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8

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5-8 10: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语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的晚近著名诗人陈三立,初以六朝晚唐为宗,后始肆力于韩愈、黄庭坚,自成“生涩奥衍”的诗风,是“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所著《散原精舍诗》,取境奇奥,造句瘦硬,尤其擅长熔炼字句。本期诗话头条,带你了解散原老人的炼字之秘,适合学诗者借鉴,读诗者玩赏。



一、散原老人作诗善炼字




陈三立 (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客家人

陈三立早年“倜傥有大志”,是“维新四公子”之一。戊戌政变后,自谓“神州袖手人”,甚少参与政治。辛亥国变后避居上海,与其他遗民诗人结社唱和。后居北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表示“决不逃难”,日军百般招降,皆不应允,绝食五日,忧愤而卒,享年85岁。

散原老人作诗善炼字,本文在炼字精妙之处着色加粗表示。如好用“摇”字:



两岸画楼摇鬓影,数行官柳长春阴。

十年江海摇怀抱,万劫虫沙入笑颦。

楼船灯火摇波碎,鼓角山川抚槛存。

九霄飞影能摇夜,万窍寒声已怒空。

万古酒杯犹照世,两人鬓影自摇天。

竹光摇雨散,松气卷云回。

暗灯摇鼠鬣,疏雨合虫声。

江光摇暝碎,睡味与春流。

孤游还自圣,群噪已摇空。

回风穿海入,移渡触天摇。


其他炼字精妙的句子如:



杂花香宿雨,新叶养晴天。

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醒。

夜香回一木,酒思映千春。

竹廊吟病叶,桂坞漏新香。

乱萤翻木末,残雁脱烟围。

老骨违霜霰,残魂压屋椽。

枯草眠烟薄,疏松夹鬓残。

岁时存独夜,魂影弄归翰。


梁启超评陈三立诗:“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



笳音切云起,人语落溪残。

钓稳鱼痕长,晴完雁背宽。

半暝湖吹雨,一痕山卧烟。

所哀都赴梦,可老得加餐。

鹊语含春脆,蜗涎篆砌温。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鬓毛闲阅世,笳笛冷招人。

物色亲孤鬓,楼栏割醉乡。

江暖孤舟下,灯初万念骄。


胡先骕评陈三立诗:“如长江下游,烟波浩渺,一望无际,非管窥蠡酌所能测其涯涘者矣。”



迤逦坡陀封败叶,参差亭阁点微霜。

水竹四围寒酒气,歌呼万象护茅亭。

竹色桂丛笼造化,鸟巢雁影警高寒。

隐见圣文延病呓,邅回江介碎秋心。

断笳城郭飞兵气,雅步星河察酒颜。

明灭烽烟穿远梦,离披花草湿低吟。


同光体理论家陈衍评陈三立诗:“五十年来,惟吾友陈散原称雄海内。”



芦帘涴露明于纸,松盖栖烟散作尘。

佳气浮山依故国,幽忧改岁入孤樽。

夜气养灯违对菊,愁丝织句欲题蕉。

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晚晴树石明秋色,小语楼台切鬓丝。

瓦鳞新雪生春艳,旗角寒云卷雁高。


二散原崝庐诗

崝庐是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在庐山上的故居,是陈宝箴下世之地。散原多有崝庐诗,追悼亡父,饱含感情,几乎无一首不精工。摘句如:



孤儿犹认啼鹃路,早晚西山万念存。

(《返西山墓庐将过匡山赋别》)


天乎有此庐,我拂苍松入。

壁色照斜阳,照照孤儿泣。

登楼望高坟,微醉草木气。

一片好山川,冥然接窹寐。

(《壬寅长至崝庐谒墓》)


岁时仅及江南返,祸乱终防地下知。

(《墓上作》)


一落江南忆乡味,分明墓庐似还家。

昨逢里老谈蒙学,苦问朝廷变法无。

(《崝庐雨坐戏为四绝句》)


自称“孤儿”,所谓“忍死苟活,盖有所待”,不免让人唏嘘。而“变法”之事,终不能忘,“岁时”一联,尤为刻挚,国族之感与身世之感相交织,铸成诗篇,其所以动人者在此。



三、知张之洞心事

张之洞游武昌西山,题山寺联云:



鼓角隔江听,想当年短棹频来,赖有诗篇消旅况;

官僚携屐到,忆此后玉堂归去,也应魂梦恋清游。


后来故地重游,发现旧题附近,增了一联:



直上九曲双峰,绝顶有奇境;

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化用了苏轼《水调歌头》的句子。张之洞叹息道:这是真能知道我心事的人,当时借苏轼自况,不料后来被人排挤,犹如当年苏轼被舒亶、李定之流排挤。真是“高处不胜寒”啊!



张之洞此联化用苏轼《如梦令》以自况,附原词如下: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四、陈锐题樱花诗

日本樱花,民国时移植西湖,诗人陈锐为题绝句,清隽可赏,其中微妙处尤其值得玩味:



密染浓云逊锦城,墨堤江上旧知名。

东瀛看惯浑闲事,一到西湖世已惊。


记取春皇作嫁时,蓬瀛清浅水痕知。

游人莫便来攀折,此是东方第一枝。


五、诗贵含蓄

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六、诗之好在于有力

诗之好,在于有力。有力,然,一、不可勉强。勉强便成叫嚣,不勉强即非外来的;二、不计较。不勉强不是没力,不计较不是糊涂。一般人享受权利唯恐其不多,尽义务唯恐其不少。所谓不计较不是胡来,只是不计算权利义务。栽树的人不是乘凉的人,但栽树的人不计较这些,是“傻”,但是伟大。有力而不勉强不计较,这样不但是自我扩大,而且是自我消灭。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顾随《顾随诗词讲记》)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8 10: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8 13: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5-8 11:22
民国三大望族:江苏无锡的钱家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大科学家和钱基博、钱穆、钱鈡书三大文豪;河南唐 ...

钱姓,五代以来兴旺不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5-9 0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勉强,不计较是诗之真诀。不勉强的意思是不要把个人情志强加进诗中,也就是不要让个人情志脱离意象(包括物象,景象,人象,事象),也就是不要诗人自己进入诗中说自己的话(意象外的话)。不计较是意思是:一、不要强用字面、格律等约束甚至破坏意象;二是不要让诗承担意象之外的义务;三是不要为诗而诗。这里的不计较是站在意象和意境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这个不计较不包括句子不通和虽通但悖理。不勉强不计较的结果是诗通过意象以意境自立,具有自然活力。这个活力就是力量。这里没有什么扩大的自我,只有无我之我。美从意象、意境,韵味中来,不从小我中来,也不从大我中来。诗就是诗,没有什么权力义务的问题。
诗贵含蓄也是诗之真诀,但其意思是,诗人有以文字构筑意象、有以意象构筑意境的义务,但没有直接跳进诗说话、表态的权力。只有意境说出来的话,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陈三立的诗句好,不能说与炼字无关,但更与引进并灵活运用新的修辞手法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9 06: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5-9 06:19 编辑

陈三立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其父陈宝箴是清末著明维新派,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其子陈寅恪是著名文学大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