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军 于 2020-5-28 21:16 编辑
【浅谈有感于诗人的痛苦】文\诗梦斋主(赵军) 与诗结缘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痛苦,我觉得诗的灵性往往来自于生命的痛苦经历。痛苦是诗人最初灵性的快感,是认识过程中的幸福,是在创作中提炼出来的感悟;它更是由感悟收叠起来的诗人赖以生存的最高境界。作诗不是手段,不是目的,也不是方式,而是生存的全部。心中的词,手中的笔,尽管拙劣可笑,然而这并不影响痛苦的思路。它能将人由单纯快乐的感性直接带入理性的思路中。然而一个写诗的人,若没有痛苦的经历,就不会更深刻地挖掘出人类的苦难,也就无法达到更高层次上的生命意义。若没有痛苦也要用心去寻找,去感悟。当你感悟到快乐之后的痛苦,那才是诗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这个世界破碎了,起码还有诗人身上的裂痕,诗人的肉体即便离去,灵魂也会得以生存!并不是要把世界强加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把自己无条件地植于世界之中。不虚伪,不张狂,且自信的去感悟,这样的诗人拥有深广的忧患和苦难的预言,能够品尝到人类的真谛。这种裂痕感其实是诗人永恒的标志,万不可只凭空空的灵性去用心癔造罗列一些苍白的词句来神化迷信自己。也不可拿词汇的迷宫去判定诗人的程度。诗人是广义的,应人在前,诗在后。从诗品能揭示人品,可反映作品的实际内涵。我们无论怎样展示快乐和幸福,最终都不可回避别致的痛苦。只有这样诗才会潇洒,潇洒是诗的风度,也必然揭示着诗人的程度。有人说从古至今,激动出英雄,悲愤出诗人。这可能是觉悟的迸发,痛苦的凝炼。总之,诗是利刃之上的人鱼之舞。它的韵脚并不是简单而枯燥的格律,更是一种要在传统格律之中找到自由畅想的快乐空间,步入那高雅中的痛苦,带着沉重的脚镣,跳出那优美的舞蹈,踏在诗的灵魂高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