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1

元/汤式【双调】蟾宫曲 对仗与写法分析

[复制链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4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调】蟾宫曲    元/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
       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
       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
       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此曲写法丰富多彩,不懂者外行看热闹,只感到写的不错,会分析的才发现真不简单,多种写法融会贯通,一气哈成。
       1.此曲是“重句体”的代表。所谓“重句体”即通篇或多处采用相同句式或语气的散曲。此作中一、四、十三为相同句式;七、十为相同句式;其余部分皆为相同句式。
       2.就修辞来看,一、二、三句与四、五、六句隔句对仗,形成“扇面对”,七、八、九句与十、十 一、十二句也成扇面对,这些对仗无不工整流丽。
       3.又与末三句成扇面对,这种首尾的遥对在散曲中称为“鸾凤和鸣对”。
       4.扇面对中又采取了燕尾对。“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后两句便叫燕尾对。
       5.此作还使用了隐括这一修辞,即将前人整首诗词的意境、字句或某些段为己所用。唐人元稹的《会真记》中崔莺莺有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汤式借了《会真记》中诗之树,开出了自己的花。重句体的巧用、对仗上的匠心以及意境上的隐括,使本作回环婉转、缠绵悱恻、语俊韵圆、余味不尽。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双调〕《蟾宫曲》汤式体 〔咏西厢〕自翻录曲谱:
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叠前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叠前韵
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叠前韵
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叠前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叠前韵
本曲别具特色:
全作1 2 3句与4 5 6句隔句对仗。形成扇面对。
又与末三句成扇面对。这种首尾遥对在散曲中成为“鸾凤和鸣”对。
7 8 9句与10 11 12句也成扇面对。这些对仗工整流利,属散曲的巧体之一即“重句体”。即重复运用相同的句式,仅在个别字词上稍作变化,这种重句的巧用以及对仗上的匠心,使作品产生回旋玩转,缠绵悱恻,语俊韵圆,余味不尽的特殊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