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杂剧单折和散曲小令之我见
秦 人
元散曲有散套、小令之分。散套即由几支小令连缀起来的,形成一个较复杂而完整的故事。而小令则有些单独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有的只能作散套使用,也有的套、令兼用。当然,就目前来讲,只能按前人留下的曲谱规定执行。
近期我看了一些版本的杂剧,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杂剧中的曲牌,有的是连辍而成,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也有的曲牌单折亦完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戏剧中的本戏和折戏。往往这个单折就是这本戏的务头,也就是精典,而久唱不衰。也就象散曲中的散数和小令一样。其实这些套数中的曲牌也即是不同曲牌的小令组成。同属小令曲牌,有些能单独使用,有些只能做套数(其实这些规定我一直也在怀疑,只是约定孰成罢了),也有些标为"小令兼用,就是既入散套,又可单独使用。
这时我就给自已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元散曲套数中的曲牌有的能套令兼用,那么杂剧中的某些折子能否也兼用呢?而有些需是几个曲牌连缀成折,而有些却就能单牌成折呢?
这时,我就重新读了一些杂剧,更多地是翻阅了《元曲鉴赏辞典》中的杂剧套折和单折,我发现杂剧中有些是几支曲牌连缀成剧介绍和创作,有的则是单牌成折介绍和创作。就象《仙吕·金盏儿》它既是《岳阳楼》的首折,又有单独创作的,辞典亦作单谱介绍。还有象《越调·圣乐王》它也既是《醉写赤壁赋》的第三折,而又有单牌成折创作使用。曲谱也是分开介绍的,甚至有些资料还附上"小令用"。(附图)因此,我又查看了一些现当代人的作品创作。亦有把这些入剧套的曲牌做单折(小令)使用的。如元无名氏的《圣乐王》及现代人张静娴《小沙门》《圣药王》单折演唱曲,还有现代人的【越调·圣药王】旅顺口,并同曲列出单调曲谱等。(圣药王又名圣乐王)所以我以为那些单牌能够成折,古今人亦有单折创作使用的,即亦可象散曲中"小令兼用"一样对待。因此我亦创作了:
【仙吕·金盏儿】沐春
赏春光,舞裙裳。(痴情的)莺儿醉酒心花荡,(久驻在)山乡远望沐新阳。(看)清风吹绿野,(盼)细雨润华堂。(见)桃红陪杏雪,(有)魏紫配姚黄。
【仙吕·高过金盏儿】和风
柳花飞,美人归,鸳鸯对酒心儿醉。舞罗裳、蝶弄芳菲,情更激!怜影瘦、深深轻画眉,戏纱帏!
曲谱:上平平(韵)上平平(韵)平平去上平平去(韵)上平平 去去平平(韵)平去上(韵)平上去 平平平去平(韵)去平平(韵)
【越调·圣乐王】
其一
一时间眼未睁,神不清。直弄的秃毫笔歪到三更。人无情,天宇明。恰似那阎罗催命勾魂灵!到头来留下的全是坏名声!
其二
你看他神又清,眼更明。一任的为民请命伴三更。苦也行,累也行。他何时留下利和名?只为的得对起众民生!
曲谱:十十平(可韵、可上)十十平(韵、可上)十平十仄仄平平(韵)十十平(可韵、可上)十十平(韵、可上)十平十仄仄平平(韵)十仄仄平平(韵)
此调又名(圣药王)为《醉写赤壁赋》第三折
供大家欣赏。此不作定理,只作为同道切蹉,谬误之处望同道及方家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