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精华0
注册时间2014-8-9
威望278
金钱1018
贡献688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威望- 278 点
贡献- 688 次
金钱- 1018 枚
|
发表于 2015-2-12 0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2月11日复习作业
请简述温词与韦词在风格上的区别,并各列举一首进行说明
讲义上已经有的不得抄袭。
答: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韦词与花间派代表词人温庭筠有较大区别:
1、 温庭筠虽为男性词人,但是,代女子立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细致描摹女性的娇羞慵懒,善于表现女性心理,却是他词作的一大特点。温词里一般是没有男性的。
而韦庄的词常常直接采用男性的口吻披露男性的情感, 韦庄的许多词,却抛开了代女子立言的创作思路,转向注重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注重词人自己的情感的展露。
2、在抒情风格上,温词浓艳,韦词清丽。温词的风格以秾丽绵密为主,表现为意象富丽、用词华美、刻画深细。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
韦庄的词,往往以白描的手法,运用明白晓畅朴素自然的语言,叙事写人,表达深藏内心的情感,有如“天然去雕饰”的出水芙蓉。
例一:温庭筠作品:《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上片前三句写室内,以“玉炉、蜡烛滴泪、秋思满堂”等元素,营造了一种 愁思的气氛,是一种借景言情的写法。后三句从多方位描写女主人公,“薄”,“残”,“寒”是主人公辗转难眠情状的具体写照,这是温词的特有风格。
下片前三句景语情语有机融为一体。它紧扣着上阕的“秋思”。“不道离情正苦”,直抒情语,点明上阕后三句之因,并将“秋思”具体指向于别后的苦恋。末三句,从听觉写“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见离情之深。也是借景言情的写法。
例二:韦庄作品:
《女冠子》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词人在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生活的断面,一个梦境:自己钟情的女友,分别已久的女友,忽然在梦中出现,而且是那样“分明”,而且是“语多时”;女友也仍是那样年轻而美丽,“依旧桃花面”,也仍像当年那样,羞涩而又有如小鸟依人,“欲去又依依”。这样的梦境,叫人怎能不感动!并且,抒情者根本不知这是梦境,完全把它当成了现实,所以,“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毫无疑问,在这首词里,抒情者是一位男性,也可以说,就是作者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