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質彬彬 于 2020-7-20 19:39 编辑
【浣溪沙~題梁敏同學畫】
剔透玲瓏沁暗香,雙雙綻放比情長。何緣主子淚閨房。
長夜淒迷聲泣泣,幾年離散信茫茫。曇花一現為誰芳?
*詞林正韻,調依晚唐.韓偓
文質彬彬【浣溪沙*題梁敏同學畫】導讀
經常有朋友婉轉地問,讀不懂舊體詩詞怎麼辦?我總是回答,多讀或許就懂了。其實,能否讀懂一首詩詞,不在乎它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那只是體裁不同而已,更多的是在乎作者是否有“詩心”,同時也在乎讀者是否有“詩心”。何謂“詩心”?作詩之心,詩人之心。作為讀者,則是進入詩詞境界之心。
下面我以【浣溪沙】為例作詳解。這是題畫,畫面上有一只貓,正昂起頭望著窗台上開放的二株曇花。從這畫面我們能悟出什麼呢?任由想像,自由發揮的空間非常大。
“剔透玲瓏沁暗香,雙雙綻放比情長。”起句以寵物貓的角度描景,讚頌曇花玲瓏剔透,暗香四溢,而且雙雙競美。剔透玲瓏可以言花草之靈巧可愛。《紅樓夢》第十七回: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何緣主子淚閨房。” 句3點題了,她若隱若現,正在房間裡傷心地哭。閨房,女性之寢室。女主角姓甚名誰,年齡多少,相貌如何,婚姻狀況,為什麼哭泣?全部都沒有交代,任由猜測。
過片之後女主角始終沒有出場,但我們聽到了她的心聲:長夜淒迷聲泣泣,幾年離散信茫茫。對仗工穩。長夜淒迷/幾年離散;聲泣泣/信茫茫。原來她孤苦伶仃,長夜寂寂,心愛之人已離散多年,音訊全無。我們重溫上片的“雙雙綻放比情長”,就明白了女主人公觸景生情的心境,曇花之幽香令人欣慰,雙雙出現則引起了心酸往事的回憶。曇花啊,你溫柔美麗,花中女神,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究竟是為了誰呢?
佛教傳說中的曇花是一位花神,她和每天照顧她、為她澆水除草滅蟲的園丁相愛了,玉帝得知後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 把那園丁解上靈鹫山出家,讓他忘記前塵,忘掉花神。園丁只有面壁念經,潛心向佛,十年以後成了佛書上大名鼎鼎“韋陀菩薩” 。曇花夜間開放,清晨凋謝,一生短暫,成語"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源於此。可惜今人多已忘記了這個淒美、哀怨、纏綿的愛情傳說。
曇花一現為誰芳?本詞以問句作結,帶出成語典故,也留給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蕩氣迴腸,令人聯想起納蘭容若的詞句: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爲誰春。全詞上片從貓的觀察入句,下片以女主角的情感自訴和發問結束。構思精巧,層層鋪墊,景中帶情,景是愉悅,情卻淒楚。語調諧婉,格致纏綿。
從格律上分析,【浣溪沙】為詞牌名,因春秋大美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全詞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過片二句宜對仗。【浣溪沙】句式整齊,音節明快,易于上口,為歷代詞家所經常採用。
本詞若要分類則屬於閨怨詞(閨情詞),它是我國古典詩詞的一大類型,佔有重要的文學地位和獨特的魅力。它主要描寫少女懷春、怨婦思夫的情感內容。有趣的是,閨怨詩詞的作者多為男性,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學大家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我們所處的大時代,生活的壓力和社會的變遷也產生了無數的異地夫妻和留守家庭,閨怨詩詞絕對有新的社會意義。最後要提醒讀者,古典詩詞宜誦讀,而不是閱讀,大聲朗誦有助於領悟詩詞的音節和韻律,用方言誦讀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20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