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9-5-15
威望3248
金钱7333
贡献2453
金牌会员
 
威望- 3248 点
贡献- 2453 次
金钱- 7333 枚
|
发表于 2021-8-15 23: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长信 于 2021-8-15 23:34 编辑
(本人正在习作写诗中,特 藉仿写以说明我对大作的每一个字的参与。中国的山水画中常有仿八大、仿倪云林等题篆,“仿”是一种对原作的致敬/切磋/ 酬作,由于构思的意与字泰半 来自原作,故称:仿写;而非另写/重写。)
>
&=《山顶望远》原作/吉日木吐2020-5-21;仿写/林长信m2021-8-15(隔行押韵)
1)
抵着冬风走到山顶远望
下边是金沙江,昆仑山在后方
我东望乐山- -应在江后的山后的远方
2)
看见了她在城里的整体
春夏秋冬都已经过去
她西餐馆的工作即于元旦满期
3)
除夕前,一个自由的家会叫她的声音给塞满
我郁结两年的相思或将解放
或不然… //
>
2017-6-15聆听诗人郑愁予先生《从青青子衿到江上正愁予》的演讲(2017-6-16《中国时报》A1及A5版),说道:网路的特性就是发表方便、速度快,…但若以写诗为例,多数诗人在写出诗作初稿后,仍需反复思考、提炼字句…,所以诗歌的发表不好贪急。郑先生所指点的甚是,教导了我学习别[在网路发表后才后悔]。所以,个人近日的[习作诗]都得先晾晒一季,在有足够的时间跨度间,得以再思考/更新,诸请诗友谅解!2017-6-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