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9-27 09:53 编辑
我们先来看看近体创制的过程。
永明四声八病,古风的多为仄韵尾,柏梁体的单双数句全押韵。
近体是在此三种诗体上进行改进而形成的。那就是平仄律。平韵收尾。双数句押韵。进而进化成讲粘对(粘看二,对看韵尾),最后才是论替(四、六)。
论替之后才发展为不仅论四、六,还要两两交替。后有两两交替破格而生出本句拗救。
如观把红字部分称之为广义近体,把红字加蓝字一起称为狭义近体。
如观认为,孤平本句拗救理论是为狭义近体而服务的。广义近体单平的现象随处可见,那论孤平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只有在狭义近体论替之后,特别是进而论了两两交替之后,此时论孤平才有意义。比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孤平为“仄平仄仄平平仄”。
要救为"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句式据统计在历史上要多过“仄平仄仄平平仄”句式。这说明启功的“孤平是指两仄加一平”之论是有理论和诗例支持的。
我们研究了近体的创制与发展过程就会看到,要把近体进行断代,就是要有广义近体与狭义近体之分。以前有过这种划分,但是具体的定义前人并不明确。如观前面对此做了明确的定义。
我们根据近体的发展过程来判断,孤平的理论应是产生于狭义近体之后。而孤平的理论用于广义近体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来推断启功派的“孤平是指两仄加一平”之论是正确与严谨的。因此如观支持启功一派的观点,即孤平是指所有的两仄加一平。并且必须要进行本句拗救。
进而我们承认它的合律性,把孤平本句拗救句称之为变律句,成为狭义近体的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