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2

烟雨楼20期律诗班评阅辅导组律诗第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9-22 1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熠熠生辉 于 2020-9-22 11:02 编辑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0

主题

79

帖子

402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
贡献
112
金钱
145
发表于 2020-9-25 1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20期律诗班律诗第七讲作业
评阅香山花衣
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律诗最基本的骨架就是起承转合,即四个要点:起:就是开始 。 承:就是承接。转:就是转折、深入 。合:就是总结。例: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先看起句(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人登上高处,向上看“风急天高”一幅秋日天高气爽,猎猎风急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诗人接着写听到的猿猴的叫声。“猿啸哀”三字极其高妙 。一个“哀”字,把诗人的心情带了进来。接着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低处的江面。
“渚清沙白”写从高处看江中沙洲的景色。被水刚刚漫过的沙洲水是清的,水面外的沙是白的,可见诗人的观察是非常细致准确的。接着是“鸟飞回”,把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引入画面,使之更加生动可观。首联在写法上对仗工整,兴起巧妙。首联在写法上对仗工整,兴起巧妙。如“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 真是天造地设,自然成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
    承句(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继续写景,着力描绘秋天长江边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层林叠嶂、茫无边际的山峦,看到秋叶落下的景象。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写的恰到好处。接着诗人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写到‘不尽长江滚滚来’,真是神来之笔。承联在写法上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更加形象生动。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诗人那‘韶光易逝,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凄凉感受。
    转句(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联写尽秋景,转联则转入写情。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看到眼前秋景,想到自己的一生,感慨而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把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写的真真切切,十分感人。此联在写法上对仗巧妙,入情入理。这里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写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刻了。
合句(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联接着写情,以对句而结束全篇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增,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加难以排遣。本来是兴致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变成惹恨添悲,这种反比的手法,更增添了诗的感染力。
通看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承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转联表现感情,从纵、横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增,因病断饮而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一来,就把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跃然纸上了。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秋风伴雨来。
主题:离别
内容:去年你我在丹桂飘香处,共话未来,可惜今日,丹桂飘香的地方却秋雨绵绵。那种离别之痛让人泪雨纷纷。
(2)去年丹桂飘香处,昨夜黄花入梦中。
主题:思念
内容:去年你和我在丹桂飘香的地方,情意绵绵。当你离开之后,却没有音讯。昨夜的梦中,又梦见了去年满目飘香的黄花。但却无法与你相见。
(3)去年丹桂飘香处,今夜残荷照影中。
主题:自怜
内容:去年你和我在丹桂飘香的地方,相约相拥。你的誓言让我感动。可是自从当你离开之后,再也没有了消息。只剩下一片片残荷只影自顾自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4157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22
贡献
5631
金钱
16854
发表于 2020-9-30 15: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心雨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七律·客至
唐代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携手同游渤海湾。
主题: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去年丹桂飘香处,折柳桥头望水流。
主题:送别,今宵期待团圆
去年丹桂飘香处,把盏相邀小院中。
主题:去年把盏相饮,今宵再续前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2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