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8|回复: 27

谈谈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20-5-17 15: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20-5-17 15:34 编辑

                           谈谈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

      老朽有一首独酌诗:

独酌秋山杯莫停,且看黄叶落纷纷。
酒酣但有鸟来伴,一曲狂歌遏白云。

      以“祥林嫂”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首句的“停”字出律,其实是他们不懂“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所致。下面老朽就来给他们科普一下。
      在介绍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之前,我们先介绍两个概念:

      邻韵:简单地说,在《词林正韵》中被归入同一韵部的两个韵部,就互为邻韵。比如【江】、【阳】,就互为邻韵。
      近韵:若两韵部不是邻韵,但读音仍比较接近,则该两韵部互为近韵。比如【真】、【文】、【痕】(元韵下半部),与【侵】不是邻韵,但读音仍接近(韵母都为en),因此【真】、【文】、【痕】与【侵】是近韵。同样,【元】(上半部)、【寒】、【删】、【先】和【覃】、【盐】、【咸】也非邻韵,但读音仍接近(韵母都为an),因此二者为近韵。再有,就是前鼻音和后鼻音,虽不邻韵,但读音仍接近,所以也是近韵。比如【真】、【文】、【痕】、【侵】,韵母实质上都是en,属于前鼻音,而【庚】、【青】、【蒸】,韵母实质上都是eng,属于后鼻音,二者读音接近,所以【真】、【文】、【痕】、【侵】与【庚】、【青】、【蒸】互为近韵。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和“声”,既不同韵也不邻韵,但它们读音很接近,却是近韵。
      有了上面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来谈谈“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
      狭义上的孤雁出群与入群,是指首句或尾句用邻韵,如果首句或尾句不用邻韵而用近韵,则是广义上的孤雁出群与入群,这在前人作品中是不乏其例的,略举几例吧:


1)推官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其三 (宋 周必大)

天女来参彼上人[真韵], 逆知君动雨花心。[侵韵]
故令六出缤纷下,       免使荒台更重临。[侵韵]

——人,广义孤雁出群。

2)抚掌泉(唐 白元鉴)

直下碧千寻【侵】,蛟龙此隐身。【真】
无心能应物,          拍手涌如神。【真】
夜镜涵星斗,          春杯荐藻蘋。【真】
终年丹灶下,          长给武陵人。【真】

——寻,广义孤雁出群。

3)代书索镜(唐 张继)
  
情亲留故镜,贱子感遗簪。【侵韵】
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侵韵】
珠还仍向浦,鹊绕会归林。【侵韵】
早晚清光至,窥予白发亲。【真韵】

——亲,广义孤雁入群。

4)赠山庵高士(宋 邵棠)

山带寒流无俗声【庚韵】, 通樵一径锁清阴。【侵韵】
幽人饱卧西风里,              并午醒来黄叶深。【侵韵】

——声,广义孤雁出群。

5)送倪尚书归霅川(宋 华岳)  

笔麟图凤久无声【庚韵】, 何事权舆复见今。【侵韵】
鲁祭不因夫子肉,              齐卿难夺孟轲心。【侵韵】
我公去就何为重,              吾道兴亡所系深。【侵韵】
安得斯文天未丧,              载歌狼跋继遗音。【侵韵】

——声,广义孤雁出群。

6)口占(唐 慧棱)

万象之中独露身【真韵】,惟人自肯乃相亲。【真韵】
昔时谬向途中觅 ,            今日看来火里冰。【蒸韵】

——冰,广义孤雁入群。

7)题玄哲禅师影堂(唐 张乔)

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真韵】
岩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真韵】
云迷禅处石,院掩写来真。【真韵】
寂寞焚香后,闲阶细草生。【庚韵】

——生,广义孤雁入群。

8)次韵王浚明咏新居木犀(宋 范成大)

月窟移来有贵名,一帘金碧照东荣。【庚】
鼻端入妙睡魔醒,眼底会真诗句生。【庚】
日气珑璁无奈醉,露华凌乱不胜清。【庚】
君家倾国何时见,淡扫蛾眉撚夕阴。【侵】

——阴,广义孤雁入群。

9)八十抒怀(现代 叶剑英)

八十毋劳论废兴【蒸】,长征接力有来人。【真】
导师创业垂千古,          侪辈跟随愧望尘。【真】
亿万愚公齐破立,          五洲权霸共沉沦。【真】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庚】

——兴、明,广义孤雁出、入群。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7 15: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创造“广义”和“近韵”的新概念,旨在为极少数古诗和其本人的出韵找借口,诡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7 1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广义,就是要广到小樵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6: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7 15:53
发明创造“广义”和“近韵”的新概念,旨在为极少数古诗和其本人的出韵找借口,诡辩。 ...

前人诗例铁证如山,你还是尊重事实吧,强言抵赖没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6: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7 16:02
所谓广义,就是要广到小樵为止。

老朽用韵,都是有前人依据的,岂是随意而为?祥林嫂等人信口雌黄,只能暴露其无知也。

点评

这种不能算邻韵,广义广不到这么宽。相对来说,用于首句问题不大,毕竟首句可以不押韵。 算作诗人的一种风气,宋朝有过不少。陆廷灿“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伴武夷君”。我也写过,“欲钓趁新晴,经纶不待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7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7 16: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7 16:09
老朽用韵,都是有前人依据的,岂是随意而为?祥林嫂等人信口雌黄,只能暴露其无知也。 ...

这种不能算邻韵,广义广不到这么宽。相对来说,用于首句问题不大,毕竟首句可以不押韵。

算作诗人的一种风气,宋朝有过不少。陆廷灿“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伴武夷君”。我也写过,“欲钓趁新晴,经纶不待晨”。

不是每一砖都必须解释。过度解释是心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6: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7 16:22
这种不能算邻韵,广义广不到这么宽。相对来说,用于首句问题不大,毕竟首句可以不押韵。

算作诗人的一种 ...

你没逢樵必反,还算良心未泯

点评

我向来就只拍诗,并且尊重知识。过得去的干嘛要拍?犯不着。 拍人就更没必要了,拍碎了又不能炒着吃,何苦来? 之前有个逢杨必反的,不惜将比喻讲成比拟,等等,暴露无知,还不得开溜。 诗论坛,玩玩诗,不尊重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7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7 16: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诡辩法手段之一就是混淆概念。具体手法就是扩大定理的定义域(条件)。在声韵学上,近韵的概念只有“邻韵”,超出“邻韵”概念的“广义”做法就是超出了定义域,因而这种推论就是荒谬的诡辩。在近体诗中被认可的所谓孤雁“出入群”现象限于邻韵,超出邻韵范围即是出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7: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7 16:43
诡辩法手段之一就是混淆概念。具体手法就是扩大定理的定义域(条件)。在声韵学上,近韵的概念只有“邻韵” ...

前人铁证如山,你说他们都出韵了?你比范成大等人还懂用韵?醒醒吧

点评

若形成理论,必须有较多例证。区区几首,不足为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7 1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7 17: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7 16:36
你没逢樵必反,还算良心未泯

我向来就只拍诗,并且尊重知识。过得去的干嘛要拍?犯不着。
拍人就更没必要了,拍碎了又不能炒着吃,何苦来?

之前有个逢杨必反的,不惜将比喻讲成比拟,等等,暴露无知,还不得开溜。
诗论坛,玩玩诗,不尊重知识是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7: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7 17:09
我向来就只拍诗,并且尊重知识。过得去的干嘛要拍?犯不着。
拍人就更没必要了,拍碎了又不能炒着吃,何 ...

理性之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7 17: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7 17:00
前人铁证如山,你说他们都出韵了?你比范成大等人还懂用韵?醒醒吧 ...

若形成理论,必须有较多例证。区区几首,不足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7: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7 17:34
若形成理论,必须有较多例证。区区几首,不足为证。

按惯例,三例足矣,老朽举例远超此数,已胜雄辩也。当然,再举一些例子也不是难事,老朽例子还多,但已无必要。

点评

即使名家,也可能犯出韵。故几例出韵了的古诗,不足为范,理论更是荒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7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7 17: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7 17:55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7 17:42
按惯例,三例足矣,老朽举例远超此数,已胜雄辩也。当然,再举一些例子也不是难事,老朽例子还多,但已无 ...


即使名家,也可能犯出韵。故几例出韵了的古诗,不足为范,立论更是荒唐。你仿照一二文字游戏原无不可,但以此立论为出韵辩解就荒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8: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7 17:52
即使名家,也可能犯出韵。故几例出韵了的古诗,不足为范,立论更是荒唐。你仿照一二文字游戏原无不可,但 ...

才几例吗?举几十例都不成问题。已给你说了,例子三例就足,不必多举,懂乎?

点评

出韵诗和出律诗一样,想找也可能找到几首。但比例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你最好还是按常规出牌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5-17 19:24: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好扣十分八分,心情不好直接零分。理由麻,扣完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8
发表于 2020-5-17 22: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个遍,总的感觉,樵哥是在学赵高、秦桧之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8 1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9)八十抒怀(现代 叶剑英)
八十毋劳论废兴【蒸】,长征接力有来人。【真】
导师创业垂千古,          侪辈跟随愧望尘。【真】
亿万愚公齐破立,          五洲权霸共沉沦。【真】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庚】
——兴、明,广义孤雁出、入群。


------像这些老干部并非真正的诗人。他们往往方言入韵。故莫举近代老干诗为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8 12: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7 18:53
才几例吗?举几十例都不成问题。已给你说了,例子三例就足,不必多举,懂乎? ...

出韵诗和出律诗一样,想找也可能找到几首。但比例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你最好还是按常规出牌吧!

点评

依前人例,可成立;非得搞个“广义邻韵”、“广义出群”,过犹不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2:50
依前人例,可成立;非得搞个“广义邻韵”、“广义出群”,过犹不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8 12: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8 12:42
出韵诗和出律诗一样,想找也可能找到几首。但比例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你最好还是按常规出牌吧! ...

依前人例,可成立;非得搞个“广义邻韵”、“广义出群”,过犹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8 1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8 12:42
出韵诗和出律诗一样,想找也可能找到几首。但比例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你最好还是按常规出牌吧! ...

依前人例,可成立;非得搞个“广义邻韵”、“广义出群”,过犹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8 12:37
9)八十抒怀(现代 叶剑英)
八十毋劳论废兴【蒸】,长征接力有来人。【真】
导师创业垂千古,          侪 ...

大言不惭,你给叶帅提鞋都不配!

叶剑英元帅的诗人情怀

    叶剑英元帅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同时,又是一位被毛泽东誉为“善七律”的杰出诗人。他常于军国政务之余,“余事作诗人”,以诗言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诗作抒发救国壮志,追忆革命风云,缅怀革命先烈,赞美大好河山,讴歌社会主义,充满磅礴的革命激情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叶剑英主张“文艺结合政治,才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最高的利益而斗争”。他的诗词创作“放眼高歌”自抒情,发时代进步之先声,抒革命的高尚情怀,使“画幅长留天地间”。

    “也曾拔剑角群雄”的革命情怀

    在叶剑英的诗章中,早年求学时期抒发胸中“无限兴亡感”而“放眼高歌”,在云南习学军事“纵横豪气酒边生”而“把剑长歌”,立志“扬鞭驱万里”。有“血染东南半壁红”的苏区斗争,也有“夜渡雩都溅溅鸣”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有“穿沟破垒标奇迹”烽烟弥漫的抗日战争,直至豪情万丈的“吾放眼到平西”的人民解放战争……愈加坚定了他“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的革命信念。诗词中咏唱革命壮志豪情,成为叶剑英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1915年,18岁的叶剑英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在毕业前夕约伴同游油岩。当时辛亥革命未久,袁世凯阴谋称帝,局势混乱,全国讨袁声势浩大,革命浪潮汹涌。青年叶剑英心潮澎湃,写下了著名诗章《油岩题壁》: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

    在北伐革命中,叶剑英参与筹办黄埔军校,并参加了统一广东根据地的战争。1925年4月,发生了香洲兵变。叶剑英果断处置了叛乱分子,他以一首《满江红·香洲烈士》直抒心怀:镇海狮山,突兀处、英雄埋骨。曾记得,谈兵虎帐,三春眉月。夜半枪声连角起,繁英飘尽风流歇。到而今、堕泪忍成碑,肝肠裂。革命史,人湮没;革命党,当流血。看搀枪满地,剪除军阀。革命功成阶级灭,牺牲堂上悲白发。更方期孤育老能养,酬忠烈。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经过反复思虑,再三权衡,叶剑英选择了弃“宁”归“汉”,并亲拟电文通电反蒋,并于1927年7月成为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坚定机敏地策应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打响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声。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叶剑英被任命为工农红军指挥部副总指挥,开始了运筹帷幄的革命历程。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登祝融峰》一诗表达了叶剑英坚持抗战、挫败顽敌的坚强意志和战斗激情,短短20字中凝聚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延安时期,叶剑英积极支持并参加“怀安诗社”,以诗言志,抒发杀敌报国的革命情怀。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有《寄续范亭司令并呈怀安诸老(二首)》:孙陵碧血长青苔,阿斗昏庸事可哀。剩有残躯效李牧,雁门关外杀敌回。

    投身革命将何事,老者安之少者怀。君独伤时导工部,小戎离黍托诙谐。

    叶剑英的革命意志是高昂的,也是坚定的,贯穿于他缅怀革命战友、咏颂革命情谊的诗歌之中。如《怀董老》中的“飘然时危不老翁,卅年坚持旌旗红”,《敬赠胡志明同志湘妃扇》中的“肯借头颅纾友难,敢披肝胆效时贤”,《七律·远望》中“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还有周恩来生前喜欢诵读的《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下联“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这些诗词强烈抒发了叶剑英元帅矢志一生、戎马报国的革命情怀。

    “经得艰难考验时”的担当情怀

    叶剑英戎马生平,在中国革命诸多危难之际,在党和国家的历史关键时刻,总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力挽狂澜于既倒。

    从红军时期开始,叶剑英长期在我军总部负责参谋工作,多建帷幄运筹之功。抗日战争时期,在蒋介石召集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他“单刀赴会”,更有“舌战群儒”之举。1927年,当叶剑英得知汪精卫、孙科、朱培德等要诱骗叶挺、贺龙上庐山“开会”以期解除叶、贺兵权的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于7月25日约叶挺、贺龙在九江甘棠湖以游湖观景为名,把这个消息秘密告诉了叶、贺。叶剑英组织的这次史称“小划子”的会议,保障了南昌起义得以顺利实现。

    长征途中,叶剑英坚决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机智勇敢地同张国焘分裂红军、危害党中央的阴谋作斗争,为党中央和红军胜利北上立了大功。当张国焘给前敌总指挥部政委陈昌浩发去密电,要他们“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时,作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的叶剑英看完密电,冒着生命危险将密电送给毛泽东过目。党中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红三军团主力北上,脱离危险境地。事后,毛泽东曾多次提到这件事,称赞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在这一关键时刻“救了党,救了红军”。

    面对陈伯达、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搞乱党和国家的局面,叶剑英等老同志拍案而起,“大闹怀仁堂”。“九一三”事件后,叶剑英配合周恩来,支持邓小平,经受了艰难政治局势的考验。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题画竹》: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在陈毅遭受连日批斗、处境最困难时刻,叶剑英特书一首《虞美人·赠陈毅同志》词相赠:串连炮打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严关过尽艰难在,思想幡然改。全心全意一为公,共产宏图大道正朝东。

    1976年10月,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险的紧急时刻,叶剑英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根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周恩来生前曾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叶剑英,充分肯定他大事难事敢担当的革命品质。

    “眼底吴钩看不休”的家国情怀

    作为肩负重任的将领,叶剑英的诗篇中充满了浓郁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无论是战火硝烟,还是建国治军,他都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和天下大势。

    1939年6月,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叶剑英由武汉一路转移到重庆,任南方局常委兼军事部长,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0年5月,朱德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之际,日军大举进攻晋西北根据地并进逼陕甘宁边区,朱德闻讯立即返回延安,他写下七绝《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朱德在这首诗的题序中写道:“1940年5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时经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尚在重庆的叶剑英辗转读到此诗后,有感于时局变幻,忧国忧民的他作诗附和: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

    朱德读到这首诗后,非常欣赏,立即亲笔抄录留念。

    叶剑英最著名的两首诗是《重读毛主席〈论持久战〉》和《七律·远望》,1965年重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赋诗云:百万倭奴压海陬,神州沉陆使人愁。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唱罢凯歌来灞上,集中全力破石头。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

    一句“眼底吴钩看不休”,沉淀了对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深刻思考。同时期创作的《七律·远望》: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诗中以“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走向和前途的担忧。此诗让毛泽东颇为关注赞赏。当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毛泽东一字不差地把《七律·远望》书写下来送给孩子,连在什么时候刊登在哪家报纸上,都记得一清二楚。

    叶剑英的诗词不仅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更寄托了他为人民最高利益奋斗的革命意志。《八十书怀》就是一首流传颇广的诗: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诗如其人。在叶剑英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中,诗词已然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些经历了战争和岁月的洗礼,凝炼中国革命苦难辉煌的诗词,贯穿并刻录着他战斗一生的人生轨迹,也彰显出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情怀。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点评

你不仅配提鞋,还善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9 12:00
怎么老是提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9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9 10: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9 10:47
大言不惭,你给叶帅提鞋都不配!

叶剑英元帅的诗人情怀

怎么老是提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9 1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古人前人,多学好的一面。
学其上者,勉得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9 1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5-19 10:47
大言不惭,你给叶帅提鞋都不配!

叶剑英元帅的诗人情怀

你不仅配提鞋,还善舔~~

点评

应了他自己的评价:狐假虎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9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9 1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9 12:00
你不仅配提鞋,还善舔~~

应了他自己的评价:狐假虎威。

点评

诗的好坏和本人事迹无关。不牵涉到对其人的褒贬。老樵这实际是扣大帽子的WG作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9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9 1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9 12:08
应了他自己的评价:狐假虎威。

诗的好坏和本人事迹无关。不牵涉到对其人的褒贬。老樵这实际是扣大帽子的WG作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8
发表于 2020-5-19 14: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忍不住要说一句,叶帅的叫情胜文,情怀岂是凡人能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