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句构成之理论根据2020.04.19 《作文大体》摘录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
雨梦按:“二四不同”指五言句二和四字应不同平仄,即句内平仄相替。
“对”与“对避”是两个格律专用名词。
”对”,平仄对立也。“
“对”在本句要求平仄两两相对,现在多称相替;“对”在对句要求同位字平仄相反。
“对避”一词为日式动宾词倒装,如日式反战標语上就写作“战争反对”,汉语即“反对战争”。对避则指“平仄不同应避开”。用汉语表达即为“不允许平仄不同,或平仄应相同”。
“二九对避”指二九应同平仄。若平仄不同则犯鹤膝病。诗例中上句为“里,北”同仄,下句为“知,同”同平。则句内符合相替,联内符合平仄相对原则。此段文字是谈平仄理论。
又避三连病,指三平尾,三仄尾为病也。
五言诗:
“平头论”规定一二及六七字的平仄安排,即平仄应不同;(即元競的双换头调声法)
“二四不同”又规定第四字的平仄;
“二九对避”则规定了第九字的平仄;
“上尾论”规定了五和十字的平仄应“对”(连韵除外)。
“又避三连病”强调三和八字(为上下句第三字),其平仄以不犯三平尾和三仄尾为原则,
则全句1~10字的平仄安排都有明确规定。
。。。 例一: 一二三四五 ?平?仄? 六七八九十 ???平? 。 例二: 一二三四五 ?仄?平? 六七八九十 ???仄? 以上二四不同,二九对避确定一章中二四九字
。。。 例一: 一二三四五 ?平?仄? 六七八九十 ?仄?平? 。 例二: 一二三四五 ?仄?平? 六七八九十 ?平?仄? 以上依二四不同,确定下句的第二字。 。。。
例一: 一二三四五 平平?仄? 六七八九十 仄仄?平? 例二: 一二三四五 仄仄?平? 六七八九十 平平?仄? “平头论”规定一二及六七字的平仄安排,即平仄应不同;(即元競的双换头调声法) 例一: 一二三四五 平平平仄仄 六七八九十 仄仄仄平平 。 例二: 一二三四五 仄仄?平仄 六七八九十 平平?仄平 平韵诗偶句必平,“上尾论”规定了五和十字的平仄应“对”(连韵除外)。即上句必仄,由此确定五与十字之平仄 例一: 一二三四五 平平平仄仄 六七八九十 仄仄仄平平 避下三连病,确定三与八字平仄。 。 例二之一: 一二三四五 仄仄平平仄 六七八九十 平平仄仄平 。。。 例二之二: 一二三四五 仄仄仄平仄 六七八九十 平平平仄平 五言律句毎句至少应有两平两仄。故例二明显不合理,是为拗格不取。 。。。
“二四不同”规定二,四字的平仄;
“二九对避”则规定了第九字的平仄;
“上尾论”规定了五和十字的平仄应“对” “又避三连病”强调三和八字(为上下句第三字),其平仄以不犯三平尾和三仄尾为原则,
则全句1~10字的平仄安排都有明确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