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3|回复: 22

古诗中的“律句避孤平”的状态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4 06: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4 06:13 编辑

  古诗是不讲究平仄声律的,特别是永明体以前的古诗。那么那时候的诗中有没有后来所谓的律句呢?有没有避孤平呢?考察了“古诗十九首”,发现自然状态下的律句是有的,避孤平的律句也是有的,而且在律句中避了孤平的稍多。但应强调的是这不是诗人故意选择的,原因可能在于平声字略多于仄声字吧?

  在汉字声调“发现”之后再回头看自然状态下的诗句,律句是随机产生的。即每个字的平仄几率是几乎一样的,所以组成平仄两两交替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律句不多。
  
  其次在少数律句中看平生落脚的句子孤平与否?近体诗产生之后是否是诗人故意避孤平?避孤平是否是无意中择优(声调好听)产生的?是否本来有择优的因素?

  考察了“古诗十九首”,择取平声结尾的律句,可以看出:在沈约声律理论诞生之前,完全没有平仄选择的概念,即平声与仄声是不加选择的,随机的。而也许是平声字似乎多于仄声字的关系,使孤平句略少于避孤平句,声律产生于平仄双声交换为佳的观念,强化了避孤平的趋势。也使所谓“自救”句稍多于未“自救”避孤平句。其根本原因估计起于平声字略多于仄声字。

    但永明体开始讲究声律之后,律句大量出现,孤平句极少,明显是诗人故意为之的结果了。
  
   古诗十九首中的“避孤平律句”:
1,秋蝉鸣树间,
2,娥娥红粉妆
3,人生天地间, ,
4,新声妙入神。
5,交疏结绮窗 ,
6,盈盈一水间,
7,东城高且长,,
8,晨风怀苦心,
9,萧萧愁杀人。,
10,思还故里闾,
11,常怀千岁忧,
12,仙人王子乔,
13,良人惟古欢,  ,
14,愁多知夜长,

“孤平律句”
1,采之欲遗谁,
2,玉衡指孟冬
3,盛衰各有时,
4,不如早旋归。
5,但为后世嗤
“自救的孤平律句”
6,置书怀袖中,
7,与君生别离。  
8,兔丝生有时, ,
9, 以胶投漆中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5-14 07:5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孤平律句指“平平平仄平”句型?

点评

所谓“避孤平律句”平仄表示为: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未避孤平律句为: 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 -----为什么将“仄平平仄平”列入“未避孤平律句”?是因产生孤平的原因实际是首字由平变仄引起。当时还没有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4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律体定型之前,仄平平仄平,确实只能看作自然句式。

点评

是的。由上面统计可见,所有的律句(即合乎平仄交替律)的句子总体是很少的,说明魏晋之前完全不讲究平仄声调。也说明沈约老先生在声律创建上居功至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4 10:49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5-14 07:58
避孤平律句指“平平平仄平”句型?


所谓“避孤平律句”平仄表示为: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未避孤平律句为:
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
-----为什么将“仄平平仄平”列入“未避孤平律句”?是因产生孤平的原因实际是首字由平变仄引起。当时还没有出现“本句自救避孤平”的理论或说法,所以不宜将“仄平平仄平”列入“避孤平律句”,这样对统计“避孤平句”比较客观,说明“避与不避”差别只在于首字的平仄。
若汉字平声字和仄声字数量相等,则首字平或仄的出现几率是50%。若平声字比仄声字多于50%,那么平声出现的几率也会大于50%,所以出现避孤平句较多。估计是因汉字平声字多于仄声字。这是原始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10:46
在律体定型之前,仄平平仄平,确实只能看作自然句式。

是的。由上面统计可见,所有的律句(即合乎平仄交替律)的句子总体是很少的,说明魏晋之前完全不讲究平仄声调。也说明沈约老先生在声律创建上居功至伟!

点评

魏晋及之前,诗往往是依附曲调的;曲调,我叫它诗词的外骨骼。 四声平仄的发现,建立了诗(文字)自身的音乐性审美,我叫他内骨骼。 有了内骨骼,才有了近体,并影响到后来对词的平仄定谱。说老实话,这对词很不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4 1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4 10:55
是的。由上面统计可见,所有的律句(即合乎平仄交替律)的句子总体是很少的,说明魏晋之前完全不讲究平仄 ...

魏晋及之前,诗往往是依附曲调的;曲调,我叫它诗词的外骨骼。
四声平仄的发现,建立了诗(文字)自身的音乐性审美,我叫他内骨骼。

有了内骨骼,才有了近体,并影响到后来对词的平仄定谱。说老实话,这对词很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5-14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4 10:47
所谓“避孤平律句”平仄表示为: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

这句才是未避孤平句,按照本句拗救规则把第三字变成平,形成仄平平仄平。

如果“仄平平仄平”不算作本句自救句,那么如遇到“”仄平仄仄平”难道就不能本句自救了?那要同时改两字?成为平平平仄平?

不管孤平与本句自救是如何形成的,规则要具备“普适性”。我觉得这种说法待商讨。




点评

这里不是谈避孤平规则,是看看南北朝以前的古诗有无类似避孤平的律句现象,借以看唐近体诗有意避孤平的历史渊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2: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5-14 12:01
仄平仄仄平

这句才是未避孤平句,按照本句拗救规则把第三字变成平,形成仄平平仄平。

这里不是谈避孤平规则,是看看南北朝以前的古诗有无类似避孤平的律句现象,借以看唐近体诗有意避孤平的历史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近体诗的伟大在于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才是一种新文体创建的正确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4 18: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雨 于 2020-5-14 18:03 编辑

下午读了庾肩吾(南朝,庾信 父)100首,仅找到一例疑似孤平,还处在仄韵诗出句位置上:

已悲境相空

三平调大约在20句上下。

点评

洛阳道(南北朝·庾肩吾) 徼道临河曲,层城傍洛川。金门才出柳,桐井半含泉。 日起罘罳(屏风)外,车回双阙前。潘生时未返,遥心徒眷然。 ------除了最后一句失对,几乎就是一首标准五律。可见古诗到永明体时期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18:01
下午读了庾肩吾(南朝,庾信 父)100首,仅找到一例疑似孤平,还处在仄韵诗出句位置上:

已悲境相空

洛阳道(南北朝·庾肩吾)
徼道临河曲,层城傍洛川。金门才出柳,桐井半含泉。
日起罘罳(屏风)外,车回双阙前。潘生时未返,遥心徒眷然。
------除了最后一句失对,几乎就是一首标准五律。可见古诗到永明体时期有了质的变化。全赖于沈约声律理论的作用。

点评

永明声律的影响,比我原先以为的要大,大得很,不读不知道,读到了确实吓一大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4 1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4 18:52
洛阳道(南北朝·庾肩吾)
徼道临河曲,层城傍洛川。金门才出柳,桐井半含泉。
日起罘罳(屏风)外,车回 ...

永明声律的影响,比我原先以为的要大,大得很,不读不知道,读到了确实吓一大跳。

点评

唐沈宋的贡献主要在于: 1,约句准篇:明确了近体诸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并确定了其规范(范文)。 2,确定了近体诗的粘律。这在沈宋之前是没有确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5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4 1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陵(南朝 陈)35首,孤平未见,三平调2处。

点评

徐陵诗合乎五律者在永明体诗人中是最多的。有五首平仄粘对完全符合五律的格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5 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12: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5 12:30 编辑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19:59
徐陵(南朝 陈)35首,孤平未见,三平调2处。


徐陵诗合乎五律者在永明体诗人中是最多的。有五首平仄粘对完全符合五律的格律。

1山池应令诗(南北朝·徐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2折杨柳(南北朝·徐陵)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3内园逐凉(南北朝·徐陵)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4斗鸡诗(南北朝·徐陵)
季子聊为戏,陈王欲聘才。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斗凤羞衣锦,双鸾耻镜台。陈仓若有信,为觅宝鸡来。
5关山月二首 其一(南北朝·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12: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5 12:39 编辑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19:36
永明声律的影响,比我原先以为的要大,大得很,不读不知道,读到了确实吓一大跳。 ...


唐沈宋的贡献主要在于:
1,约句准篇:明确了近体诸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并确定了其规范(范文)。
2,确定了近体诗的粘律。这在沈宋之前是没有确定的。
3,确定了各体的语法结构特点。如中二联对仗,避孤平和三平尾等声律之外的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5 18: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1,秋蝉鸣树间,
2,娥娥红粉妆
3,人生天地间, ,
4,新声妙入神。
5,交疏结绮窗, ,
6,盈盈一水间,
7,东城高且长,,
8,晨风怀苦心,
9,萧萧愁杀人。,
10,思还故里闾,
11,常怀千岁忧,
12,仙人王子乔,
13,良人惟古欢,  ,
14,愁多知夜长,

。。。
此皆孤仄句,也算孤平他救句(四平句也)真正避孤仄句只有平平仄仄平,及仄仄平平仄。

点评

关于“孤仄”未见到有避忌之说。我估计这也和本来平声字多于仄声字有关,所以文人更注重平声的作用。比如押韵多平韵,“平头”的命名,元兢的“二五同平非病”,“平不令单”,“孤平”等。而“孤仄”,无论理论上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16: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5 18:13
1,秋蝉鸣树间,
2,娥娥红粉妆
3,人生天地间, ,

关于“孤仄”未见到有避忌之说。我估计这也和本来平声字多于仄声字有关,所以文人更注重平声的作用。比如押韵多平韵,“平头”的命名,元兢的“二五同平非病”,“平不令单”,“孤平”等。而“孤仄”,无论理论上还是写诗实践上都没见规避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6 18: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平/平仄。此句式犯孤仄,故四拗三救成平平/仄/平仄

点评

平平/平/平仄。此句式是古风句,不是后来的律句,故无拗救之说。 “四拗三救”是指特殊拗句“平平仄平仄”的“形成原因的一种拗救解释”:律句“平平平仄仄”若是第四字换为平声字,那么为了保持一句中平仄的平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6 18: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二四五不能拗。
平平/平仄/平,第二音节只有一个平声,因平不令单,四字又不能拗,只能采用仄仄。。
律句定义,双平双仄交替,平平/平仄/平,即拗在第二音节不是双仄,且全句只有一个仄声。

点评

平平/平仄/平,第二音节只有一个平声,因平不令单,四字又不能拗,只能采用仄仄。。 律句定义,双平双仄交替,平平/平仄/平,即拗在第二音节不是双仄,且全句只有一个仄声。 --------由于有几点说法不当: 1,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6 18: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拗句凡平声多而失替者皆非律句,不论仄收平收。如:
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而仄收句仄声多均为大拗句。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22: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6 18:08
平平/平/平仄。此句式犯孤仄,故四拗三救成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平仄。此句式是古风句,不是后来的律句,故无拗救之说。
“四拗三救”是指特殊拗句“平平仄平仄”的“形成原因的一种拗救解释”:律句“平平平仄仄”若是第四字换为平声字,那么为了保持一句中平仄的平衡,第三字换为仄声字。于是形成“平平仄平仄”句式。
-----事实上这只是对这种句型出现在律诗中的一种解释而已,实际上这种句子早就出现在古诗中了。南北朝诗人在永明体中、唐人在近体诗中所以较多地保留了这一句型,也是一种传承。其原因也许在于这种句型平仄均衡,比较好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2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6 23:1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6 18:15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二四五不能拗。
平平/平仄/平,第二音节只有一个平声,因平不令单,四字又不能拗 ...


平平/平仄/平,第二音节只有一个平声,因平不令单,四字又不能拗,只能采用仄仄。。
律句定义,双平双仄交替,平平/平仄/平,即拗在第二音节不是双仄,且全句只有一个仄声。
--------此说法有2点不当:
1,王渔洋“平不令单”的说法不包括“平平平仄仄”句式。“平平平仄仄”是“三连平”何来“(平)令单”?其“平不令单”指的是“仄平仄仄平”中前一个平声。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2,律句定义并非“双平双仄交替”,因为例如标准律句“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并非“双平双仄交替”,但是“标准律句”。
这2点是重要的格律理论要点,不能不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2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中,非孤平律句18句,孤平句只有5句。
1,秋蝉鸣树间,
2,娥娥红粉妆
3,人生天地间, ,
4,新声妙入神。
5,交疏结绮窗, ,
6,盈盈一水间,
7,东城高且长,,
8,晨风怀苦心,
9,萧萧愁杀人。,
10,思还故里闾,
11,常怀千岁忧,
12,仙人王子乔,
13,良人惟古欢,  ,
14,愁多知夜长,
“自救的孤平律句”
15,置书怀袖中,,
16,与君生别离。  
17,兔丝生有时, ,
18, 以胶投漆中  

“孤平律句”
1,采之欲遗谁,
2,玉衡指孟冬
3,盛衰各有时,
4,不如早旋归。
5,但为后世嗤
    那时候诗人们可不懂什么孤平拗救。完全是自然形态。

    魏晋之前在组成五言句“平平仄仄平”句型时第一字平声较多,自然地非人为地避了孤平。
    到了南北朝讲究声律之后,因为按照“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理论,是讲究“双声交替”的(这从“平头”可以反映),所以“平平仄仄平”(前2字双平)句型远多于“仄平仄仄平”,看似故意避了孤平。
    到了唐代,就似有意避了。
    这都是传承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