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61|回复: 80

现代汉语和普通话声韵与古典格律诗并不相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5-10 1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汉语和普通话声韵真的不能写古典格律诗词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是用现代汉语和普通话声韵写古典格律诗词的。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或者说,你不懂诗词,因此没有感觉。
但我感觉用平水韵写古典诗词也未必就有多好。
其实诗词好歹与用韵关系不大。诗是诗思的结果,不是用韵的结果。
把这两天写的三首诗词贴出来作为靶子,供平水韵者射击吧。


恋花     雁行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草,梦里云南,处处能温饱。到底如何终渺渺,祈君慰我虔虔祷。



五律   赏梅

红梅寂寞开,白雪又飘来。辗转失通道,孤零剩霸才。
前人曾踊跃,后辈已徘徊。四顾终何见?茫然起雾霾。

七绝   丛台怀古

气走廉颇杀李牧,邯郸自毁擎天柱。丛台倒入滏阳河,赵胜翻然成越负。

后记:
一、新韵如何不适合古典诗词写作?
二、上述三首诗音韵上的问题何在?是什么?
三、旧韵诗者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证明我诗之不堪。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17: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草,梦里云南,处处能温饱。到底如何终渺渺,祈君慰我虔虔祷。

红梅寂寞开,白雪又飘来。辗转失通道,孤零剩霸才。
前人曾踊跃,后辈已徘徊。四顾终何见?茫然起雾霾。
------------------
凭什么证明这是新韵?如此证明,全唐诗全部都可以是新韵!

点评

凭我不翻平水韵书.只是跟着普通话声韵的感觉走. 如果说这不是新韵,说明旧韵与新韵差别不大. 如果差别不大,就不要说新韵不能写古典诗词了. 也许你没有说,但说的人并不少. 或者,你能证明这不是新韵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1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     雁行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草,梦里云南,处处能温饱。到底如何终渺渺,祈君慰我虔虔祷。

五律   赏梅
红梅寂寞开,白雪又飘来。辗转失通道,孤零剩霸才。
前人曾踊跃,后辈已徘徊。四顾终何见?茫然起雾霾。

七绝   丛台怀古
气走廉颇杀李牧,邯郸自毁擎天柱。丛台倒入滏阳河,赵胜翻然成越负。


------是啊,这三首诗合新韵也合古韵,就不能叫新韵诗词。

点评

这个词,用普通话读,有两个地方不合格律的: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草,梦里云南,处处能温饱。到底如何终渺渺,祈君慰我虔虔祷。 标红字普通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10 17:12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草,梦里云南,处 ...

凭我不翻平水韵书.只是跟着普通话声韵的感觉走.
如果说这不是新韵,说明旧韵与新韵差别不大.
如果差别不大,就不要说新韵不能写古典诗词了.
也许你没有说,但说的人并不少.
或者,你能证明这不是新韵吗?

点评

新韵古韵在韵书上的差别主要在于入声字和少数今古发声不同的字。所以判定用韵主要看这点。你这三首只有第三首“杀”字是古仄今平的入声字。今古不同在于古音三仄尾,而三仄尾是不忌的。所以今古音皆合律。不标注“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18: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10 18:31 编辑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0 18:17
凭我不翻平水韵书.只是跟着普通话声韵的感觉走.
如果说这不是新韵,说明旧韵与新韵差别不大.
如果差别不大 ...


新韵古韵在韵书上的差别主要在于入声字和少数今古发声不同的字。所以判定用韵主要看这点。你这三首只有第三首“杀”字是古仄今平的入声字。今古不同在于古音三仄尾,而三仄尾是不忌的。所以今古音皆合律。不标注“今音”即以古音计(默认平水韵)。

点评

三首诗128个字,只有一个字有差别,差别率不到1%. 看来新韵没有必要反对旧韵,旧韵也没有必要排斥旧韵. 那就还是在诗上作文章吧,韵争似可休矣. 说新韵不适合写诗词,看来不是一个真命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9: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0 18:23
新韵古韵在韵书上的差别主要在于入声字和少数今古发声不同的字。所以判定用韵主要看这点。你这三首只有第 ...

三首诗128个字,只有一个字有差别,差别率不到1%.
看来新韵没有必要反对旧韵,旧韵也没有必要排斥旧韵.
那就还是在诗上作文章吧,韵争似可休矣.
说新韵不适合写诗词,看来不是一个真命题.

点评

不能这样说。入声是古四声之一声。与新声不是一个语音系统。所以这一千来个古仄今平的入声字不可小视,它们若是落在韵脚或二四六位上就影响韵律和声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5-10 20:2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谓的争执没有必要,现代人按平水韵写的就是唐诗吗?下面这首诗能称为唐诗吗:

庚子防疫后首次月牙塘摄影

最是今年四月天,月牙塘静柳含烟。
微风轻抚横波面,暖日悄升高树间。
路上已无人拥堵,亭中早失噪歌烦。
姣容对眼好谁看,口罩全都遮玉颜。

所以想成为唐诗,不在韵律上,还有好多韵律以外的东西今人没搞明白,崔融《唐朝新定诗格》,没一句谈韵律的,今人能看懂几句?

点评

"还有好多韵律以外的东西今人没搞明白"---那是西瓜.今人看芝麻的能力强些.把芝麻放大了,西瓜就看不见了,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也.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6: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0 2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雨 于 2020-5-10 20:2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0 18:17
蝶恋花     雁行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 ...

这个词,用普通话读,有两个地方不合格律的:

雁后晴秋空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盈腔五味难轻了。
塞外因风无绿草,梦里云南,处处能温饱。到底如何终渺,祈君慰我虔虔祷。

标红字普通话实读时作阳平。
如果照普通话新韵,就不能标作《蝶恋花》,至多算个自度词。

点评

这个恐怕未必。 妈妈两字读起来音调不同,但杳杳和渺渺就未必。因为妈妈其中一个字只声音附和,而杳杳则两个字都是意义实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5-10 20:4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谢榛《四溟诗话》说:“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达到这个审美境界,遮几才可谈唐诗。

点评

这个“明”标准虽然只是外在标准,但是很不错的。诵就就是读、念、吟哦,朗诵之类,好就是不碍口,有变化,很舒畅,自觉美。听就是声音接受,好就是能感觉到音乐性。观就是看,就是看到的第一感觉,就是总体感觉,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20: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旧韵格律的区别在于论平仄处的用字声调不同,新韵声调是对的,旧韵声调就是错的。汇江自己的诗:“一”、“七”新声调为平声,旧声调为仄声,新旧是互相否定的。

分尸归数辈,聚恨饮一刀。已使天垂黯,曾为地长潮。
读书心后悟,练剑气先佻。就地思七彩,凭空学六韬。

点评

因为可平可仄,所以可以视情况而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7:34
这到是说到了点子上。这就出来一个衡量标准的问题,是以平水韵衡量,还是以现代语音衡量。如果诗是写给或念给李白杜甫的,那无疑应该以唐韵来衡量;如果是念给今人的,为什么要用平水来衡量?今人又分两部分,少数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7:31
照普通话,此“一”去声。 聚恨饮一刀 仄仄仄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2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0 2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10 20:49
新旧韵格律的区别在于论平仄处的用字声调不同,新韵声调是对的,旧韵声调就是错的。汇江自己的诗:“一”、 ...

照普通话,此“一”在平声字前须读去声。

聚恨饮一刀
仄仄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5-10 20:5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只有平入二声,沈约调声原则是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浮声即平声,切响即入声,后平声分为平上去,今普通话声韵少了入声,只用平上去调声,相当于只有上古平声,会缺少抑扬顿挫之感。人们反对新韵,主要是嫌新韵没有入声。

点评

声音者,声线也。线,无非是长短,轻重,曲直,平仄。沈约的浮声、切响是从轻重这个维度来划分的,不是没有道理。若从长短这个角度来划分,则入声、去声为短声,平声、上声为长声。若从曲直这个角度来划分,则上声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0 19:17
三首诗128个字,只有一个字有差别,差别率不到1%.
看来新韵没有必要反对旧韵,旧韵也没有必要排斥旧韵.
那就 ...

不能这样说。入声是古四声之一声。与新声不是一个语音系统。所以这一千来个古仄今平的入声字不可小视,它们若是落在韵脚或二四六位上就影响韵律和声律了!

点评

入转平,就是个转变发声方式的问题。 影响不影响韵律和声律,是个衡量标准问题,是个公理婆理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6: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5-10 20:22
无谓的争执没有必要,现代人按平水韵写的就是唐诗吗?下面这首诗能称为唐诗吗:

庚子防疫后首次月牙塘摄影 ...

"还有好多韵律以外的东西今人没搞明白"---那是西瓜.今人看芝麻的能力强些.把芝麻放大了,西瓜就看不见了,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也.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0 20:25
这个词,用普通话读,有两个地方不合格律的:

雁后晴秋空杳杳,望断天涯,问落何方脚?好歹千番猜不晓, ...

这个恐怕未必。
妈妈两字读起来音调不同,但杳杳和渺渺就未必。因为妈妈其中一个字只声音附和,而杳杳则两个字都是意义实体。

点评

你对普通话一无所知,我就放心了。 去考一考。或者,查查普通话发音规则。新韵诗人,学点普通话有必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5-10 20:48
明·谢榛《四溟诗话》说:“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 ...

这个“明”标准虽然只是外在标准,但是很不错的。诵就就是读、念、吟哦,朗诵之类,好就是不碍口,有变化,很舒畅,自觉美。听就是声音接受,好就是能感觉到音乐性。观就是看,就是看到的第一感觉,就是总体感觉,好就是有形式、有形象、有色彩、有气韵、有韵味,而且这些都能表现出美和妙。讲就是内容和意义都很明确且有秩序,是一个浑然整体,而非零碎拼凑。
做到这些很难,是一辈子的事,是没有上限的事,是需要耐力和韧性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1 07: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1 06:49
这个恐怕未必。
妈妈两字读起来音调不同,但杳杳和渺渺就未必。因为妈妈其中一个字只声音附和,而杳杳则 ...

你对普通话一无所知,我就放心了。
去考一考。或者,查查普通话发音规则。新韵诗人,学点普通话有必要。

点评

把你的普通话发音规则搬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10 20:49
新旧韵格律的区别在于论平仄处的用字声调不同,新韵声调是对的,旧韵声调就是错的。汇江自己的诗:“一”、 ...

这到是说到了点子上。这就出来一个衡量标准的问题,是以平水韵衡量,还是以现代语音衡量。如果诗是写给或念给李白杜甫的,那无疑应该以唐韵来衡量;如果是念给今人的,为什么要用平水来衡量?今人又分两部分,少数平水者,多数不平水者。那写诗时是迎合大众,还是迎合少数人?
“新旧韵互相否定”的问题是存在的。这就有了选择问题。怎么选择?我选择了新韵,我选择了古典的时代发展性。古典,典是不能变的,但古是能变的。具体到古典格律诗,那就是格式是不能变的,但音韵是能变的。
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7: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10 20:49
新旧韵格律的区别在于论平仄处的用字声调不同,新韵声调是对的,旧韵声调就是错的。汇江自己的诗:“一”、 ...

因为可平可仄,所以可以视情况而定。

点评

分尸归数辈,聚恨饮一刀。已使天垂黯,曾为地长潮。 读书心后悟,练剑气先佻。就地思七彩,凭空学六韬。 --------------------- 一、七两处是可平可仄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1 07: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1 07:34
因为可平可仄,所以可以视情况而定。

分尸归数辈,聚恨饮一刀。已使天垂黯,曾为地长潮。
读书心后悟,练剑气先佻。就地思七彩,凭空学六韬。
---------------------
一、七两处是可平可仄字?

点评

“一”是可平可仄音。“七”是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8:56
“一”是可平可仄音。“七”是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5-10 20:54
上古只有平入二声,沈约调声原则是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浮声即平声,切响即入声,后平声分为平上去,今普 ...

声音者,声线也。线,无非是长短,轻重,曲直,平仄。沈约的浮声、切响是从轻重这个维度来划分的,不是没有道理。若从长短这个角度来划分,则入声、去声为短声,平声、上声为长声。若从曲直这个角度来划分,则上声为曲,其余为直。若从平仄这个角度来划分,平声为平,其余为仄。说平仄,也是有道理的。
普通话把平声分为阴阳,细化了平声;取消入声,简化了仄声。声音无仄,就缺少了变化。但普通话话把上、去两声作为仄声,已经够用。因此,写出诗来,并不缺少抑扬顿挫之感。比如我的“气走廉颇杀李牧”一句中,普通话就是把原来短声、重声的‘杀"字,作长化、轻化处理罢了。在这一句中,两个去声,两个上声,三个平声,交错起来,不乏抑扬顿挫。
入声是很有特点的发声方式。取消入声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大北方方言中,基本没有入声。大北方方言区,占中国人口比重超过半数。在确定全国统一语音时,面临选择,是选择多数人还是选择少数人?只好选择多数人。
我对入声并不反感,原因是我的家乡就是北方入声区,日常说话就说入声话。问题是,日常语音与书面语音发生冲突时,也得选择。我的选择是日常交流用入声,写诗是不用入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点评

聚恨饮一刀。此“一”去声,不存在可平可仄。仄仄仄仄平,还是格律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8: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0 20:56
不能这样说。入声是古四声之一声。与新声不是一个语音系统。所以这一千来个古仄今平的入声字不可小视,它 ...

入转平,就是个转变发声方式的问题。
影响不影响韵律和声律,是个衡量标准问题,是个公理婆理的问题。

点评

“转变发声方式”?入声字念成平声就成了北方话,而平水韵和中原音韵是两个语音系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8: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11 07:37
分尸归数辈,聚恨饮一刀。已使天垂黯,曾为地长潮。
读书心后悟,练剑气先佻。就地思七彩,凭空学六韬。
...

“一”是可平可仄音。“七”是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8: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11 07:37
分尸归数辈,聚恨饮一刀。已使天垂黯,曾为地长潮。
读书心后悟,练剑气先佻。就地思七彩,凭空学六韬。
...

“一”是可平可仄音。“七”是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8: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1 07:29
你对普通话一无所知,我就放心了。
去考一考。或者,查查普通话发音规则。新韵诗人,学点普通话有必要。
...

把你的普通话发音规则搬出来

点评

不是我的发音规则。 是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1 0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1 08:46
声音者,声线也。线,无非是长短,轻重,曲直,平仄。沈约的浮声、切响是从轻重这个维度来划分的,不是没 ...

聚恨饮刀。此“一”去声,不存在可平可仄。仄仄仄仄平,还是格律诗吗?

点评

一字可平可仄,一般情况下,在仄声前就读作平声.但不是绝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1 09: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1 08:59
把你的普通话发音规则搬出来

不是我的发音规则。
是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标准。

点评

是如何规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9: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1 09:00
不是我的发音规则。
是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标准。

是如何规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9: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1 08:59
聚恨饮一刀。此“一”去声,不存在可平可仄。仄仄仄仄平,还是格律诗吗?
...

一字可平可仄,一般情况下,在仄声前就读作平声.但不是绝对.

点评

你的说法错的。 普通话中,一,在去声字前读阳平,在非去声字前读作去声,单用、词尾、序数时读本音,阴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11 09: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5-11 09:12
一字可平可仄,一般情况下,在仄声前就读作平声.但不是绝对.

你的说法错的。

普通话中,一,在去声字前读阳平,在非去声字前读作去声,单用、词尾、序数时读本音,阴平。

点评

这就就说清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1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4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