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发过这方面的帖子,转载者甚多,这次做了整理,查阅起来更爽些多次叠字对(异音对、同字异读对) 多次叠字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音不变,这种不变音的请看修辞重字中的“多次叠字对”。一种是读不同的音,也就是多音字,因此又叫异音对、同字异读对。有的属于转类(请参考“转类”)。 异音:运用汉语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制作对联,使联中的字,字同音不同,音同义不同。 同字异读对:即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多音字是同形字,是同形而异音异义的字,即构形相同,但记词功能不同的字。同形字的性质跟异体字正好相反。异体字的外形虽然不同实际上却只能起一个字的作用。同形字的外形虽然相同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字。 多音字有两种,一种是词义方面有内在联系的,这种多音字比较多。一种是词义毫无关系的同形字,这种异音对属于转类对。 异音对有三种情况:一是除了多次叠字,还夹杂了其他的字。一是上联用一个字多次叠,下联用另一个字多次叠。一是上下联通用一字多次叠。 根据不同的读音、不同的节奏读法,许多联都可读出不同的音、不同的解释,这是最有趣的一种对仗,给文艺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