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28

烟雨楼20期律诗班E组律诗第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9-1 08: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熠熠生辉 于 2020-9-1 08:46 编辑

第五讲作业:

一、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二、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0

主题

487

帖子

3098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7
贡献
814
金钱
1143
发表于 2020-9-3 14: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青子衿 于 2020-9-5 10:09 编辑

第五讲作业:2020.8.31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我理解的拗救,就是在律绝诗句中,以诗句平仄的正格要求为标准,在诗句符合替对粘的前提下,为避免三平三仄尾、孤平而改变句中的平仄的做法。
具体到五言诗中,平仄有四个类型:1.平平仄仄平,如果1字变仄就成了:仄平仄仄平,出现了孤平,就得把3字的仄改为平,来救1字的拗,就是拗救。
2.平平平仄仄,如果1字为仄,变成仄平平仄仄,是小拗,不用救;
3.仄仄平平仄,如果1字为平,变成:平仄平平仄,是小拗,不用救;
4.仄仄仄平平,如果1字为平,变成:平仄仄平平,是小拗可不救。也就是说,在五言诗句中,只有第一种情况需要拗救。这种拗救方法叫本句自救。七言诗句中也是如此。七言诗句也是四种情况:
1.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3字变成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就出现了孤平,就得把5字变成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就是3拗5救。
2.仄仄平平平仄仄
3.平平仄仄仄平平
4.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三种情况中,如果3字平变仄或仄变平,都属于小拗,不用救。以上属于本句自救。
还有一种情况,在一联诗句的腹节(五言的3字,七言的5字)上句拗下句相同位置的字救,叫前拗后救。有的是因为平仄失衡,而进行拗救。
第三种情况是,一拗双救。属于锦上添花式,常与救孤平结合一起。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1.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分析: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似不是拗救
2.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上句池孤平,下句松本应仄,改平拗救。
3.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本句失替,
4.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应该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夜拗下句年救
5.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应该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整拗下句移救。
6.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马拗下句衣救
7.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失替,
8.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失替,下句三平尾。
9.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失替,下句小拗不救
10.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3避拗4师救
11.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是特拗句,下句失替
12.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下句小拗不救
13.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特拗句,下句三平尾。
14.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小拗不救
15.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正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上句雨拗,下句鸿救
16.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三仄尾,下句小拗不救
17.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特拗,下句故拗今救。
18.南朝四百八十寺,
     平平仄仄仄仄仄,
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八十拗下句烟救,老师说这上句是死句不救。
19.溪云初起日沈阁,
      平平平仄仄平仄,
      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仄仄平平仄平。
正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句三拗五救
3.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七 虞
其一
金钗对玉锁,
探宝对寻珠,
嫦娥抱玉兔,
日神驾金乌。
黄昏雪落孤舟,
日暮波横短棹。
晴远蓝天送一雁,
新池碧水荡双凫。
文君卖酒,常引闲人横醉眼,
延让作诗,每因佳句捻吟须,
诗才横溢,当为浪漫诗仙李白,
见解不俗,应推理论哲人杨朱。
朔北蒙秋霜,旷野晴空多过雁,
越南值夜月,小村暗柳有啼乌。
江南日暖,贤人雅士聚园林,抒怀花易赏,
塞外雪寒,迁客农夫过村舍,买醉酒难沽。
人处岭南,少有英雄善探巨象口中齿;
客居江右,难寻勇士偶夺骊龙颔下珠。


其二
求贤对拜圣,
智守对愚忠,
梨苑戏男多傅粉,
小村壮妇不施朱。
宦海沉浮,难解名缰,
商场打拼,终为利锁,
春日野餐有挈榼,
秋天赏月将提壶。
深情莫过鸠哺子,
爱儿就像燕调雏,
斗富有石帐,
夸贵显郇厨。
早春陌上,烟轻笼岸柳,
晚秋天远,风急撼庭梧。
鸜眼晶莹,墨客爱惜一方端石砚,
龙涎缠绕,巧工筑就三炷博山炉。
曲沼鱼多,临渊无计,可使渔人结网;
平田兔少,对耕有法,漫劳耕者守株。


其三
强秦对弱赵,
百越对三吴,
江雪漫天独钓客,
平田待兔有耕夫。
诗书传递贵箕裘,
孝悌身行敬杖履,
古有奇材属杞梓,
今存贵木叫桑榆。
星月隐形天欲晓,
彤云西走日将晡。
猎户草中追狡兔,
道人坛上锁妖狐。
梦想在前,学子读书甘刺股,
亲情至上,为姐煮粥惜焚须。
谋略远深,韩信武能平四海,
洛阳纸贵,左思文足赋三都。
嘉遁幽人,淡然域外,适志竹篱茅舍;
胜游公子,痴迷春场,玩情柳陌花衢。

点评

分析拗救方法不错,先写出正格,通过对比找出拗了再救。加字游戏做的不错,注意平仄会更完美  发表于 2020-9-13 1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47
金钱
74
发表于 2020-9-3 19: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E14-燚燚 第五讲作业

一、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拗”就是不顺,在格律诗的写作中,凡句中平仄符合替对粘的要求,却不依正格的句子,叫做拗句。简单说,就是句子的某一个字或几个字的平仄不合常规,也就是不符合我们前面讲到的律句的四个正格。所谓拗救,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救的过程也就是,首先判断哪里拗了,然后想办法去补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这就是拗救的做法,有拗有救,方为不病;拗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诗词中出现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只要救了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就算是救了;拗救的原则就是,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二、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前分句是三仄尾,后分句是三平尾,没有救。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本句自救,下分句一拗三救,“夜”救“风”。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年”救“夜”。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移”救“整”。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衣”救“马”。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前分句一拗,后分句一救,“槐”救“竹”。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前分句三仄尾,后分句三平尾,没救。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小拗不用救。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相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出”拗“驱”救。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1.对句相救:后分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了前分句的第三字。“尚”拗“今”救
2.本句自救:后分句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一拗三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本句自救:后分句“烟”救“多”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1.前分句三拗五救,本句自救。
2.后分句一拗三救,本句自救。
3.对句相救,“欲”救“初”,“风”救“日”


三、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点评

分析这类题最好的方法是把正格全部标出来,在写出题中的平仄,对比分析,掌握的更快。  发表于 2020-9-13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2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31
金钱
48
发表于 2020-9-4 06: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十期晴天 于 2020-9-4 06:52 编辑

E06-晴天第五讲作业:

一、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拗”就是不顺,在格律诗的写作中,凡句中平仄符合替对粘的要求,却不依正格的句子,叫做拗句。简单说,就是句子的某一个字或几个字的平仄不合常规,也就是不符合我们前面讲到的律句的四个正格。拗救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救的过程也就是,首先判断哪里拗了,然后想办法去补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这就是拗救的做法,有拗有救,方为不病;拗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诗词中出现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只要救了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就算是救了;拗救的原则就是,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二、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前分句是三仄尾,后分句是三平尾,没有救。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上分句上拗了,下分句用松救。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本句自救,下分句一拗三救,“夜”救“风”。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年”救“夜”。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移”救“整”。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衣”救“马”。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前分句一拗,后分句一救,“槐”救“竹”。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前分句三仄尾,后分句三平尾,没救。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小拗不用救。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相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出”拗“驱”救。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1.对句相救:后分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了前分句的第三字。“尚”拗“今”救
2.本句自救:后分句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一拗三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本句自救:后分句“烟”救“多”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1.前分句三拗五救,本句自救。
2.后分句一拗三救,本句自救。
3.对句相救,“欲”救“初”,“风”救“日”

点评

特拗句可以不救  发表于 2020-9-13 18:38
分析这类题最好的方法是把正格标出来,在写出题中的平仄,对比分析,掌握的更快。  发表于 2020-9-13 1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6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0
贡献
128
金钱
300
发表于 2020-9-5 2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的夏 于 2020-9-9 05:05 编辑

E04-宁静的夏第五讲作业:

一、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拗”就是不顺,格律诗中平仄不依正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二、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1、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答:前分句是三仄尾,后分句是三平尾,因为律诗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能出现三仄尾、三平尾的,所以此联出律。没有救。
2、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答:前分句失替了,没得救,后分句为小拗不用救。
3、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正格不用救,后分句失对,句子格式小拗不用救。
4、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答:对句相救,年救夜。

5、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答:对句相救,移救整。

6、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答:对句相救,衣救马。

7、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为特拗句,后分句正格来救。

8、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为特拗句不用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前分句如果是特拗句格式,后分句必须为正格,才可救特拗句。

9、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为特拗句,后分句小拗不用救。遇到特拗句格式,后分句必须为正格才可救。

10、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特拗句,后分句正格相救。

11、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是特拗句,后分句正格相救。
12、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答:对句相救,槐救竹。

13、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答:前分句是三仄尾,后分句是三平尾,因为律诗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能出现三仄尾、三平尾的,所以此对句出律。没有救。
14、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答:前分句小拗不用救,后分句正格不用救。

15、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答:前分句为大拗句,后分句来补救。

16、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答:对句相救,驱救出。

17、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答:对句相救,后分句今救前分句尚。

1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答:前分句失替不可救,后分句句内自救,烟救多。
19、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答:前分句三拗五救,本句自救,日救初。后分句一拗三救,本句自救,欲救山。

点评

作业完成的不错,特拗可以不救  发表于 2020-9-13 1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2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49
金钱
84
发表于 2020-9-6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E05--刻木第五讲作业:

一、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自救。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对句相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二、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1、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
答:本联三仄三平,不用救。

2、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答:对句相救,上拗松救,错位救,四拗三救。

3、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答:本句自救,急拗江救

4、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对句相救,夜拗年救,上句夜该平而仄,下句年该仄而平。

5、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对句相救,整拗移救,上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下句第一字该仄而平。

6、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对句相救,马拗衣救,上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下句第一字该仄而平。

7、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特拗句,本句自救,七拗襄救。

8、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特拗句,本句自救,坐拗霄救。

9、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特拗句,本句自救,践拗苔救。

10、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特拗句,本句自救,避拗师救。

11、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特拗句    绿拗池救,属于自救。

12、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对句相救,竹拗槐救,上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下句第一字该仄而平。

13、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正格)
答: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不用救。

14、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小拗,不用救。

15、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答:对句错位救  雨拗鸿救。

16、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格)
答:对句相救  出拗驱救。上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下句第一字该仄而平。

17、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答:对句中的今字平声,避免了与故因平而仄形成的孤平,又救了该平而仄的尚字。

1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答:本句双救,八十是入声字,烟救了多和八。

19、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答:初拗日救,山拗欲救,风是平声字,也救了日属于本对句双救。

点评

分析拗救方法不错,先写出正格,通过对比找出拗了再救。作业完成的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20-9-13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7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175
金钱
289
发表于 2020-9-6 14: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  E20-绿叶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拗救只是针对格律诗而讲,先拗后救。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这就是拗救的做法,有拗有救,方为不病;拗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诗词中出现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只要救了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就算是救了;拗救的原则就是,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
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正格)
三仄尾,“古”拗了,本句没救拗。
漠漠秋云低。
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对句“秋”救“古”,救拗不成功,成三平尾。

落日池上酌,
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正格)
孤平,“上”和“日”失替。
清风松下来。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正格)“松”救“上”。

月迥寒沙净,
仄仄平平仄(正格)
风急夜江秋。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正格)
“急”拗了,本句“江”救“急”。

夜将寒色去,
平平平仄仄(正格)
年共晓光新。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年”拗了,小拗不救。

整衣香满路,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正格)
“整”字拗了。
移步袜生尘。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移”字救“整”字。

马衔边地雪,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正格)
衣染异方尘。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马”字拗,“衣”字救。

天街七襄转,
平平仄平仄,
特拗句。
阁道二神过。
仄仄仄平平(正格)

开襟坐霄汉,
平平仄平仄(特拗句)
挥手拂云烟。
仄仄仄平平(正格)

攀岩践苔易,
平平仄平仄(特拗句)
迷路出花难。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迷”字小拗可不救。

行云避师出,
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正格)
“避”字小拗可不救。
洒雨待车回。
仄仄仄平平(正格)

开轩绿池映,
平平仄平仄(特拗句)
命席紫兰芬。
仄仄仄平平(正格)

竹根初带笋,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正格)“竹”字拗。
槐色正开牙。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对句“槐”字救出句“竹”字。

归人望独树,
平平仄仄仄(三仄尾)“望”字拗。
平平平仄仄(正格)
匹马随秋蝉。
仄仄平平平(三平尾)
“随”字救“望”字成三平尾。

十年通大漠,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正格)“十”字小拗可不救。
万里出长平。
仄仄仄平平(正格)

落日风雨至,
仄仄平仄仄(“日”和“雨”失替、孤平)
仄仄平平仄(正格)
秋天鸿雁初。
平平平仄平(“鸿”字拗,小拗可不救)
平平仄仄平(正格)

出门看落日,
仄平仄仄仄(孤平、“出”和“看”双拗)
平平平仄仄(正格)
驱马向秋天。
平仄仄平平(“驱”救“出”)
仄仄仄平平(正格)

万国尚防寇,
仄仄仄平仄
“尚”字拗。
仄仄平平仄(正格)
故园今若何。
仄平平仄平,
“故”字拗
平平仄仄平(正格)
“今”字同时救“尚”字和“故”字。

南朝四百八十寺,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失替,五连仄,死句,不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正格)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本句“多”、“烟”双拗)
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溪云初起日沈阁,
平平平仄仄仄仄(失替,四连仄,死句,不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正格)
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仄仄平平仄平。
“山”拗“欲”救,“风”小拗可不救。
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点评

作业完成的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20-9-13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0-9-6 15: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A24-不老阿光
1、        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因为格律诗的要求过于严格,经常会发生一些字句的意思不能符合平仄要求的现象。但是硬性的改动又会严重破坏格律诗的音律美,所以古人特别是唐朝鼎盛时期就有大家根据音律的规律对格律诗的平仄和对、替、粘以及三平,三仄等在统筹考虑的情况下做出了合理的变通,即一个五言或七言的句子里,通过调换平仄的位置和数量在不出现孤平,三平尾等大忌情况下做到平仄声律的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既不害意,又能符合格律要求的写作方法。其中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必救,尤其是把特拗句视为准律句,极大的拓宽了格律诗的表现能力。学习和掌握坳救也是我们格律诗初学者的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答: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这一句正格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因为前分句古字应平而仄了,所以后分句在应仄处换了个平声字变成了仄仄平平平。但是这样的改动却造成了三仄尾和三平尾。
答: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这一句正格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分句第4字应平而仄,后分句第三字应仄而补上了个平声字,变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答: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正格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分句无误,后分句失对。
答: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本句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夜字应平变仄,后分句年字应仄变平。属于对句救。
答: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本句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属于小拗不救类型。
答: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本句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属于一仄拗三平救,后分句衣应仄实平救前分句应平实仄的马,属于对句相救。
答: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本句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为特拗句,无需救。后分句无拗。
答;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本句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是平平仄平仄的特殊拗句,无需救。后分句无拗。
答: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特拗句,无需救。
答: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特拗句,无需救。
答: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特拗句,无需救。
答: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本联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一仄拗三平救,属于本句自救孤平。后分句槐字应仄实平本句小拗不救,救前分句竹字,属于对句救。
答: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本联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望字平仄两读,无拗。后分句随似可读入声音,故本联无拗。
答: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本联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十字应平实仄属于小拗不救。
答: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本联正格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分句雨字应平实仄,后分句鸿字应仄实平救前分句雨字,属于对句救。
答: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本联正格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出字应平实仄,后分句驱字应仄实平救前分句出字。属于对句相救。
答: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本联正格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分句尚字应平实仄,后分句故字应平实仄,今字应仄实平救故字属于一仄拗三平救。同时今又救了前方句的尚字。属于对句相救。
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本联正格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前分句八十两字应平实仄,是双仄拗。后分句多字应仄实平,楼字应仄实平属于小拗不救,烟字应仄实平救前分句双仄拗八十两字,属于对句相救,一平救两仄拗。
答: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本联正格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前分句初字应仄实平,日字应平实仄救初字属于本句自救,五仄救三平。后分句山字应仄实平,欲字应平实仄救山字,属于本句自救,同时欲字救前分句初字属于对句相救。风应仄实平救欲字属于本句自救孤平。同时就前分句日字,属于对句相救。

点评

谢谢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7 14:36
分析的不错,很认真,赞  发表于 2020-9-13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160
金钱
258
发表于 2020-9-6 2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萍水相逢哈 于 2020-9-9 20:00 编辑

E18-萍水相逢
作业: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格律诗中:
拗,是拗口,朗读时拗口不顺畅,指五言中一 三,七言中一三五不符合马蹄律,也是分句平仄不均衡。

救,让句子平仄均衡,可在本分句中找均衡,叫自救。可在对句中找均衡,叫对句相救。如果对句出现拗,只能自救了。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出律来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
漠漠秋云低。出律 三平尾
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

落日池上酌,出律 失替
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清风松下来。松拗 小拗不救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月迥寒沙净,正格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风急夜江秋。风拗 小拗不救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夜将寒色去,夜拗 小拗不救
仄中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年共晓光新。年拗 小拗不救
平中仄平平。对句相救
仄仄仄平平

整衣香满路,整拗 小拗不救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移步袜生尘。移拗 小拗不救
平仄仄平平。对句相救
仄仄仄平平

马衔边地雪,马拗 小拗不救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衣染异方尘。衣拗 小拗不救
平仄仄平平。对句相救
仄仄仄平平

天街七襄转,出律 失替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
阁道二神过。正格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开襟坐霄汉,出律 失替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
挥手拂云烟。挥拗 小拗不救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攀岩践苔易,出律 失替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
迷路出花难。迷拗 小拗不救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行云避师出,出律 失替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
洒雨待车回。正格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开轩绿池映,出律 失替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
命席紫兰芬。正格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竹根初带笋,竹拗 小拗不救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槐色正开牙。槐拗 小拗不救
平仄仄平平。对句相救
仄仄仄平平

归人望独树,正格
平平通仄仄,
平平平仄仄
匹马随秋蝉。出律 三平尾
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

十年通大漠,十拗 小拗不救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万里出长平。正格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落日风雨至,出律 失替
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秋天鸿雁初。鸿拗 小拗不救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出门看落日,出拗 小拗不救
仄平通仄仄,
平平平仄仄
驱马向秋天。正格
通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万国尚防寇,正格
仄仄中中仄,
仄仄平平仄
故园今若何。故拗 一拗三救
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南朝四百八十寺,出律 失替
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多 烟拗 小拗不救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溪云初起日沈阁,初日拗 三拗五救
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山雨欲来风满楼。山欲风拗 一拗三救 三拗五救
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相救

点评

可以句内自救的,好好研究一下,标出来互救的字才对  发表于 2020-9-13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2
贡献
69
金钱
111
发表于 2020-9-7 14: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B-13 阳光海

1、        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在律绝诗句中,以诗句平仄的正格要求为标准,在诗句符合替对粘的前提下,为避免三平三仄尾、孤平而改变句中的平仄的做法。
具体到五言诗中,平仄有四个类型:
1.平平仄仄平,如果1字变仄就成了:仄平仄仄平,出现了孤平,就得把3字的仄改为平,来救1字的拗,就是拗救。
2.平平平仄仄,如果1字为仄,变成仄平平仄仄,是小拗,不用救;
3.仄仄平平仄,如果1字为平,变成:平仄平平仄,是小拗,不用救;
4.仄仄仄平平,如果1字为平,变成:平仄仄平平,是小拗可不救。也就是说,在五言诗句中,只有第一种情况需要拗救。这种拗救方法叫本句自救。
七言诗句也是四种情况:
1.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3字变成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就出现了孤平,就得把5字变成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就是3拗5救。
2.仄仄平平平仄仄
3.平平仄仄仄平平
4.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三种情况中,如果3字平变仄或仄变平,都属于小拗,不用救。以上属于本句自救。
还有一种情况,在一联诗句的腹节(五言的3字,七言的5字)上句拗下句相同位置的字救,叫前拗后救。有的是因为平仄失衡,而进行拗救。
第三种情况是,一拗双救。属于锦上添花式,常与救孤平结合一起。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前分句是三仄尾,后分句是三平尾,没有救。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本句自救,下分句一拗三救,“夜”救“风”。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年”救“夜”。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移”救“整”。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上分句一拗,下分句一救。“衣”救“马”。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后分句小拗不用救。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是特拗句,句内自救,三拗四救。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前分句一拗,后分句一救,“槐”救“竹”。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前分句三仄尾,后分句三平尾,没救。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前分句小拗不用救。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相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句相救,“出”拗“驱”救。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1.对句相救:后分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了前分句的第三字。“尚”拗“今”救
2.本句自救:后分句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一拗三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本句自救:后分句“烟”救“多”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1.前分句三拗五救,本句自救。
2.后分句一拗三救,本句自救。
3.对句相救,“欲”救“初”,“风”救“日”

点评

作业完成的不错  发表于 2020-9-13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8

帖子

5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34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0-9-8 14: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点风骚 于 2020-9-13 14:30 编辑

烟雨楼第五讲作业
E15-白丁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一般来说,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大家都知道格律诗创作中出现后就要进行拗救。那么什么是拗救?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③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答: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四拗,对句四救。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对句二拗四救。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一拗三救,对句一拗没救。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一拗,对句一救。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一拗,对句一救。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特定句式,对句一拗不救。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特定句式,对句一拗不救。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特定句式,对句一拗不救。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特定句式。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特定句式。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一拗对句一救。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一拗不救。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四拗对句三救。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一拗对句一救。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出句三拗对句一救,对句一拗三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五拗对句一救,出句六拗对句五救。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特定句式,对句一拗三救五拗不救。

3、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声律启蒙七虞加字练习:
E15-白丁
(一)
金鸡对玉兔,宝殿对珠帘,玉兔圆对金乌小。
行孤舟对舞短棹,一雁哀对双凫下。
高低横醉眼,左右捻吟须,怜李白对泣杨朱。
侵阶秋霜多过雁,遍郭夜月有啼乌。
犹怀日暖园林花易赏,最忆雪寒村舍酒难沽。
犹闻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尚想客居江左偶夺骊龙颔下珠。
(二)
贤臣对圣主,大智对若愚,傅粉亦非真对施朱其已伪。
久名缰对空利锁,时挈榼对贯提壶。
老赖鸠哺子,少勤燕调雏,事多石帐对人喜郇厨。
最喜烟青笼岸柳,惟怜风急撼庭梧。
曾闻鸲眼一方端石砚,今见龙涎三炷博山垆。
当年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旧说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三)
利秦对围赵,越鸟对吴人,矶边钓客对陇上耕夫。
乐箕裘对陪杖履,扶杞梓对收桑榆。
自知天欲晓,无奈日将晡,盘狡兔对收妖狐。
一生读书甘刺股,廿载煮粥惜焚须。
昔闻韩信武能平四海,曾此左思文足赋三都。
莫疑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尚忆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点评

把要拗救的字标出来,救了那个,怎么救得,写明白才对。加字游戏不错,注意平仄会更完美  发表于 2020-9-13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1597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8
贡献
366
金钱
617
发表于 2020-9-12 22: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宏辉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说实话就我个人的爱好来说,是不喜欢用拗救的,因为我们祖国文化的语言词汇非常丰富,细细推敲的话有很多字都是可以用另一个代替的,没必要去卖弄自己懂得多而去用什么拗救。

但是也有极个别时候,用别的字代替却会造成意境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拗救的规则,使其合乎绝律规则,也即是不出律,这是万不得已的补救措施哦……

拗救,是后人根据唐人格律诗的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所谓拗救,即前拗后救。也就是说,前面某个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适当的位置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理解的拗救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哦:

说起来吧,“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再次强调一下哈:

“拗救”是不得已而为之,应尽量避免。通过“拗救”形成的句式,不可视为合律的正常句式。

【拗救原则】

一是:

五言句的第二字不能拗,

七言句第二、四字不能拗,

必须合律。句末一字关系到押韵和相对,也不能拗。

二是:

不能出现孤平。孤平,即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这个平声字与韵脚还不相连。

注:孤平中,我们需要认识一下“(平仄)仄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因第一个平声字距韵脚太远,导致声韵不和谐,因此,也被归入“孤平”之类。

三是:

避免“三平尾”。三平尾指平脚句最后三个字全为平声。

【拗救方法】

拗救方法,归纳后一种情况:

一是:

【本句自救】指仄平脚和仄仄脚两种形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两种句型,如果五言的第一字为仄声,可以看出,出现了“孤平”,这是不允许的,拗救的方法就是将五言第三字换为平声字。也称“孤平拗救”。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调式:

平平仄平仄

这种句型有一个常用的变格,即五言三、四字平仄对调。对调后,五言第一字,必须用平声。

二是:【对句相救】(大抝)指出句是平仄脚的句型。

原格: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1、对句抝救: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这种句型,如果五言的第四字用了仄声字,必须把对句中,五言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此为大拗,大拗必救。

2、可救可不救(小抝):

在平仄脚句型中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如果五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即:

仄仄(仄)平仄

可拗救成:

平平(平)仄平

(也可不救)

这种情况,可以在对句相对的位置,即五言第三字用一个平声字相救。这种情况叫“小拗”,可救可不救。

三是:诗句中有的地方出现拗字,可以不救。

1、

平平平仄仄,

第一字如果拗,可不救。

2、

仄仄平平仄,第一字、或第三字如拗一个,可不救。

【总结规律】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

1、仄平脚的句子,如果拗,势必会出现孤平的现象。孤平,是本句自救

比如:

仄平仄仄平,

救后变为仄平平仄平。

自救后,会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句中,会有两平相邻,也就是,拗字用与它相邻且非关键节奏点7.的字来救,使之两平相连,消除孤平。

2、仄仄脚的句子,会有变格

如五言

“平平平仄仄”

可变为“平平仄平仄”

变格后,第一字不可不论(即第一个字不再可平可仄),也就是不能写成“仄平仄平仄”。

这种句式变格后的要求,也似乎是为了使句子始终要有两个平声字相连,相互照应。

3、平仄脚的句子出现大拗如:

“仄仄平仄仄”,那么就要把对句第三个字改作平声,即“平平平仄平”。

小拗“仄仄仄平仄”在对句相对的位置补个平声(七言小拗句式同)。也可不救。

总结后,也就是把拗字对立音步8.中非关键节奏点的字补救一个平声,使之节奏和谐。

4、非关键节奏点中出现拗字,这个就比较容易了,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分。”其实再加两句足矣解决这个问题。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勿用三平调,也忌犯孤平”。

【后序】

所谓拗救,无非是让诗句重复出现,并且拖长不和谐音的呈现,加强刺激的力度,反使听众易于接受。正如万树在《词律.发凡》中说:“其拗处即顺处”。

诗歌发展到今天,格律已经相对宽松,根据以上我们了解的拗救规矩及含义,总的来说,拗句,始终是影响声律节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措施,保持音调格律的均衡。如果作者懂的拗救,懂的音调组合的法则,或许对创作也有一定的作用。

注:

1.常用句式:此外还有特拗等句式,因其形式句式对声韵影响过大,所以不推荐使用。

2.五言起式:平起式或仄起式,指音步。

3.二、四:指句子的第二位和第四位字。

4.仄仄变格孤平句:指仄仄脚的变格和仄平脚的孤平句。

5.大拗四六平仄脚:指在平仄脚中,五言第四位、七言第六位出现大拗。

6.三字五字对句还:指在⑤的救法,即在对句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

7.非关键节奏点:指律句中一、三、五的位置。

8.音步:诗歌中的基本节奏单位。 一个音步一般含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其中有一个音节承担主要重音。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①.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此句是对句相救,古拗秋救②.落日池_上酌,清风松下来。

此句是对句相救,. 上拗松救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本对句双救,八十,多拗,烟救

④.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此句是对句救,尚拗今救

⑤.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对句双救,初拗日救,欲拗风救山救沈

3、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声律启蒙》七虞

其一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
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又凫。
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
客居江左,偶压骊龙颔下珠。

其二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
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
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
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其三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
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
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
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
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
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
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点评

用自己的话说的不错,但是第二题没有按要求完成作业  发表于 2020-9-13 1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8

帖子

5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34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0-9-13 08: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宏辉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说实话就我个人的爱好来说,是不喜欢用拗救的,因为我们祖国文化的语言词汇非常丰富,细细推敲的话有很多字都是可以用另一个代替的,没必要去卖弄自己懂得多而去用什么拗救。

但是也有极个别时候,用别的字代替却会造成意境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拗救的规则,使其合乎绝律规则,也即是不出律,这是万不得已的补救措施哦……

拗救,是后人根据唐人格律诗的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所谓拗救,即前拗后救。也就是说,前面某个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适当的位置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理解的拗救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哦:

说起来吧,“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再次强调一下哈:

“拗救”是不得已而为之,应尽量避免。通过“拗救”形成的句式,不可视为合律的正常句式。

【拗救原则】

一是:

五言句的第二字不能拗,

七言句第二、四字不能拗,

必须合律。句末一字关系到押韵和相对,也不能拗。

二是:

不能出现孤平。孤平,即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这个平声字与韵脚还不相连。

注:孤平中,我们需要认识一下“(平仄)仄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因第一个平声字距韵脚太远,导致声韵不和谐,因此,也被归入“孤平”之类。

三是:

避免“三平尾”。三平尾指平脚句最后三个字全为平声。

【拗救方法】

拗救方法,归纳后一种情况:

一是:

【本句自救】指仄平脚和仄仄脚两种形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两种句型,如果五言的第一字为仄声,可以看出,出现了“孤平”,这是不允许的,拗救的方法就是将五言第三字换为平声字。也称“孤平拗救”。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调式:

平平仄平仄

这种句型有一个常用的变格,即五言三、四字平仄对调。对调后,五言第一字,必须用平声。

二是:【对句相救】(大抝)指出句是平仄脚的句型。

原格: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1、对句抝救: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这种句型,如果五言的第四字用了仄声字,必须把对句中,五言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此为大拗,大拗必救。

2、可救可不救(小抝):

在平仄脚句型中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如果五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即:

仄仄(仄)平仄

可拗救成:

平平(平)仄平

(也可不救)

这种情况,可以在对句相对的位置,即五言第三字用一个平声字相救。这种情况叫“小拗”,可救可不救。

三是:诗句中有的地方出现拗字,可以不救。

1、

平平平仄仄,

第一字如果拗,可不救。

2、

仄仄平平仄,第一字、或第三字如拗一个,可不救。

【总结规律】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

1、仄平脚的句子,如果拗,势必会出现孤平的现象。孤平,是本句自救

比如:

仄平仄仄平,

救后变为仄平平仄平。

自救后,会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句中,会有两平相邻,也就是,拗字用与它相邻且非关键节奏点7.的字来救,使之两平相连,消除孤平。

2、仄仄脚的句子,会有变格

如五言

“平平平仄仄”

可变为“平平仄平仄”

变格后,第一字不可不论(即第一个字不再可平可仄),也就是不能写成“仄平仄平仄”。

这种句式变格后的要求,也似乎是为了使句子始终要有两个平声字相连,相互照应。

3、平仄脚的句子出现大拗如:

“仄仄平仄仄”,那么就要把对句第三个字改作平声,即“平平平仄平”。

小拗“仄仄仄平仄”在对句相对的位置补个平声(七言小拗句式同)。也可不救。

总结后,也就是把拗字对立音步8.中非关键节奏点的字补救一个平声,使之节奏和谐。

4、非关键节奏点中出现拗字,这个就比较容易了,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分。”其实再加两句足矣解决这个问题。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勿用三平调,也忌犯孤平”。

【后序】

所谓拗救,无非是让诗句重复出现,并且拖长不和谐音的呈现,加强刺激的力度,反使听众易于接受。正如万树在《词律.发凡》中说:“其拗处即顺处”。

诗歌发展到今天,格律已经相对宽松,根据以上我们了解的拗救规矩及含义,总的来说,拗句,始终是影响声律节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措施,保持音调格律的均衡。如果作者懂的拗救,懂的音调组合的法则,或许对创作也有一定的作用。

注:

1.常用句式:此外还有特拗等句式,因其形式句式对声韵影响过大,所以不推荐使用。

2.五言起式:平起式或仄起式,指音步。

3.二、四:指句子的第二位和第四位字。

4.仄仄变格孤平句:指仄仄脚的变格和仄平脚的孤平句。

5.大拗四六平仄脚:指在平仄脚中,五言第四位、七言第六位出现大拗。

6.三字五字对句还:指在⑤的救法,即在对句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

7.非关键节奏点:指律句中一、三、五的位置。

8.音步:诗歌中的基本节奏单位。 一个音步一般含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其中有一个音节承担主要重音。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①.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此句是对句相救,古拗秋救②.落日池_上酌,清风松下来。

此句是对句相救,. 上拗松救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本对句双救,八十,多拗,烟救

④.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此句是对句救,尚拗今救

⑤.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对句双救,初拗日救,欲拗风救山救沈

3、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声律启蒙》七虞

其一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
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又凫。
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
客居江左,偶压骊龙颔下珠。

其二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
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
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
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其三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
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
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
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
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
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
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0-9-17 14: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老阿光 发表于 2020-9-6 15:34
作业:A24-不老阿光
1、        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因为格律诗的要求过于严格, ...

谢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31
金钱
349
发表于 2020-9-18 15: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2020.9.18
1、认真阅读讲义,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拗救的理解。
答:我理解的拗救,就是在律绝诗句中,以诗句平仄的正格要求为标准,在诗句符合替对粘的前提下,为避免三平三仄尾、孤平而改变句中的平仄的做法。
具体到五言诗中,平仄有四个类型:1.平平仄仄平,如果1字变仄就成了:仄平仄仄平,出现了孤平,就得把3字的仄改为平,来救1字的拗,就是拗救。
2.平平平仄仄,如果1字为仄,变成仄平平仄仄,是小拗,不用救;
3.仄仄平平仄,如果1字为平,变成:平仄平平仄,是小拗,不用救;
4.仄仄仄平平,如果1字为平,变成:平仄仄平平,是小拗可不救。也就是说,在五言诗句中,只有第一种情况需要拗救。这种拗救方法叫本句自救。七言诗句中也是如此。七言诗句也是四种情况:
1.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3字变成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就出现了孤平,就得把5字变成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就是3拗5救。
2.仄仄平平平仄仄
3.平平仄仄仄平平
4.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三种情况中,如果3字平变仄或仄变平,都属于小拗,不用救。以上属于本句自救。
还有一种情况,在一联诗句的腹节(五言的3字,七言的5字)上句拗下句相同位置的字救,叫前拗后救。有的是因为平仄失衡,而进行拗救。
第三种情况是,一拗双救。属于锦上添花式,常与救孤平结合一起。
2、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1.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分析: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似不是拗救
2.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上句池孤平,下句松本应仄,改平拗救。
3.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本句失替,
4.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应该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夜拗下句年救
5.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应该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整拗下句移救。
6.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马拗下句衣救
7.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失替,
8.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失替,下句三平尾。
9.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失替,下句小拗不救
10.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3避拗4师救
11.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是特拗句,下句失替
12.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下句小拗不救
13.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特拗句,下句三平尾。
14.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小拗不救
15.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正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上句雨拗,下句鸿救
16.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正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句三仄尾,下句小拗不救
17.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特拗,下句故拗今救。
18.南朝四百八十寺,
     平平仄仄仄仄仄,
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八十拗下句烟救,老师说这上句是死句不救。
19.溪云初起日沈阁,
      平平平仄仄平仄,
      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仄仄平平仄平。
正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句三拗五救
3.选做题:为《声律启蒙》七虞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七 虞
其一
金钗对玉锁,
探宝对寻珠,
嫦娥抱玉兔,
日神驾金乌。
黄昏雪落孤舟,
日暮波横短棹。
晴远蓝天送一雁,
新池碧水荡双凫。
文君卖酒,谁人横醉眼,
延让作诗,佳句捻吟须,
诗才横溢,当为浪漫诗仙李白,
见解不俗,应推理论哲人杨朱。
朔北蒙秋霜,旷野晴空多过雁,
越南值夜月,小村暗柳有啼乌。
江南日暖,贤人雅士聚园林,抒怀花易赏,
塞外雪寒,迁客农夫过村舍,买醉酒难沽。
人处岭南,少有英雄善探巨象口中齿;
客居江右,难寻勇士偶夺骊龙颔下珠。


其二
求贤对拜圣,
智守对愚忠,
梨苑戏男多傅粉,
小村壮妇不施朱。
宦海沉浮,难解名缰,
商场打拼,终为利锁,
春日野餐有挈榼,
秋天赏月将提壶。
深情莫过鸠哺子,
爱儿就像燕调雏,
斗富有石帐,
夸贵显郇厨。
早春陌上,烟轻笼岸柳,
晚秋天远,风急撼庭梧。
鸜眼晶莹,墨客爱惜一方端石砚,
龙涎缠绕,巧工筑就三炷博山炉。
曲沼鱼多,临渊无计,可使渔人结网;
平田兔少,对耕有法,漫劳耕者守株。


其三
强秦对弱赵,
百越对三吴,
江雪漫天独钓客,
平田待兔有耕夫。
诗书传递贵箕裘,
孝悌身行敬杖履,
古有奇材属杞梓,
今存贵木叫桑榆。
星月隐形天欲晓,
彤云西走日将晡。
猎户草中追狡兔,
道人坛上锁妖狐。
梦想在前,学子读书甘刺股,
亲情至上,为姐煮粥惜焚须。
谋略远深,韩信武能平四海,
洛阳纸贵,左思文足赋三都。
嘉遁幽人,淡然域外,适志竹篱茅舍;
胜游公子,痴迷春场,玩情柳陌花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2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