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5-22 20:08 编辑
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分两大类
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分两大类:抒情的和叙事的。粗略讲,诗歌类属于抒情的,小说类属于叙事的。诗歌的作者以抒情的方式传达所要表达的;小说的作者以叙事的方式传达所要达的。诗歌作者对其所要反应的内容直接以情感表达褒贬,作者的观点是直露的,作者赋于的感情越丰富,所反应的内容其感染力就越强烈。小说的作者对其所要反应的内容则是叙事的,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隐蔽起来,.作者的观点越隐蔽其所反应内容的感染力就越强烈。抒情是用所表现的意境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小说则只能用所作品的人物或事件间接寄托作者的感情。诗歌中的作一者可以用假想来营造意境,但这想象必须是作者可能办到的,好比作者说自己梦想上天,梦想一个筋云斗十万八千里,可以。如果作者说他昨天上了天,今天又一个筋一斗云十万八千里,那就没人相信。小说的作者的想象是借作品人物孙吾空,其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不是作者自己神通广大,那就可使人相信。无论诗歌作者还是小说作者,都不能说自己能够十万八千里。诗歌的作者所表达的对象不必是自己亲历的,但必须是自己能够做到的。更重要的,这亲历的或能够做到的还必须具有因时因地的社会性,这是其所表达的意境能够传递别人感染别人的基本条件。例如,有一个叫老樵的诗,他说自己芒鞋竹杖,到山上去住茅舍醉酒,望落叶吟诗,清风还专为他扫拂路上的落叶。这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即使老樵自已做了这些,他的行动也不能感染别人,所以它作为诗的意境则不具备真实性。诗歌的抒情表达的对象非但必具备真实性,而且还必须具备典型性。你要传递给别人的春夏秋冬、日月风雨、花鸟林木,在你看来它独具什么特色?同是风月,李白杜甫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同一庐山,李白苏轼眼里的角度大不相同。杨柳春风,西湖与滇池各其意趣;莺啼夏雨,塞北与江南有所不同。如果所描写的意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不是诗歌,那只能是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