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3 14:14 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在近体诗定型期间(唐中宗神龙年间,706-712)的主流作品,是近体诗的楷模。比 ...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6万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5 18:51 因为你目的不纯,屁股决定了脑袋,所以你的所谓“研究”走入了歧途。你的思维至今还是一盆浆糊!! 你说你 ...
三羊 发表于 2020-4-15 20:16 你说的【律句的概念】,你找到依据了吗?!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6 17:25 律句来源于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 “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由此,永明体中讲究音律的诗句叠出。如徐陵(507--583南朝梁陈间)的“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该诗除了第5句是后来所谓的“特殊拗句”,其余全是和唐近体诗一样的“标准律句”。 这些律句特点是一句之内平仄两两交换。如该诗平仄变换可表示为如下平仄谱: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第四句是小拗句(135位平仄可不论的源头)。第五句就是后来近体诗沿用下来的特拗句的原型。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6 17:46 由此诗也可看出三羊所谓“二五交换大唐律”的荒谬:沈约八病之一“蜂腰”指五言诗句二五两字“不能同声”, ...
三羊 发表于 2020-4-16 18:21 针叶林你说,《文镜秘府论》里“律句的概念,有”! 退一步讲,你的这种狡辩,既不是《文镜秘府论》的意 ...
三羊 发表于 2020-4-16 17:59 沈约的【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理论,实际就是: 前有平声,后须非平。前有上声,后须非上。 前有去声 ...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6 22:10 文镜秘府论是资料的汇总,都是别人的理论,空海没有自己的理论。所以文镜秘府论里关于律句的概念也不是空 ...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6 22:18 所以,六朝时期的五言律句,只有三类: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
三羊 发表于 2020-4-16 22:37 平平仄仄平,不属于沈约律句的范畴,这个你不知道,是你的知识浅薄!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6 23:05 什么叫“沈约律句”?还有“三羊律句”?奉劝蠢羊别在这里胡编新概念了。。 ...
三羊 发表于 2020-4-16 23:20 元兢律句13类: 〇平〇〇上。〇平〇〇去。〇平〇〇入。 〇上〇〇平。〇去〇〇平。〇入〇〇平。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7 05:44 律句只有一种。你这都是荒谬的推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也说明你的研究走入了歧途:耳朵眼里作道场,没有多大的戏。 因为四声论的建立形成了律句,但上去入三声具有相同的特点,所以在沈约时就和平声形成二元化的倾向,所以才有了永明体句子的律化现象,才有了徐陵的相当于五言律诗的产生。 蜂腰病的主要意义并非在仄声分三声的不同。因为这三声相同的概率本身就不高,再限制一下没有实际用途。 蜂腰病的主要意义在于“一句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这决定了律句的句法结构。据此可以断定“看万山红遍”这种句子不是律句-------这也证明了你的“羊律”的荒谬!(羊说:“看万山红遍”绝对是律句!)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7 05:44 律句只有一种。你这都是荒谬的推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也说明你的研究走入了歧途:耳朵眼里作道场, ...
三羊 发表于 2020-4-17 10:08 从以下杜甫的三首律诗,看不出【平仄二元化】来! 遣兴五首其二(唐·杜甫) 地用莫如马,无良复谁记。此 ...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7 14:13 你律古不分会辨什么二元化!
三羊 发表于 2020-4-17 14:54 你针叶林说《文镜秘府论》里“律句的概念,有”在哪里?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4 05:28 定型五律诗律细,五律本该无大拗(杜审言的诗) 唐近体诗定型于沈宋杜审言等修文馆学士的诗。从杜审言留下 ...
三羊 发表于 2020-4-24 05:49 无人能过的是李乂! 李乂的全部诗作,首首符合元兢换头律,句句符合25四声律! ...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4 05:55 说过N遍了,“25四声律”不存在!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5 15:45 要明确: 1,蜂腰,不是元兢的。不要把元兢“诗髓脑”从沈约四声论抄来的东西都算在元兢头上。你膜拜元兢可以,但不要把一切别人的功劳挪到元兢身上; 2,沈约等的四声八病说在理论上对建立唐近体诗有创建基础的作用,但这是永明体诗人的集体作用,和元兢基本没有关系。即近体诗的前身是永明体,而不是唐初元兢等人。 3,说句题外话:为什么你膜拜元兢?因为你的目的是诋毁沈宋的近体诗定型的功劳,你目的只是要诋毁王力,诋毁王渔洋赵执信,所以元兢和明真空只是你借来打击别人的工具而已! 你为什么要反对王力?因为你和孙逐明一样,“要出名,骂鲁迅。”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中坚诗友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