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10

物象与露痕,个性与真情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5-21 2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5-22 00:11 编辑

描写物象,从而反映意象,还不能“露痕”。

不知道诗门所说的“露痕”究竟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不“露痕”?不露痕是指的不让直白议论吗?佛法中讲起心动念都会“露痕”,怎么可能不会“露痕“呢?所以诗门所说的不”露痕“是指不加议论,要含蓄,不能直白。但不知道这个界限在哪里?有没有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或是凭诗人的感觉来判断。要知道传统诗歌是赋比兴,谁说不让直白与议论了?你写诗就是在”作意“,就是在起心动念,怎么可能没有思想活动?

写诗不让脱离物象。脱离物象的诗就不叫诗了?外界刺激,人与其它生物一样会有一个本能的反应。但是人比其它生物”高级“的地方就在于人会思维,有心里活动。写诗不让写心里活动?只让写人本能的反应?把”高级“的心里活动抹杀掉?那不是”自毁长城“吗?

还有“诗写个性”。万花筒,多增加一种花色而已。以期更加绚烂,增强攀缘性。

还有“诗写真情”。“情”是不是一种人类理性的、正确的认知?冲动成分的占比有多大?是不是恒常的?为什么有离婚的现象出现?如果它不是恒常的,又如何敢称之为真?

也就是相对地这样说说,不能细究而已。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23: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才能做到不“露痕”?了义。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龙树六论》


点评

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22 0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44
贡献
3106
金钱
6109
发表于 2020-5-22 0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5-21 23:10
如何才能做到不“露痕”?了义。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龙树六论》

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三山侃侃堂主人   左海淡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5-22 08:5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露与不露,有时露,有时不露。床前明月光:露,在字面间里直接露其意。白日依山尽:不露。字面不直接表意,意从物象中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5-22 09: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松下问童子,言诗采药去。
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字面,画面都不是其意,其意在读诗者心中。

胡地草深深,孤坟无处寻。
有风吹四野,无雨润西林。(己变字)

此诗亦然,意不在字面。

点评

诗?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26 14: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5-22 09: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不真情自已都不信,久之便忘了。
真景真情一生还记。如;枫桥夜泊。还有芙蓉楼。

点评

也可以说有意思,也可以说悲哀。网上有个段子,叫做 自古多情空余恨,唯有套路得人心。 写作的真情与否,就是两个选项。不是A就是B。单纯从技术来看,并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 哪怕全世界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25 0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22 09: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露,而不直白;隐,而不晦涩。尺度的问题。手法高妙与否,从此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5-25 08: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5-22 09:17
诗不真情自已都不信,久之便忘了。
真景真情一生还记。如;枫桥夜泊。还有芙蓉楼。 ...

也可以说有意思,也可以说悲哀。网上有个段子,叫做
自古多情空余恨,唯有套路得人心。
写作的真情与否,就是两个选项。不是A就是B。单纯从技术来看,并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
哪怕全世界不要你,还有你自己。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13: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侃石 发表于 2020-5-22 02:53
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刨根问底讨论到最后都是哲学问题。
唯心唯物是以人为本位的前提下讨论才有意义。对于佛法而言它们只是两个名相。

人类有能力感知的只有“有”,“空”,“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四相。佛教认为这四相都要舍离。

人类的任何理论都要设前提条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唯心唯物讨论的前提也是必须要以人为本位。

所以西方哲学说佛法是唯心主义,佛教是不予以承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13: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5-22 08:53
露与不露,有时露,有时不露。床前明月光:露,在字面间里直接露其意。白日依山尽:不露。字面不直接表意,意 ...

诗歌可以写,但是不能沉溺于其中。它会使人的思维变得简单,懒惰。

世俗社会需要娱乐点缀,放松身心,使之不枯燥,但是不可贪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26 1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5-22 09:06
松下问童子,言诗采药去。
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