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新韵)参观福州孔庙随笔 各地尊/儒造殿堂,福州孔/庙够辉煌。 面积宽广攀宫/阙,建筑规格比帝/王。 弟子三千跟圣/主,贤/人近百著华章。 文明历/史留席位,走动参观晒太/阳。 今天福州天气:晴 39-27度,下午有响雷,没有下雨。中午冒着酷热参观孔庙。 陈敢当 2020,07,14 以下文章来自百度 福州孔庙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福州孔庙,现存庙宇建于咸丰 元年十二月至四年六月,按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外门埕、棂星门,泮池,左右有廊对列,大成门的楼厅,东、西有殿庑对列,月台、大成殿、后照壁等,占地7552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棂星门 亦称先师门。现存石构件属明代所建。六柱三开间,对称布局,每根柱脚用两块夹杆石前后对夹锁固。东西两翼墙上镶嵌着“江汉秋阳”、“金声玉振”联句石刻,花岗岩,长2.62米、宽0.73米、楷书、阴文。大成门古称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三间屋面高出两边间,青石抱鼓石3对,石檐柱八根。大成门左内侧竖着《咸丰元年重建福州碑记》石碑二方,通高2.68米、宽0.84米、厚0.21米,郭柏荫撰文并书写190字碑文,刘永松篆书碑额,匠蒋学心。站立二碑前,静心凝视阴刻的碑文会逐渐地凸现出来,呈现阳文碑刻的奇异效果。左右出檐殿庑各11间连接大成殿是辟作《孔子圣迹展》和《福州教育史展》的两个展厅。 孔庙曾列为“圣地”,跨街设有经年关闭的宫门,额题“江汉秋阳”、“金声玉振”等。东西宫门均立下马碑,上书汉满文字“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字样。殿内四根石柱用材硕大,每根约3.2万斤。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其中石构件的棂星门(即先师门)为明代所建,1961年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9月2日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内布局 编辑 福州孔庙 大成殿前建有突出式长32米,宽9米,高出埕面1.2l米,周边饰以栏板栏杆的月台。台面铺作大石板,内中空。每当太阳东升西降横照月台埕面上,人们可从栏杆下平视埕面,可见石埕面冉冉上升之瑞气的奇异景观。大成殿雄踞于高出埕面1.46米的石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铺以石柱,用石檐柱22根,石内柱8根。石柱头之上衔接木柱,落地木柱18根。上下檐之间铺作层共有42攒五跳八铺作的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组成。石柱硕大,按花岗岩每立方米2.8吨计,石内柱每根重达约9吨,石檐柱每根重达8吨有奇。当年施工艰难由此可见一斑。殿中上部藻井顶部有一精美的古星象图,星座金光熠熠,十分耀眼。大殿内安放着新制青石雕刻孔子坐像,高25.51米,基座1.18米。孔子坐像左前侧分别安放颜回,子思青石雕刻坐像,通高3.45米;右前侧分别安放着曾参、孟子青石雕刻坐像,通高3.45米,东、西、北三面绕孔子坐像立七十二桢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七十二贤人青石雕刻造像。殿内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在表现技法上注重质感和比例,形神兼备,雕刻精美洗练。展示了儒家现实生活气息的境界。形象丰满圆润,气质浑厚,衣饰简素,具有轻快流畅的特色。 如此雄伟壮观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实属宇内罕有。 殿内,悬挂重新复制的由康熙皇帝以下五位皇/帝书写的六面大匾额。以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书写的楹联,金字熠熠,满壁生辉。移身殿内,令人油然而生崇仰肃穆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