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2|回复: 24

合掌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4 16: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掌

1、合掌对
“犯复”,犯复是一种很宽泛的概念,【平头】、【合掌】、部分【同体对】等,都可视为犯复的一种。关于犯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为之”,这是另一个范畴的修辞学,暂且略去不谈。
对仗中的正对常使对偶处于两难的夹谷中,是既要接近(远之则怨),又不宜于太接近(近之则不逊)。的确“隔意”与“合掌”是初学对联比较纠结的问题,对得近了可能“合掌”;对得远了又可能犯“隔”(“隔”见十五节),对联就是要掌握这个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对联也体现出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无意为之的犯复,就叫合掌,实为诗中一忌,于近体诗而言,更是大忌。合掌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俗谓“同边草鞋”。诗者多晓字面上的犯复,而刻意回避,但还有一种反复,即结构上的雷同和辞意上的重复,大家则不甚在意,此为今之一大流弊,不可不察。
(一)起源
合掌的说法究竟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此说至少在清代已经盛行。合掌本为佛教徒的一种朝拜和交际仪式。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表达恭敬的意思,借用到对仗上。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及《蔡宽夫诗话》均指出:对仗要避免“上下句一意”之病。南宋朱熹,其《朱子语类》卷九五云:“问,‘正义不谋利在处事之先,明道不计功在处事之后。如此看可否?’曰:‘怎地说也得。他本是合掌说,看来也须微有先后之序。”,“正义”、“明道”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故称之为“合掌”。但早先已有类似的论述,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归纳“两句不可一意”。他引述北宋蔡启《蔡宽夫诗话》云:“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其甚乃有一人名而分用之者,如刘越石‘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谢惠连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等语,若非前后相映带,殆不可读,然要非全美也。唐初余风犹未殄,陶冶至杜子美,始净尽矣。(《丛话》前一)”可见,在宋朝就有人重视合掌的问题了。《对偶辞格》(朱承平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说:“人们对合掌病有一个认识过程。齐梁初唐之际,诗人并不认为合掌是病。经过数百年的锤炼琢磨,才逐渐认识到对偶应当词义相对,句义相违;用词累赘,文意重沓,是不利于对偶句义表达的。”元明诗论家则拈出“合掌”其名。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指出:“作诗最忌合掌,近体尤忌。而齐梁人往往犯之,如以‘朝’对‘曙’,将‘远’属‘遥’之类。初唐诸子,尚袭此风。推原历阶,实由康乐。沈、宋二君,始加洗刷,至于盛唐尽矣。”大概这些就是合掌说法的最早起源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马莹莹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产生的原因推测:
诗,唐代的时候,长诗层出不穷;到了宋似乎只剩了律诗和绝句,长诗变得很少了;而明清则干脆变成了绝句和对联的天下。这就是说,唐代的创作篇幅的自由度更大,可以写更多的文字,对于两句一意并不忌讳,因为作者有足够的篇幅来表达(“若非前后相映带,殆不可读”见上段);到了宋代创作的篇幅缩小了,为了使内容更加饱满,开始意识到了要避免两句一意。但毕竟有词有律诗,篇幅还够,所以未盛行。而到了明清,创作的主流只剩下了四句话甚至两句话,这时候又要微言大义,篇幅不足了,才有了合掌的说法,成了忌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这么两句话,怎能让你再浪费一句。另外明清八股文盛行,科举中作文更是有严格的格式、方法限制,也是合掌说法盛行的一个原因。
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长联除外,律诗绝句对联皆字少意丰,必须惜墨如金,以有限的字词表达来更多的情景意蕴。还在原地打转,没有更上一层楼的惊喜,看多了会让人厌烦。故“合掌”乃对仗之大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定义
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合掌做出确切的定义,哪怕是明清时代。上个世纪40年代,王力给出合掌定义: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而在80年代,王力对这个定义又做了修正。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大忌。”何谓合掌:指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犹如两掌相合。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骈枝。比如:“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我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句子的陈述对象是主语和宾语,主语宾语多由名词充当,因此只要陈述对象不同,即使是类比也不是合掌,所以有同体对,于是用同义的虚字(包括动词和形容词等今天我们所说的实词)来同义相对,表示情形相似,不属于合掌。如果陈述对象同义,即实字同义(名词),那才会产生合掌,比如上句主语为孔子,下句主语为孔圣,实字同义便不叫实字对,而是合掌对,称为部分合掌,如果连谓语部分的虚字和实字也同义,尤其是谓语同义,那就是大部分合掌或完全合掌。
二是陈述对象对象虽然不同,但表达的意思一样,也是合掌。比如“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虽然前后为两个人两件事,但意思一样,是为合掌。“饮水唯求不死,喝粥只为苟存”(新韵),这是我编的合掌联。

(1)从词和词组的含义来下定义。
对仗可分为反对、串对、正对等多种类型,“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正对”则不然。“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墓前的祠堂联)
有人认为此联“合掌”的理由,是“生死”与“存亡”完全同义。该联的联意是:生死之命运都与“一知己”萧何相关;得以生存和导致诛杀乃因“两妇人”(“两妇人”指淮阴城下的漂母和长乐宫中的吕后,前者是韩信的救命恩人,后者是诛杀韩信的主谋)。
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提出所谓的狭义合掌、部分合掌、异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论,这些理论还是围绕“同义词、近义词”做文章,定义在句子基础上的概念移植(引伸)到词和词组上。(刚刚说,此联按刚刚定的两条都符合,一是陈述对象合掌,生死存亡同义。二是句意合掌,当然句意合掌不能局限说内容要全部一样,此联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的,互相补充,但不小心总体上句意一样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所谓事异义同,就是说典故虽然不同,但是意义相同,作者举张载《七哀诗》为例:“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冒春荣《葚原诗说》(冒春荣:1701—1760,清代如皋人)说,“对法不可合掌,如一动必一静,一高必一下,一纵必一横,一多必一少,此类可以递推。如耿湋‘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稀’、‘少’合掌。李宗嗣‘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皆’、‘尽’合掌。贾岛‘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流’、‘走’合掌。曹松‘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行’、‘动’合掌……此皆诗之病也。”(刚刚按  冒春荣的点评是敲偏鼓,没打到正点上。“皆”、“尽”按今分类为副词,属于虚词,虽合掌,但不为病。李宗嗣联的合掌不在“皆”、“尽”上而在“烟焰”上。曹松的联不存在合掌。)
纵观古今,对于诗联中的“合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同义对举或两句一义都是“合掌”,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同义对举不可称“合掌”,而两句一义才是“合掌”。
(2)从句子层次下定义。
认为同义对举或两句一义都是“合掌”的观点有:
《中国楹联学概论》(谷向阳著,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说,“合掌,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合掌处处吻合谓之全合,部分合或一处合谓之半合或一处合。此理用之于楹联就是,上下联意义完全相同称之为全合掌,部分意义相同或个别词义相同称之为半合掌或一处合掌、二处合掌。楹联制作中应尽量避免合掌,尤其全合掌是楹联之大忌。避免合掌,应注意上下联对仗的语句的意义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对‘华夏’,‘千古’对‘万年’,‘秀’对‘昌’”。举例的联为:
神州千古秀;华夏万年昌。
并说:“同义词反复使用,其结果使上下联内容完全相同,犯了合掌的毛病。
云泽清光满;洞庭月色新。
‘云泽’本是‘洞庭’的古称,‘清光’本是‘月色’,‘满’和‘深’都形容月光的朗彻。同义词的重复运用,上下联的意义雷同,犯了全合掌的讳忌。”又举例:
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分析道:“此联犯了半合掌之忌,‘晨昏’和‘早晚’是一回事。有些楹联中出现个别非中心词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也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词语相对,亦未尝不可。如‘万里长征欣比翼,百年合好喜同心’,其中‘欣’和‘喜’同义,合掌,但在全联中所占比重很少,可以通融过去”。
但是,即使是认为同义对举即为“合掌”的人,也提出了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认定为合掌。《中国诗学》(汪涌豪、骆玉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说,“意义相同的动词、形容词与虚词相对,不作合掌论。如杜甫《赠韦赞善别》中之‘江汉古人少,音书从此稀’一联,‘少’与‘稀’两字虽然意义相同,但属形容词不犯合掌病;又如唐代诗人秦韬玉《贫女》诗‘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一联,‘将’与‘把’属虚词,也不犯合掌”。
认为同义对举不可称“合掌”,而两句一义才是“合掌”的观点,可见下面的议论。
《汉语词格大全》(汪国胜、吴振国、李宇明,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说,“合掌对,正对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指两句内容重复的正对,又称合掌。”并举例曰: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杨雄《解嘲》)但整个对联都用同义词的情形是罕见的。个别词语意义相同难免。最忌整体或大部分合掌。
还引用蔡宽夫(即蔡居厚,字宽夫,)《诗话》说:“‘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
《中国对联大辞典》(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在楹联界算是一部权威的著作。它为合掌下的定义是“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仗现象。如‘世界第一;天下无双’。如同人的左右手,相合一致,故名。合掌,使意义重复,是对联创作之大忌”。这一定义是很准确的,也是很科学的。
合掌之论,有广义狭义之分。其意浅显,但难者在于认定。指鹿为马,随意扩大,是当前一大流弊。
由此,刚刚认定,“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仗现象,”叫合掌,部分同义词相对仗现象,叫部分合掌。合掌是病忌,部分合掌则要具体分析,不要千篇一律随意扩大。
合掌的本质特征是犯复(犯复,既指辞意上,也指结构上)和拉杂。只有从这个角度去把握,才能在似是而非中,不致迷失。
合掌不但有用词上的合掌,还有结构上的合掌、辞意上的合掌。
结构上若相邻两联以上,特别是中二联,采用相同句式,即可归为合掌,比如摞眼。
辞意上,一联之内两句,只是同一层意思换个角度重复一遍,且又各说各话,不发生任何勾连(这点很重要),即可判为合掌。
合掌在格律诗中为病忌,在古风中则不当一回事,在元曲中则很常见,有时还有意的使用,像叠语对、映迭对等都是合掌对。

点评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韩信联) 诗钟,是对联,诗钟,是特殊限定的对联。对联与诗钟一样,诗钟有分咏、合咏;对联也有:合咏、分咏。合咏,是一个事物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分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韩信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4 2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辨析
(1)合掌与互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第六联
陈述对象相同。从字面上看,年和年重叠,年年和岁岁同义,上联就合而又合了,下联又颠倒重复,是合掌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互文对。反复强调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加强了对“花相似,人不同”的聚焦。使语意起伏,情绪激昂,音韵优美,文势迭宕。这也是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原因。先人分“互文”和“合掌”,是极其明智的,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在看到重复的字词时,一定要区分哪些是积极的修辞,哪些是消极的重复。
(2)合掌与同体对
同体对,同义词相对。
①修饰成分的同义。
在修辞格中,有“同对”(同体对)一格。空海和尚在《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中介绍“同对”时说,“同对者,大谷、广陵,薄云、轻雾;此‘大’于‘广’,‘薄’于‘轻’,其类是同,故谓之同对”。如: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孤”与“独”对举,两词同义。构成同对。同义对举,是汉语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偶格中,有同体对,是指同义虚词的对举。可以避免同词的重复,强调叙述的对象。还可在感情、色彩、指称范围等方面,起到同义词语相互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在渲染气氛、前后照应、使之首尾相连、相映成趣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把“同对”和“合掌”区分开来。
②同类但同中见异的谓语。
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唐/张祜《甘露寺》)诗见《唐摭言卷二》:“白乐天典杭州,江东进士多奔杭取解。时张佑自负诗名,以首冠为己任。既而徐凝后至。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矛盾。佑曰:“仆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嘉句”佑曰:“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又金山寺诗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凝曰:“善则善矣,奈无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佑愕然不对。于是一座尽倾。凝夺之矣。”句中的“到”、“来”,都有来到之意。但站在甘露寺前望去出句的“到”是日月的光辉从上而下;对句的“来”是山河的景色由远而近。“到”、“来”的含义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它们同义,就是合掌。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唐/王绩《野望》)○颈联。“返”“归”,都有归之义。出句中的“返”是自近而返,对句中的“归”是马从由远而驰骋而归。
晓日临窗久,春风引梦长。(唐/梁锽《美人春卧》)○颔联。“久”“长”都有长久之义。出句中的“久”,是强调时间之长久。对句中的“长”是强调梦境的深远。由此可见,语义同体对,是同中见异,须要细微辨别词义。
以上由于陈述对象不同,句意不同。虽用同义动词,可当同体对看待。
⑶有同义词不一定是合掌,没有同义词,也不一定就不是合掌:
门前种下梧桐树,台上吹来碧玉箫。○上下联没有同义的词,但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个典内,种梧桐也是引凤,吹箫也是引凤,所以合掌。
又比如并肩对天生带有合掌的基因,高手可以化于无痕,低手忙活半天终于对出来,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有闲暇顾及其它!
合掌的实质就是意思重复。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凡是:凡是出句与对句可以合为一句者即为合掌。凡是出句与对句可以部分互换者为部分合掌。
诗中合掌例具体分析中,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试看下面的评论者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合掌类型的例子与分析
合掌的基础是实字。实字同义易合掌,实字同义再加上修饰它的虚字同义,更容易合掌,实字同义又加上谓语的同义,合掌就相当严重。
(1).全合掌
一是上下比同一个意思式意思相近,即全合掌。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说的:“两句不可一意”。词语虽然不同义,陈述对象有所不同,写的也不是同一件事,但上下联“意同”。“事异意同”,即对偶句中的出句与对句所用辞藻典故虽不同,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唐/王维《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颈联。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颈联。
类似这样的对仗句如果仅从单个词语上看,“绽衣”和“洗钵”;“细雨”和“微风”;“里”和“间”,不能不说意近(“绽”“洗”同类),甚至相同(“细”“微”同义)。但这是正对,两句毕竟还是写了不同的事物(陈述对象不同),互相补充(陈述的角度不同),统一于一个主题。王维的句子写隐居的高雅生活行为;杜甫的两句都是写春天的不同景物。因此不是合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梦梦》中联)“学问”和“文章”同义,而且这是重要的词语,因此看似合掌,但“世事”(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人情”(人的常情、世情;情谊、情面等)毕竟不同(同类不同义),上下联是从两个角度说明什么是学问,并不是上下“同意”。如果把同义词“皆”“即”改动,会更好些。刚刚试改:“世事洞明新学问;人情练达旧文章。”“世事洞明藏学问;人情练达竞文章。”“世事洞明多学问;人情练达尽文章。”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东汉/佚名《行行重行行》)○第四联。虽写两种动物,两种神态,而句意均是思乡。为合掌。
力锤顽石方逢玉,尽拨寒沙始见金。(宋/梅圣俞《和王禹玉内翰》)○颈联。“沙石”词语虽不同义,但同类,“金玉”也同类,“力”为名词作状语(用力)与副词“尽”对,意思差不多,“方”“始”同义,“逢”“见”同义。上下联意思一样,都是事后才见结果。所以纪昀曰:“二句亦合掌”(《瀛奎律髓))。
第二种是两句是同义词的堆砌。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识别的合掌。
抗日军民驱虎豹,歼敌劲旅战熊罴。○“歼敌劲旅”值得就是“抗日军民”,陈述的对象相同,“虎豹”“熊罴”词语虽不同义,但都是比喻敌人,“驱”“战”意思也差不多。上下联意思一样,合掌。
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杨雄《解嘲》)“家家”、“人人”同义,“自以为”为复词,“稷契”、“皋陶”为古代圣人。上下联词语同义,意思相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传说中的第一副春联)就是一副合掌联,“新年”和“嘉节”是一回事(陈述对象一样)。上下联意一样。
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对联)○“广宇”,就是“长空”(陈述对象一样);“翔云”就是“展翅”(谓语同义)。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吏交朋,同饮美酒;官访友,共醉醇醪。(对联)○这里的上下两联,字面虽然不同,意义完全相同,是镜像式的,这就是合掌。“官”“吏”近义,“朋”“友”,同义,“共”“同”,同义,“美酒”“醇醪”,同义。
云泽清光满;洞庭月色新。○“云泽”本是“洞庭”的古称,“清光”本是“月色”,“满”和“深”都形容月光的朗彻。同义词的重复运用,上下联的意义雷同,犯了全合掌的讳忌。
华夏/江山/迎晓日;神州/湖海/沐朝阳。○整个对仗都用同义词相对。以下例子皆同类型。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
中餐/吃/豕肉;午饭/尝/豚肩。
时光/不老/春/常在;岁月/长新/树/自青。
积极地热情地欢送旧岁;高兴地愉快地迎接新年。(湖南羊年征联)○此联用语就不像对联。下联“高兴地”、“愉快地”意思又雷同。这种雷同,虽然不是出现上下联中,也是一种合掌,因此也应当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多处同义易合掌
同义处过多,易造成合掌。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唐/沈佺期《寒食》)○首联。冒春荣《葚原诗说》云:“对法不可合掌。如李宗嗣‘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皆、尽’合掌。”冒春荣认为“对法不可合掌”,我们认为假如只是这种同义虚词那是不必大惊小怪的,古诗中这种虚词合掌多得数不尽。这联的合掌主要不在这两个虚词上,而是多处重要词语同义的问题。虽然陈述对象“天”“地”不同,但“皆”、“尽”同义,“普”、“匝”同义,“灭焰”、“藏烟”(谓语和宾语)也近义。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要部分,因此是合掌联。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唐/宋之问《初到黄梅》)○首联。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同义处过多,造成上下句意一样。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颈联。此联争议较大。两句各用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静”“幽”是同义词,是句子的主要句子成分。“愈”“更”也是同义词,“噪”“鸣”也近义。词语多同义对,内容也同意,没有进层和增加内容情趣,可合并为蝉噪鸟鸣可使山林更幽静。刚刚按,虽为名句,合掌却是不争的事实。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纠正的方法其实简单,把“愈”字改为“亦”字就行了,“蝉噪林亦静,鸟鸣山更幽”,蝉噪林就显得很幽静,鸟鸣使山显得更幽静,便进层了,不知诸君以为如何。王安石则改为“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整个一句全换了,当然也是个好方法。
继往开来鸣玉振,承前启后响金声。(今人徐先生在贺湖北诗词学会成立的七律)○这一联对仗句中的“继往开来”与“承前启后”是近义词,“鸣玉振”“响金声”意思也差不多,所以为合掌。
即使陈述对象不同,但如果同义对过多,便会使陈述对象陷于汪洋大海之中而成合掌。
(3).主要句子成分的犯复
所谓“犯复”就是在一首律诗或词的句子(包括对仗句)中重复使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对仗句中的“犯复”,叫“合掌”或“正对”)。当重要词语相近,像主语宾语犯复就容易出现整体合掌现象。这种合掌需要避免。
作诗最忌合掌,近体尤忌,而齐梁人往往犯之,如以“朝”对“曙”,将“远”属“遥”之类。初唐诸子,尚袭此风,推原厉阶,实由康乐。沈、宋二君,始加洗削,至于盛唐尽矣。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
常见的是主语不同,但谓宾或宾语同义。这种句子结构可以整理成联合主语与一个谓语部分,也就是说有一个句子谓语部分或宾语属于浪费,这浪费的部分便是合掌。
仙人洞里怀先哲,会议厅中忆昔贤。○“怀先哲、忆昔贤”同义,谓宾皆同,句意自然一样。这种句子结构可以整理成联合主语与一个谓语部分:仙人洞、会议厅中忆昔贤。
古迹高昌遗址破,交河故地旧城残。○“遗址破,旧城残”同义,主谓皆同。句子结构同上。
犯斗邀牛女,乘槎访帝孙。(《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林黛玉出句,史湘云对句。因为牛女就是织女,而“织女,天帝孙也。”牛女与帝孙是一个人的意思,所以这个诗句宾语合掌了。
大棚/常年绿;温室/四季青。(尹贤著的《对联写作指导》)○此联的“大棚”和“温室”并不完全同义,“棚”和“室”是两种不同的建筑物,它们前面的修饰词“大”和“温”的含义完全不同。但属于犯复,是同类型的,写的都是室内种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常年绿”“四季青”同义。此联是谓宾“合掌”。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首联。看起来出句与对句一正一反,宾语同义,其实意思一样,可以合为一句;有情人怜子如何不丈夫。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唐/郎士元《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首联。诗句中上下句的后三个字“不可听”与“岂堪闻”句意相近,这是整个谓语部分,所以合掌问题较严重。毛先舒《诗辩纸》云:“古最忌合掌对,如‘朝’对‘晓’,‘听’对‘闻’之类,古人亦多有之。玄宗‘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郎君宵‘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虽时有拙致,似不足效。”刚刚按其实此诗也易改,把“不”改为“尚”就行了。这样就只“听”“闻”合掌,但意思已大不同了。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玄宗《早度蒲津关》)○第五联。宾语“朝景”“晓风”同义,都是早晨的风景。所以毛先舒说“似不足效”。把“朝”改为“昏”就行了。
千山披素裹,万壑挂银装。○陈述对象主语“山”“壑”虽不同,但谓语同义,宾语都是雪。基本上全合掌。
每借浮云遮丽日,常生迷雾蔽晴天。○谓宾同义,造成上下联意思一样,合掌。
其次常见的是上下联的主语同义,这便出现主语的浪费(合掌)。
不尽沙丘一抹绿,无边瀚海水盈潭。○“沙丘、瀚海”主语合掌。部分合掌。另外“不尽”“无边”也同义。
神州滋雨露,赤县灿春花。○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属于主语犯复,上下主要意思又雷同了。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崔颢《题潼关楼》)○颈联。“川”“河”同义,“陕路”“华阴”同义,主要词语皆同义。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颔联颈联。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说:“此诗二联,连用虎、鸡、马、牛,犯复。”所谓犯复,是说上联的“虎、鸡”是走兽门,下联的“马”、“牛”又是走兽门,不免门类重复。有的作主语的定语,有的充当充当宾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4).部分合掌
一联内个别同义字(词)、同一字相对局部合掌。这是研究合掌的重点,局部合掌的例子在前人诗联中不胜枚举,如果见同义词相对都以合掌斥之,唐诗三百首恐怕剩不下一百首。因此这些合掌严重不严重就看是不是关键词语,是不是影响整联内容的表达。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颔联。“缘”与“为”是同义词,王力先生在评论这一联时认为:“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合掌。”刚刚说,准确的说,它们因为只是次要成分,不大影响内容。所以可以忽略,不是合掌,虚字同义,是同体对。这句实际隐藏的炸弹是“客”“君”,此联中的君也是客,主要的实字义同了,所以有合掌的争论,但“花径”“蓬门”也是实字,它们不同义,叙事的对象不一样,谓语动词也不同义,全联根本不存在合掌的威胁。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颔联。“如”和“似”是同义词,也不应视为合掌。虽然,“如”和“似”在这里是当作动词来使用的,意思是“像”,但在一首诗中,上下二句意思相差甚远,主语宾语都不同义,用一对同义词(比喻动词)不会给读者形成重复的感觉,因为重点在比喻物上,所以不算合掌,它们是虚字,是同体对。
情寄新章柔似水,愁牵微雨细如丝。(当代/林从龙《纪念秦观编管横州八九○周年》)○颈联。“似”与“如”相对仗。这种情况虽然与杜甫的七律《小寒食舟中作》颔联“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中的“如”和“似”相似,但这两句的意思却极为相近,“情”、“愁”同类,“愁”属于“情”;“寄”、“牵”同义,“柔”、“细”近义;“水”、“丝”相类,只有“新章”和“微雨”不同,所以应视为合掌。
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元/萨天锡《送欣笑隐住龙翔寺》)○颔联。虞伯生(虞集)见之,谓曰:“诗固好,但‘闻’、‘听’字意重。”萨以事至临川谒虞,语及前诗,伯生曰:“此易事。唐人诗有云‘林下老僧来看雨’。宜改作‘地湿厌看天竺雨’,音调更差胜。”萨叹服,拜为“一字师。”原诗动词同义,不改问题其实也不大,因为主语宾语皆不同,改动一字,避免了犯复,当然更好了。
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宋/杨亿《泪》)○颔联。“闻”“听”同义,可不必在意。尤其有一个“更”,拉近上下联的关系。当然,与上例一样,改改更好。刚刚改动:“谁思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或“谁闻陇水回肠后,更梦巴猿掩袂时。”
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唐/耿湋《早朝》)○颔联。“稀”、“少”同义。只是一处词语同义,一写声,一写光,可不必在意。“少”改“静”更好些,静者没有,稀者多少有些。
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唐/耿湋《赠山家翁》)○颔联。此写出村居景象,“朝”、“昼”都是实词,都是表示白天的意思,词义相同。但它们在诗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修饰成分,何况时点上还是有区别,因此影响不大。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唐/贾岛《宿山寺》)○颔联。“流”、“走”近义,只是修饰成分,可忽略不计。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唐/曹松《秋日送方干游上元》)○颔联。“行”、“动”同义,是主要的动词,又“疑”“觉”近义,也是主要的动词,部分合掌,影响句意。重点在“行”、“动”上,试改为“汲水惊山怒”、“汲水忧山怒”。
犬为孤村吠,猿因冷木号。(唐/顾在熔《宿麻平驿》)○颈联。“号”、“吠”并声,部分合掌。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唐/李白《广陵赠别》)○颈联。“看”“见”同义;“绿”“青”近义。“见”试改为“鉴”“品”“赏”,或“看(平声)”改为“招”“牵”。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唐代诗人秦韬玉《贫女》)○颈联。“将”与“把”属虚词,次要成分,不犯合掌,可以不理睬。
刚刚的看法  修饰成分的同义只要对句意影响不大,可以忽略,或把它当同体对(当同体对看待是比较好的处理,那就是宣示作者是故意这样安排的);谓语的同义一般应尽量回避,但对句意影响极小时,也可以放它一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5).看似合掌,其实不合掌
对合掌,加了一个后置条件即【且又各说各话,不发生任何勾连】,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都已经翻不出新意,原地踏步踏了,还像个没事人是的,假装不知道,不加任何弥补,就这么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款款走来,忒没劲。”
可能还是有点绕,举个点评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颔联。这一联,意境合掌,按上述的标准,就不合掌。有人问了,这两句意思不都差不多吗,怎么就不合掌了?理由很简单,谁让人家李商隐技高一筹,出句中有个【方】,对句中有个【始】,这两句互通消息了,不是死板两块了!这叫化腐朽为神奇,表达上了一个层次。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七律・冬云》)○颈联。从字面上看对仗很工整,但两句的意思都是说“英雄气概”,确有“合掌”。但上联写的是以往的英雄行为,下联写的是而今的英雄胆识,层次分明,却是正对中一分为二的互补关系,不能视为合掌。刚刚按  按照【且又各说各话,不发生任何勾连】,这两句不是各说各话,我们要承认“英雄”“豪杰”同义,“虎豹”“熊罴”近义,但通过【独有】【更无】,进行了比较,形成“连虎豹都不怕,哪里还会怕熊罴”的意思,内容上进一层了,便化合掌成不合掌了。试与“抗日军民驱虎豹,歼敌劲旅战熊罴。”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但同义词为对毕竟不好,虽可化解,还是危险,回避为好。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为合掌,就是因为【且又各说各话,不发生任何勾连】,所以我改“愈”为“亦”来化解它,让上下联【发生勾连】。

(6).颔联颈联摞眼病(结构合掌)
张中行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中提出:“律诗中间两联结构不可用同一个模式,否则算合掌。”古代称之为摞眼病。(例见平头对)
(7).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掌对的大量存在,并流传至今,不完全是它的历史背景,也因为它的文学艺术性相当高超,能让一代又一代人为它倾心。它以巧取胜,以趣取胜,也不拘形式,赏心悦目。
一是对联中有一些喜闻乐见的“合掌”联。
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全合掌。“花甲重逢,再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重多一度春秋。”是全合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全合掌。“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尺鱼跃水,量量九寸一分。”是前后合掌。“寻根手捧天池水;问祖神追白鹿原。”是局部合掌。
二是格律诗中合掌为忌,词中曲中有时则未必,甚至有意为之。
曲中指相邻两句或隔句意义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相互形成对仗。如“想他,念他”。(无名氏《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又如“淡妆梳,浅妆梳”。(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苦雨》)再如“心,也得安;身,也得安”。(张养浩《山坡羊》)再如“自寻思,闲究理;自寻思,闲究理”。(刘伯亨《【双调】朝元乐》中《三犯白苎歌》)再如“大闹卧龙冈,大闹卧龙冈”。(周文质《时新乐》)此类对仗,近体诗绝对避忌,词中亦少,元人散曲中则较多。有人还认为在骈文中合掌可以增强文势,并非一无所取。
三是有的对仗方法中便含有同义词或相同结构,如回环对、掉字对、同字对等。
四是对部分合掌,尤其是虚词如助词副词类的合掌不必太认真。对全部合掌、大部分合掌则要谨慎。
我们今天学合掌对是为了避免这种错误,但不要用合掌动辄去批评别人,我们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不是为了贬低别人。在我们内部,为了相互提高写作水平,则是可以进行这方面探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如何破合掌?
如何破合掌,我在分析例子时的修改,已谈了许多,就不在多说了,转载的一篇好文章当补充吧:
1.不各说各话,上下句化成密切相关的关系,比如流水关系、进层关系之类的复句。
2.结构不可用同一个模式。
有一天,私塾先生带两个学生出去远足,街上行人匆匆,车水马龙,先生随口出了个上联,叫“车马长驱,过桥便是天涯路”。
两个孩子想了一会儿,对出下联,叫“轮蹄远去,挥手都成域外人”。
对得怎么样呢?在平仄和对仗这方面,孩子们下过苦工,做得很好。另一方面,先生说他们犯了一个毛病,叫“合掌对”。
先生说,上联“车马长驱,过桥便是天涯路”,讲的是分别、别离,下联嘛,讲归来后的重逢就好了。
别离对重逢,一悲一喜,正好对得上,比如说“襜帷暂驻,觌面浑疑梦里身”。
后来,两个孩子长大了,其中之一的王充闾,成了散文大家,所谓“南秋雨,北充闾”,南有余秋雨,北有王充闾,这是人们对他的赞誉。
3.换角度写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都是前一联写景,后一联写情。
又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都是前一联写陪衬的环境,后一联写人的活动。变的情况各式各样,所求都是内容丰富,灵活生动。
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对此有一大段分析:“律诗炼句。以情景交融为上,情景相对次之,一联皆情,一联皆景又次之。然一联皆写情,则两句须有变化,不可一律,致犯合掌之病。一联皆写景亦然,或上句写远,下句写近,或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总写一句自有一句之意境,两句迥然不同,欲又呼吸相应,此为致要。情景交融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打成一片,不可分拆。如工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村春雨外急,邻火夜深明’,‘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右丞‘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大壑随阶转,群峰入户登’;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嘉州‘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等句,皆是句中有人,情景兼到者也。情景相对者,如工部‘白首多年病,秋天一味凉’,‘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宋之问‘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顾况‘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等句,一句情对一句景是也。至一联皆情,一联皆景佳句,诗家更多,不可胜数。其两句写成一例,意境合掌,不可为训者,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联,王介甫以写景略无变化,两句一律少之,上句改为‘风定花犹落’,而以‘鸟鸣山更幽’作对,谓如此则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不致合掌,便成写景名句。所论入微,初学详之”。这段话,对我们认识合掌,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在构思、立意时要统筹全局,安排好上、下联的布局——这是对联创作中避免“合掌”的根本。只要在上、下联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空落笔,上、下联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就不会重复,就不会“合掌”了。下面选择避免“合掌”的表现手法,供读者参考。
1、时空对。上、下联分别从时间和空间构思落笔: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清/佚名赠友联)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清/孙星衍自题联)
2、形声对。上、下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构思落笔: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清/佚名题趵突泉)
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清/李尧栋题莫愁湖)
3、今古对。上、下联分别从过去和现时、古代和现代构思落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感时/应溅泪,庙侧/花神。(清/佚名题西湖岳庙)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鄂润泉撰成都武侯祠联)
4、动静对。上、下联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事物构思落笔:
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清/杨应琚题罗浮山酥醪观楼)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嬉笑/悲歌怒骂,到此/方休。(清/鲍桂星自挽联)
5、纵横对。上、下联分别从景物、事件的纵向和横向构思落笔:
积石/导流/趋大海;崆峒/倚剑/上重霄。(清/左宗棠题拂云楼)
6、远近对。上、下联分别从近景和远景落笔:
对岸/绿杨,摇乱/三春/旗影;出场/红杏,招来/几个酒人。(清/戴鸿庥题杏村古酒)
7、前后对。上、下联分别从空间的前后或时间的先后构思落笔: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清/秦大士题岳墓)
为过去/古人/重写照;看将来/吾辈/亦登场。(清/蒋士铨题戏台联)
8、俯仰对。上、下联分别从空间的俯瞰和仰瞻构思落笔:
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员峤/水中央。(清/赵翼金鳌玉蝀桥)
9、有无对。上、下联分别从有什么和无什么构思落笔:
并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只有/一条/活路,文通/即是/运通。(清/钱沣自题联)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清/百龄引苏轼诗句戏题联)
10、收放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思路的聚拢和开放构思落笔: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清/朱彜尊题山晓阁)
11、轻重对。上、下联分别从内容、气势的轻重构思落笔:
小筑〈于〉山水间,直以/云霞/为伴侣;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清/佚名贺梧门书屋落成)
12、别物对。上、下联分别从不同的事物构思落笔:
鹤舞/关河动;云飞/楚塞长。(清/顾景星题黄鹤楼)
酒/不能豪/偏爱客;米/犹难索/更藏书。(清/吴嵩梁题赠昌彝)
13、别景对。上、下联分别从不同的景物构思落笔:
九曲/初通/三岛近;万山/遥拜/一峰尊。(清/黎士弘题九曲溪)
14、别位对。上、下联分别从我方、他方或此方、彼方构思落笔:
富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时书。(清/佚名题宅中飨堂)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清/王夫之题湘西草堂)
15、问述对。上、下联分别从设问题和叙述或回答问题构思落笔:
有客/临舟/怀帝子;何人/下榻/学陈公?(清/刘宗辉《赠舟子联》)
16、怀望对。上、下联分别从怀念往事和想望未来构思落笔: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清/佚名题滕王阁)
17、行感对。上、下联分别从作者的行为和感想构思落笔: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清/佚名题黄鹤楼太白亭)
18、景人对。上、下联分别从景物和人物构思落笔:
地居/黄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清/张鼎题徐州府道署)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清/佚名题大观亭)
19、景情对。上、下联分别从状景和抒情构思落笔:
北迎/拱极,西接/延青,共分得/一池/烟水;春步/柳堤,秋行/蔬圃,最难消/六月/荷风。(清/佚名题兴化柳园)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清/陈大纲题岳阳楼)
20、景事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和事件构思落笔: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指/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清/佚名题碧山书屋)
21、景史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和历史构思落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清/孙髯翁题大观楼)
22、流水对。上、下联一意相承,不能颠倒的对联叫做流水对。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清/郑心一自题)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清/曾国藩嵌名题赠“大姑”)
通过以上二十二类构思落笔,不同构思作出的对联,其意境是不同的。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空构思落笔,肯定还会有多种手法。
作业
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之四庙祀下》说:“潮州双忠祠,祀张、许二公,联云:‘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本色语,颠扑不破。”——这里所说的“张、许二公”,就是指在“安史之乱”中协力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英勇抗击乱军长达十月之久,先后歼敌多达12万之众,最后终因众寡悬殊,求援不得,粮尽城破,不屈而被杀的御史中丞张巡与太守许远。(张许二公实在是太壮烈了、太崇高了、太伟大了,因而全国建有祀庙多多;在无锡锡惠公园的锡山北麓,也有一座张中丞庙。其山门前也书有此联)
此联(相传为明代潮州名绅林大春所作)因对仗工整、意切情真,一向以名联传诵于世。可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此联“国士”与“忠臣”、“双”与“二”都是同义词,像僧人“合十”一样,犯联对之大忌:“合掌”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合掌对两串》之二,还不无嘲笑地将它列举其中:“……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讨论  这副对联是不是合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6: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篇懒婆娘的裹脚带实在是又长又臭,但非常全面。合掌是个有意思的课题,很值得探讨。文中信息量非常大,可分很多小题目来讨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9-14 1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除了格律诗,只要不是全合掌就不必太在意,在对联、词、曲、古风、赋中若作为修辞手法,更可以放开干。格律诗中则要认真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4 17: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掌与排比有啥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14 2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深度论文显出主贴作者几十年精研之功力,藏之慢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9-14 23: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9-14 23:12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0-9-14 16:47
(三)定义
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合掌做出确切的定义,哪怕是明清时代。上个世纪40年代,王力给出合掌定义:合 ...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韩信联)
诗钟,是对联,诗钟,是特殊限定的对联。对联与诗钟一样,诗钟有分咏、合咏;对联也有:合咏、分咏。合咏,是一个事物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分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韩信联,是合咏对联,是合咏韩信两个截然不同两个方面的对联。【一知己】和【两妇人】,就是韩信生死存亡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短联加长和长联缩短,其道理是一样的。

存亡生死一知己;生死存亡两妇人。合咏【韩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分咏【花·人】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合咏【韩信】
岁岁花相似;年年人不同。分咏【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9-14 2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摞眼的说法,不及有根有据的使用元兢《诗髓脑》的说法。
  七、长撷腰病。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若无解镫相间,则是长撷腰病也。如上官仪诗云:“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花。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上句“随”,次句“入”,次句“萦”,次句“拂”,次句“写”,次句“笼”,皆单字,撷其腰于中,无有解镫者,故曰长撷腰也。此病或名“束”。
  八、长解镫病。长解镫病者,第一、第二字意相连,第三、第四字意相连,第五单一字成其意,是解蹬;不与撷腰相间,是长解镫病也。如上官仪诗云:“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兰泛樽中色,松吟弦上声。”“池牖”二字意相连,“风月”二字意相连,“清”一字成四字之意。以下三句,皆无有撷腰相间,故曰长解镫之病也。撷腰、解镫并非病,文中自宜有之,不间则为病。然解镫须与撷腰相间,则屡迁其体。不可得句相间,但时然之。近文人篇中有然,相间者偶然耳。然悟之而为诗者,不亦尽善者乎。此病亦名“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14 23:25
摞眼的说法,不及有根有据的使用元兢《诗髓脑》的说法。
  七、长撷腰病。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 ...

这里谈的合掌与长撷腰病、长解镫病的关系,并不是谈长撷腰病或长解镫病。由于对仗,长撷腰病、长解镫病在其中是有条件限制的。还不能原文照抄呢。

点评

你说的这个方面,在下明白! 三羊的意思,合掌,局限于一联即可,不易扩展到两联。 刚刚正首版说,摞眼,也是合掌! 莹莹副首版说,折腰,也是合掌!! 这叫在下咋办?三羊只好三不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5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14 23:08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韩信联)
诗钟,是对联,诗钟,是特殊限定的对联。对联与诗钟一样,诗钟有分 ...

讲对仗,则与合咏分咏无关。这是部分合掌,中心部分不在合掌部分,因此合掌部分便起了强调、重复的修辞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9-15 2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0-9-15 19:07
这里谈的合掌与长撷腰病、长解镫病的关系,并不是谈长撷腰病或长解镫病。由于对仗,长撷腰病、长解镫病在 ...

你说的这个方面,在下明白!
三羊的意思,合掌,局限于一联即可,不易扩展到两联。
刚刚正首版说,摞眼,也是合掌!
莹莹副首版说,折腰,也是合掌!!
这叫在下咋办?三羊只好三不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8: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15 21:55
你说的这个方面,在下明白!
三羊的意思,合掌,局限于一联即可,不易扩展到两联。
刚刚正首版说,摞眼, ...

在哪里呀?你凑错了榫眼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0
金钱
23
发表于 2020-9-17 12:2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13: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心焰 发表于 2020-9-17 12:28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欢迎共同研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6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兼特邀评委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629
贡献
31444
金钱
371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17 2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如此系统全面的论述,分析透澈,说理充分,刚刚辛苦了。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9-17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义词,是合咏对联的必不可少!

合咏联
赤县东风,全球第一;
神州快递,举世无双。

羊注:假定“东风”和“快递”,分别是“东风快递”的简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0-2 18: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掌在格律诗中是一个分歧最大的一个课题,刚刚为一人之见,值得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4 17: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掌是永久的话题。提上阅读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8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