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2

[其他] 关于平水韵与广韵

[复制链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发表于 2020-6-24 0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0-6-24 01:01 编辑

“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
(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
部.

《辞源》注音是根据《广韵》,此韵书记录的是中古音,包括唐代的音。

叹字的平仄:

平水韵

叹- 平声十四寒   
叹- 仄声十五翰     

辞源 897页
歎--他旦切,去声,翰韵
同嘆1.歎息2.赞歎

广韵中没有叹字读平声的记载。

不知唐诗中有没有叹字读平声的例子,如果没有,则平水韵叹字读平声就可能是作者平水人刘渊的错误(或后来刊印者的错误)。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20-6-24 08:4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学问之道。你抛出问题,然后一拍屁股走人,这不叫做学问。

点评

我的怀疑是有根据的:一,平水韵根据的是《广韵》,而且简化了;二,《辞源》记录的中古音也是根据《广韵》,而且是没有简化的;三,《辞源》记录的广韵没有叹字没有平声一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24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09: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0-6-24 13:54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0-6-24 08:42
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学问之道。你抛出问题,然后一拍屁股走人,这不叫做学问。 ...

我的怀疑是有根据的:一,平水韵根据的是《广韵》,而且简化了;二,《辞源》记录的中古音也是根据《广韵》,而且是没有简化的;三,《辞源》记录的广韵叹字没有平声,只有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5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