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8

格律诗的标准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9 06: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律诗的标准
现在所谓的“格律诗”其实就是指唐近体诗。
唐近体诗是指由沈佺期宋之问等修文馆学士们定型的一种文字和音律都很规范的诗。人们为了与永明体和乐府歌行类诗相区别,于是叫近体诗或今体诗。
现代人为了学习或模仿这种格律诗,于是总结了他们的格律。以王力理论最有影响力。

王力对合格的律诗判别有三项标准:
1,字数;绝句:有五言四句(五绝),七言四句(七绝),五言八句(五律),七言八句(七律),多于八句的叫排律。
2,声律;句内平仄在节奏点处交替及全篇执行平仄粘对律,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联间接续相粘(第二字同平仄)
3,对仗。律诗中二联要对仗(平仄相对,词义相对)
若三条皆合,是合格的律诗。若只是声律不合,则叫古风式律诗。古风式律诗介于古律边缘,如杜甫的吴体,数量很少。
另外还有一些律诗属于变格,比如折腰体。这些变格诗,终归是少数。
黄鹤楼属于半古半律。严羽称之为“七律第一”指其诗艺,非指声律。
格律,并非某位古人或今人在文字上订立的条款,而是从古诗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统计学的性质。尤其是历代名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像三羊那样只认上了书的律或者科考的规定的做法是错误的。比如他根据元兢对“蜂腰病”的解释就说是“大唐二五交替律”更是笑话!他根据名真空一篇启蒙读物对一三五口诀的记载,就说是“明朝平仄律”更是浑说!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6: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对黄鹤楼诗(崔颢)争论很多。原因在于严羽称他为“七律第一”,但前四句声律不符合平仄粘对律和对仗要求。其实这真是一首“半古半律”的诗,严羽是指其诗句自然流畅,意境构思优美和谐,余韵悠长。非指其声律。为什么前半是古风声律?因为按照诗意这样写连贯顺口。唐代大诗人有时是随性的,像李白,七律基本不合律,显示出狂傲奔放的风格。不过唐诗总体上变格律诗或者古风式律诗数量上比例很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4-9 1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问大家一句话,失粘,失对,失替是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吗?它们具体都是指诗的第几个字的位置?

点评

粘,平仄相同; 对,平仄相对; 替,交替,交换; 失粘:错在未粘,指上下两联的首尾两句第二字平仄不同。 失对:指联内上下两句二四六位平仄未对; 失替:指一句内二四六位平仄未交替。 例如: 山池应令诗(南北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6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342
贡献
23010
金钱
3265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4-9 11: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首版佳作!祝福春祺!

点评

您客气,谢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9 12:39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4-9 10:48
我就问大家一句话,失粘,失对,失替是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吗?它们具体都是指诗的第几个字 ...


粘,平仄相同;
对,平仄相对;
替,交替,交换;
失粘:错在未粘,指上下两联的首尾两句第二字平仄不同。
失对:指联内上下两句二四六位平仄未对;
失替:指一句内二四六位平仄未交替。
例如:
山池应令诗(南北朝·徐陵)
画舸图仙兽,飞艎挂采斿。
榜人事金桨,钓女饰银钩。失对
细萍时带楫,低荷乍入舟。
猿啼知谷晚,蝉咽觉山秋。

1,失对:
细萍时带楫,低荷乍入舟。
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两句二四字平仄相同,叫失对。
2,失粘:看四五两句的第二字“女”“萍”平仄不同,所以第二联与第三联失粘。
钓女饰银钩。细萍时带楫,

3,失替: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二四字“人”与“辞”同平声,平仄未交换,叫失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9 12:54 编辑

备注:
1,失替不一定出律,因为有特殊拗句的缘故。,
2,失对也不一定出律,因为有特殊拗句的缘故。
3,失粘有可能是变格的律诗,如折腰体。
如:题椰子树(唐·沈佺期)
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
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失粘
玉房九霄露(特拗),碧叶四时春。(第四字“宵“与“时”同平失对,因玉房九霄露是特拗句可允许。)
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籁 发表于 2020-4-9 11:44
拜读欣赏首版佳作!祝福春祺!

您客气,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4-9 1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12:37
粘,平仄相同;
对,平仄相对;
替,交替,交换;

近体诗的进化是渐进的,但是至少经历了两次。

一次就是双数句平韵尾,还有粘对。另外一次就是平仄两两交替。

粘对是第一次成型时就有的概念,说《黄鹤楼》是半古风、半律句,不精确。既然是古风句是不是可以随便写?它的韵尾其实还是平仄相对,句中的第二字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起句还是平仄相同。所以《黄鹤楼》它的整诗都是有规律的,整诗都没有失粘、失对。

失替是狭义近体产生以后才形成的概念,所谓的两两交替。一开始并没有这个概念。后来狭义近体渐成主流,这些失对、失粘的概念才向狭义近体靠拢,并依附它重新定义,乃至有人干脆就把这三个概念当成了一回事。

实际上并不是。《黄鹤楼》是近体第一次成型时的“合格产品”,后人用改进后的失粘与失对概念来衡量了它,所以才会认为它前半首出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10 15: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12:51
您客气,谢谢了!

不用客气,在下三羊没见过王力有如下标准!

这样领教针叶林,你见过王力有这种说法吗?

王力对合格的律诗判别有三项标准:
1,字数;绝句:有五言四句(五绝),七言四句(七绝),五言八句(五律),七言八句(七律),多于八句的叫排律。
2,声律;句内平仄在节奏点处交替及全篇执行平仄粘对律,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联间接续相粘(第二字同平仄)
3,对仗。律诗中二联要对仗(平仄相对,词义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6: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