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10

张伯礼赞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24 06: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25 07:31 编辑

张伯礼赞
----赏张院士诗词“归词”有感
大师已届古稀龄,偏向龟蛇那畔行。
妙药灵丹驱疫病,忠心赤胆献江城。
难消烽火连三月,为拟归词起五更。
北望家乡表深意,未臻全胜不收兵。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24 06: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加一个张的注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士诗仅标《归 辞》
4月8日武汉解封,全面恢复交通。73天的战斗胜利了,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写下这首《归辞》。

《归 辞》

山河春满尽滌殇,家国欢聚已无恙。
两月敢忘江城苦,十万白甲鏊战茫。
黄鹤一眺三镇秀,龟蛇两岸千里黄。
降魔迎来通衢日,班师辞去今归乡。

大年初三,张伯礼奔赴武汉。从这天开始,他就一直坚守在疫情最前线。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他还写下了不少抗疫诗词,一起来看看。

1月27日,张伯礼随中央指导组赶赴武汉。在前往武汉的飞机上,写下这首《菩萨蛮·战冠厄》。

《菩萨蛮·战冠厄》

疫情蔓延举国焦,初二星夜奉国诏。
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
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
冠魔休猖獗,众志可摧灭。

2月8日,元宵节,张伯礼于武汉前线写下这首《战地灯节》,希望春天来临花开放,他们能战胜病毒凯旋。

《战地灯节》

灯火满街妍,月清人迹罕。
别样元宵夜,抗魔战正酣。
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

2月14日 ,武汉江夏方舱开舱接收病人,张伯礼在战“疫”工作间隙,得知天津喜降春雪,触景而作。

《校园雪景》
望雪覆校舍,东湖思团泊。
阴雨何如雪,早归须伏魔。


《东湖百花楼》
东湖立春明媚苏,阳气升发疫魔屠。
正是国难共担时,百花楼里大运畴。

2月19日凌晨,张伯礼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术后,写下这首《弃胆》。

《弃胆》
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
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

《破晓待明》

天欲破晓一抹清,曙光初现万霞虹。
鏊战疫魔须坚忍,凯旋班师踏清明。

来源:中国中医

内容整理自津云、科技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09: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简介
张伯礼,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一附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事迹介绍

临危受命,坚守江城

1月27日,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防疫战的张伯礼院士紧急飞赴武汉。

初到武汉的几天,情况比张伯礼想象的严重得多。他调查发现,发热门诊里病人爆满,输液的病人与排队挂号的人混在一起,很多人排了几个小时也看不上病。这种混乱状况,只会增加感染几率,加速病毒的传播,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当晚,他便提出,要马上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主要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隔离开。

中西结合,战胜病魔

中西医结合抗击冠状病毒,是张伯礼力推的治疗方法。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已经验证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在来武汉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天津海河医院运用此法,取得良好疗效。

在张伯礼等专家组成员的强力推动下,武汉协和、同济、金银潭等医院的重症患者也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呼吸、循环支持下,中医药在稳定血氧饱和度、控制肺炎进展、抑制炎症因子风暴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些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或痊愈出院。

中西医结合抗击冠状病毒,是张伯礼力推的治疗方法。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已经验证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在来武汉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天津海河医院运用此法,取得良好疗效。

在张伯礼等专家组成员的强力推动下,武汉协和、同济、金银潭等医院的重症患者也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呼吸、循环支持下,中医药在稳定血氧饱和度、控制肺炎进展、抑制炎症因子风暴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些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或痊愈出院。

仗正在打,我不能躺下

在此期间,张伯礼多次进入“红区”,望闻问切,甚至不顾学生的阻拦,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亲自查看患者的舌象。他白天指导会诊,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细化到某一个具体的病例。他终于没有扛住高强度连续作战的疲惫,病倒在战场。2月16日,因劳累过度引发胆囊旧疾,中央指导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张伯礼院士摘除胆囊三天后就投入紧张工作。怕影响军心,张伯礼提出不要将他手术的消息对外界公布。麻醉过后,他醒来就让秘书给他读疫情通报,并打电话询问江夏方舱医院的情况,还经常要接听医护人员求教的电话。

张伯礼深感此行责任重大,因而,病倒了也不能懈怠。尽管大家反复叮嘱他安心休养,但他的那份牵挂怎么也放不下。

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张伯礼抗击非典时的誓言至今依然不改,他对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一直信心满满。在他手术后,他以诗抒怀:

抗疫战犹酣,

身恙保守难,

肝胆相照真,

割胆留决断。

我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

必须来,来了还要战斗好!

这种情况不能讲条件,也没有必要讲条件。

看完张伯礼院长的英雄事迹

同学们有没有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精神呢

他胸中有大局,对事业有担当有情怀。他医术精湛,妙手仁心,危难时刻显身手。用毕生精力弘扬中华医药,探索研究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待学术求真唯实,能治病救人就是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0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伯礼,院士。1月27日,年逾七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由于连续奋战,张伯礼胆囊炎发作。在武汉,他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术后张伯礼却依然坚持在岗位上,“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10: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园雪景》张伯礼
望雪覆校舍,东湖思团泊。
阴雨何如雪,早归须伏魔。
-----估计这是张校长站在武汉大学校园里遇雨,想起了自己的母校天津中医药大学有感而作。第一句“望雪覆校舍”,根据第三句,应该是把武汉的雨想象成天津的雪,把武大想象为天津的大学了。说明张校长思念母校之深。所以第二句说“东湖(武汉)”思“团泊”(团泊洼,天津地名,在天津市的南郊区,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所在地)。结句“早归须伏魔”表示了院士“不战胜武汉的病魔不归天津”的决心。此诗虽小,读来令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15: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金!
的确,这次武汉抗疫,张伯礼是唯一没有负面新闻的专家。他因下列几点赢得了人民的尊重:
1,年过七旬仍然积极参加抗疫第一线的老专家,而且坚持始终,83天。
2,期间手术摘除一胆,术后三天重上工作干岗位。
3,中医中药发挥了作用,所治疗的方舱医院轻症患者无一例转重症或死亡。为中医中药赢得了声誉,在国际上意义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20-5-24 18: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非此院士之长,不如把“为拟诗词起五更。”  改为  “为除病瘟起五更。 ”

点评

说的对,谢谢。 改了一字“诗”改“归”。张院士为了表达思情,写这一组诗词(“归词”)也是下了功夫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25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5 07: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5-24 18:15
诗词非此院士之长,不如把“为拟诗词起五更。”  改为  “为除病瘟起五更。 ”

...

说的对,谢谢。
改了一字“诗”改“归”。张院士为了表达思情,写这一组诗词(“归词”)也是下了功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