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月影诗社执行首版
精华62
注册时间2019-9-4
威望2422
金钱33741
贡献28023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执行首版
 
威望- 2422 点
贡献- 28023 次
金钱- 33741 枚
  
|
发表于 2020-4-20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若初 于 2020-4-20 23:15 编辑
东方兄不必客气!下面略谈几点技术问题哈
垂情犹积年,幸蒙为批注。
时隽一何多,入新亦尊古。
传记艺文优,影印当收补。
承载六百年,厚味存膏乳。
1.古、补、乳,三个字都是上声七麌韵,注是去声七遇韵,一路仄声韵到底,但是换了一次韵部。一般来说,自唐以后的古风,一个韵部的字,至少会用两次,往往是双数换韵,比如:连用四个一东的韵脚以后,换成三江的韵脚用四个(如果是平仄互叶的韵脚,也可以换成同韵部仄声字连押四次韵)。一个韵脚只用了一次,后面立刻就换韵,这种情况不大合乎规矩,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也应该是罕见的。2.红色字体基本上都是有不论字的律句或者小拗句,占了一半多,比例过大。通篇之中,偶尔有一两句不要紧,但是数量不能多。其余三句分别属于无律、极拗、大拗,都是非常合格的。
3.由于四句的篇幅不大,最好还是一韵到底(柏梁体)的形式。入韵古风,如果篇幅长,用柏梁体或者中途两韵以上再换韵都行。如果平声韵之间借韵使用,最好是邻韵(类似孤雁出群);平仄韵间互换,相对灵活程度大,无邻韵之限。
4.另外年字重复,古风不忌重字,倒是无妨。
些许浅见,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