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4|回复: 57

烟雨楼20期律诗班D组律诗第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9-22 1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熠熠生辉 于 2020-9-22 11:03 编辑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0

主题

25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60
金钱
95
发表于 2020-9-23 11: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第七讲作业:
D1-秋叶无语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起句: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直点主题主人为其饯行请客 邀请了弹奏的人。
承句: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没有直接描述席间的情景而是叙述了此时的月明星稀乌鹊不见冷风吹衣的悲冷,为下一句做铺垫。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室外的寒冷和室内的铜炉华烛形成强烈的对比。
转句: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曲声响起惊艳四座一片寂静。
合句: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听琴声忽起乡思之情,离家万里归隐云山,


1.去年丹桂飘香处  又见紫薇入画来,
2.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早清泉送信来
3.去年丹桂飘香处。他日青灯伴读来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不错。第二题是接着写下句不是对联,在从新琢磨琢磨写下  发表于 2020-9-24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3 16: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D14~落雪无声的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第一联是起句。前分句赞美了春雨的好,后分回答了出于好的原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联是承句,回答了春雨为什么是好雨?一个潜字,一个润字,写出了春雨的轻柔,润物无声的特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第三联是转句,抬眼望去,雨夜的美好景色,"俱黑,独明”,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了春雨的下的下的时间长,下的足,给人带来的喜悦。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四联合句。这是一个想象中的情景,想象雨过天晴,锦官城内的喜人的景象,

整首诗都是扣住喜雨来写的,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想象了雨过天晴后明媚动人的特点,也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热爱,对优美景色的喜爱。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去年丹桂飘香处,我与檀郎寄墨函。

去年我们远隔天涯,只能书信来往,通过今昔对比,写出夫妇相随,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

(2)去年丹桂飘香处,望月凭栏尽苦思。

丹桂飘香,凭栏望月,惹得心中无限思念,
时光易逝,物是人非!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依然是一起共处的时光。

(3)去年丹桂飘香处,赏菊观书静一时。
想象去年此时,安静无波的心境,写出独处一处的美好

(4)去年丹桂飘香处,国庆全民热闹时。
国庆七十年大阅兵的热闹场景,赞美祖国的蒸蒸日上,热闹欢腾的场面。

点评

问好。作业完成的很认真,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接些也不错,就是最后一个觉得有点过直白,没有诗的韵味,可以在斟酌斟酌。个见  发表于 2020-9-24 1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3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9
贡献
79
金钱
128
发表于 2020-9-23 16: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漠北寒山 于 2020-9-23 16:47 编辑

D组17-漠北寒山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起句:首句点题,交代了作者在江头久坐不归,欣赏了眼前水晶宫殿朦胧的春色。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承句:用杨花桃花互相追逐着飘落,和黄鸟白鸟比肩齐飞的欢愉,叙述他看到的暮春情景。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转句:暮春美景,恰恰勾起作者自己的处境。和眼前的景色就是一个对比。转笔说到自己不与世间人相容,懒求功名,纵酒放任遭到世人嫌弃。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合句:说自己不愿在这种境遇下生活,虽然渴望隐居世外的生活却没能脱身辞官,感叹人已老去,却还在为利禄忙碌,没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去年丹桂飘香处,已是征鸿归去时。要写一首催人泪下的思乡之作。。
2)去年丹桂飘香处,犹记与君初见时。要写一首初见惊艳的回忆杀。
3)去年丹桂飘香处,一弯新月上小楼。月朗星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点评

问好,作业完成的不错,很认真第一题分析很到位。第二题接写也很切贴,赞  发表于 2020-9-24 1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8
贡献
99
金钱
157
发表于 2020-9-23 17: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D22,何何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镜换杯。  白居易
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尊白玉杯。
镜里老来无避处,尊前愁至有消时。
茶能散闷为功潜,萱纵忘忧得力迟。
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
首句起:我要把镜子换酒杯
颔联承:承接首句说要换的原因
颈联转:转说茶和萱纵的作用
尾联合:总结只有换的酒杯能快速达到茶和萱纵的解忧作用,收结。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又引游人次第来。
     写旅游喧闹景像,保护环境带来的发展。
2,树下观花背影新
     写岁月流转,物是人非
3,不见曾经赏景人
     写睹景怀念旧人

点评

问好。能够及时完成作业。第一题分析的感觉有点粗,如果再加上作者感情来分析就更好了。二题接写的不错。个见  发表于 2020-9-24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7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9
贡献
174
金钱
284
发表于 2020-9-23 18: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十期冷月无声 于 2020-9-23 18:32 编辑

第七讲作业:
D01-冷月无声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 ·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起)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承)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转)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合)

分析:起联“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写瀑布从高处落下,在阳光照耀下,腾起的水气折射出紫色的光芒。
承联“奔流下杂树,洒落出层云”承接上文,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
转联“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转写瀑布的色彩和声响。瀑布本如素练,但在晴日阳光的照射下,却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缤纷的颜色,绚丽瑰奇;天清气朗之时,本无风雨,但万丈洪泉直泻而下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却使人有急风骤雨杂沓的听觉感受。诗人绘声绘色,以自己独到的感受营造出那亦真亦幻、瑰丽迷人的美妙画面。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最后一联以山水总括之笔收束全篇。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
1何日再斟酒一杯?
下文回忆曾经的欢乐时光,期待再一次的相逢。
2旧曲重弹不忍听。
通过一首旧曲钩起对往事的回忆,记忆中的美好与眼前的落寞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起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为淡淡的忧伤。
3又到秋收庆典时。
由曾经的丹桂飘香写到眼前的秋收庆典,充满了喜悦之情。






点评

问好。作业完成的很认真,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第二题接写也很切合。  发表于 2020-9-24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3 2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D04-12棵橡树
1、自选唐诗七律一首,试分析诗中起承转合。
分析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起句前分句以设问引出后分句,后分句回答前分句:诗人寻觅的武侯祠就在锦官城外茂密的翠柏掩映之中 。交代了祠堂的地点、环境及氛围,并为承句铺笔。
        承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有声有色的对时间和环境进行细化描述和渲染。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自、空二字已经带有苍凉惆怅的色彩。为转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转句接上章: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思接千古,赞美诸葛亮德与行,与先帝在茅庐中剖析天下形式和未来,明确战争策略。交谈的都是天下苍生,国家大业,而非个人功利。十四个字写尽丞相一生功业。
合句由对武侯的高度概括赞美自然而然迸发诗人的浩叹:可惜武侯辅佐两朝帝王,最终六出祁连未捷,病死军中,千古一相,黯然落幕。只留得这寂静祠堂,苍苍翠柏,荒凉碧草(当然现在的武侯祠很热闹哈),婉转黄鹂……怎不教历代英雄人物(包括我们忧国忧民的诗圣)瞻之思之而涕泪满襟啊。
       全诗起承转合一气而下,层层递进,完美充分的表达了诗人对武侯的敬仰之情,实怀古佳作。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的主题和内容:
(1)去年丹桂飘香处,风满楼台月色凉。
        构思:秋之楼台月色,可以引起游子思乡之情。
(2)去年丹桂飘香处,秋染城关金染衣。
        构思:丹桂飘香的季节,是最美的季节,是最宜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
(3)去年丹桂飘香处,棋子闲敲小苑西,构思:来源于人闲桂花落,在丹桂飘香的小院里,一杯香茗,一盘棋子,人生如此清雅足矣 4去年丹桂飘香处,眉月弯弯斜照人。
构思

点评

秋染城关,感觉这几个字浪费笔墨了,可以在从新斟酌斟酌。个见  发表于 2020-9-24 20:08
问好。能够及时完成作业很不错。第一题分析很到位。第二题,2)去年丹桂飘香处,秋染城关金染衣。丹桂飘香就是在秋天时节,秋染城关这几个字...  发表于 2020-9-24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4 06: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诗大落雪无声 于 2020-9-24 06:57 编辑

D13~宏辉的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诗词也有自己一定的基本结构。那就是起、承、转、合。律诗全部都是八句,两句为一联,分为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所谓起句,顾名思义,就是一首诗的起步阶段,是起因。起句要做到开篇破题的作用,因为这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往往要给整首诗做一个基础交代,奠定一定的基调。
所谓承句,顾名思义,就是承接的意思。他要做到对起句的有效补充,所以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发展。可以是从宏观到细微方面的转化,可以是由远到近的变化,也可以是由近及远的变化。
转句,顾名思义,就是转换或者深入,甚至转折的意思。转句一定要做到干脆利落,不能再停留在起句承句的原有层面,但是又不能脱离起句和承句。
合句,顾名思义就是合起来做总结,就像你前面做了这么多铺垫,终于要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了的感觉。所以有的时候往往合句才是一个人最想表达的东西。
王维的诗歌《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这是从远景起句,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近景,承接上联,描写“白云、青霭”,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颈联以“中峰变”和“众壑殊”转换深入,高度概括,尺幅万里,使景色的描摹和蕴含的感情色彩进一步升华。尾联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作结合,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景的镜头以动起、以静结。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朝玉壶光转时。
构思:一首思乡曲。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岁月菊对舞时。
构思:叹白驹过隙,时光匆匆。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岁月华婉约来。
构思:丹桂飘香,佳人有约。

点评

问好。第一题分析很好。第二题是作为起句来接写,不需要对仗的。可以把思路放的更宽些。个见  发表于 2020-9-24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29
金钱
54
发表于 2020-9-24 0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D07~平心而论第七讲作业:

一、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为兴起,先言"昔人乘黄鹤",以引起所咏之物——黄鹤楼,成为全诗的起。

承句"黄鹤一去不复返",承接了"起"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而后以悠悠白云透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两句相加,承接上句。

转句以一江之隔但清楚可见的晴川阁、鹦鹉洲为铺垫,转为描写。

合句虽然是登高望远,却看不见故乡,所以"烟波江上使人愁",完全把作者的思乡情感展现出来了。

二、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去年丹桂飘香处,邀赏秋光结伴来。
构思: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应邀观赏秋天的风光,赞美大好河山。
2、去年丹桂飘香处,触目同窗思绪扬。
构思:在丹挂飘香的季节,与同窗邂逅,勾起了学生生活,但也感受到了岁月无情,满面沧桑。
3、去年丹桂飘香处,望月情思寄远方。
构思:八月桂香,中秋望月,思念远方。

点评

问好。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2去年丹桂飘香处,触目同窗思绪扬。这句接写不是很好。触目有点突出了,可以从新在斟酌斟酌。个见  发表于 2020-9-24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4 20: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D24~天马行空的第七讲作业:

         登高      唐    杜甫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登高望远,用声、景而开启了诗的开篇。
承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继续用景,进一步展开,无形中表达了诗人那韶光易逝、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落魄心情。
转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两联写景,转联写情。诗人登高展望,心里苍凉、悲壮、凄苦,把诗人那飘泊不定、沦落异乡、年老多病、处境艰难的境况写得真切感人。

合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联接着写情,以对句而结束全篇。
2去年丹桂飘香处。
对句如下
今夕不知君在那。
今朝你我来在此。
此时青山映水来。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第二题承接的还可以只是并没有按照作业要求完成,以后注意好好审题。  发表于 2020-9-29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160
金钱
258
发表于 2020-9-25 0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D05-萍水相逢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唐·陈标)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官南院粉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
文字一千重马拥,喜欢三十二人同。
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
莫怪云泥从此别,总曾惆怅去年中。

这是一首赠予古诗。起句的前分句春官、南院、粉墙东,交代了地点和人物、人物的身份,起句的后分句是写时间、周边景物、环境及氛围。凌晨时分,大地和天空的颜色刚开始分清,天空开始放亮。表明一大早就贴了进士榜,为承句铺笔。
        承句紧承上句,进行具体述说,进士榜不过千字,仅仅32人,却引来众多骑马报信人的围观,话没说完,也为转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转句,引用了典故,鲤鱼跃龙门。描写了这些举子高中进士的喜悦心情,就好像黄雀在祥瑞的风中飞翔。
        合句,点明主题。从此以后,中举的和落榜的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然而,请不要以之为怪,大家去年都曾经经历过惆怅失落。
       全诗起承转合,层层递进,一气呵成。面对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起一落的反差,感叹人生命运难以捉摸,令人深思。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去年丹桂飘香处,此刻清甜仍满屋。
        构思:去年丹桂飘香的地方,现在还留有满满的香味。长久,回味无穷。
(2)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苍藤落影稀。
        构思:去年丹桂飘香的地方,现在已经叶枯藤稀了。今不如昔。
(3)去年丹桂飘香处,鱼跃人闲溪绕村。构思:回想去年的美好,人闲、鱼跃、桂香。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第二题,。能够紧紧扣住起句去承接下句,非常不错,足见是有一定的功底的。赞  发表于 2020-9-29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7
金钱
61
发表于 2020-9-25 10: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月 于 2020-9-25 10:20 编辑

烟雨楼第七讲作业
D21-荷月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承)
万里悲秋常坐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转)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温酒杯。(合)

首联:用景起,直接描绘周围悲凉、凄苦的气氛。
颔联:亦用景承,进一步烘托风急、天高、猿啸哀鸣的凄凉景象,而且犹如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
颈联:用情转,由景及情,道出了自己年老多病,独上高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悲苦,以及怀乡怀人之情。
尾联:又用情结尾,感慨万千,发出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温酒杯”不如人愿的悲愤、壮志未酬之情。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月圆传酒时。家人团聚酒杯频传,呈现出家庭和睦、欢乐的气氛。
2.去年丹桂飘香处,此刻音容忽眼前。此时此刻老父亲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出现在眼前。
3.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素娥驾月时。中秋到来。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不错。第二题承接下句也不错,素娥感觉用的不是那么好,可以再斟酌斟酌,个见  发表于 2020-9-29 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53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0-9-25 14: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芳香 于 2020-9-29 19:14 编辑

D09芳草律诗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对偶起,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带出全联。描写秋日天高气爽,风大猿啼的景色特点。着重刻画眼具体景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即承句,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感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着重渲染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即转句,一个”秋”字,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联系在一起,比喻飘泊无定的生涯。这一联表现情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到多病残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即合句,对偶结束,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潦倒不堪的根源。表现国难家愁情感。
全诗起句和承句写登高见到的秋景,转句和合句抒情,表现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
1)今日邀朋聚会时
主题:朋友相聚
主要内容:写秋高气爽,约朋友于伍姓湖观光赏景。
2)独坐空院忆故亲
主题:思亲
主要内容:回忆曾经丹桂飘香处,和父母亲团聚的快乐情景,
感伤人去院空的绸怅心情。
3)今岁丰收喜庆时
主题:丰收节
主要内容:写今年鹳雀楼举行大型庆丰收节活动。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好。第二题承接下句也不错  发表于 2020-9-29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9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0
贡献
218
金钱
361
发表于 2020-9-25 14: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楼远山 于 2020-9-27 20:53 编辑

D16远山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首联是起,以介绍景物、地点、时间来开头。
景物——“细草”;
“微风”、地点——船上;
时间——夜晚。
这个跟写抒情散文的开头有一些相似。杜甫诗的前两句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颔联是承,就是承接首联写意,人在舟中,先看天幕,后看大江。
所谓承,就是承接首联的写意,进一步深入、细致,不能再停留在首联的写景上了,不然,就显得不利索,反复无常了,必须具体描述,给人有一种在意思上递进的感觉。“星垂平野阔”,这一句就是写的静和远处;“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就是写的动和近处。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颈联是转,颈联转到主题,抒发感慨:那些达官贵人哪里是文章好升上去的;我这个小官,又老又病,人家叫我退休呢!所以说,颈联必须切入主题思想,如果还按照颔联的方法写下去,就显得延伸、散漫,主题难以突出,甚至突出不了主题思想。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尾联就是合,要写好合句,必须承接转句的心情,抒发身世之感:我到处飘泊,居无定所,只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啊!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与君巧遇时。
去年丹桂飘香处,风吹落花飞满天。
去年丹桂飘香处,落花成冢入梦来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不错。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只是并没有按着作业要求来完成,以后需要仔细审题。  发表于 2020-9-29 1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5 2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D11~领悟的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唐<白居易〉
留春不住登城望,
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
笙歌一曲都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
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
梦中欢笑亦胜愁。
一总
写诗人惜春情怀,连夜登上城楼远望
二分写,承接上联,写登楼所
看到的景色。
三分句细描宴会的情景,听诗友吟诗,唱歌
四转合,叹息人生如梦,呼应首联惜春情怀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
一片相思明月中。
一个游子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的思乡之情

去年丹桂飘香处,
犹记红衣袖底风。
一个多情郎在回忆那天分手的女朋友,那种不舍。
去年丹桂飘香处,
明月依然照影孤。
一个孤独的人,
去年丹桂飘香处,
一曲离歌唱不休。
别愁
去年丹桂飘香处,
邀月举杯思故乡。
思乡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不错。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紧紧扣住上句承接。  发表于 2020-9-29 1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4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8
贡献
110
金钱
189
发表于 2020-9-26 1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D06——塞北孤客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1,  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起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承句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转句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合句

起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开门见山点名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地点巫山巫峡,以“凋伤”“萧森”二词定下全诗感情基调,诗人焦虑抑郁,忧国忧民的心情。

承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波涛汹涌,风云翻天覆地,再加上当时土番入侵,边关吃紧,处处阴暗,虚实兼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诗人那种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境况。

转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也是全诗的主旨,写景抒情心系故园。

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寒衣”特别冷,“暮砧”,晚上,傍晚时分,西风凛冽,忙着赶制棉衣,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2,  
1)
去年丹桂飘香处
正是孤鸿南去时
去年丹桂飘香的季节,一只大雁孤零零向南飞去,声音凄惨,那么不舍。
2)
  去年丹桂飘香处,
  此刻秋风迎面时。
去年丹桂飘香的地方,我和友人一起,欢歌笑语,现在我孤身一人,来到此地,秋风迎面吹来,一个字“凉”,从身到心……
3)
去年丹桂飘香处,
正是娘亲寿诞时。
去年丹桂飘香的季节,正是家母过生日时候。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不错。第二题承接句2有点问题,去年丹桂飘香处,是过往的回忆,此刻秋风迎面时却是你现在的感受,没有紧紧扣住...  发表于 2020-9-29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7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175
金钱
289
发表于 2020-9-26 22: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作业:D03-绿叶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答: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起。写战场上敌兵像黑云,我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军对比。)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承。写战斗的残酷和惨烈)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转。写增援部队条件很艰苦。)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合。写将士们愿意用生命报效朝廷的决心。)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答:
1、去年丹桂飘香处,
      却忆佳人赏月时。
写在桂花树旁与佳人在赏月时的画面。

2、去年丹桂飘香处,
      月照金风送爽来。
写在桂花树下闻着花香,享受初秋的凉爽。
   
3、去年丹桂飘香处,
      邀月举杯饮琼浆。
写在桂花树下,在小院里坐在椅子上品美酒的画面,期待早日喝到新酿的桂花酒。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不错。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能够紧紧紧扣住。  发表于 2020-9-29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7
金钱
62
发表于 2020-9-27 0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作业
D02-飘动的云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喜山石榴花开   唐 白居易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 说明开花的石榴树的来历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石榴树移栽后,依旧花满枝头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袴,从石榴花联想到赤玉般的石榴籽是世间少有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从恣意开放的花朵,不怕桃李的嫉妒,来勉励自己也要如此不屈不挠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携手同行共白头。
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有情人携手白头
去年丹桂飘香处,田野稻黄满眼金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浓情蜜意时
初恋情侣在桂香中漫步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思君不见君。
回想去年丹桂飘香时的情景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好。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  发表于 2020-9-29 1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0-9-27 10:1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清晨 于 2020-9-27 11:10 编辑

D25~微雨第七讲作业:

         登高      唐    杜甫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登高望远,用声、景而开启了诗的开篇。
承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继续用景,进一步展开,无形中表达了诗人那韶光易逝、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落魄心情。
转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两联写景,转联写情。诗人登高展望,心里苍凉、悲壮、凄苦,把诗人那飘泊不定、沦落异乡、年老多病、处境艰难的境况写得真切感人。

合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联接着写情,以对句而结束全篇。
2去年丹桂飘香处。
对句如下
1 又见金花落影来,游园处景
2红袖轻歌弄影时。忆往昔
3子夜吟诗泣露中。感伤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  发表于 2020-9-29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12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3
贡献
296
金钱
503
发表于 2020-9-27 1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心清
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编辑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十二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起句,诗人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作为例证。
   承句,元稹,李绅写诗曾受到白居易的启发。
   转句,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的牢骚话,
   合句,写到新编诗集后的心情,与首句呼应。

二,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出什么主题和內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
多面红旗欢快舞
主题,欢度国庆

去年丹桂飘香处
结伴吟诗彩路游
主题,游园

去年丹桂飘香处
板栗山前笑脸迎
主题,丰收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能够紧紧扣住  发表于 2020-9-29 1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28
金钱
45
发表于 2020-9-27 14: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荷@ 于 2020-9-27 14:11 编辑

D八-青荷-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己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首联直起,说上班未便夜宿幕府。
颔联承写景,角声、月色,悲自语、好谁看宣染一种落寞和无奈的心境。
颈联转叙事,用音书绝、行路难讲明安史之乱带来的种种悲剧。
尾联结,这十年啊!勉强谋职,暂时求以安身。化用“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用栖息对应宿字,不愧诗圣。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
①正是英雄入伍时。
②雁过长天送信时。
③何故秋风惹苦思。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承接的也不错,只是没有按着作业要求标出所要表达的主题  发表于 2020-9-29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4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2
贡献
344
金钱
573
发表于 2020-9-27 15: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之音 于 2020-9-29 09:30 编辑

第七讲作业:
D24-竹之音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分析:首联景起营造一种悲伤凄苦的氛围,颔联接着进一步描述环境的险恶,颈联通过菊泪,孤舟提及自身漂泊在外,心怀故土,尾联再一次通过寒衣,刀尺等突出寒冷的环境。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犹记伊人婀娜姿  下面继续写对伊人的思念。
去年丹桂飘香处==浊酒一杯痛别离   下面写对友情的思念。
去年丹桂飘香处== 潇潇寒雨落萍池 下面写心中的愁绪。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去年丹桂飘香处==犹记伊人婀娜姿 这句格律出错了从新琢磨下。去年丹桂飘香处== 潇潇寒雨落萍池萍字出律  发表于 2020-9-29 13:47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44
金钱
73
发表于 2020-9-27 16: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衣清颜 于 2020-9-27 16:14 编辑

D-23素衣--第七讲作业:
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

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
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
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
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起句:
起句是明起,时值春初,
南方水乡还未脱去寒意,天气乍阴乍晴,
变幻不定。我们寻味开头两句,
已经知道两位朋友正在岸上携手徘徊,
在谈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带的天气了。

承句:
三四两句承接起句,
似乎看到诗人和朋友两人正在席地谈天,
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
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
树上,偶而飘下几朵残花,
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
我们还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
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转句:
“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
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
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
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
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
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
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
 “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
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
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合句: 
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
因而他的临别赠言,
听起来是那样令人心酸:
你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的人问起我的消息,
你就这样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误儒生”。余味未尽!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
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曾赋秋光数句诗


去年丹桂飘香处:此刻黄花

去年丹桂飘香处:香满长裾最忆君

去年丹桂飘香处: 只似当时初见时

去年丹桂飘香处:又见深红出浅黄





点评

老师,辛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3 19:35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好。第二题承接的也很好,只是没有按照作业要求写出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感  发表于 2020-9-29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7 16: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第七讲作业

D10~白丁

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答:客至(唐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兴起,写自家房舍环境。)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承联,写知道客来自己准备迎接。)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转联,写客至待客。)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尾联,写陪客。)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答:①去年丹桂飘香处,(尽日黄花映日红。)
    写赏秋的愉快心情。
     ②去年丹桂飘香处,(落木萧萧不胜秋。)
写怀旧的心情。
     ③去年丹桂飘香处,(一径黄花出画墙。)
由景写人生感悟。
     ④去年丹桂飘香处,(切切寒风入夜秋。)
由回忆引入怀人。
     ⑤ 去年丹桂飘香处,(叶尽红枫半染城。)
写景抒情。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很到位。第二题去年丹桂飘香处,(尽日黄花映日红。尽日什么意思?而且紧接着后面又来来了个日字,感觉别扭,这个从新....  发表于 2020-9-29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3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33
金钱
50
发表于 2020-9-27 21: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组20-笑书悲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临川见新柳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州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一、二分句是起,明起。直接切入主题见新柳。三四分句是承,承接二分句桥边杨柳,表述所看到的景。五六分句也是承,不见江头老金丝,表达了作者心系故乡的心情。七分句是转,表达了无奈的悲伤心情。八分句就是合,做了总结见到新柳联想到国家荣衰。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⑴何日再逢故友人    对友人的思念
⑵犹见蜂蝶采蜜忙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蜂蝶意指辛勤忙碌的人们。最后表达了一年又一年,丰收景象,人们的幸福生活。
⑶喜着工装唱红歌    丹桂飘香,金秋十月,欢心雀舞歌唱祖国,喜迎中秋和十一。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⑵犹见蜂蝶采蜜忙 蝶是入声字是仄,此处应该是平生字出律了。喜着工装唱红歌红字出律  发表于 2020-9-29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9-27 21: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D15~风飘万点的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送魏万之京
唐代: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首联启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唱离歌。朝闻游子唱离歌”夜微霜初渡河。都有是含愁,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衬高人走时姜凉,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二联承一联秋天,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三联也承征微霜,秋天,高离人路过的地方要去的地点长安,“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是诗人对远行客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景,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闲步溪亭暗至愁,回故地闻到桂花香,看到那里溪亭,突然想起去年秋天与朋友在此的美好时光,中二联写,后一联物在人非。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重回不胜哀,反映富丽堂皇地。官商一家巧立名目,不顾民意。把公园变成他们梦想乐园,
去年丹桂飘香处。飞亭树处处幽。反映此地。优美的风人们在享自然美的同时,那种喜悦心情。

点评

去年丹桂飘香处。飞亭树处处幽。这句承接少了个字,望以后完成作业时仔细检查一下  发表于 2020-9-29 14:10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去年丹桂飘香处,闲步溪亭暗至愁。至应该是自吧。这句感觉过于笼统了,没有紧紧扣住可以在斟酌斟酌。去年....  发表于 2020-9-29 14: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34
金钱
57
发表于 2020-9-28 2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D19-冬青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为起句,以风急、天高、猿啸、清渚、沙白、鸟飞,这六个秋天所特有的意象,来描绘出一幅秋日天高气爽的精美图景。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承句,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在仰望茫无边际、萧木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浪涌江水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为转句,用“悲秋”“独登台”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了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使诗意更加深沉了。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为合句,承接前面国难家愁、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悲愁不堪。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月夜思乡梦里游。
去年丹桂飘香处,遥忆儿时盼月升。
去年丹桂飘香处,望月依窗忆故亲。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题分析的不错。第二题承接也不错。只是并没有按着作业要求完成写出主题情感  发表于 2020-9-29 14: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44
金钱
73
发表于 2020-10-3 1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衣清颜 发表于 2020-9-27 16:12
D-23素衣--第七讲作业:
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6
贡献
11
金钱
19
发表于 2020-10-9 2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D27-赤松子第七讲作业: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烂柯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起)
怀旧空吟闻篴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承)
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承)
今日听君歌一曲(转),暂凭杯酒长精神(合)。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今朝忆旧时。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今宵重聚时。
去年丹桂飘香处,不见当时聚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6
贡献
109
金钱
178
发表于 2020-10-22 1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D28~风铃 第七讲作业:

1、请大家自选一首唐诗七律,试分析诗中的起承转合。
小漆园八咏 其五 丹桂 明•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霓裳仙袖暗分丹,冉冉秋香怅独攀。
霜露可能欺绿叶,神仙长与驻朱颜。
寻芳有客登中岳,招隐何人继小山。
遥望故乡森八树,西风流水夜潺潺
首联起:说明从丹桂的外形,颜色及芳香不同感知入笔,首联景中融情,突出“独攀”丹桂的“怅”惘。
颔联承:上下分句转折承接,虽然霜露侵凌枝叶,但是丹桂的朱颜不改。
颈联转:小山 :作品分属之名 归于 淮南子 书下(分类) 。招隐何人继小山间,谁能像 淮南子中 小山系列作品的作者们一样 来讴歌赞美  丹桂呢
尾联合:遥望故乡茂密的八桂,在夜深人静时思绪如流水潺潺不绝。
2、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书童吟诵时。
内容应该写书童求学的场景,主题:根据现实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利弊阐述自己的观点。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与小姑合影时。
内容写与小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主题与小姑的深切亲情。

去年丹桂飘香处,一曲流莺入耳时。
内容秋天的美景,主题可以通过景色的对比来言情,可欢也可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3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