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8|回复: 99

“思”的读法【转】

[复制链接]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发表于 2020-4-10 0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里的思,大家喜欢说思作名词为仄,作动词为平,这里是动词,所以是平,但是迫于格律,假音作仄。首先古代有动词名词之分吗?如果没有,这样来划分合理吗?为什么我们不肯多去看几本字典呢?多去找几个例子呢?

首先康熙字典里就有一个动词作仄声的情况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 相吏切,音四。 (寘韻)
《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又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又如字。

如果把义山诗里的思作悲解,的确是说得通的,悲华年,理解无问题,格律亦无问题。很多时候问题探究到这里其实已经可以了,至少目前的问题解决了,但若要弄清思字平仄究竟如何,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其实我们看康熙字典,思字并没有划分什么名词动词用法,除了上面这一点和一个作灰韵的,其他字义都在支韵里面,平声。哪里有能够支撑什么名词动词的说法呢?

如果你要说按诗例来,反例也比比皆是,包括康熙字典也是无法解释的。有人简单罗列了数十例与今说不合的思字用法。

1. 动词为仄:
陈子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元纮: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

周朴: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韦庄: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李昌符: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徐放: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王维: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对照其同一首诗中的: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张说: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
张说: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李白: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对照各种带“相思”二字的诗)
独孤及:肘印拘王事,篱花思长年。
严维:无媒既不达,余亦思归田。

。。。。。。

2. 名词为平:

名词为平:王贞白: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对照张九龄: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李商隐: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韦应物: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对照李嘉祐: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薛逢:微臣幸忝颁尧历,一望郊原惬所思。

刘长卿: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
黄滔:梦思非一日,携手却凄凉。
李白: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李昂: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对照薛逢: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储光羲: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
灵一:别后王孙草,青青入梦思。
韦应物: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
。。。。。。


其中都是唐人用法,不知你们所谓的用法又正确在哪里呢?也许这些诗例还少,其实也不少了,楼主只是翻了一小部分就找出这么多的反例,真要全部列举出来,恐怕要说都是失误也没人敢信。上面不少作者思字两用都有,说明不是一时失误,比如李白,相思也有不少是平声,或者其他都是平声的。还有梦思,搜韵网所考数百例皆为平,不知又做何解?

可以说你们所支持的说法在历代诗作中根本无法立足,漏洞百出,拿康熙字典来也解释不通。你们也没那个胆子说那么多诗人都是文盲,不通小学,结论很明显是你们一直坚信的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既然是不准确的,那么拿出来说明就不那么恰当了,特别是对此有争议的话题。

那么思字是不是就是平仄两用了呢?我不敢确定。要想下这个定论,至少把唐人的思字用法都一一统计,考察其中用法差别。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平水韵虽然是切韵体系,实际上是在切韵基础上尊唐人诗例的结果,所以如果出现唐人诗例中大量与现存广韵不合的情况,要加进唐人的用法,而不是拿个平水韵出来唬人。要知道平水韵也是人编的,那时候要考查全部唐诗是有难度的,所以有疏漏是正常的。

比如说楼上所说的过、看等字,这个实际上是平仄皆可的。过字在康熙字典虽然按过失超过、经过分成了仄、平两声,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过错之义基本为仄,其他的基本通用得很厉害。像刘商的“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杨凝“若过巴江水,湘东满碧烟。”钱珝“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等等,经过之义作仄;郑颋“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朱庆馀“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 ”等等,超过之义作平。

这样的例子很多,细心找几十例还是很轻松的。

有人说这是借声借义。首先有没有这么大比例的借声借义?如果借声如此大规模,那么平仄皆有的字据义分平仄还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有些平仄皆有的字又不是像这几个字一样通用的如此常见,说明据义分平仄是存在的,并不是随便来的,比如说纵横。那么只能说明,这些字本来就是平仄皆可,只不过有些自以为是的后人把自己的标准加诸古人,还不断的向后人推销自己的标准,实在是可笑之极。

总之,讨论字在诗中的平仄,韵表字典是一部分,但更多情况下是前人的诗例,唐人为宗,宋人次之。

其实这已经是非常简单的方法了,只要你会做个抄书匠就行了,都不需要你从音韵学的角度考察这些情况的来龙去脉。要初步学习音韵学下字在动名词性下不同读音的原因,可以移步这个问题。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08: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晋如《大学诗词教程》

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不能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把第三(五)字变成平声,这与孤平的情况正相反,过犹不及,谓之“三平尾”,一般也不允许出现在近体诗的句子中。李商隐的“离情终日思风波”“一弦一柱思华年”,分别是平平平仄仄平平和仄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都用了去声的“思”(sì),而不用“思”的同义字“悲”,就是因为如果用“悲”字,就犯了三平尾,是近体诗声律的大忌。

点评

三平尾,拗句也,绝非大忌,缘由王力乱说,他只是普及,只谈正格,对拗格研究不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4-10 10:1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可借音,借字,今人不可以。你们都同唐人讲格律,唐人只有近体,还未有格律的标准,格律标准是以后的事,既无约定,合律吕即可。李白才不管平仄格律,能唱为诗,声律比平仄律好多了,只是不叫格律诗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4-10 1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日樽前有所思

所思,是名词;但单一个“思”是动词。如同 所见所闻。
所,在这里的作用,是与所带动词组合成名词结构。


古人重语序、语感,背诵多了,积累多了,其义自现。
但后来的白话系统经典文本,早先多数是源出翻译文学,相当于用汉字写西洋文法。
白话文言之间,有道人为的坎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1: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举三平尾作证,是智短,应举二四位置的大多数情况。唐人诗不太讲究,多有出律句(三平尾不出律,拗句也)最好举宋以后诗,思在二四位置的。
另有些思字词组可平仄二读,(可参看【诗韵合璧】,在思平读和仄读分部中都附有词汇,(【诗韵新编】也附有)有些不可,如诗思,绝大多数读作平仄。

点评

糊涂了?你?岛主说的就是三平尾,不举三平尾举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4-10 1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思”字可以直接归入平仄两用。

猜测流转过程中产生过变化。可能动词平读、名词仄读是基本规则,但是用多了之后会出现从众现象,最后模糊、淡化了规则。


就像成语,“始作俑者”,文言背景下是妥妥的贬义,骂人话语。但是现代媒体有过一二误用之后,扩散既久,市面上反而渐渐用成了表扬,混同成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差不多的意思。
这时候,统计学已经失去了意义。估计最后只能适当修改辞典,加一条“现在往往用作……”。和事,从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上 发表于 2020-4-10 08:31
徐晋如《大学诗词教程》

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不能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

三平尾,拗句也,绝非大忌,缘由王力乱说,他只是普及,只谈正格,对拗格研究不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举的例子是自己打自己耳光,连你的同盟军都看不下去了,真是个木瓜。
而我的思作名词为仄,作动词为平的说法。你那例句每句都能解释的通。

点评

你这种人,摇唇鼓舌、颠倒黑白天下无双,谈正经的,你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4: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思字仄读举例。
    思字在平水韵中除通假作腮外,另有平仄二读。作动词时读平声,作名词时读去声。为诗者不可不知。举仄读100例如下:
1.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闻雁】
2.
刘商
垂杨夹城路,客思逐杨花。 【登相国寺阁】
3.
钱珝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七十】
4.
储嗣宗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早春】
5.
鲍家四弦
此时去留恨,含思独无言。 【送韦生酒】
6.
白居易
怪来秋思苦,缘咏秘书诗。 【寄王秘书】
7.
高蟾
风雨去愁晚,关河归思凉。 【关中】
8.
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 【归思】
9.
韦庄
帝子梦魂烟水阔,谢公诗思碧云低。 【江皋赠别】
10.
令狐楚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11.
白居易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岁晚旅望】
12.
皮日休
若用莫将闲处去,好题春思赠江妃。 【奉詶鲁望见荅鱼笺之什】
13.
将近道斋先衣褐,欲清诗思更焚香。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其一】
14.
李嘉祐
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送舍弟】
15.
杜甫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16.
杜牧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 【送刘秀才归江陵】
17.
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
18.
孟浩然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登万岁楼】
19.
罗隐
披寻藻思千重后,吟想冰光万里馀。 【寄杨秘书】
20.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21.
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22.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3.
贾岛
闻说又寻南岳去,无端诗思忽然生。 【酬慈恩寺文郁上人】
24.
温庭筠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回中作】
25.
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 【游南塘寄知者】
26.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牡丹二首 其二】
27.
韩偓
大抵世间幽独景,最关诗思与离魂。 【曲江夜思】
28.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横塘】
29.
韩愈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戏题牡丹】
30.
王十朋
安得晴天开万里,行人愁思渺无涯。 【宣和乙巳冬大雪次表叔贾元实韵】
31.
王安石
投老逢时追往事,却含愁思度天津。 【次韵冲卿上元从驾至集禧观偶成】
32.
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 【寄余温卿】
33.
杨万里
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 【至日薄寒】
34.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其一】
35.
苏轼
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奉和陈贤良】
36.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其一】
37.
辛弃疾
且向梁园赋清景,自知才思不如君。 【和前人观梅雪有怀见寄】
38.
陆游
凄凉旅思传呼里,零落新诗假寐中。 【马上作】
39.
酒阑客思多新感,病起衰颜失故丹。
40
汪精卫
欲将诗思乱闲愁,却惹茫茫感不收。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余在北京狱中,偶闻狱卒道一二,未能详也,诗以寄感 其一】
41.
林散之
几日新闻朝报早,十年归思梦占迟。 【春寒答蔚农和前韵】
42.
郑孝胥
怪底垂虹频入梦,连宵归思酒边浓。 【十一月十三日浮桥落成纪事】
43.
魏新河
独有孤怀酬暮雪,断无绮思到朝云。 【丁丑迎春曲步凡翁韵 其二】
44.
满腔离思因秋起,一缕吟魂与梦齐。 【台风】
45.
蔡淑萍
多报平安慰亲友,不禁乡思到三巴。 【“非典”杂咏 其三】

46.
白居易
此院好弹秋思处,终须一夜抱琴来。 【杨家南亭】
47.
戎昱
光景却添乡思苦,檐前数片落梅花。 【湖南春日二首 其一】
48.
张继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宿白马寺】
49.
张籍
闭门秋雨湿墙莎,俗客来稀野思多。 【招周居(一作处)士】
50.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润州听暮角】
51.
施肩吾
琵琶洲上人行绝,干越亭中客思多。 【宿干越亭】
52.
赵嘏
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53.
徐凝
料得白家诗思苦,一篇诗了一弹琴。 【和侍郎邀宿不至】
54.
渡河不似如今唱,为是杨家怨思声。 【汴河览古】
55.
韩偓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中秋寄杨学士】
56.
李九龄
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登楼寄远】
57.
方岳
老去自知才思尽,枉分风月到山篱。 【胡登仕送花 其一】
58.
秋风又跨扬州鹤,行路正难愁思多。 【次韵酬因胜老 其一】
59.
王十朋
空游赤壁英姿发,却向小桥诗思浓。 【游东坡十一绝 其一】
60.
王镃
秋思渐消离思长,一声过雁翠楼东。 【旅邸秋晚二首 其二】
61.
刘克庄
自是诗人才思窘,清风明月有何穷。 【秋望二首 其二】
62.
刘学箕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宫墙。 【登西楼怀汤损之】
63.
吕本中
剥啄无声诗思懒,竹床方枕梦回迟。 【闲居 其一】
64.
许景衡
午枕攲时睡思迟,含风百顷碧琉璃。 【清陂堂 其二】
65.
张公庠
残晖未落两三竿,放散笙歌晚思闲。 【宫词 其六十三】
66.
杨万里
夜雨遣人归思动,不知湘水几篙深。 【再病书怀呈仲良四首 其三】
67.
杨万里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牵牛花三首 其三】
68.
陆游
夜雨凄凉客思迷,闻砧却是梦回时。 【秋夜二首 其二】
69.
若论此时吟思苦,纵磨铁砚也成凹。 【小园春思二首 其一】
70.
陈允平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官墙。 【登西楼怀汤损之】
71.
林尚仁
吟客不来情思懒,晚风庭院落槐花。 【简许有实】
72.
欧阳澈
未观健笔龙蛇走,拾得残篇绮思新。 【寄陈国镇五绝 其三】
73.
姜夔
世间形象尽成灯,烘火旋纱巧思生。 【观灯口号十首 其一】
74.
赵方
人在阁中忧思远,应随水到海涯东。 【水阁】
75.
寇准
今日登临秋思苦,雨荷风叶共萧萧。 【秋日登后楼】
76.
程颢
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 【草堂 长啸岩中得冰以石敲餐甚佳】
77.
于谦
客路瀰漫归思远,绛台银烛谩开花。 【宿徐沟】
78.
王夫之
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十六】
79.
王世贞
当年季子去归吴,缟带谁遗别思孤。 【别于鳞子与子相明卿十绝 其十】
80.
小阁方床睡思浓,金山忽送五更钟。 【题黄定父瓜洲小阁】
81.
胡应麟
尊酒凭阑客思孤,万家明月对冰壶。 【七月十五夜小亭玩月】
82.
远下荆门客思浓,清秋落木遍千峰。 【送人入蜀】
83.
胡俨
最是动人愁思处,虫声满地叶声干。 【东平道中】
84.
倪谦
九疑清梦隔烟螺,湘水悠悠别思多。 【雨竹】
85.
丘逢甲
江城残腊客思亲,爆竹声中历又新。 【除夕示五弟时甫三绝句 其一】
86.
官思何如归思浓,采芝翁健免扶筇。 【题倪县令松鹤图 其一】
87.
仝卜年
花影撩人诗思动,矮笺新试短棨灯①。 【兰阳即事 其二】
88.
朱彝尊
王郎五载一相逢,写出云峦别思重。 【出都王山人翚画山水送别】
89.
沈尹默
独夜高楼春思迥,转灯出户见春星。 【春夜漫兴】
90.
林散之
秋老江南客思侵,年来诗字隔重阴。 【秋老】
91.
吴金水
午梦初回诗思懒,曲肱闲听树吟风。 【燕山书院小憩】
92.
陈永正
垂老未甘才思尽,犹将绮语付狂花。 【樱花九首,作于箱根观鹿庄 其九】
93.
蔡淑萍
独立空庭诗思渺,但祈君牖满清辉。 【中秋寄人】
94.
皎然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奉酬李员外使君嘉祐苏台屏营居春首
有怀】
95.
白居易
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96.
刘沧
蕙心迢遰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 【寄远】
97.
许浑
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下第贻友人】
98.
齐己
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 【渚宫春日因怀有作】
99.
吴融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100.
秦韬玉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安书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4: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看文章吧,懒得跟你们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4: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10 11:35
你举三平尾作证,是智短,应举二四位置的大多数情况。唐人诗不太讲究,多有出律句(三平尾不出律,拗句也) ...

糊涂了?你?岛主说的就是三平尾,不举三平尾举什么?

点评

承认三平尾哪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达成共识才不糊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4: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4-10 11:44
你举的例子是自己打自己耳光,连你的同盟军都看不下去了,真是个木瓜。
而我的思作名词为仄,作动词为平 ...

你这种人,摇唇鼓舌、颠倒黑白天下无双,谈正经的,你不行。

点评

现在就在谈正经的哟。你举的例子恰恰是为我的观点作证据,你不觉得很有讽刺意味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4: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4: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上 发表于 2020-4-10 14:34
你这种人,摇唇鼓舌、颠倒黑白天下无双,谈正经的,你不行。

现在就在谈正经的哟。你举的例子恰恰是为我的观点作证据,你不觉得很有讽刺意味吗?

点评

把文章仔细的看看。不要浮躁,邪教娃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4: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4: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4-10 14:37
现在就在谈正经的哟。你举的例子恰恰是为我的观点作证据,你不觉得很有讽刺意味吗? ...

把文章仔细的看看。不要浮躁,邪教娃娃。

点评

真是个木瓜哟,还要我为你的例子一一反驳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4: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上 发表于 2020-4-10 14:41
把文章仔细的看看。不要浮躁,邪教娃娃。

真是个木瓜哟,还要我为你的例子一一反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5: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子规 于 2020-4-10 16:56 编辑

陈子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思这里是动词不假,但读平声。初唐陈子昂的这首不是近体诗。你瞧瞧“堂”和“琴”字。而不是你想当然的思仄读后合律。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是我举的三平尾的例子。
李元纮: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
-------很好,你有添一证据。否则有人说我上句是孤证。
周朴: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继续为我添砖加瓦。
韦庄: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还添。不孤了,三个成群,谢谢哟。
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又来,可见三平尾不少。
李昌符: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这个思不是你说的动词,而是名词,仄声。
原诗: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
你要稍微懂点写诗的技巧,就不会认为鸟思的思是动词啦。

徐放: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第五个三平尾的证据。
王维: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对照其同一首诗中的: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证据都不会找,王维这首诗是律诗吗?

点评

楼主要你仔细的看看文章,你就掐头去尾,这样的辩论真可怕。 如果把义山诗里的思作悲解,的确是说得通的,悲华年,理解无问题,格律亦无问题。很多时候问题探究到这里其实已经可以了,至少目前的问题解决了,但若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5: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上 发表于 2020-4-10 14:29
糊涂了?你?岛主说的就是三平尾,不举三平尾举什么?

承认三平尾哪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达成共识才不糊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说: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
----------这个思也是动词,平声。这里应该是用仄音字。按现在的标准出律。但你别高兴太早,你得查查写这首诗的人哪年生的哟。他有儿子时,李白都没出生呢。那时近体诗还没成型。
张说: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还是张说。他的诗不能作近体诗的证据。
李白: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对照各种带“相思”二字的诗)
---------木瓜,这是近体诗吗?
独孤及:肘印拘王事,篱花思长年。
---------动词,平读。
严维:无媒既不达,余亦思归田。
---------第六个三平尾证据。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5: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4-10 15:03
陈子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思这里是动词不假,但读平声。初唐陈子昂的这首不是近体诗。你瞧 ...

楼主要你仔细的看看文章,你就掐头去尾,这样的辩论真可怕。

如果把义山诗里的思作悲解,的确是说得通的,悲华年,理解无问题,格律亦无问题。很多时候问题探究到这里其实已经可以了,至少目前的问题解决了,

但若要弄清思字平仄究竟如何,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其实我们看康熙字典,思字并没有划分什么名词动词用法,除了上面这一点和一个作灰韵的,其他字义都在支韵里面,平声。哪里有能够支撑什么名词动词的说法呢?

如果你要说按诗例来,反例也比比皆是,包括康熙字典也是无法解释的。有人简单罗列了数十例与今说不合的思字用法。


点评

是你没有看到我和他从头到尾的辩论的经过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10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5: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贞白: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对照张九龄: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明明是动词。
李商隐: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还是动词。
韦应物: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对照李嘉祐: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羁思,思,仄声,名词。韦应物这首是古绝,不是近体诗。
薛逢:微臣幸忝颁尧历,一望郊原惬所思。
--------所思的思,动词,平读。木瓜连名词动词都分不清。
刘长卿: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
--------思,动词,与上句的动词见相对。这里不是作名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5: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用同时具有平仄两读字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平的位置就平读仄用,在仄的位置就是仄读平用。(大致就是这样)古时候没有名词、动词之说,只有实词、虚词之分。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今人大多也是如此用。


所以,个人认为“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思,读仄。



点评

古人用同时具有平仄两读字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平的位置就平读仄用,在仄的位置就是仄读平用。 ------这说法对。不像现今严格按词义区分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33
有的字平仄两读意思不变,具体读法看位置,以符合格律的发音读。这个字不是,读音不同,词义不同,如果语感好,读古诗时明显能感觉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17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6: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0-4-10 15:35
楼主要你仔细的看看文章,你就掐头去尾,这样的辩论真可怕。

如果把义山诗里的思作悲解,的确是说得通的 ...

是你没有看到我和他从头到尾的辩论的经过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6: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0-4-10 15:45
古人用同时具有平仄两读字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平的位置就平读仄用,在仄的位置就是仄读平用。(大致就是这 ...

有的字平仄两读意思不变,具体读法看位置,以符合格律的发音读。这个字不是,读音不同,词义不同,如果语感好,读古诗时明显能感觉出。

点评

周汝昌、徐晋如的语感也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6: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4-10 16:17
有的字平仄两读意思不变,具体读法看位置,以符合格律的发音读。这个字不是,读音不同,词义不同,如果语 ...

周汝昌、徐晋如的语感也不好?

点评

好多网络草根诗人其实很轻视胡马的诗,高手在民间。至于周汝昌,也就懂点红楼梦罢了,所谓的红学家们把他吹上天啦。一帮文人吃饱没事做,在红楼梦里钻牛角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43
学识和灵气是两回事,有学问的书呆子多得是,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31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6: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0-4-10 16:24
周汝昌、徐晋如的语感也不好?

学识和灵气是两回事,有学问的书呆子多得是,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点评

好吧,未来做个裁判: 楼主输,你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6: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0-4-10 15:45
古人用同时具有平仄两读字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平的位置就平读仄用,在仄的位置就是仄读平用。(大致就是这 ...

古人用同时具有平仄两读字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平的位置就平读仄用,在仄的位置就是仄读平用。
------这说法对。不像现今严格按词义区分平仄。

点评

是的,今人解诗存在诸多弊端,对于诗的欣赏和理解产生许多阻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6: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4-10 16:31
学识和灵气是两回事,有学问的书呆子多得是,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好吧,我来做个裁判:


楼主输,你赢。

点评

楼主看法正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6:45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20-4-10 16: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0-4-10 16:24
周汝昌、徐晋如的语感也不好?

好多网络草根诗人其实很轻视胡马的诗,高手在民间。至于周汝昌,也就懂点红楼梦罢了,所谓的红学家们把他吹上天啦。一帮文人吃饱没事做,在红楼梦里钻牛角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6: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10 16:33
古人用同时具有平仄两读字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平的位置就平读仄用,在仄的位置就是仄读平用。
------这 ...

是的,今人解诗存在诸多弊端,对于诗的欣赏和理解产生许多阻隔。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10 16: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10 16:47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0-4-10 16:41
好吧,我来做个裁判:


楼主看法正确。

现在有些人用现代汉语拼音和文法钻牛角尖歪解古诗,制造出好多笑话~~

点评

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针叶林,楼主说鸟思的思,动词。正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8:17
同此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