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2

[诗词理论] 從兩首寫雨詩的不同看唐宋詩的區別

[复制链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8 09: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5-2-8 10:02 编辑

細雨
蕭灑傍回汀,依微過短亭。
氣凉先動竹,點細未開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螢。
故園烟草色,仍近五門靑。



瀟瀟十日雨,穩送祝融歸。
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違。
衮衮繁華地,西風吹客衣。



上面兩首詩都是寫雨的,其一是唐人李商隱的,其二是宋人陳與義的,同樣是寫雨,方法卻不盡相同。李商隱從正面寫雨,寫了雨中人們常見的實景,體物入微,所寫出來的雨景雖然是常境常情,卻是人人意中的雨景,描寫生動,讓人讀後不由生起一種清幽閑靜之情。陳詩則不同,對雨時的情境幾無一筆及之,一概不寫,只在造意勝上下功夫,透過雨,從深處拗折。全詩意境淒迷深邃,非常人意中之雨景,然讀後無不知其是寫雨。由此亦見唐人多以韻勝,宋人多以意勝。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0: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點料:陳與義的詠雨詩作

  陳與義是宋代江西詩派的三宗之一。陳與義的詩歌中不僅關於“雨”的篇什多,而且頗有情趣。
  
一、前期創作
  1.雨,自然界移形換景的精靈
  陳與義的作品大致以靖康元年(1126)為界限,分為前後兩期。前一个是北宋時期,大多數是抒寫平時的閑情逸致。從靑年時期開始,陳與義就顯示出其獨特的詩人氣質。他用他那敏鋭的雙眼觀察著自然風物一絲一毫的變化,單純而天眞地對大自然發出心靈的歌唱。
  陳與義還寫了數量眾多的詠物詩作,水墨梅外,曼佗羅、荼蘼、臘梅、菊花、海棠等都一一被詩人驅遣於筆端。而在陳與義這眾多的山水詠物詩中,”雨”這一意象是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因子。正是”欲識此花奇絶處,明朝有雨試重來。”(《竇園醉中前後五絶句》之二)雨是一个布置場景、調節氣氛的高手。在它的授意下,平凡的景物都變成了另外一番模樣。這些平素裏看慣了的山川和日常熟稔的花草一經雨的調教下,頓時煥發出了奇異的光彩。詩人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只要下雨,詩人休日裏也要早起,半夜中也要聆聽。
  2.雨,仕旅生涯的縮影
  南渡之前,陳與義的生活比較安定,由於仕宦家庭的熏陶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同當時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從少年時代起就胸懷大志,熱衷於功名。(“少年爭名翰墨場。”《感懷》)但是自他於一三年在太學上舍及第之後,卻幷未受到重用,只被授予了文林郎、開德府教授、辟雍錄等幾任小官。雖曾因墨梅詩受到徽宗的賞識而被擢為太學博士,但畢竟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遭到了貶黜。在這段偃蹇的歲月裏,陳與義不滿於朝廷對自己的冷遇,也厭倦了案牘的勞累,幷且發出了”為官不救飢”(《年華》)的感慨。翻開這一時期的詩作,往往愁苦滿眼。但詩人對這種个人生活遭際的抒發,常常因風雨而起興。
  3.雨,片刻的得意
  在陳與義早期的薄宦生涯中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輝煌時期。宣和年間,葛勝仲向徽宗推薦陳與義的墨梅詩,徽宗大為賞識,立刻召見陳與義,有相見恨晚之嘆。宣和四年,陳與義被擢為太學博士,次年春又除為秘書省著作佐郎。同年夏日,他又和五同舍集葆眞宮池上避暑,分韻賦詩,詩成,出示座上,皆詫為擅場,京師無人不傳寫。這時期詩人受到了朝廷的器重,也許覺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學,為國家效力。一朝靑雲得志,心情隨之發生變化。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0: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後期創作
  1.憂國的情思
  靖康年中,無論是家國的政治生活還是詩人的小天地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人的鐵騎所向披靡,而趙宋王朝則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隨時有傾亡的危險。人們紛紛從中原逃往江南。詩人陳與義親歷了這場巨變,他自己也五載飄零,從陳畱展轉逃到湖湘。在逃難的過程中,他充分體會到了大家與小家那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繫,他跳出了个人狹小的生活天地,視野漸寬,不再停畱於个人的淺吟低唱。而是以家國社稷的滄桑興亡為自己的創作題材。詩風也為之一變,由早年的清新流麗變為慷慨蒼勁。南渡以後,詩人在逃難過程中所作的第一首詩是《發商水道中》,詩人這樣寫道:”草草檀公策,茫茫老杜詩。”相同的人生經歷使陳與義感受到了杜甫詩歌的眞諦–杜詩不僅僅是後世詩人規範格律的樣本,其深厚的詩歌內容更是詩人們學習的典範。詩人感嘆道:”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避虜入南山》)詩人學習杜詩進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層次。”因此陳與義學杜詩就在晚年能得杜詩的慷慨激越,悲壯沉鬱。”作為詩人詩歌的一个重要題材的”雨詩”,這一時期也是佳作頻出,顯示了與前期創作迥然相異的特點。
  2.雨,中興的號角
  在陳與義後期眾多寓有寄託的雨詩當中,有一詩顯得特別顯眼,這就是《雷雨行》。這首歌行體詩作寫於建炎四年,當時金人引兵北去,宋王朝得到了暫時喘息的機會,宋高宗為了凝聚人心宣布大赦,詩人陳與義聽到了這个消息,興奮之餘提筆寫下了這首詩:
  憶昨炎正中不融,元帥仗鉞臨山東。萬方嗷嗷叫上帝,黃屋已照睢陽宮。
  嗚呼吾君天所立,豈料四載猶服戎。禹巡會稽不到海,未省駕舶觀民風。定知諫諍有張猛,不可危急無高共。自古美惡周必復,犬羊汝奠窮妖凶。吉語四奏元氣通,德音夜發春改容。雷雨一日遍天下,父老感泣沾其胸。臣少憂國今成翁,欲起荷戟傷疲癃。小遊太一未移次,大樹將軍莫振功。劉琨祖逖未足雄,晏球一戰腥臊空。諸君努力光竹素,天子可使塵常蒙。君不見夷門山頭虎復龍,向來佳氣元葱葱。
  3.雨,無奈之中的憑寄
  陳與義聞赦寫出《雷雨行》的當年五月就受到了朝廷的徵召。到了秋天,陳與義接受詔書,從湖南,經廣東,由海路於第二年的夏天來到了宋高宗當時的行在浙江會稽,被任命為兵部員外郎。陳與義覺得自己的一腔報國之心有了用武之地,受命之初就上書請求遣使往河南省視諸陵幷撫問前軍將士。但是沒過多久陳與義就發現高宗幷無進取之心而只求偏安於東南一隅,在遷都杭州之後更是整日沉醉於歌舞之中。面對冷酷的現實,陳與義倍感失望,”長期驚心膽戰的逃亡生涯,使陳與義向往自由無羈的生活,表現對官場對塵世的厭倦,對清閑自由生活的傾慕和向往。”再加上長年多病,無奈之下,陳與義只好又重新走向自然,來排遣心中的鬱悶,或是退入僧舍,與高僧們對茶談心。其實到了晚年,由於公務的繁重,陳與義已很少作詩,即使寫詩也都是些消遣閑適之作。(白敦仁《陳與義年譜》,陳與義晚年紹興三年和紹興四年都沒有寫詩。)此時的雨在詩人眼中已褪去了憂愁的色彩,變的玲瓏剔透,成了詩人公務之餘的賞玩之物。
  綜觀詩人陳與義的一生,他的喜,他的悲,他的失意,他的顯達,他的滿腔報國之心,他的心憂國事之情無不體現在他同時期所寫作的雨詩當中。詩人所寫的雨詩總是與特定的人生經歷有關,南渡之前集中體現了仕宦生活的苦悶,南渡之後詩人跳出了个人生活的狹隘,所作的雨詩就更多的反映對國事的憂慮了。因此,雨在陳與義的詩作中就顯得形象豐富,寓意深遠。以上所提出的幾類意象,不過是其詩作創作不同階段中的幾類典型意象。若只就詩人的某一篇雨詩來談其意象就又必須就詩論詩,而不可一槪而論了。(來自網絡)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9 1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