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4-22 10:54 编辑
意境本单薄,无话找话说,只够七绝料,偏唱七律歌。
评老樵三首七律诗
1、 游樱桃沟(绝谷野樵)
山村四月樱桃熟,得暇还来踏暮春。
千树红珠垂玛瑙,半沟野趣逸心神。
昨宵仍是劳形客,此刻都成自在人。
且向清风歌一曲,樊笼开处性归真。 既说四月,再言暮春,先不说暮春指春三月,用语矛盾,就从诗的构词来讲,也不经济。山村樱桃熟,得暇踏暮春。明明白白,五言即可,偏要拉成七言。“千树红珠垂玛瑙,半沟野趣逸心神”,只这一联好。前面既然“得暇”,后面的“昨宵仍是劳形客,此刻都成自在人。且向清风歌一曲,樊笼开处性归真”全是多余。
2、
游杜甫草堂(绝谷野樵)
疫后身闲访杜公,杖藜还入草堂中。
竹林才过疏疏雨,小径时来淡淡风。
茅屋无存诗尚在,白头今读意相通。
万间广厦终难得,千古仍钦一老翁。 身闲访杜公,来入草堂中,即可,偏要拉成七言。 “竹林才过疏疏雨,小径时来淡淡风”,这一联还算好,“时来”二字可酌。后两联废话,没有读杜诗非得去草堂不可的。
3、 枫树沟(绝谷野樵) 曾记当年枫树沟,芒鞋竹杖作闲游。 奇峰石秀白云绕,碧涧水清红叶流。 路遇樵人询宿处,暮归茅舍醉柴楼。 夜阑似有雨声至,更得浮生一梦幽。 “曾记当年枫树沟,芒鞋竹杖作闲游。”用词不准,是今日芒鞋竹杖闲游而想起当年曾游呢,还是当年就芒鞋竹杖闲游?“奇峰石秀”还是“峰奇石秀”?抑或“奇峰秀石”;“碧涧水清”,既然涧碧当然水清,总有二字是废话。后两联无关紧要,留住也好,回归也好,下不下雨,做不做梦,都与枫树沟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