30 14:31 编辑

20期第八讲作业  C01-水珠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
“承”就是承接上文,承接律诗的开头即起句。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起”和“承”需急缓交错,情景虚实相融
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渊永超迈之妙。

秋游
去年丹桂飘香处,携手同游去采风。
相约清晨行不尽,闲聊闺蜜话无穷。
天高鸟悦留身影,云淡花香望碧空。


记相聚
去年丹桂飘香处,明月一轮夜已深。
推杯换盏正相聚,笑语欢歌论古今。
华发添霜忆趣事,人生如梦有童心。


记秋游
去年丹桂飘香处,满目丰收喜庆秋。
结伴出游风日淡,驾车所见果蔬优。
山高云影归南雁,鸟语人喧荡小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3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