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粘二2020.08.08 殷璠《河岳英灵集·论》曰:夫能文者匪谓四声尽要流美,八病或须避之,纵不拈二,未为深缺。即“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雅调仍在,况其它句乎? 。。。 雨梦释:善为文者,并不强调平仄要协调得尽善尽美。八种病或许需要规避(不强调必避)。即使第二字“不拈”,(八病中称联内不拈二为平头病)也不是大问题。如“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其调不因之失雅,更不要说其它句式了。 。。。 雨梦按:殷璠所论,其它不说,光说“拈二”,何谓“拈二”呢?即其毎句的第二字不能“乖平仄”。 联中不“拈二”,即上下句第二字平仄弄错了,即为不拈。拈,今作粘。 殷璠《河岳英灵集·论》中举的诗例“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这一联实是两句五平句,不光是不拈二,而是字字不拈.。按王力粘之概念,是毎字粘得巴巴适适。 或云:王力先生云粘是指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第二字平仄相同。不错,殷璠在此说的“不拈二”绝不是王力诗论中的失粘, 联内上下句乖平仄,今称失对.从此例看,唐人说不拈二,实为王力所云失对也.。 今人持今律责唐律“不粘”非“失粘”,缘于王力先生诗论也。古人称不拈,即今之所谓“出律”也,不止于今人所谓失对,还包括失替,失粘。(王力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