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19

孙愐《唐韵》的韵目排序

[复制链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5-4 0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5-4 01:18 编辑

上平声
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五支、六脂、七之、八微、九鱼、十虞、十一模、十二齐、十三佳、十四皆、十五灰、十六咍、十七真、十八谆、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二十五寒、二十六桓、二十七删、二十八山


按,此依清《黄氏逸书考》版本,该本明显带有后世痕迹,如广韵为206韵.
王应麟困学记有宫为上平、商为下平、角为入、徵为上、羽为去一说,有   鹤山魏氏云:“《唐韵》于二十八删、二十九山之后,继以三十先、三十一仙。今平声分上下,以一先二仙为下平之首,不知‘先’字盖自‘真’字而来。”愚考徐景安乐书,凡宫为上平、商为下平、角为入、徵为上、羽为去,则唐时平声已分上下矣。




陈州司马孙愐《唐韵》序  

盖闻文字聿兴,音韵乃作。《仓颉》、《尔雅》为首,《诗颂》次之,则有《字统》、《字林》、《韵集》、《韵略》述作颇众,得失互分。唯陸生《切韵》盛行于世,然隋珠尚类,虹玉仍瑕。注有差错,文复漏误。若无刊正,何以讨论?我国家偃武修文,大崇儒术,置集贤之院,召才学之流。自开辟以來,未有如今日之盛。上行下效,比屋可封。辄罄謏闻,敢补遗阙。兼习诸书,具为训解。州县名号,亦据今时字体。从木从才、着彳着亻;施殳施支、安尒安禾;並悉具言,庶无纰谬。其有异闻,奇怪传说,姓氏原由,土地物产。山河草木,鸟兽虫鱼,备载其间。皆引冯据,随韵编记。添彼数家勒成一书:名曰《唐韵》。盖取《周易》,周礼之义也。及案《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石经》、《声韵》、《声谱》、《九经》、《诸子》;《史》、《汉》、《三国志》;《晋》、《宋》、《后魏》、《周》、《隋》、《陈》、《宋》、《两齐》书;《本草》、《姓苑》、《風俗通》、《古今注》,賈执《姓氏英贤传》、王僧孺《百家谱》、周何洁集《文选诸集》;《孝子传》、《嶼地志》及武德已來创置。迄开元三十年,並列注中,等夫舆诵,流汗交集。愧以上陈天心,又有元青子、吉成子者,则汝阳侯之曾孙,卓然好古,博通內外。遁祿巖岭,吐纳自然。抗志鈐键,栖神梵宇。淡泊无事,希夷绝尘。倏忽风云,灵焰怡懌。考穷史籍,广览群书。欲令清浊昭然,学之上有终日而忘食。有连宵而不寐,案《搜神记》、《精怪图》、《山海经》、《博物志》、《四夷传》、《大荒经》、《南越志》、《西域记》、《西壑传》、《汉纂药论》、《证俗方言》;《御览》、《字府》及《九经三史》、《诸子》中遗漏要字,训义解释,多有不载。必具言之,子细研穷。究其巢宂,澄凝微思。郑重详思,轻重斯分。不令慁糅,缄之金篋。珍之宝之而已哉。寍辞阻险,敢不躬谈。一诉愚心,克谐雅況。依次编记,而不別番。其一字数训、則执优而首之、劣而副之。其有或假,不失元本。以四声寻绎,冀览者去疑,宿滞者豁如也。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忤而次之。有可纽不可行之,及古体有依约之,並采以为证,庶无壅而昭其冯。起终五年,精成一部。前后总加四万二千三百八十三言,仍篆隶石经,勒存正体,幸不讥繁。于時岁次辛卯天宝十载也。





2345截图20200504003649.png
2345截图20200504003554.png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平声

一先、二仙、三萧、四宵、五肴、六豪、七歌、八戈、九麻、十阳、十一唐、十二庚、十三耕、十四清、十五青、十六蒸、十七登、十八尤、十九侯、二十幽、二十一侵、二十二覃、二十三谈、二十四盐、二十五添、二十六咸、二十七衔、二十八严、二十九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声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旨、六止、七尾、八语、九麌、十姥、十一荠、十二蟹、十三骇、十四贿、十五海、十六轸、十七准、十八吻、十九隐、二十阮、二十一混、二十二很、二十三旱、二十四缓、二十五绾、二十六产、二十七铣、二十八犭尔、二十九筱、三十小、三十一巧、三十二皓、三十三哿、三十四果、三十五马、三十六养、三十七荡、三十八梗、三十九耿、四十静、四十一迥、四十二拯、四十三等、四十四有、四十五厚、四十六黝、四十七寝、四十八感、四十九敢、五十琰、五十一忝、五十二俨、五十三豏、五十四槛、五十五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声

一送、二宋、三用、四绛、五寘、六至、七志、八未、九御、十遇、十一暮、十二霁、十三祭、十四泰、十五卦、十六怪、十七夬、十八队、十九代、二十废、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问、二十四【火欣】、二十五愿、二十六【缺字、溷同韵】、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换、三十【缺字、雁同韵、疑谏】、三十一裥、三十二霰、三十三线、三十四啸、三十五笑、三十六效、三十七号、三十八个【繁体】、三十九过、四十祃、四十一漾、四十二宕、四十三映、四十四诤、四十五劲、四十六径、四十七证、四十八瞪、四十九宥、五十候、五十一幼、五十二沁、五十三勘、五十四【缺字澹同韵】、五十五【缺字赡同韵】、五十六【木忝】、五十七酽、五十八陷、五十九舰【繁体】、六十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5-4 00:20 编辑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缺字】、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1: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黄氏逸书考》还载李舟《切韵》
2345截图20200504010017.png
2345截图20200504010035.png
2345截图20200504010240.png
2345截图20200504010254.png
2345截图2020050401042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4 02: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切韵,只有部首?

点评

有韵字有反切有释义,跟广韵差不多 李舟切韵稍有不同,上平声止27韵,少了一个痕韵,其余差别不大 从唐韵、李舟切韵看广韵,可见自陆法言切韵始,切韵系韵书韵目基本稳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4 07: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7: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4 02:14
唐韵,切韵,只有部首?

有韵字有反切有释义,跟广韵差不多
李舟切韵稍有不同,上平声止27韵,少了一个痕韵,其余差别不大
从唐韵、李舟切韵看广韵,可见自陆法言切韵始,切韵系韵书韵目基本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4 08: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中国古代的乐器音阶五音去对照汉语四声韵部,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乱扯!硬把平上去入之平声的上下数序硬附会为两个不同的音阶,古人糊涂,今人也糊涂?

点评

这里的宫商在音韵学上不是指音阶而是指牙音、舌音、唇音等五音,是古人对音韵归类的一种认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4 0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8: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5-4 08:2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4 08:06
用中国古代的乐器音阶五音去对照汉语四声韵部,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乱扯!硬把平上去入之平声的上下数序硬 ...

这里的宫商在音韵学上不是指音阶而是指牙音、舌音、唇音等五音,是古人对音韵归类的一种认知
从孙愐《唐韵》到李舟切韵》可证的是唐时平声已分上下之言不虚

点评

上平下平上去入对应牙音、舌音、唇音等五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4 0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4 08: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4 08:22
这里的宫商在音韵学上不是指音阶而是指牙音、舌音、唇音等五音,是古人对音韵归类的一种认知 ...

上平下平上去入对应牙音、舌音、唇音等五音?

点评

是古人对音韵归类的一种认知,对错、有无意义是另回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4 0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8: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5-4 08:4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5-4 08:26
上平下平上去入对应牙音、舌音、唇音等五音?

是古人对音韵归类的一种认知,对错、有无意义是另回事了
今人于古人,当然是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照后来的广韵,排版上更象李舟的切韵,即先把上下平、一东二冬等韵目逐出来前置方便了检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5-4 09:24 编辑

《黄氏逸书考》上还录有李登声类和吕静韵集,从文本上看应是残篇之考,已无法看出其韵部分类和排列,其考音则多取唐代的《一切经音义》,或可证清代尚遗有李登声类和吕静韵集残篇

目录上本来还有阳休之的韵略,但已不可寻



2345截图20200504090455.png
2345截图20200504090818.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1: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5-4 11:48 编辑
授渔者 发表于 2020-5-4 10:55
既无意义,你还瞎扯个啥子?
门外汉应懂得安分守己,愣充古音韵学家真那么有意思吗? ...

花花又发癫了

1,能反映出古人对韵字的认知,2,能反映出古人对韵字的归类,3,能反映出古人对韵书的承继,4,能反映出古代韵书的一些变化,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你个神经病又怎么会懂这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7: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授渔者 发表于 2020-5-4 12:33
虎说
万物由来贵自量,迷离野兔欲何狂。
望中百兽争逃遁,尔竟装成大尾狼! ...

不懂就别瞎扯,卖地沟油有个毛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7: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曾说过分上下平仅是因平声字多并无其它意义,从王应麟之语到唐韵、李舟切韵、广韵、集韵及后来诸切韵系韵书均分五卷或五部看,分上下平、分五卷或五部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恐非仅因韵字多寡之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授渔者 发表于 2020-5-4 18:13
你那全是空谈,反正你也读不来,瞎扯何益?你不知道空谈误国吗?

早就告诉过你,中国之文字,只有你不会读的,没有不可读的

别来这扮祥林嫂了,好么,爷烦透你瓜兮兮的鸟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授渔者 发表于 2020-5-4 19:29
少来偷换概念!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读法,同样一个汉字,虫读出虫声,鸟读出鸟声。就平水韵而言,你得读 ...

我读出韵书声,你龟孙子就只能读出龟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09: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对音韵归类的一些基本认知
2345截图20200502232335.png
2345截图2020050223241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