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27

近体诗的基本原理与拗救理论的过度解释

[复制链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6 11: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6 18:41 编辑

近体诗的基本原理与拗救理论的过度解释

       近体诗来自永明体,永明来自单纯的押韵体。
       最早的诗只讲押韵,这押韵音是根据当的汉语语音构成的。
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尾字鸠、洲、逑三字;之之两字,就是韵字。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前四句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尾字押韵,后四句第二句和第一句并不押韵,只押第二、四句尾字韵,可见《诗经》的出现就有首句用韵和首句不用韵两种。再以下就是隔句用韵。
      永明体的用韵是《诗经》的继承,首句用韵或不用韵,以下隔句用韵。永明体与《诗经》不同的,是句中使用四声的搭配,二四异声加二五异声。在永明体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以上去入声对平声更有铿锵之感,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句子中使用了上去入声与平声对举,这就是平仄产生的萌芽。到了唐代,诗人们就正式命名为平仄论,这就是近体诗的基本原理。然而,近体诗的句子是只讲二四平仄的,其他字都是可活动的,这是为表现内容的须要,不能把诗句弄成一字不变的僵死的定式,这有违诗句是为了表达内容的初衷。(有一种平平仄平仄句式,不合二四平仄异声要求,只因为它读起来别具一格,人们喜欢,也作为特珠例句保留下来了。又由于仄平仄仄平句,虽然二四异声,但读起来于声律之感不舒服,于是又作了一个特珠规定,前三字可用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三种)。其余句子只要满足二四平仄异声,其他字的声调都可平仄选用,以满足内容的表达。
       近体诗发展到明代,由于历史朝廷的提倡和文人的爱好,以及学童的普及,有人发明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实在是一个天才的创举!依此口决,虽然不能解释平平仄平仄句式的特殊性,和“仄平仄平平”句式的规避性,但它作为学童学诗的基本原理,那是再简单再好用不可的口诀了!
        到了清代的王渔洋,他作为学者,他当然会发现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的缺陷,但他只去解释此口决会发生孤平句一项,而不去解释为什么有平平仄平仄这个特珠句式。他只是进一步对近体诗作了一个机械的律诗定体,凡不符合他这个定的,一律称为拗句;又由于历代近体诗的客观存在他又无法否定,于是又明以拗救拗以达不拗之荒谬的理论。好比上下两句: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还,上句的,下句的本来是为了内容的须要用此字最为佳,他偏说下句的仄而平”是为了救上句的几”字当平而仄,以达到他的以拗救拗理论,来解释他的定体理论至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种上下句,他又解释上句小拗,下句可从不救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这上句不用救者,下句当仄而平,他又说这是本句拗,更无须在什么地方施救。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王渔洋是这样解释的:“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蛟龙惊起暮潮秋。”那么,同理,为什么又不能有“仄仄平仄平”的三四自救句子?他无法用他的拗救理论来解释,他只好闭口不谈。(至于后人的解释: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变体;律诗定体还可以成变体,那还要这定体干什么?永明体就有这种句式存在,沈约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变体?)
       所以我说: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荒谬的!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对变体的解释其实不是对于拗粘拗对就叫变体的,单句拗的叫讦调,一体中多拗的是拗体,变体指的则是变虚实轻重

凡拗律诗,无八句纯拗者,其中必有谐句,如上四拗,下四谐;上六拗,下二谐;或中间拗,前后谐。若不粘不谐,定是古诗。--赵执信
于今网人言变体者多是拗体之误



2345截图20200906123550.png
2345截图20200906123633.png
2345截图2020090612372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3: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清代的王渔洋,他作为学者,他当然会发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的缺陷,但他只去解释此口决会发生“孤平”句一项,而不去解释为什么有“平平仄平仄”这个特珠句式。他只是进一步对近体诗作了一个机械的“律诗定体”,凡不符合他这个定的,一律称为拗句;又由于历代近体诗的客观存在他又无法否定,于是又明“以拗救拗以达不拗”之荒谬的理论。好比上下两句:“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还”,上句的“几”,下句的“都”本来是为了内容的须要用此字最为佳,他偏说下句的“都”“当“仄而平”是为了救上句的“几”字”“当平而仄”,以达到他的“以拗救拗”理论,来解释他的“定体理论”。”至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种上下句,他又解释“上句小拗,下句可从不救”。又“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这上句不用救者,下句“无”当仄而平,他又说这是本句拗,更无须在什么地方施救。“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他更是无法用他的拗救理论来解释,他只好闭口不谈。

------老金又误解王渔洋了吧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看这王渔洋不正提倡平衡平仄么

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蛟龙惊起暮潮秋。--王渔洋不是论了平平仄平仄的句式么,何谓他只好闭口不谈

点评

谢谢提醒,我将我的话改为:““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王渔洋是这样解释的:“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蛟龙惊起暮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8:11
吟诗最高顶,惊起暮潮秋。----奇怪,这下句公然救了上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3: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种上下句,他又解释“上句小拗,下句可从不救”。

---------
小拗可救可不救但多数会去救,这是王力的观点,救或不救都不是啥大问题,不救,全联平仄大体平衡,下句仍是平多仄少声势稳顺,若救,则全联平仄完全平衡,这当然是最理想的,跟双换头还是单换头的道理一样,若不能达至善者则退而求其次也无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3: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6 13:57 编辑

永明体的用韵是《诗经》的继承,首句用韵或不用韵,以下隔句用韵。永明体与《诗经》不同的,是句中使用四声的搭配,二四异声加二五异声。在永明体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以上去入声对平声更有铿锵之感,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句子中使用了上去入声与平声对举,这就是平仄产生的萌芽。到了唐代,诗人们就正式命名为平仄论,这就是近体诗的基本原理。


-----近体的基本原理并不是完成了平与上去入对举变而为平仄这么简单,它主要的基本原理是形成了平仄两两交替、两两相对、两两相粘的音步【节奏】特征,最基本的是两两交替的音步【节奏】特征,这也是律句的形成和完善;如果你不懂平仄的两两交替和两两相对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当然就不可能理解拗救的本质意义从而把拗救理论当成过度解释

点评

平仄两两交替、两两相对、两两相粘的音步【节奏】特征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6: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3:52
永明体的用韵是《诗经》的继承,首句用韵或不用韵,以下隔句用韵。永明体与《诗经》不同的,是句中使用四声 ...

平仄两两交替、两两相对、两两相粘的音步【节奏】特征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点评

王力诗论,一大把正体律绝在那明摆着,至于比例如何你老要是闲得发慌无妨自个去统计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6: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6:40
平仄两两交替、两两相对、两两相粘的音步【节奏】特征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

王力诗论,一大把正体律绝在那明摆着,至于比例如何你老要是闲得发慌无妨自个去统计一下

点评

王力诗论,一大把正体律绝在那明摆着 ------------------- 这与拗救有什关系?是因为拗救才变为正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6: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宋是《唐书》认定的大师,他们的哪首是你说的那种两两音步规律、必须拗救互补?

点评

沈佺期   黄鹤佐丹凤,不能群白鹇。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   遥忆君轩上,来下天池间。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6: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6 17:04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6:45
王力诗论,一大把正体律绝在那明摆着,至于比例如何你老要是闲得发慌无妨自个去统计一下 ...

王力诗论,一大把正体律绝在那明摆着
-------------------
这与拗救有什关系?是因为拗救才变为正体的?唐宗元明,谁规定了两两相替为正体,否则为拗体?

点评

你问的是什么?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回你了吧? 这与拗救有什关系?是因为拗救才变为正体的?唐宗元明,谁规定了两两相替为正体,否则为拗体?--这个是现在你问的 这跟拗救当然有关系了,王力对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6:56
沈宋是《唐书》认定的大师,他们的哪首是你说的那种两两音步规律、必须拗救互补? ...

沈佺期
  黄鹤佐丹凤,不能群白鹇。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
  遥忆君轩上,来下天池间。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倒想问下老金,有几句是标准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7: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6 17:21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3:33
到了清代的王渔洋,他作为学者,他当然会发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的缺陷,但他只去解释此口决会 ...

吟诗最高顶,惊起暮潮秋。----奇怪,这下句公然救了上句! 杜甫的《月夜》:“遥冷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同一首诗用了两个“平平仄平仄”,下句却前联用“仄仄仄平平”,后联用“平仄仄平平”,王渔洋说这是一个须救一个可以不救?

点评

又乱说了吧 这明明是上句的本句自救,干下句救上句甚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6:59
王力诗论,一大把正体律绝在那明摆着
-------------------
这与拗救有什关系?是因为拗救才变为正体的?唐 ...

你问的是什么?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回你了吧?

这与拗救有什关系?是因为拗救才变为正体的?唐宗元明,谁规定了两两相替为正体,否则为拗体?--这个是现在你问的
这跟拗救当然有关系了,王力对拗救就有专论还能说跟拗救无关?
有谁说过是因为拗救才变为正体的吗?

唐宗元明,谁规定了两两相替为正体,否则为拗体?--唐宋元明没规定的不见得后人也不能论说不能规定吧?这正象你的高论一样,唐宋元明也没谁说过近体诗的基本原理吧?难不成唐宋元明的人没说过近体诗的基本原理就先判定你的高论是谬论?

点评

程溪钓叟 的观点,有很多我是赞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7 11:11
我是根据唐近体诗的实际说话;王渔洋却说唐人应该如何,否则须救!至于后人王渔洋该不该另有发明,那正是争论的焦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7: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7:11
吟诗最高顶,惊起暮潮秋。----奇怪,这下句公然救了上句!

又乱说了吧
这明明是上句的本句自救,干下句救上句甚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7: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6 17:29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7:19
你问的是什么?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回你了吧?

我是根据唐近体诗的实际说话;王渔洋却说唐人应该如何,否则须救!至于后人王渔洋该不该另有发明,那正是争论的焦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的11楼你还没看完)

点评

你11楼的补充也看完了,王渔洋哪里说过这是一个须救一个可以不救? 参见13楼,这明明是上句的本句自救,干下句救上句甚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36
这不结了,王力、王渔洋也是根据唐近体诗的实际说话 王渔洋哪里说唐人应该如何,否则须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7: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7:27
我是根据唐近体诗的实际说话;王渔洋却说唐人应该如何,否则须救!至于后人王渔洋该不该另有发明,那正是 ...

这不结了,王力、王渔洋也是根据唐近体诗的实际说话

王渔洋哪里说唐人应该如何,否则须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7:27
我是根据唐近体诗的实际说话;王渔洋却说唐人应该如何,否则须救!至于后人王渔洋该不该另有发明,那正是 ...

你11楼的补充也看完了,王渔洋哪里说过这是一个须救一个可以不救?

参见13楼,这明明是上句的本句自救,干下句救上句甚事?

点评

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大量用于永明体诗,近体只是继承这种句式,难道永明体时代就有人发明了拗救方法?难道这又符合你说的“两两相替相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7: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7:36
你11楼的补充也看完了,王渔洋哪里说过这是一个须救一个可以不救?

参见13楼,这明明是上句的本句自救, ...

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大量用于永明体诗,近体只是继承这种句式,难道永明体时代就有人发明了拗救方法?难道这又符合你说的“两两相替相粘”?

点评

永明体诗也有些能暗合近体的,难道就可以说永明体也是近体?你既然知道近体只是继承这种句式,当然用近体理论去解释这个现象也就理所当然,干永明体时代就没有人发明了拗救方法甚事? 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当然不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8: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3:33
到了清代的王渔洋,他作为学者,他当然会发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的缺陷,但他只去解释此口决会 ...

谢谢提醒,我将我的话改为:““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王渔洋是这样解释的:“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蛟龙惊起暮潮秋。”那么,同理,为什么又不能有“仄仄平仄平”的三四自救句子?他无法用他的拗救理论来解释,他只好闭口不谈。”

点评

仄仄平仄平也是本句自救,跟平平仄平仄正好相反,这个是四当平而仄,故三易为当仄而平,诗例如八月湖水平就是这句式,但是,这样的句式本身是仄多平少,易造成声势不稳之嫌,故一般也只出现于首句,这也算不上是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8: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7:51
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大量用于永明体诗,近体只是继承这种句式,难道永明体时代就有人发明了拗救方法?难道 ...

永明体诗也有些能暗合近体的,难道就可以说永明体也是近体?你既然知道近体只是继承这种句式,当然用近体理论去解释这个现象也就理所当然,干永明体时代就没有人发明了拗救方法甚事?
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当然不合“两两相替相粘”的规则,近体又允许且大量存在存在这句式,所以用近体的拗救理论加以诠释不也是理所当然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6 1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6 18:4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6 18:11
谢谢提醒,我将我的话改为:““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王渔洋是这样解释的:“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 ...

仄仄平仄平也是本句自救,跟平平仄平仄正好相反,这个是四当平而仄,故三易为当仄而平,诗例如八月湖水平就是这句式,但是,这样的句式本身是仄多平少,易造成声势不稳之嫌,故一般也只出现于近体的首句,如下句一般也会以平多仄少句出现以平衡平仄稳顺声势,如涵虚混太清这也算不上是拗救理论的过度解释吧?
顺便说一下,在你说拗救理论是荒谬的这理论之后,最好先回视一下自己写的诗有没有用拗救

中元遥地祭亲人,薄酒一杯浇夕昏。
客地早成新故土,家山只剩旧园坟。
明知钱币灰飞散,自慰孝心虔鬼神。
今岁轮回又庚子,灾星早已跪阎君!


譬如这首便不少地运用了本句自救,别犯自己的实践否定自己的理论的低级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7 0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9-7 07:55 编辑

金兄不认可拗救,故不予讨论。
只是金兄引用诗经,谈到押韵是不合前人论的。
诗经押韵不同律诗及其它古体诗,除了句尾韵,还有句中韵。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点评

我对诗经没有研究,这里只说尾字押韵的继氶。谢谢雨梦临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7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7: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9-7 07:26
金兄不认可拗救,故不予讨论。
只是金兄引用诗经,谈到押韵是不合前人论的。
诗经押韵不同律诗及其它古体诗 ...

我对诗经没有研究,这里只说尾字押韵的继氶。谢谢雨梦临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7 08: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章)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二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三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四章)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五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2
贡献
3388
金钱
4698
发表于 2020-9-7 1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6 17:19
你问的是什么?
根据呢?谁主张的?例诗的比例如何?
回你了吧?

程溪钓叟 的观点,有很多我是赞同的。  

点评

欢迎不同的观点提出宝贵意见 理论这个东西有时也跟法律有共同点,即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的问题,搞不懂老金言之凿凿判定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荒谬的有罪推定之确凿证据到底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7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7 15: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9-7 11:11
程溪钓叟 的观点,有很多我是赞同的。

欢迎不同的观点提出宝贵意见

理论这个东西有时也跟法律有共同点,即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的问题,搞不懂老金言之凿凿判定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荒谬的有罪推定之确凿证据到底是什么?

点评

王渔洋非但不是推论,而是在判定古人有罪无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7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7
贡献
16894
金钱
2974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17: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7 15:46
欢迎不同的观点提出宝贵意见

理论这个东西有时也跟法律有共同点,即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的问题,搞不 ...

王渔洋非但不是推论,而是在判定古人有罪无罪!

点评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纯属赵执信《声调谱》的造假山寨版! 如若不然,凭借王渔洋的身份地位学识名气,《律诗定体》完全可以收录《四库全书》! 纪大烟袋为何收录赵执信的《声调谱》,决然不录《律诗定体》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0 04:46
又乱说了吧,王渔洋何处是在判定古人有罪无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7 17: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9-7 17: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7 17:11
王渔洋非但不是推论,而是在判定古人有罪无罪!

又乱说了吧,王渔洋何处是在判定古人有罪无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9-20 0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7 17:11
王渔洋非但不是推论,而是在判定古人有罪无罪!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纯属赵执信《声调谱》的造假山寨版!

如若不然,凭借王渔洋的身份地位学识名气,《律诗定体》完全可以收录《四库全书》!

纪大烟袋为何收录赵执信的《声调谱》,决然不录《律诗定体》就是明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