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阮国春(冰融) 于 2020-6-13 23:54 编辑
千秋岁(词林正韵·秦观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序: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文化遗产日从二〇〇六年起设立。二零一六年九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次年起,将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二零零九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二零二零年六月十三日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有关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全国各地也举办了相应的庆祝活动。
此词格律颇有争议。窃以为此词上阙用一仄韵,下阙其实转韵,用了另一仄韵。特录秦观范词如下:
千秋岁 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秦观
柳边沙外。城郭轻寒退。花影乱,莺声碎。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忆昔西池会。鸳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调前段第三、四句三字者,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皆照此填。
.
阮国春(冰融) .
流芳天下。世教传佳话。民共享,成风雅。 . 自然留胜景,造物钟中国。常发问,凭谁揭秘神农架? . . 欣庆今华夏。遗产多怜恤。勤呵护,增功德。 . 子孙应有幸,社稷能承脉。挥秃笔,填词略记存供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