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0|回复: 64

孙逐明对孤平的误判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8 2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8 20:26 编辑

孙逐明对孤平的误判
孙逐明在全唐诗中“犯孤平”的近体诗例证中说
  “七律犯孤平16首”,多是误判:
  误判1,
【寄卫别驾】李山甫〔卷十九〕7369页误判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孤平〕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净,【康熙字典】【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平声,误判。
误判2:
2【送人自蜀回南游】齐己〔卷廿五〕9554页  误判
锦水东浮情尚郁,湘波南泛思何长。蜀魂巴狖悲残夜,越鸟燕鸿叫夕阳。〔孤平〕
烟月几般为客路,林泉四绝是吾乡。寻幽必有僧相指,宋杜题诗近旧房。
-----燕,此处是地名,与越相对,平声,误判。
误判3,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李群玉     误判,更,平声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孤平〕
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更,本处指“半夜三更”的更声,平声。误判
误判4,
 【堂成】杜甫  误判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孤平〕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康熙字典】和〔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
【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和烟,柔顺的烟,平声。误判。

误判5 
【小至】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孤平〕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康熙字典】冲【正韻】昌中切,音充。同沖。【韻會】沖或省作冲。和也,深也。平声,误判。

误判6 
【送崔郎中赴常州】姚合
贵是鴒原在紫微,荣逢知己领黄扉。人间盛事今全得,江上政声复欲归
风起满城山果落,雨馀穿宅水禽飞。昔年尝作毗陵客,石峭泉清天下稀。
----政声,政,【康熙字典】又【集韻】【韻會】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
【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註】政,讀爲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平声,误判。
误判7
【春题湖上】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孤平〕 

-----一半句留是此湖  古:仄仄通通仄仄平,句,又音勾【康熙字典】即勾留。平声。误判。
误判8 
 卷482_3 【却到浙西】李绅
临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萧条旅馆秋。尝叹晋郊无乞籴,岂忘吴俗共分忧。
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
-------翳:【康熙字典】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音鷖。義同。平声。误判。

(孙逐明多有误判和重复计算,余待继续)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0: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8 20:33 编辑

孙逐明说:

全唐诗中“犯孤平”的近体诗例证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里指出:

  1.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平仄仄平”;
  2.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
 如果近体诗违犯了这一个规律,就叫做“犯孤平”。因为韵脚的平声字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句中就单剩一个平声字了。孤平是诗家的大忌。
王力还在在《诗词格律概要》里指出:“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许多学人纷纷对全唐诗的孤平句作了初步的考证,已经雄辩地证明,“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之论根本不是事实。
  1、于作龙在《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里指出:“〔本书〕在探讨中不但正视了诗的格律变化的客观规律性,同时也否定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说法,如对‘孤平’问题,有人讲:在《全唐诗》中偶尔能找出一、二首来。可是在《全唐诗》中不仅仅是一两首,而是有近百首犯有‘孤平’的诗例”。书中还具体例举了56首犯孤平的实例。
  2、风雨狂客在《孤平不过寻常物,哪有诗家大忌说!》一文里搜集了全唐诗里154句孤平实例。
  3、赵克刚在《关于孤平句》一文里,罗列了杜甫10句孤平句,以此来证明犯孤平根本不是什么诗家大忌。
  4、应化雨的网文“全唐近体诗中的孤平句”搜集了193句孤平实例。潭州雨梦在《关于孤平及孤平句最新统计》一文里对其作了考证和补充。
  5、稻香老农在《孤平研考》一文里罗列了全唐诗孤平句数十首,潭州雨梦对其作了考证和补充。《孤平研考》还认为全唐诗里有一百多首“那”字犯孤平的实例。因“那”字有平仄两读,网友对此提出质疑。潭州雨梦经过多方古籍的考证以后认为:只有“刹那、檀那、禅那”三个词组度平声,作为疑问代词的“那”字应当为仄声。
  我把上述六位先生搜集的例证进行了整理,删去了重复的例诗和平仄错判的例诗,为了减少争论,把疑似古绝的五七言绝句和仄韵例诗也删除了。即最终结论是:
  第一、暂时排除“那”字孤平句,全唐诗犯孤平的实例也有206句。其中五绝22句,七绝26句,五律86句,七律15句,排律57句。其中,李白14句,白居易18句,杜甫12句。唐代最优秀的三位大诗人就有45首之多,占总数近四分之一。
  第二、全唐诗中“那”字犯孤平的实例106句。其中五绝3句,五律39句,七律52句。与其它孤平句加起来,一共312句。“那”字孤平句可以暂时质疑,有待大家进一步考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王力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孤平大忌”、“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之类的格律主张的正确性,于是在《汉语诗律学》里设计了一个逻辑陷阱,他在近体律诗之外还定义了两种所谓的古体诗:一是“入律的古风”,二是“古风式的律诗”。我翻遍了所有古籍,从来没有谁有过类似的分类方式,王力先生实际上是把所有不符合自己格律主张的近体诗变体〔如古人有明确论述近体变格“吴体”之类〕通通纳入“入律的古风”与“古风式的律诗”的范畴,例如,只要有犯孤平的诗作,就可以打入“入律的古风”或“古风式的律诗”的冷宫,这样一来,“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的格律主张也就绝对正确了。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利用需要证明的结论作为推理的前提条件”的循环论证法,属于诡辩论的范畴。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元结的《唐诗鼓吹集》和元方回的《瀛睽律髓》。对此,我在《诗词赋联形式通论》里将有详细的论证。
  现将全唐诗中犯孤平的实例罗列于下,请大家进行考证。如果大家还发现全唐诗里有犯孤平的例子,也请提供。
。。。(例诗)






-----错讹很多,待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孙逐明)
-----判断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只是根据“诗集”的名吗?可见孙逐明使用的方法完全是不动脑子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和三羊根据元兢蜂腰理论定为大唐二五律一样的可笑!

点评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 -------近体诗,即唐代由沈佺期宋之问等定型的律诗和绝句。判断标准自然是律诗的格律。怎么可能根据“古人自己的近体诗专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8 2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的七律孤平为什么说我出律?

点评

因为孤平乃律诗之大忌。王力,启功都是这样主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8 21:2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1: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8 20:50
那我的七律孤平为什么说我出律?

因为孤平乃律诗之大忌。王力,启功都是这样主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1: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8 20:36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孙逐明)
-----判断一首诗 ...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

-------近体诗,即唐代由沈佺期宋之问等定型的律诗和绝句。判断标准自然是律诗的格律。怎么可能根据“古人自己的近体诗专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8 21:46 编辑

近体诗即格律诗: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和排律。
其格律具有统计学特点。最典型的特点是:
1,字数、句数;五言或七言,四句八句或多句。
2,押韵,平韵一韵到底。
3,句法结构:律句或拗句
4,声律:平仄粘对律。
5,对仗法。
标准律诗主要忌讳是孤平和三平尾。
除了标准律诗,还有少数古风式律诗,其主要特征是平仄不合律诗粘对的声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01: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8 20:36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孙逐明)
-----判断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只是根据“诗集”的名吗?可见孙逐明使用的方法完全是不动脑子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和三羊根据元兢蜂腰理论定为大唐二五律一样的可笑!

声调的误判,不足为奇。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词律》的所谓拗句,全部误判!


  常见的四字仄脚拗句是平仄平仄。例如:“离思何限”(周邦彦:齐天乐)、“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注:还包括〇仄平仄,如“枝上同宿”(姜夔:疏影)。)。常见的四字平脚拗句是平平仄平。例如:“从今又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离思——何限,平平——平仄】(周邦彦)
【人在——何处,平上——平去】(李清照)
【枝上——同宿,平上——平入】(姜  夔)
【从今——又添,平平——去去】(李清照)

   仄平平仄:“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仄仄平仄(注:在词谱中也作 仄 平仄或 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平平平仄:“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陆游:谢池春)。
【拥雕戈——西戍,仄平平——平仄】(陆游)
【望秦关——何处,仄平平——平仄】(陆游)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平平平仄平仄:“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匆匆春又归去”、“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摸鱼儿)。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苏  轼)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苏  轼)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入——平去】(辛弃疾)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辛弃疾)

  平平仄仄平仄:“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南朝盛事谁记”(周邦彦:西河)、“关河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
【都门——帐饮——无绪,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今宵——酒醒——何处,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南朝——盛事——谁记,平平——仄上——平去】(周邦彦)
【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去——平上】(陆  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0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4-9 01:2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8 20:36
判别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可靠的方法是古人自己编订的近体诗专辑(孙逐明)
-----判断一首诗究竟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只是根据“诗集”的名吗?可见孙逐明使用的方法完全是不动脑子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和三羊根据元兢蜂腰理论定为大唐二五律一样的可笑

你的毛病就是不少,怎么老是专门钻在阴沟里对三羊说三道四呢?
关于唐朝律句的问题,三羊再次耻笑,针叶林你为何缩头乌龟不敢与你开专贴PK?
在下三羊,相当鄙视针叶林!呸!呸!!呸!!!……………………………!!!

点评

讦调体·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 【竹·种】同声,如同【灯·宵】或【裘·除】之同声。只是一个好孬的问题,与平仄律没有根本的关系! ------浑水摸鱼?这是羊语还是“文境秘府论”里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0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5: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9 01:10
你的毛病就是不少,怎么老是专门钻在阴沟里对三羊说三道四呢?
关于唐朝律句的问题,三羊再次耻笑,针叶林 ...

讦调体·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
【竹·种】同声,如同【灯·宵】或【裘·除】之同声。只是一个好孬的问题,与平仄律没有根本的关系!
------浑水摸鱼?这是羊语还是“文境秘府论”里的话?
认识汉字吗?
种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种·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稚也。

------你连字典都不会查,随羊意注音,你有何资格指责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6: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9 06:22 编辑

孤平是律诗之大忌------这是王力,启功等现代专家及古代学者总结出来的正确的规则。不能因否定了王力说的“两例”而否定。王力著述中对于孤平诗的数量估计是不严谨,但孤平终归是极少,即使按一百句也只是极微小的比例。若不忌孤平,律诗将面目全非,无法写作。孙逐明否定孤平之忌的目的不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06: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的书写的不错,至于孤平用韵等问题,王力自己也说了今人写诗不要拘泥了。如果老弟坚持己见,唯有手上见功夫,加上三羊老弟,这次3p,君意若何?

点评

2P还是3P,是另一码事,和这里的理论探讨无关。看各人的兴致另说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2:58
避孤平却非我一人只见,是诗界共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08:12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07: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06:51
王力的书写的不错,至于孤平用韵等问题,王力自己也说了今人写诗不要拘泥了。如果老弟坚持己见,唯有手上见 ...

关于【孤平句】和【三平句】的歪理邪说,王力最终著作改口不再叫嚣是律诗之大忌了!

点评

口舌之争看来起不了多大效果,老弟若有胆量按针版所说诗界的规矩咱们3p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06:51
王力的书写的不错,至于孤平用韵等问题,王力自己也说了今人写诗不要拘泥了。如果老弟坚持己见,唯有手上见 ...


避孤平却非我一人之见,是诗界共识。

点评

那就按你们诗界的规矩pk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1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08:12
避孤平却非我一人之见,是诗界共识。

那就按你们诗界的规矩pk如何?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12: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9 07:07
关于【孤平句】和【三平句】的歪理邪说,王力最终著作改口不再叫嚣是律诗之大忌了! ...

口舌之争看来起不了多大效果,老弟若有胆量按针版所说诗界的规矩咱们3p如何?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1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光明媚 发表于 2020-4-9 07:33
得了便宜还卖乖,汝欺论坛无人乎?三羊,三头六角十二腿,老针一版之主,你有何本事敢一对二,难道就不怕 ...

我只是看两位争执不下,有意约架。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06:51
王力的书写的不错,至于孤平用韵等问题,王力自己也说了今人写诗不要拘泥了。如果老弟坚持己见,唯有手上见 ...

2P还是3P,是另一码事,和这里的理论探讨无关。看各人的兴致另说吧!

点评

老弟怕输给三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13: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12:58
2P还是3P,是另一码事,和这里的理论探讨无关。看各人的兴致另说吧!

老弟怕输给三羊?

点评

扯远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3:0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13:00
老弟怕输给三羊?

扯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13: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弟什么时候有兴致通知我一声

点评

步韵杂感 九衢三市易生存,谁引微菌向此奔。 欲变南华成炼狱,不须炮火破城门。 联军只懂丛林法,搬石多伤海盗孙。 两月攻防形势转,繁荣重现慰亡魂。 原玉 杂感 (两只鬼) 谁怜棠树已无存,大限来时各自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7:2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7: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9 17:27 编辑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13:19
老弟什么时候有兴致通知我一声


步韵杂感
九衢三市易生存,谁引新冠向此奔。
欲变南华成炼狱,不须炮火破城门。
联军只懂丛林法,搬石多伤海盗孙。
两月攻防形势转,繁荣重现慰亡魂。

原玉
   杂感   (两只鬼)
谁怜棠树已无存,大限来时各自奔。
自古常闻凤鸣道,而今唯感雀罗门。
冬来庭院失桑梓,春去槥棺葬子孙。
荆楚悲临怀宋玉,何年凭此作招魂。

2020.4.3    长安

点评

老弟感情没入进去,只是客观描进,立意不高,诗言志,请问老弟志在哪里? 我还是希望3P一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1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18: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17:25
步韵杂感
九衢三市易生存,谁引新冠向此奔。
欲变南华成炼狱,不须炮火破城门。

老弟感情没入进去,只是客观描进,立意不高,诗言志,请问老弟志在哪里?
我还是希望3P一次

点评

对事件表示怀疑而已。投入什么感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00:00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06:20
孤平是律诗之大忌------这是王力,启功等现代专家及古代学者总结出来的正确的规则。不能因否定了王力说的“ ...

瞎掰就是瞎掰,打补丁也未必你是最佳人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9 08:12
避孤平却非我一人之见,是诗界共识。

你算老几?王力错了,王力的孝子贤孙能够正确吗?!

点评

三羊老弟敢3P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2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9 22:26
你算老几?王力错了,王力的孝子贤孙能够正确吗?!

三羊老弟敢3P否?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22: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22:45
三羊老弟敢3P否?

看不懂你的【敢3P】是什么意思!

点评

老弟和针斑还有我三人咏物诗PK。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2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23: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9 22:49
看不懂你的【敢3P】是什么意思!

老弟和针斑还有我三人咏物诗PK。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9 2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鬼 发表于 2020-4-9 23:04
老弟和针斑还有我三人咏物诗PK。

针管就是一个无厘头!

点评

这样辨下去没完没了,不如pK来的过瘾,老弟有胆量的话我去约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9 2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4

帖子

1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5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0-4-9 23: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9 23:06
针管就是一个无厘头!

这样辨下去没完没了,不如pK来的过瘾,老弟有胆量的话我去约架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