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雨

讀陰鏗,說“孤平”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4 09: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5-14 09:49 编辑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08:09
阴铿是南北朝人,永明体诗人,是律诗定型前的诗人。
2/66=0.03    3%

我是仅算一句.如果认定是二句,则孤平拗救和不救比值为:1:2=33.3:66.6了.那更证明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字是可平可仄了.依此推论,南北朝无孤平病概念.

点评

谁说南北朝有孤平概念了? “犯后世所谓孤平”,原文清清楚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4 09:28
五言古诗句仅限每句五字而已,《古诗十九首》把五言句全部组合32式囊括而尽,诗人用句随兴所至,不受任何约 ...

古诗十九首,汉代作品,跟阴铿九竿子打不着。

我不知道你拿十九首出来否定我对阴铿的判断逻辑基础何在。吃多了,还是搭牢???

点评

阴诗亦属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4 09:45
我是仅算一句.如果认定是二句,则孤平拗救和不救比值为:1:2=33.3:66.6了.那更证明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字 ...

谁说南北朝有孤平概念了?
“犯后世所谓孤平”,原文清清楚楚。

点评

不说也明白,只是反驳犯后世所谓孤平珠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搞研究,是摘字挑观点的,怪不得王渔洋完整的表述到了雨梦这里只剩得“平不令单”四字...无语。

点评

不懂当然无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8:51
王渔洋,宝宝心里苦,有苦说不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09:57
雨梦搞研究,是摘字挑观点的,怪不得王渔洋完整的表述到了雨梦这里只剩得“平不令单”四字...无语。 ...

王渔洋,宝宝心里苦,有苦说不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8: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5.14. 读庾肩吾100首,仅见“孤平”句1例,且在仄韵诗出句位置上:已悲境相空。

三平调句20例左右,见笔记。

点评

仄平仄平平 这是非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4 18: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5-14 18:59 编辑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18:13
2020.5.14. 读庾肩吾100首,仅见“孤平”句1例,且在仄韵诗出句位置上:已悲境相空。

三平调句20例左右, ...

举他诗又是瞎忙,他又不写律诗!

点评

避后世所谓孤平,又不是唐人想出来的,研究律体何用?马后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4 1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09:57
雨梦搞研究,是摘字挑观点的,怪不得王渔洋完整的表述到了雨梦这里只剩得“平不令单”四字...无语。 ...

不懂当然无语。

点评

沙门说的“相”,只有你才读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4 1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09:47
古诗十九首,汉代作品,跟阴铿九竿子打不着。

我不知道你拿十九首出来否定我对阴铿的判断逻辑基础何在。 ...

阴诗亦属古风。

点评

因为要与近体诗相区别,永明体也可以说是古风,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古风大有不同。唐代开始古风也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风,还有一种入律的古风,像王维的“桃花源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5-14 1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4 09:54
谁说南北朝有孤平概念了?
“犯后世所谓孤平”,原文清清楚楚。

不说也明白,只是反驳犯后世所谓孤平珠少。

点评

阴铿诗中仅两例。你一定要说多,我也没办法。 下午读庾肩吾,100首中仅一例,多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4 1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4 18:56
不说也明白,只是反驳犯后世所谓孤平珠少。

阴铿诗中仅两例。你一定要说多,我也没办法。
下午读庾肩吾,100首中仅一例,多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雨 于 2020-5-14 19:3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4 18:49
举他诗又是瞎忙,他又不写律诗!

避后世所谓孤平,又不是唐人想出来的,南朝就成定规了,研究律体何用?马后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门说的“相”,只有你才读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陵(南朝 陈)35首,孤平未见,三平调2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21: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雨 于 2020-5-17 04:39 编辑

隋代诗读一大半,目前为止,“孤平”仅发现三句:

寄言世上雄    李密《淮阳感怀》  仄韵诗出句
委输百谷归    杨广《季秋观海诗》  仄韵诗出句
守文继百王    杨广《冬至乾阳殿受朝诗》

补充两句:

采菱转艳讴    卢思道《河曲遊》
可怜白水神    卢思道《后园宴诗》  仄韵诗出句



疑似“自救”的 仄平平仄平 句,同一时期却出现了50多句。不一一。



另,仄平仄仄平 句式,在隋代民歌中还是不少见的,比如《华山畿》《读曲歌》等,十几、几十句是有的。可见,纯自然情况下,这个句式并不罕见,文人笔下,永明之前的诗人中,如鲍照,也不少见,但永明以还便有意识规避了。

具体原因暂未见于著述,待继续查考。


这是律体定型之前的现象。统计篇目包括了古风、乐府曲辞。



点评

精神可嘉,也就是说齐梁声律运动后,不仅二四平仄分明的律句比提高,而且也自觉避孤平了?但是他们不作理论声明?让现代诗律学家费了很多脑细胞也解释不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5-16 22:2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6 21:57
隋代诗读一大半,目前为止,“孤平”仅发现三句:

寄言世上雄    李密《淮阳感怀》  仄韵诗出句

精神可嘉,也就是说齐梁声律运动后,不仅二四平仄分明的律句比提高,而且也自觉避孤平了?但是他们不作理论声明?让现代诗律学家费了很多脑细胞也解释不明白。

点评

仿佛是集体避瘟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5-16 22:29
精神可嘉,也就是说齐梁声律运动后,不仅二四平仄分明的律句比提高,而且也自觉避孤平了?但是他们不作理 ...

仿佛是集体避瘟疫

点评

我的看法在我帖中,认为这确实是一种有趣的自然选择:在魏晋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中,非孤平律句18句,孤平句只有5句。那是诗人们可不懂什么孤平拗救。完全是自然形态。 这说明什么呢?我估计原因在于汉语中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6 22: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6 22:35
仿佛是集体避瘟疫


我的看法在我帖中,认为这确实是一种有趣的自然选择:在魏晋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中,非孤平律句18句,孤平句只有5句。那时候诗人们可不懂什么孤平拗救。完全是自然形态。
    这说明什么呢?我估计原因在于汉语中平声字是多于仄声字的,所以魏晋之前在组成五言句“平平仄仄平”句型时第一字平声较多,自然地非人为地避了孤平。
    到了南北朝讲究声律之后,因为按照“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理论,是讲究“双声交替”的(这从“平头”可以反映),所以“平平仄仄平”(前2字双平)句型远多于“仄平仄仄平”,看似故意避了孤平。
    到了唐代,就似有意避了。
    这都是传承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6 23: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5-14 09:26
这个当然知道.只是楼主文讀陰鏗,說“孤平”言:"這裡只說一個格律方面的現象:陰鏗於平腳句頗是嚴謹,犯 ...

唐以前五言诗,三平调独占螯头.
-----三平尾是古风的特点之一,这在杜甫的古风诗中亦可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6 23: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6 23:37 编辑


因为要与近体诗相区别,永明体也可以说是古风,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古风大有不同。唐代开始古风也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风,还有一种入律的古风,像王维的“桃源行”。

点评

永明之后,古风、乐府都几乎不用 仄平仄仄平,说明不单单律体规避这个句式。奇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23: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6 23:36
因为要与近体诗相区别,永明体也可以说是古风,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古风大有不同。唐代开始古风也有两种,一 ...

永明之后,古风、乐府都几乎不用 仄平仄仄平,说明不单单律体规避这个句式。奇怪。

点评

永明体以及之前都是古风体,但永明体是唯一占领了一个时代的“律体”诗体。唐代开始古风与律体并行。 永明体之前肯定不避孤平。永明体讲究“八病”,提倡“双声”(平头),所以结果是孤平甚少,但其时肯定也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6 2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6 2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6 23:41
永明之后,古风、乐府都几乎不用 仄平仄仄平,说明不单单律体规避这个句式。奇怪。 ...

永明体以及之前都是古风体,但永明体是唯一占领了一个时代的“律体”诗体。唐代开始古风与律体并行。
永明体之前肯定不避孤平。永明体讲究“八病”,提倡“双声”(平头),所以结果是孤平甚少,但其时肯定也没有“避忌孤平”的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谢灵运,简单搜罗,“孤平”不下于27句。

点评

其时没有四声声律概念,所以也无孤平说,此可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9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9 16: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9 14:58
读谢灵运,简单搜罗,“孤平”不下于27句。

其时没有四声声律概念,所以也无孤平说,此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