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1|回复: 6

[楹联知识] 楹联检测工具及诗钟通则:

[复制链接]

5480

主题

9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9158
贡献
98851
金钱
1192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1 09: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480

主题

9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9158
贡献
98851
金钱
1192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9: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楹联有多少种对仗方式


常见的有:
1、【工对】:   
    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2、【宽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3、【邻对】: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4、【自对】:
    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5、【借对】:
    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6、【扇面对】:
    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7、【错综对】:
    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8、【流水对】:
    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9、【合掌对】:
    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0

主题

9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9158
贡献
98851
金钱
1192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9: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楹联之平仄格律
楹联的平仄对仗,是为了声调的和谐悦耳,是为了在声韵方面完善楹联的美学境界,使其具有一种声韵上的谐调美,进而对联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无形中会增添一份喜爱。
如果你花费了半斤脑汁写出来的联,结果被人读起来别别扭扭的舌头和牙齿总打架,谁还有兴趣去看你的联意是什么?被一眼瞥之,又被一手扔之,那何苦呢。遵守好联的平仄规则,是做好楹联最基本的一步,千万不可忽视。
楹联这种体裁,与诗词同出一脉,律诗里的律句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平仄谱,同样适用于楹联。
近体诗的句子之平仄关系都离不开这四个。它们是: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看,(1)和(2)自然就构成了一付联的平仄形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样,(3)和(4)也构成了一付联的平仄形式: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还说过,七言律句去掉前两个字,就是标准的五言律句。
那么,就成了: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这样几种平仄格式,就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的正格,也是七言及五言联律的正格。
短句楹联中,以五言句和七言句为最多,而短句联对格律要求又最严。五言句只是七言句的减前两字,所以,我们以七言为标准来说一下。
律句是需要有“纪律”的,不能违规。律句的规矩是什么?
很重要的二条是:
1、不能形成“孤平”,
2、不能形成“三仄尾”和“三平尾”。
我们注意上面这几个句式,我们要注意的是它们的第二第四第六字,必然会构成“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的关系,也只能构成这样的关系。否则就不是律句了,也就是拗了。
因为,所谓律句的律,就是以两个字为一个声韵节奏点的,这第二、四、六字,都是在节奏点上,所以平仄在这里一定要间隔开。也就构成了声韵的起伏效果。
我们还知道一句话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的也是这意思,强调在这第二四六句上要使平仄错落开。
楹联的句子,我习惯用七言句来举例说明。这不仅仅因为它被使用的多,更因为,其他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被看做是从七言句化来的。知道了七言的格律,五言的格律自然就知道了,所以,说七言也就等于在说五言。
而楹联的格律,也就是所谓的联律,其源泉就来自近体诗,那么,七言的律句如何认识,也决定了其他字数句子的理解和认识。
一二字句的且不说了,三字句,完全就可以看成七言句的后三字。四言句,则可以看成是七言句的前四字。
那么,再多字数的句子,也都可以通过这些组合就可以了。
下面简单说一下不同字数联句平仄的主要形式:
一字句,仄-平。这个简单,没什么可说的。一字不论平仄次序,先平后仄也无所谓。
二字句,仄仄-平平。这是正格。重音节在后一字上,所以,第一字有时是可宽的。如,“作赋-观书”“眼底-眉尖”“落絮-游丝”“白鹤-青鸾”等等。
三字句,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常用的,也有如平平仄-仄仄平。这三字句就相当与七言律句的后三字,其变化也不外如此。就三字而言,第一字也是可宽的。如“星拱北-月流西”“横醉眼-捻吟须”“山不断-水无涯”“花有艳-竹成文”。
四字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是七言的前四个字。有些变化,也如“平平平仄-仄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把他放在七言句上看,也属于一三不拘的变化范畴,简单。
六言句,常用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八言句,则可以看成三五组合。
九言句,则可以看成四五组合。
十字可由三七句组成。
十一言句,那就常被组合成四七句式。
通过这样的分组结构分析,则可以看出,七言句的平仄句式,既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0

主题

9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9158
贡献
98851
金钱
1192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4: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诗钟通则

    诗钟文化源远流长,枝脉繁多,令初学者无所适从。为统一诗钟规范,以便进一步宏扬诗钟文化,《对联》杂志从本期开始连续刊登由中华诗钟社诗钟在结合南北诗钟传统的基础上,初拟的《诗钟规则》(征求意见稿)。诚挚欢迎海内外钟友提出修改意见。在广泛吸收钟友的意见后,再经研讨、论证后,正式颁布,作为今后诗钟创作与比赛评审的标准。

诗钟规则(征求意见稿)

    诗钟是一种诗体,属于杂体诗范畴。诗钟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联或多联,香尽鸣钟,所以叫做“诗钟”,简称“钟”。折枝诗、羊角对、鏖诗、战诗、阄诗、臼诗、改诗、诗唱、七碎、十四字诗、两句诗等,都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诗钟不同体式的称谓。

一、字数要求
    一首诗钟由上下句组成,各7字,共计14个字。

二、诗钟格式
    诗钟平仄规则,依平水韵。诗钟有两种正格,一种别格,别格亦不常见。

正格一:
○○●●○○●
●●○○●●○

正格二:
●●○○○●●
○○●●●○○

1、上句仄收,下句平收。
2、第一字可不论,第五字必论,第二四六字必论。
3、忌孤平,忌尾三仄,尾三平。
4、仄起平收句,为避免出现孤平,下句第三字必论。

下图所示,即为合律:
⊙○⊙●○○●,⊙●○○●●○
⊙●⊙○○●●,⊙○⊙●●○○
注:⊙可平可仄 ○平●仄

别格:(不提倡作此格。)亦同样不允许孤平。
⊙○○●●○●,⊙●●○○●○

三、诗钟格式总述
    诗钟格式分为四大类:合咏体、分咏体、笼纱体、嵌字体。

(一)合咏体
    合咏题目可以为物、为人、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主题。而合咏即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以不犯题字为原则。不犯题字包括不犯本名、别称、代称、雅称、同义字等。
1、合咏
    上下两句分别咏题意的两个侧面,合在一起共咏同一主题。
2、限制性合咏
    合咏诗钟有例外者,出题者可以加以某种限制,比如不允许嵌入某字,又或者限必须嵌入某字等。

(二)分咏体
    诗钟的上下句,分别各咏一个事物。不犯题字,分咏格有加以限制。
1、分咏
    上下两句分别各咏一钟题,互不相干。
2、限制性分咏
    分咏诗钟可作某种限制者,如不允许嵌入某字,又或者限有位置须嵌入某字等。

(三)笼纱体
    笼纱体有暗嵌式与明暗合嵌式之分,前者称“笼纱格”,后者称“晦明格”。
1、笼纱格
    要求两字全部暗嵌,虽字面不可见此字,其意可见。古人在壁上题诗,用碧纱笼罩,避免沾污,从远处观去,隐约不清,却依稀可见,故称笼纱格。取两字为题,上下句分别暗嵌其一。此体要求必须有其出处:如成语、诗句、典故等。
    笼纱格。“笼纱”一词原意指古人将题于墙壁上的诗用碧纱笼护,以示珍贵。此格借“笼纱”二字,取其若隐若现之意。笼纱格的题目为两个字,要求句中不出现题字,通过指代、借代、歇后、剪裁的方法,隐约显现题字,做到“此中有字,呼之欲出”,犹如谜面影射谜底一样。笼纱格并非“分咏”二字,其实质是题字“暗嵌”。如“飞、纶”云:
忠推南宋将军岳;(岳飞)
诗爱中唐户部卢。(卢纶)

2、晦明格
    又称“柳暗花明格”,即一句明点题字,一句暗写题字。要求题目两字,一字隐晦题意,一字标明主题。一明一暗相映成趣。任选一题字作明嵌(上下联均可,所嵌位置不限),另一字暗写。
    例如嵌“画、唇”云:
画水最难声并绘;
交邻谁悟齿相依。

(四)嵌字体
    嵌字格又称嵌珠格。创作过程中,采用嵌字格是最多的。嵌字格钟格繁多,常见的大体如下:

1、嵌两字格
(1)一唱,凤顶格。又称冠顶格、鹤顶格、虎头格等。两字平仄任意,分别位于上下句第一字。
嵌○○○○○○
嵌○○○○○○

(2)二唱,燕颔格。又称凫颈格。取两字须一平一仄,分别位于上下句第二字。
○嵌○○○○○
○嵌○○○○○

(3)三唱,鸢肩格。又称鸳肩格。多取一平一仄,也允许皆平或皆仄,分别位于上下句第三字。
○○嵌○○○○
○○嵌○○○○

(4)四唱,蜂腰格。取两字须一平一仄,分别位于上下句第四字。
○○○嵌○○○
○○○嵌○○○

(5)五唱,鹤膝格。取两字须一平一仄,分别位于上下句第五字。
○○○○嵌○○
○○○○嵌○○

(6)六唱,凫胫格。又称鹭胫格。取两字须一平一仄,分别位于上下句第六字。
○○○○○嵌○
○○○○○嵌○

(7)七唱,雁足格。又称鱼尾格、坐脚格。取两字须一平一仄,分别位于上下句第七字。
○○○○○○嵌
○○○○○○嵌

    嵌字钟一至七唱亦有例外,可加某种限制和要求,如要求嵌入某字,曰得某字,若不允许嵌入某字,曰避某字等。嵌入的字在平仄合律的前提下位置任意。
例:“振.增”一唱,得“海”字,避“兴”字。
(8)魁斗格又称玉盒格。此格名来自北斗星座。北斗星中相距最远两星为魁星与斗星。因此两眼字分嵌上句首字和下句末字。即“一手提笔,擎天点头;一脚踢斗,落地生根”。取两字须至少一平声字,依格律下句尾字为平。
嵌○○○○○○
○○○○○○嵌

(9)蝉联格又称蝉连格、连理格。格名取意来自“蝉声联绵,此起彼伏”。因两字要相连则又须分别位于上下两句,因此只能嵌于上句尾、下句首。取两字须至少一仄声字。
○○○○○○嵌
嵌○○○○○○

(10)辘轳格:辘轳汲水,两只水桶必定是一上一下,高低错落有致,水平方向不能相距太远。如上句嵌于第一字位,下句必嵌于第二字。称之为“一二辘轳”,以此类推为:二三辘轳、三四辘轳、四五辘轳、五六辘轳、六七辘轳。其中三四辘轳是最常见的格式。(关于些格说法较多,本班以此为准)
若六组辘轳题遍,则合称“组合辘轳”。
可根据下面的格式类推。
○○嵌○○○○
○○○嵌○○○
    通常辘轳格会在题目中标出具体位置,比如最常见的为三四辘轳格,即为二字分嵌上句第三字与下句第四字。

(11)卷帘格:卷帘格疑借于谜格,取“倒卷珠帘上玉钩”之意。两字分别嵌于上下句,且上句嵌字低于下句一位。此格与辘轳格刚好呈相反形状。其中,最常见的为五四卷帘格。
○○○○嵌○○
○○○嵌○○○

(12)云泥格:即鹭拳格,当钟联竖起时,首字分别为天,尾字为地。而云泥格的两字分别位于第二字,第六字。云泥顾名思义:天之下为云,地之上为泥。鹭拳格,又因为鹭鸶站立时,双爪一立一蜷,一高一低,似打拳的状态。故名之。此格要求取字,必须一平一仄。
○嵌○○○○○
○○○○○嵌○
○○○○○嵌○
○嵌○○○○○

(13)比翼格:双飞格实际上是从一唱到七唱随意为之。因眼字始终相对,故称“双飞”。
嵌嵌嵌嵌嵌嵌嵌
嵌嵌嵌嵌嵌嵌嵌

(14)上楼下楼格从一唱一直作至七唱,成为七联一组的诗钟。或以某两句诗中上下句对应的字为眼字依次嵌入诗钟内。又依嵌字所在位置的变换顺序,一至七唱又称“上楼格”,七至一唱又称“下楼格”。

2、嵌3字格。
将三个题字分别嵌于上下句中,若无规定,可任意调换位置;若规定“不调”则要按照三字的顺序嵌入。

(1)鸿爪格:鸿雁之爪可蜷曲伸缩,状成不规则三角形,鸿爪格以此得名。将三字分嵌于上下句,不得相连、相对,为不规则三角形。
仅举其一例:
○○嵌○○○○
○嵌○○○○嵌

(2)汤网格:意为嵌字占四角之三,仅留一角,形成网开一面的状态,故名之。以三题字分嵌入两句,其中两字相对限嵌于上下句首尾。余一字不连,亦嵌余下的首尾处。为增加灵活性,避免三字全平或全仄。共四种格式如下:
嵌○○○○○○
嵌○○○○○嵌
嵌○○○○○嵌
嵌○○○○○○
○○○○○○嵌
嵌○○○○○嵌
嵌○○○○○嵌
○○○○○○嵌

(3)、勾股格:《九章算数》中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勾、股,故以此为该格定名。题取三字,分嵌于上下句,其中两字作对,余字不连,任意可嵌。该格三字不能放在首字位和末位,以区别汤网格。
示例:
○嵌○○○嵌○
○嵌○○○○○

○嵌○○○嵌○
○嵌○○○○○

(4)鼎峙格。三个眼字分嵌上下两句,呈不规则三角形。
示例:
○嵌○○○嵌○
○○嵌○○○○

(5)鼎足格。三个眼字,两字嵌上句首尾,一字嵌下句第四字;或两字嵌下句首尾,一字嵌上句第四字,亦称“鸿爪格”“弯弓格”。确保鼎峙之平衡之势。
此格又可分为大鼎足与小鼎足。
    大鼎足:二字分嵌于上句或下句的首尾,余字则嵌于对句第四字,形成最大的等腰三角形。取字避免全仄或全平。
大鼎足格两种:
○○○嵌○○○
嵌○○○○○嵌
嵌○○○○○嵌
○○○嵌○○○

小鼎足:亦称“小鼎足”或“三星格”“三角格”“拱照格”。取三字构成等腰三角形,并取其平衡之意。不可同时嵌入首尾,以区别大鼎足。
小鼎足格举例:
○嵌○○○嵌○
○○○嵌○○○
○○○嵌○○○
○嵌○○○嵌○
○○○嵌○○○
○○嵌○嵌○○
○○嵌○嵌○○
○○○嵌○○○

3、嵌4字格
(1)双钩格又称锦囊格。双钩即虎头钩,钩分双头,一头护手一头为钩,双钩即四面皆护住。又因“锦囊四角含香”,亦称香囊格。取四字分别为上下两句首尾,四字不可全平,也不可全仄。
嵌○○○○○嵌
嵌○○○○○嵌

(2)唾珠格:取唾珠咳玉,珠联璧合之意。四字钟题,分嵌于上下句,两字相连相对即可。
示例:
○○○嵌嵌○○
○○○嵌嵌○○
嵌嵌○○○○○
嵌嵌○○○○○

4、嵌6字格
    竹节格:六个题字,分别嵌入上下句的二、四、六的位置上。但六个字中,须三字是平声字,三字是仄声字方可。
○嵌○嵌○嵌○
○嵌○嵌○嵌○

5、碎锦类
    碎锦格将题字分嵌于上下句中,要求越碎越好。若无任何说明即表示:题字可打乱,不必循先后。若有不连、不对、不归边的规定:即表示任意两字不可以相连、不可以相对、题字不可以只归于上句或者下句。

(1)四字碎锦格:四皓格。题字不连不对不归边。若有特别规定,则可宽。
举例:
○嵌○○嵌○○
○○嵌○○嵌○

(2)五字碎锦格:五杂俎格
    有时人也称之“五俎”,碎锦格之一。五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不得相连相对。
举例:
○嵌○○嵌○嵌
○○○嵌○嵌○

(3)六字碎锦格:六逸格
    六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2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嵌○嵌
○○嵌○○嵌○

(4)七字碎锦格:七贤格
    碎锦格之一。七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2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嵌○嵌○
○○嵌○嵌○嵌

(5)八字碎锦格:八龙格
    碎锦格之一。八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3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嵌○嵌○嵌
○嵌○嵌○嵌○

(6)九字碎锦格:九老格
    碎锦格之一。九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4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嵌嵌○○嵌
嵌○嵌嵌○嵌○

(七)其它诗钟格式
1、集锦格:指两句中的字,分别集同类的名词而成。如一句集花名,一句集鸟名;一句词牌名,一句曲牌名等等。
2、集句格:集句是在符合题目的前提下,上下句出于七字成句,并要求在句子后注上句子出于何人。集句亦要求对仗工整。
3、流水格:题字三以及以上,依题字顺序嵌入钟句,顺序不可以颠倒,如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格。此格非流水对,流水对要求上下句之间形成呼应关系,而诗钟要求单句独立成句,因此不提倡流水对。
  4、碎流格:亦称“流水碎”。题字三字及以上,可颠倒分散嵌入钟句,不需要对偶。钟社使用时,经常标名题字在上下句中的个数。比如题为六字,标“二四碎流”则上句嵌入两字,下句嵌入四字。因受题字所限,此格不要求对仗。已基本弃之不用。

5、押尾格:
将给出的三题字直接嵌入下句的句尾。因受题字所限,此格不要求对仗。采用流水对写法。现已基本弃之不用。
○○○○○○○
○○○○嵌嵌嵌

6、非律句:非律七言句,采用前三后四的节奏。已基本弃之不用。

(八)不常见的诗钟格式:
    除了以上给出的诗钟格式以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诗钟格式,如拗体、集句、续句、改句(包括折腰格)回文格,再如非七言诗钟,骈体诗钟,方言诗钟,谜语诗钟等等,不一而足。
四、钟眼
    折枝诗中,题目要求嵌入的字称为“眼字”,与眼字组成的词或词组称为“钟眼”。

五、诗钟禁忌
1、虚实动静:
    古代汉语之词有虚实之分,虚实不相对。“虚”词指介、连、助、叹、拟声词等,“实”词包括名、动、数、量、代、形容词等。
    动静有别:指动对动,静对静,即现代汉语所说的动词对动词,非动词与动词不相对,但转品作动词时可以相对。

2、通用专用总称别称
    通用名词与专用名词不可相对,如“塞北”为泛指,“江西”为专指。总称与别称不可相对,总称如“花““鸟”,别称如“桃”“莺”。

3、忌三足蟾:
    畸形不整,俗称三足蟾。同一类别的词,有两个对仗出现,另一个则与其它类别相对,是谓畸形不整。

4、不类失衡
    不类是指上下句主题类型不同,一句写景,一句议论等。失衡是指上下句内涵相差太大,失去平衡。

5、现成句与成语
    摘用古人诗文中四字以上即为成句,不允许。不提倡用成语;禁止一句用成语,一句不用成语。

6、忌
    字对义不对是指字面意思非常工整,但词的实际意思不对。同义字、近义字不宜相对,虚字不在此例。

7、姓名字号
    所嵌用古人姓名,不可一句有姓,一句有名无姓。名号、字、头衔,官职可以互对。姓可对国号。女名与男名可相对。

8、禁并列词组
    两字并列词,一正一反只能对一正一反。禁用四字并列词组。

9、有典无典
    不可一句有典一句无典。典故不得杜撰。提倡用熟典;生典、僻典加标注。

六  诗钟创作

1.创作类型:分为宿构与现拈两种形式。
宿构:先期出题,在限期内提交作品。
现拈:当场出题,限时完成。古人多以焚香计时,以寸香为限,线断鸣钟,提交作品后不可再更改。此为“诗钟”名称来历。今多以钟表计时。
2、诗钟命题:分为出题与拈题两种。
出题:由出题人指定题目。
拈题:随机拈字为题,可增加诗钟创作的难度与公平性、趣味性。
3、书写格式:
题目书写:
    两字嵌字钟题及分咏题,采用题字之间加“·”的形式,如“X·X(鼎峙格)” 、“XX·XX(分咏)”。
    多字嵌字钟及合咏直接书写。如“XX X”汤网络” 、“XX”合咏。
钟句书写:
    可依具体要求:或上下句分两行并排,或单行书写。上句逗号结尾,下句句号结尾。

七 诗钟评审

    1、诗钟作品首重立意,须言之有物。做到工、稳、贴、切、新、巧、奇者为上品。
    2、钟固重意亦兼对仗,一般两句情事以相类为佳。提倡小类工对,放宽也只接受邻类对。属人不可对属物。
    3、诗钟以字字不落空、不移易为佳作。
    4、诗钟没有隔景、隔意之说,但不允许合掌。分咏、合咏诗钟不可犯题。三平尾、孤平、不规则重字均直接刷掉。

八 诗钟选录

1、聘请词宗
    词宗人数不拘。一名至多名皆可。多门词宗尽可能兼顾各流派风格,以免有遗珠之憾。词宗选录在正取之外,可设遗珠、捐取。
2、录取顺序:
    第一种:词宗选录:元、殿、花、眼、胪各一名,录、监、斗数量依次增加。斗数量相
最多,可达录取者半数。
    第二种:比赛评选: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可按照等级比例评选,如一、二、三等奖、优秀奖等。

第九条 本通则作为中华诗钟社活动、创作、征赛、评审、鉴赏的依据。

第十条 本通则由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钟社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诗钟通则》(征求意见版)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并向海内外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
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钟社
2019年9月《诗钟规则》(征求意见稿)
中国楹联学会 联都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0

主题

9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9158
贡献
98851
金钱
1192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分?
谢邀。汉字有四个声调,通常第一第二声为平调,第三第四声是仄音。严格来说,我们在对对联时,必须做到平仄相合,比如说上联中的是平调,那么在下联中对应的字就要是仄音。如此联:
风吹海面层层浪(平平仄仄平平仄)
雨打沙滩点点坑(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上联中的尾字必须是仄音,而下联的尾字则要平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仄起平收”。
有时候也可以不那么严格,在奇数位置(除尾字)的对应可以平仄不合,但是在偶数位置上则必须平仄相合。如此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看到上下联的首字都是平音,但二、四、六的位置上一定要平仄相对。
大概就这些,欢迎补充。
纯手打,给点个赞吧。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区分?
所谓“平仄”就是每个汉字中古音具有平、上、去、入四声,为了便于运用,在律诗中又简化为平仄二声,平又分为阴平、阳平二声,仄分为上、去、入三声。因此,共有阴、阳、上、去、入五声。
  平仄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现代汉语来说,第一、二声为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然而,古代汉语的入声字,已经都转到了现代汉语的“一、二、三、四”声当中去了。因此,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字了,至于转到上声、去声的字倒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但是,从入声字转到阴平、阳平中的字则是较为麻烦的。例如:现代汉语的“一、吃、压、”等字都是阴平声,而在古代汉语中却都是入声字,如果去强记古代汉语的入声字,对于学写律诗者,多少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如果用地方方言去区分平仄声却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在南方,吴、闽、粤、赣、湘、鄂、川等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入声字的读音。还有北方的山西、内蒙等地,方言中也还保留了入声字的读音。因此,根据方言读音,再用一种公式类比套用区分平仄声那就更为简易了,即用:“兵、平、病、丙、并”这五个字去套读“阴、阳、上、去、入”五声,类比如表:
  由此可见,“兵”字正是阴平声,“平”字恰好正是阳平声,以此类推。
  当然这种方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凡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二、三、四声的是不好套用这个公式,必须是方言。
  2、凡方言中有入声字的均可用“兵、平”二字去套用这种公式。
  3、凡方言中没有入声字的也是无法套用这种公式的。
  4、凡套用这种公式时,对于送气与不送气的字可不必区分它,如“兵”字是不送气的读音“bīn”,而“平”字在普通话中则是送气的读音“píng”,可把它当作不送气的字音“bíng”来读。这样则可排除在套用“兵、平、病、丙、并”这个公式时没有某一个字的障碍。实际上,在普通话中象“平”字这一类送气的字而在有些方言中则读成不送气的字了。也有一些字在普通话中是不送气的字而在有些方言中却又读成了送气的字,如“就、杰”等。
  5、各地方言中的一些地区,如江西的修水、武宁、瑞昌、德安、永修一带,不仅有“阴、阳、上、去、入”五声,甚至还有六声,如:上表所述“衣、怡、易、以、意、一”等字,对此,我们且不必去管它是五声还是六声,反正与“兵、平”二字声调相同的字则为平声字,其后面所有的字均为仄声字。
关于对联平仄方面的三项基本规定是什么?
对联的基本规则,远不止平仄方面,在对联的基本规定中,平仄是最次要的。根据笔者多年观察,对联规则从主到次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句式与词性。这是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上下联句式词性不一致,就算你整得意境高雅上天,那也不是对联,只能算诗词接龙。何为句式?汉语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当然诗词语言是可以倒装的,那就是上联的句式决定了下联句式,下联必须跟着上联套路走。
对子并不要求上下联每个字都相对,只要求每个词组相对即可。因此在做对中,就要求了解上联词组结构,这是必须做的功课。词组有联合词组,就是两个名词并列,如家国,表示家和国,就是并列的,是联合词组;但调个顺序,就有区别:国家,就只一层意思,家是对国的修饰,表示国象家一样,是偏正词组。汉语词组结构较多,还有动宾结构,定语状语结构等,爱好者也不一定都要去掌握,只要在应用时琢磨一下上联词组意思,多交流,慢慢自然就熟练了。
词性也是重要方面,上联的数词、量词,实词、虚词,名词、动词;都要一一相对,才会有工整美感。
还有个重要规则,就是上联有的字,下联是不能出现的。如果说在平仄方面有个时候为了意境还可牺牲一下,重字是绝不允许出现的,重了就犯忌。如有人出了个上联:
三更月下三生石,三生石上三只羊,三只羊儿叫三声,咩咩咩!
有一文化达人对到:
三重山上三层林,三层林下三老叟,三个老叟唤三句,瘦瘦瘦!
我就想说,如果是一般爱好者也就罢了,作为文化达人也这般糟蹋对联,那么传统文化兴旺还有什么指望?这根本就不是对对联,这是三年级小学生学造句,用三造句!上面那个三生石也是有讲究的,是一古典传说,你要去对,也得找一有典的去对,随便弄一个上去是会让人笑话的。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需要灵活掌握。如一石姓私塾老先生教学生对对,说一定要字字相对,天对地,云对风,大地对长空。一天他将学生玩的麻雀弄死,藏在砖后,并出一联让学生对:
细羽家禽砖后死, 有学生接对: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大怒!但学生说:你不是说要字字相对吗?你看看是不是字字相对,很工整?这自然是笑话,不提。
有网友认为,我就是玩,又不是考试,干嘛认真呢?我爱咋玩就咋玩,你管得着吗?别人肯定管不着,但你玩了一辈子,一点都不提高,玩来玩去还是瞎胡闹,又有啥意思呢?
第二个方面,其实就是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形式,是从外表上看是不是对联。第二个方面关系着内容,是真对联还是假对子的问题。那就是寓意和意境。如杜甫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曾有网友问我,你说对子,应该两两相对,不要有近义词,意思要相反,可这两对说得如此相近,不就是两个对一行、门对窗吗,不同样是千古绝对?我说,恰恰相反,你没看到一个在树,一个在天;一个在鸣,一个在飞。两者相对,不就构成了一幅动感十足的自然画卷?屋后是西岭雪,门口是东吴船,天上鹭在飞,树上鹂在鸣,上下呼应,前后相照。表明了作者不甘老死安乐,屋后千秋雪象征着心系千秋江山,门前的船象征着万里征程。高手作对作诗,绝不会为作而作,总是要寓情于景,意境深远,发人深思。
所以,我们作联,绝不能搞文字堆砌,徒有华丽外表,而实无一物。说实话,这问题也太难了,好诗好对有时真靠灵光一闪,可遇不可求。也是杜甫那句话:功夫在诗外。但做得多了,总有手到天成的时候。
第三个方面就是平仄问题。平仄问题虽是较次的问题,但它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问题,在工整意境与平仄不能两全的时候,当然平仄是第一牺牲对象。但不能说平仄就不重要,一副好联必须是三者全有,才算完美;不合平仄,总有瑕疵。要分得清上下,上联最后必须是仄声字,这叫‘’仄起‘’;下联最后必须是平声字,这叫‘’平收‘’,这是起码的规矩。至于怎么用平仄,笔者一贯认为,现代人就用现代韵,不必去纠结千年前的平水韵广韵什么的,爱好者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便可,研究平水韵广韵那是专家学者的事,别人用是别人的事,爱好者熟练普通话,用好今韵就行。
祝大家都能玩好用好!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 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 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字数相等,其实质上是“ 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 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 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 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 阴平、 上声、去声四声,皆分 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 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 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 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 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 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 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 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 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禁忌事项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5751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大中华楹联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7
贡献
5966
金钱
72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5-8 17: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迹天涯 发表于 2021-3-18 14:16
转载:诗钟通则
    诗钟文化源远流长,枝脉繁多,令初学者无所适从。为统一诗钟规范,以便进一步宏扬诗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