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15

转载 评《春游扬州瘦西湖》

[复制链接]

1862

主题

81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49
贡献
7725
金钱
159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9 04: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原作:

《春游扬州瘦西湖》

画艇轻摇荡彩霞,也摇春梦到天涯。
东风不耐西湖瘦,一夜吹肥两岸花。


二、译:

首先把此首诗译成散文如下:

我轻轻地摇动着画艇,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荡。揺啊摇,我对春天的渴望之情也被摇到了天涯海角。你看,东风不能容忍西湖的瘦弱,一夜把两岸的花朵吹大了,春天更加美丽了。



三、评:

1、这首上下联意蕴有欠完整,像各说各的。上联说游湖,游得很尽兴;下联说东风吹肥了两岸的花;上下联之间没有文字承接关系,应该只能通过“看”字来连接,联系比较松散。

2、时间观念混乱,前后有隔。结句“一夜”是个时间段,是说东风吹了一夜,才吹肥了两岸花。如果按字面分析:作者应应该游了二次,或者先天去看了一次,或者是第二天早晨又去看了一次。第一次看的时候两岸的花已经开了,但是还刚开,花很小。但从字面上根本看不出游览了二次。作者作为游客去游赏,不过一天或者说几个小时,而且一般是在白天,不可能从白天游到夜晚,不休息继续游到第二天早晨。那么吹肥两岸花无根据,纯粹是臆想之词了。我并不是说臆想之词不好,而是说游览最好写眼前之景,再就是一夜这个时间概念造成了作品时间概念的混乱。

3、“肥”取巧太过,不如“开”或“红”字来到自然明白。肥与胖、多、宽、大等同,在人们的审美中并不代表美,而多与生长不正常相关联。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则与自然界实际情况相符,是以红和绿色彩的多少来分别表示肥瘦,所以觉得很自然。肥不代表美丽,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代表“繁荣”。



四、改:

如果用红或开字,可以改“一夜”为“一路”,即把自己变成了主角照应了上联游湖,又有了双重意义,再次把时间上的毛病解决了,而且具有了动态美感。试改如下:



《春游扬州瘦西湖》

画艇轻摇荡彩霞,也摇春梦到天涯。

东风不耐西湖瘦,一路吹开两岸花。


注:本文不针对作者,纯属诗词评论。评得不对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9 05: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9 05:45 编辑

《春游扬州瘦西湖》
画艇轻摇荡彩霞,也摇春梦到天涯。
东风不耐西湖瘦,一夜吹肥两岸花。

-----该诗当时就评论如潮,批评意见很多。现在读来感到首联不错,令人有轻松的美感。但第二联就有点脱节,似乎在调侃湖的“瘦”,另外“肥”字形容花毕竟不美,故该诗意境有不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9 05: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游扬州瘦西湖》
画艇轻摇荡彩霞,也摇春梦到天涯。
东风不耐西湖瘦,一路吹开两岸花。

-----改诗仍未解决:为什么东风不耐西湖瘦?湖的肥瘦和路过的东风有关系吗?为什么东风会厌烦?难以自圆其说。“开”字太直白,也无美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9 0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七绝意境的整体性和语言的连贯性,推荐一首参考:
咏景十首 其一 桃花溪 唐·吕岩
东风昨夜落奇葩,散作春江万顷霞。
从此渔郎得消息,溯流直到是仙家。
-----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7-29 1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大詞典》:不耐  拼音:bù nài
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分類:愿意忍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7-29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耐似有不喜欢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7-29 1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花 其二 宋·曹彦约
七言绝句
睡入华胥日未曛,博山何在宝香闻。
觉来但有南窗静,叶瘦花肥醉锦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7-29 10: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梅花百咏 其十一 问梅 清·陶德勋
七言绝句
寒天冷节几经过,清气年年袭薜萝。
借问江南来驿使,芳容肥瘦近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7-29 10: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士猷画花卉 近现代·陈小翠
七言绝句
画工随意见天机,日暖南园蝴蝶飞。
一样春风分厚薄,杜鹃开瘦牡丹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9 1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梦令 其二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9 1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解析:这是海清在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那首诗。全诗语言流畅通顺,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滞膩,但细品却让人回味深长。画艇在彩霞中摇荡,春天的梦想也随着摇荡起来。东风似乎也通了人性,不耐烦西湖的瘦,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把两岸的花吹肥了。全诗的诗眼就在“瘦”和“肥”上下功夫,用笔非常简洁而诗意全出。此诗妙在借“瘦”字做文章,以小见大。但病之者眼力不济,竟谓重复“摇”字不妥,或谓“肥”字宜改“开”字,殊不知“摇”字之有意犯复起到由实入虚的作用,而“肥”字乃从“瘦西湖”的“瘦”字牵出。正是两“摇”的叠用和“瘦”、“肥”的对举,让这首绝句不同凡响。
  如果再深入探讨的话,可以与中国目前求富求强的现实联系起来,百余年的贫穷与落后,中国人恨不得一夜暴富,可存在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对称的问题却叫人不能不深思。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7-29 2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的好诗,责之者不知诗也,转结尤佳,东风嫌西湖瘦,一夜劲吹,百花齐放,装点西湖,美不胜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32
贡献
13176
金钱
1561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30 1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这首诗获奖后,在中华坛争议多时,诗作者今已作古,就不要再争论了吧。

点评

争议与作者无关。  发表于 2020-7-30 18:02
这倒与作者没什么事。所有唐诗作者不同样不在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30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30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0-7-30 16:10
记得这首诗获奖后,在中华坛争议多时,诗作者今已作古,就不要再争论了吧。 ...

这倒与作者没什么事。所有唐诗作者不同样不在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4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