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月影诗社执行首版
精华62
注册时间2019-9-4
威望2422
金钱33741
贡献28023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执行首版
 
威望- 2422 点
贡献- 28023 次
金钱- 3374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4-20 2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翻波体,全称是:锦鲤翻波体。
正格:平平平仄仄,变格转换成:平平仄平仄。“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如锦鲤翻波”(具体出处应该是在《清诗话》或者《历代诗话》里面,我给忘了,惭愧中),由此而得名。
大部分诗家认为这是一种拗救,也有诗家认为这是特殊律句。此变格句型于唐代出现,宋代已作为正格广泛使用了。
有的诗家对此句型理解有偏颇,认为只能用在一、七句上,理由是三、五要对仗,破坏整体上的工整。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是流于皮相。宋人的翻波体名句,用在三、五处的例子实际上不少,比如:林和靖《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就是用在第三句上!
另外,翻波体在一首诗中,用一次为佳,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显得一枝独秀很醒目,这才叫翻波;个人感觉,用两次就多点了,翻过了波浪太大未必好。但实际上也不是绝对不可以,还是《山园小梅》,幸有微吟可相狎,第七句还是翻波体,一首用两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