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4|回复: 5

2015年2月5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2-2 2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请简述渲染、烘托和白描手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列举成作中采用了这几种手法的作品及其中的句子,讲义中有的不得照抄。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2-5 16: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梅 于 2015-2-5 16:18 编辑

4月5日作业:
1、请简述渲染、烘托和白描手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列举成作中采用了这几种手法的作品及其中的句子,讲义中有的不得照抄。
答:
1、诗词中,渲染,是指进行重点地,多方位地对一件事物或感情进行描写。例句: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采用了渲染的写作手法,从发髻、眉毛、香腮、梳妆、照镜等等多方位的描绘了一幅睡美人的图画,并且用“懒、迟”刻画少妇慵懒的状态,表现出她的孤独与寂寞。

2、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描写,制造气氛,然后再托出主题的方式。
渲染和烘托,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渲染是正面,烘托是侧面;渲染就本物,烘托不着本物。例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这两句的描写是用烘托的手法,作者用几种元素制造一种悲凉的气氛,从而突出主人公孤独、愁绪满心头的少妇情怀。


3、白描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原意是以简单的线条来勾画人或物的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而诗词中,是说用朴素简练的语言来勾画形象,而不重烘托或渲染。例如: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具体的描写了江南的美景和江南卖酒的酒家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48

帖子

6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2
贡献
1459
金钱
2268
发表于 2015-2-5 16: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1、请简述渲染、烘托和白描手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列举成作中采用了这几种手法的作品及其中的句子,讲义中有的不得照抄。

渲染:
渲染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对环境、景物等正面或者反面描写,突出所写的形象。
如苏辙的《江山看山》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全诗大多从正面落笔,写江山看山的美景,运用了比喻手法,从不同的角度铺叙景物。由山上一览:“憔悴荒榛赤如赭”、“落日孤云霭新画”、还有“前山更远色更深”等,通过层层渲染表达作者对美景的感叹。



烘托:
烘托就是诗歌中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白描:
白描是指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技巧,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景物的情态面貌。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朴素的田园风光和平淡的农村生活图景。

关注微信:DITpoe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2-5 2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2-18 14:01 编辑

1.请简述渲染、烘托和白描手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列举成作中采用了这几种手法的作品及其中的句子,讲义中有的不得照抄。

渲染是指进行重点地多方位地对一件事物和感情进行描写。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描写,制造气氛,然后再托出主题的描写。
白描是用朴素简练的语言来勾画形象。

以范仲淹的《苏幕遮为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片采用了烘托和白描的手法

采用烘托手法表现在写云天、黄叶、秋色、夕阳等元素,都是为了托出主题乡愁。
亦采取了白描的手法,简单朴素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下片采用渲染手法用“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多方位重点地渲染思乡之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0

帖子

3027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1
贡献
714
金钱
1181
发表于 2015-2-6 0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1、请简述渲染、烘托和白描手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列举成作中采用了这几种手法的作品及其中的句子,讲义中有的不得照抄。
渲染手法:多是写景
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烘托法:多先景后抒情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白描法:,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纯客观描写,不加主观因素,主观呢,主要是通过一些形容词,或者是活用的名词,动词来表现,因为物本无情,若有情,只不过是人赋予它的。
举个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不过客观描述了一个景象,这样你很容易 的能够想象出来,诗人此时此刻深处何种境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2-6 14: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2.5作业
    请简述渲染、烘托和白描手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列举成作中采用了这几种手法的作品及其中的句子,讲义中有的不得照抄。
      白描、烘托和渲染,都是文学创作的手法,而且都是对人物、景物进行描写的手法。其区别在于:白描是不加夸饰的客观的描写,烘托是侧面描写,渲染是浓墨重彩多方面的描写。看其定义: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描写,制造气氛,然后再托出主题的方式。
       渲染,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渲染和烘托,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渲染是正面,烘托是侧面;渲染就本物,烘托不着本物。
       下面就李清照《庆清朝慢·禁幄低张》为例,谈谈三中表现手法的使用及其不同。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这是一首咏花词,所咏何花,词中未现。有人通过词中“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与唐·皮日休诗“落尽残红始吐芳”(《牡丹》)意同,“竞走香轮”写倾城昼夜激赏名花,与唐·刘禹锡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东京城”(《赏牡丹》)以及宋·邵雍诗“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洛阳春吟》)的情景相同来判断,此词是咏牡丹的。
       词全篇尽用描写,其中“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属正面直接描写,未过多形容夸饰,可视为白描手法。“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这是写人们格外珍视牡丹,加以呵护备至,是侧面描写,以烘托。“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用拟人手法加以渲染。“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烘云托月,极力渲染人们纷至沓来,昼夜激赏牡丹的情景和盛况。是烘托和渲染同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