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华南诗社常务管理
精华315
注册时间2020-3-9
威望2864
金钱14911
贡献10774
常务管理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常务管理
  
威望- 2864 点
贡献- 10774 次
金钱- 14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碧海蓝天翔 于 2020-5-15 15:44 编辑
七绝·忆家乡响水桥
作者:碧海蓝天翔(廖江)
上学常行响水桥,声传五里耳音嚣,
鲁班千古神龟塑,鬼斧神工禹舜骄。
注:【中国侨】河北滦县榛子镇响水桥:
响水桥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榛子镇拢牛河上。北魏时(386-534)建,明万历、清嘉庆年间两次重修,为清帝回沈阳祭祖时御路必经之地。桥下流水声夜间方圆五里便可清晰听到,故名响水桥。它比赵州桥还早380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乡民捐资改雕石栏杆,两侧各有栏柱8根,高1.5米,平顶均为28厘米见方,各雕有不同形态的荷花图案,有的含苞未放,有的莲瓣盛开,冷硬的石料显出婀娜的神采,确属不凡。
全桥由三个石拱构成。整个拱体用精细矩石加糯米石灰浆灌注粘接,寒热冲压,纹丝不动。西侧中拱顶端是浮雕镇河神像,依稀尚存;东侧中拱的顶端原是一幅立体透雕的龙首,双目炯炯,双角峥嵘,龙须两缕,龙口含珠,一幅威严慈和之像,是北方难得的雕刻精品,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拱下为桥墩,以矩石层迭砌成,面向上游为流线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流阻力,面向下游俗称“水簸箕”,是流水轰响的所在。如此设计,必有讲究。桥墩顶端,原来刻有神像,栩栩如生,也在“文化大革命”被毁。响水桥左右两侧,各砌人字翼墙,高5.4米,各长13米,沿河砌有护岸,在相宜高度,嵌筑石雕神龟。“龙凤龟麟”,龟为四灵之一,以镇河水,亦起到“标识安全线”的作用,现亦不存。
响水桥是滦州八景唯一遗存的古迹,有关部门应加强保护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