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2

对一首颇具争议的获奖诗词《西江月·八达岭长城》的点评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8-6 06: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江月·八达岭长城
周海斌(湖南长沙)

峻岭层峦叠嶂,雄关险道巍峨。长龙出没锁山河,势压群峰万座。 风雨两千岁月,兴衰百代干戈。雄风万古不消磨,自在东方横卧。

点评
此词在网络上争议颇大,有人认为“锁”字不妥,有人认为“风雨两千岁月”句中“两”字出律,犯了诗词硬伤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此词不应该获奖。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佳作的。

“一千个读者,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下面,也来谈谈对此词的看法。

此为吟咏长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之词。苍劲豪雄,格调高昂。突兀而起,嘎然而收。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言情。思想积极向上,带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读来激情澎湃。当为吟咏长城优秀之作。

对于诗友对“锁”字的异议,个人认为,此“锁”恰是“词眼”,用得精彩绝伦,换为它字不得。“峻岭层峦叠嶂,雄关险道巍峨。”诗人连用峻岭、层峦、叠嶂、雄关、险道五个意象铺陈,为的是引出后面的“长龙出没”。“长龙出没”为动,着一“锁”字,把动“锁”为静。若在阅读此词之时,加以想象,长城还真有些如带链条的链锁。因此,“锁”字是用得妥当的。我亦曾想过能否换为他字,若诸如“震”等,皆不如“锁”字准确。

而关于有人说“风雨两千岁月”句,“两”字应平而仄犯了诗词硬伤。只能说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词除了正体外,还有很多变体。显然,诗人在此用的即为变体。大家看下面举的例子,也许就明白了。

北宋黄庭坚《西江月》: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黄庭坚此词用的即为变体,和以上长城一词是一样的,“花病等闲瘦弱”(平仄仄平仄仄)。因此,并无诗词硬伤之说。

从全词来看,以动写静,也是此词最大的特点。布局上以词常用的谋篇手法,上景下情法。尤结语“雄风万古不消磨,自在东方横卧。”更是余音袅袅。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性建筑,中国不正象长城一样“雄风万古不消磨,自在东方横卧”吗?

此词当为吟咏长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难得之佳作。获奖亦在情理之中,并无不妥。至于大家对此诗有不同的看法,从学术上来说,争议是很正常的,至于为何发生这样的争议,产生的原因实在很多。站在每个人的立场,观点都只是观点,观点都是“对”的,谁也说不服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公婆都没有错,都是理。这就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一种思想“牵”着你前进,要想跳出这圈子,摆脱这个“牵”着你前进的思想,是很困难的。


作者简介
郑万才,77年生,云南彝良人,网名狂野孤狼,号三迤狂客。中华诗词论坛云南分论坛创始人。狼社创社人。历任中国诗词、诗选刊、中华诗词等十余家论坛首席版主、总版主,中华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学术部副部长,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中诗协研究会副会长,狼社社长,《千家诗词》主编及多家诗词组织顾问。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1
贡献
13808
金钱
16818
发表于 2020-8-6 07:3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   龙蟠,石头   虎踞。”

    龙“出没”锁山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8-6 11: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8-6 17:46 编辑

风雨两千岁月,
中仄中平中仄。

。。。。。
此句未出律。凡中仄中平中仄者,只要二四六分明,任何组合均合律。
句式第三字不推荐与一五字同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4 0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