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4 16: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3)宽对,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就是这种情况。
流水对和借对。
所谓“流水对”,即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例如: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永蝉》)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
所谓“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例如:
(1)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李商隐《令狐八拾遗见招》)
例一“行李”的“李”,借用桃李的意义的“李”来与“茅”字相对。例二“寻常”是平常的意思;但是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例三“汉苑”的“汉”是汉朝的意思,借用“星汉”的意义来与“云”字相对。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例如:
(1)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杜甫《秦州杂诗其三》)
(2)沧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杜甫《独坐》)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事直皇天在,归迟白鬓生。(刘长卿《新安奉送穆谕德》)例一借“珠”为“朱”,例二和例三借“沧”为“苍”,例四借“皇”为“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