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25 0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25 00:23 编辑
关于句中“平仄两两交替”:
是指句干,不包括尾字。有两种(双)音节,一种是“平仄相同”(“平平”,或 “仄仄”),另一种是“平仄不同”(“平仄”,或“仄平”)。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例: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其一(唐·杜审言)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见是四个标准律句重复一遍,只有第七句首字平改仄。
按照启功平仄长竿理论,标准律句则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这即对联中的马蹄韵。
声律中律句的平仄两两交替,是不包括尾字的。即五言前四字“平平仄仄”七言前六字“平平仄仄平平”。尾字是不参加平仄交替的,其平仄要按韵律决定,而不是由前面平仄交替决定。
是先韵律后声律。
若韵律是韵脚“平”,平前句干就不能用“仄仄平平”句式,因为这就会产生“三平尾”,只能选择“平平仄仄”(与尾字平仄交换)或“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与尾字平仄不交换)。
若韵律是白脚“仄”,仄前句干就不能用“平平仄仄”,因会形成“三仄尾”,只能选用“仄仄平平”(与尾字平仄交换)“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与尾字平仄不交换)。
如前面的杜诗:
句干与句尾字平仄交换的: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句干与句尾字平仄不交换的: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