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7

古风楹联十七期菡萏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78

帖子

131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
贡献
314
金钱
499
发表于 2020-4-7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偶然。 于 2020-4-8 20:35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七期菡萏组毕业论文贴




关于毕业论文简单提几点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要求语意流畅,尽可能有深度。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是自己原创。

毕业论文完成后交给各组审核老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再发论坛;不能通过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直到通过为止。
毕业论文截止时间:2020年4月21日。


本组负责审核老师: 乡音,自己的观众

0

主题

130

帖子

10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2
贡献
252
金钱
378
发表于 2020-4-12 11: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七期毕业论文
浅谈我的学联体会
菡萏组22~龙的传人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幅对联是我最早接触的对联,那时候我还在小学,就感觉这两句话语感和语意好美,于是之后对类似这样的句子有了好感。到了初中,我喜欢练习毛笔字,所以每逢春节都会给自己和邻居写对联,那时候根本不懂得对联有什么要求,只知道字数相等,语意喜庆吉祥即可。
  今天首先感谢云南的好友小草和师姐相遇最美,是她们引荐我来古风学习对联的,来这里才真正的了解什么是对联,对联又分正反对,流水对,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六要素,以及失对失替等等,才知道对联这么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如此就更加增添了我学习对联的兴趣和决心。现在我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对联体会:
体会一:
学习对联的同时,也学习了古风老师们怎么做人,他们一言一行令我敬仰,他们无私奉献令我感动,从未放弃过每一个学生,对待同学一视同仁,积极负责的辅导,甚至是带病坚持上课。经常抽空小窗同学们进行一对一辅导,从无怨言。这么好的学校,这么优秀的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体会二:
学习对联的心态和方法
不论学习什么都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有一个“空杯”心态,而且还得脸皮厚。学习要不耻下问,更别说向老师提问了,要敢说,敢问,积极练习。记得小筑老师说过:“句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再丑总是自己的”。所以,不要自卑,敢于出句对句。
   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外乎东风校长的六字箴言和三多四心:“为什么?然后呢?”,“多想,多看,多练”,“细心,信心,静心,恒心”。
体会三
通过这次联收获满满,学到不少新知识,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东西。对联从字,词,句,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情冷暖,人生理念,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学习对联过程:
初级阶段,从对字,词开始,理解了入声字、平仄、词性、结构等。开始我还纳闷,对联不学句子,怎么学习字词了?学习中发现并非如此,字词是句子的分子,句子的基础,基础不打牢,以后的学习就比较困难了。
接下来就开始接触句子,学习了什么是对联,对联的六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意义相关)、对联的格律(诗律正格,诗律变格,马蹄律正格,马蹄律变格,意律节),流水对,句子的节奏划分,什么是失替失对,什么是句子的冷暖色调,什么是意隔、隔景,对联的八大禁忌(合掌、不规则重字、同声落脚、同声结尾、三平尾和三仄尾、失替失对、意隔、上重下轻),上下联的逻辑关系(因果,递进,条件,转折,选择,连贯,目的,假设,顺承)。到了中级开始学习析联,炼字,长短句赏析,出句,对句。高级阶段就学习成联,赠联了。
学习流程大概就是这样了,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成果:
对句
临秋又把归期数【缘】
把酒再将明月邀【龙】

秋池渐涨堆愁满【白衣】
羌笛频吹惹泪多【龙】

纵然白发三千丈【积木】
不负诗翁一寸心【龙】

无端种下三千句【东风】
偶然酿成一季诗【龙】

花事已随流水去【相忘】
我心仍在旧城留【龙】

书藏小朵香犹在【听琴】
梦见情郎音尚存【龙】

酒尽方知愁绪满【兜兜】
更深不觉夜风寒【龙】

桥上白衣吹曲过【清音】
船头红袖忘情听【龙】

出句
叶枯无语寄秋事【龙】
西风又送佂鸿远【龙】
岁末寒风吹客路【龙】

成联

题国庆70周年  龙的传人
七十华诞普天同庆;
五千文明华夏自豪。

题杯    龙的传人
或高或矮,装尽五颜六色;
有矩有圆,品足苦辣酸甜。

题水   龙的传人
千滴万流,汇入江河之道;
两氢一氧,构成生命之源。
赠联

赠清韵兰心老师  龙的传人
高洁淡雅兰之品;
威望德才授之行。

赠琥珀老师   龙的传人
历练千般呈异彩;
苦读十载有华章。

赠采菊东篱   龙的传人
古风施教,青春绽放终不悔;
国粹传承,昼夜耕耘更何辞。

赠闽生   龙的传人
福建出才子;
古风有闽生。

赠远山  龙的传人
远山四季呈好景;
才女腹内有华章。

赠小草   龙的传人
任凭风雨来梳洗;
自与春秋酬诵吟。

赠不懂老师
大智若愚非不懂;
处心积虑为教联。

赠文因  龙的传人
身居海外心留华夏;
缘系楹联文著古风。

赠阿斗老师  龙的传人
热心传授中华文化;
幽默教学国粹楹联。

赠木秀老师  龙的传人
木秀于林拔萃;
品修于性显优。

赠上弦月  龙的传人
盈亏且绕乾坤转;
隐现不随星斗移。

赠洛神   龙的传人
相具洛神貌;
胸含清照才。

赠开心老师   龙的传人
美文妙句当汉字;
良师益友数开心。

赠相遇最美  龙的传人
相遇古风习对句;
共游学海酿美文。

赠梅落凡尘老师   龙的传人
天生我才为栋梁;
梅落凡尘有清香。

赠无尘和尚老师  龙的传人
心念无尘将得渡;
腹中有墨即成才。

赠司琴老师  龙的传人
书香门第有完玉;
幽静雅居拨竖琴。

赠乡音老师   龙的传人
文坛一墨客;
艺苑有乡音。

最后感谢古风十七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热情辅导,感谢东风校长创办这么好的学校,同时感谢一直陪伴共同学习的同学们。

审核通过

             辅导~乡音

点评

通过  发表于 2020-4-18 2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6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146
金钱
244
发表于 2020-4-18 2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有路“勤”为径
古风楹联十七期菡萏01——叶子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联也是一样,离开了“勤”,即使你的资质再好,也难学成、学好、学精。
一、勤于爬楼学习   

初入古风招生群,对每天要求的发言、爬楼不以为然,甚至颇有微词。进入古风学习以后,才明白老师们的一片苦心。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学员都要上班养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楹联,所以不论是早读、午读、还是晚读,甚至是每周五的上课时间,可能都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耽搁,所以我们只能用空余时间,通过爬楼的形式加以弥补,爬楼可是考验我们的耐心与毅力的时刻,因为群里的学习气氛非常热烈,尤其是讨论评判每天的练习题的时候,楼层好高好高,常常是爬着爬着就会跌下来,有时为爬到楼顶会跌下来好几次,每次都需要从头开始。
长时间的看手机对眼睛也是一个考验,常常是看得头昏眼花,看一会就需要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才能接着往下看。即使这样,我都尽量把每天的内容看完,虽然很多时候也是囫囵吞枣。
二、勤于思考     

“学习对联加快了你的老年痴呆”家人们曾这样调侃我。每天一早起来,看完早读,就开始琢磨每天的作业。洗漱的时候想,做饭的时候想,上班的路上还要想——因为自己的底子比较薄,每天不多的作业常常让我从早上想到晚上。有时会因思考而忘了手中的活,也难怪家人这样说。
由于我的基础比较差,作业、练习出彩的时候不多。但有一次,我的两个对联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让我激动不已。
记得那是第九讲作业中不懂老师的出句:“水岸风来惊翠羽”,当时想了一整天,直到晚上还没想出来,就决定去外面散散步,我一边散步,一边想象出句所描绘的画面:在江边,清风乍起,惊飞了岸边的身披翠绿羽毛的鸟儿。在这一画面中,还会有怎样的景致呢?岸边会有什么?可能会有停靠的船只,观景的亭子;风来?风一般对雨,来对去,雨去换一个书面用语不就是“雨霁”吗?“翠羽”有着翠绿色羽毛的鸟儿,红花?太俗白了,缺少意境美;白鸥?都是鸟了,也不合适。最后想到归帆,天近黄昏,雨过天晴,我站在江边的亭子里会看到什么?看到点点归帆,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于是“江亭雨霁看白帆”一句就此诞生。我兴奋地跑回家,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
水岸风来惊翠羽【不懂】
江亭雨霁看白帆【叶子】
之后便是满心的期待,果然在随后的作业讲评中,月影清心老师给予这幅对联很高的评价。那天的另一副对联也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花事已随流水去【相忘】
伊人独立晚风中【叶子】
我相信,每一副好的对联都是深入思考的结果,我牢记东风老师的教导,在明确立意之后,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只有勤于思考,才会有精彩不断呈现。
三、勤于积累
       学习对联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词汇,积累古诗词,有丰富语言积累的人才能出语不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多读书,多背经典的古诗文,多搜集、欣赏名联,除此之外,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对名山大川的游历,也会丰富我们对联的内容。记得有一次的作业是“以熟悉的景点成联一副”,看到这一要求,我立刻兴奋起来,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旅游的人,也到过国内的不少景点,写哪一个呢?思来想去,感觉还是西湖给我的印象最深,不仅是它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是它丰富的人文景观。感觉没有哪一个景点能像西湖那样吸引了那么多的才子佳人,岳飞、苏轼、秋瑾、苏小小——他们都和西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便有了下面这副成联。
题西湖   叶子
灵山秀水,引才子佳人无数;
暮鼓晨钟,伴晓风残月千年。
四、勤于练笔
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反复地练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最后达到技能的形成。对联也是一样,没有平日里的练习,就不会有出口成联的那一天。在初级和中级阶段,我基本上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坚持练习,但中级考试结束后,加上疫情的原因,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成联的学习成为应付,只是完成作业而已,致使现在对成联知之甚少,这也成为我学联过程中一个不小的遗憾。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这些不仅是成语,也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奋的付出,才会有丰硕的回报。看到那些每天坚持练习最后学有所获的同学,真是既羡慕又佩服。
下面我把在古风的对句展示一下,对的不好,见谅
弦音忆在秦淮岸==东风
底事藏于小字间【叶子】

出句:柴门半掩春来访【陌上花开】
对句   小朵初开蝶去寻【叶子】

未许风尘沾我袖{雨阳}
怕教傲骨减三分【叶子】

万里湖山皆踏遍【相忘】
平生夙愿始成真

花无傲骨难欺雪[白衣]
人有俗心愧做邻【叶子】

清欢一盏凭栏饮【联友】
俗事三千随手抛【叶子】

雨落春枝香欲滴【相忘】
画开眼底笔难书【叶子】

登楼问月君何在Z
叹我牵心你每时【叶子】

四 认真析联

老师们一再强调,拿到一个句子,要对好,析联是重中之重。析联是重中之重。
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分断句,四分析联,五分对句。一共十分,析联占了四分,可见析联之重要性。析联是为了更好的对句。

拿到一个句子,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对。首先要判明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问题。还要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

长短句赏析:

月移竹影来诗里【再嫁东风】

谁递锦书到梦中【落花时节】

赏析 叶子

竹影摇窗夜正凉,三分月色入诗行。

灯前写尽相思句,未见一篇来梦乡。



出句: 山屏我舍烟封道【再嫁东风】
对句: 竹对轩窗绿缀门【听琴】

赏析:叶子
居草舍,伴诗文,醉卧青山闲钓云。
几点闲鸥追落日,轩窗竹对绿迎门。

长短句赏析:
月移竹影来诗里【再嫁东风】
谁递锦书到梦中【落花时节】
赏析 叶子
竹影摇窗夜正凉,三分月色入诗行。
灯前写尽相思句,未见一篇来梦乡。
在茶余饭后,品一卷诗,题几个联,徘徊在风轻云淡之中,徜徉于唐风宋韵之间,让美丽的文字感动我们心灵,用唯美的风韵升华我们的灵魂。

在朦朦胧胧的月色中,在生活枯燥现实中,轻轻吟诵一句

得句梅前诗染雪(再嫁东风)沁香枝下笔无尘(叶子)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体会,在此,我还要感谢古风所有的老师们,你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常让我感动不已,也会因为自己的惰性,没有认真学好对联而感到愧对老师们。但你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已经深深影响了我,若有机会,我还会进一步学习,并将你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审核通过
      
       辅导-乡音

点评

通过  发表于 2020-4-18 2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5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27
金钱
209
发表于 2020-4-21 05: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七期毕业论文
菡萏副组-东山再起
序言
       进入古风学院楹联班学习大半年的时间,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毕业季,结业要求写一篇毕业论文,东山学识浅陋,只谈谈学习心得吧!
第一章   初级阶段,初识对联
对联,在学习之前,只知道每当春节时,家家户户、各行各业都要​在门两侧贴上适合的对子,对相关内容一知半解。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学友介绍,进入古风网络学院楹联班,系统学习对联。

记得开始的时候,兰心老师发相忘老师,和不懂老师,兰心老师的对句,当时就被震撼住了,细细品味老师们的句子,越品越有味,感觉真是妙到豪颠,对联来源于生活,只是因为我知识有限,虽然喜欢,但无奈词穷,写不出好的句子。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给自己下了决心,争取学习到毕业

下面我把我在古风学习的体会说一下
1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
2.对联的基本六要素
①字数相等  ②词性相当  ③结构相称
④节奏相应   ⑤平仄相谐  ⑥内容相关

3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流水对上下句一般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①连贯(顺承)关系,如: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②递进关系,如: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③条件关系,如:必须经得千般冷;
                               才可练得一段香。
④假设关系,如: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⑤转折关系,如:已过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⑥选择关系,如: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⑦因果关系,如:春种千颗籽;
                                秋收万担粮。
⑧目的关系,如: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第二章    中级阶段    析联对句
(一),析联对句:根据已知出句用白话文解析联意,辨别是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然后进行对句。
例1.出句:又见杨花飞似雪(孤城)
析联:又到了杨花飘落的季节,飞花似雪,勾起心中往事。冷色调
对句:空怀往事逝如烟(东山再起)
例2.出句:纵是尘嚣皆入耳(联友)
析联:纵然是尘世上的喧嚣充满耳中,那些俗事也不能扰我清修之心。中性色调
对句:终然俗事不侵心(东山再起)
例3.出句:若有一花堪解语(相忘)
析联:若有一花能懂得我的语意情思……中性色调
对句:岂能长夜不成眠(东山再起)
例4.出句:恨我无心成大错(听琴)
析联:恨自己粗心大意,铸成大错,失了姻缘。冷色调
对句:枉卿着意寄深情(东山再起)
例5.出句:扑蝶小童花下隐(飞雪落尘)
析联:捕捉蝴蝶的孩童隐于花下。暖色调
对句:垂竿老叟水边闲(东山再起)
例6.出句:虚窗半掩留春住(再嫁东风)
析联:半掩的窗子邀春光入住。暖色调
对句:彩蝶轻飞入室来(东山再起)
例7.出句:一笺翠雨撩诗兴(再嫁东风)
析联:春雨润春山,一片绿色让人喜添诗兴。暖色调
对句:满眼风光落笔端(东山再起)
例8.出句:可有诗家能借宿(再嫁东风)
析联:有没有诗家能够让我借宿呢?暖色调
对句:好教拙笔也生花(东山再起)
例9.出句:爱到无言须放手(相忘)
析联:相爱的人一定是欢声笑语,情意绵绵,如果相对无言,冷若冰霜,勉强在一起也豪无意义。冷色调
对句:情于深处急回头(东山再起)
例10.出句:不为家贫输傲骨(听琴)
析联:不能因为家里贫穷就丢掉做人的骨气。暖色调
对句:须凭学富壮雄心(东山再起)
(二).长短句析联:就是用押韵的几句话解析联意。
例1.一醉不知身是客;
        醒来唯有泪沾巾。
析联~东山再起
愁寂夜,念家亲。羁旅他乡问酒频。
一醉不知身是客,醒来唯有泪沾巾。
例2.贤愚百岁同归土;
       荣辱一生若看云。
析联~东山再起
谙世事,醒吾人。功名利禄化烟尘。
贤愚百岁同归土,荣辱平生若看云。
例3.风景须从遥看好;
       情怀最是老来真。
析联~东山再起
思往事,惜青春。已过花期半百身。
风景须从遥看好,情怀最是老来真。
例4.试从风物参天道;
        权以文章醒众生。
析联~东山再起
怜旺盛,叹凋零。春荣秋谢是常情。
试从风物参天道,权以文章醒众生。
例5.字里思春春不晓;
        画中流水水无声。
析联~东山再起
题韵律,泼丹青。写意风光分外明。
字里思春春不晓,画中流水水无声。
例6.如何酒冷偏成醉;
      无奈情深不自持。
析联~东山再起
从别后,盼佳期。日间牵挂夜间思。
如何酒冷偏成醉,无奈情深不自持。
例7.曾与春天留过影;
        独将记忆带回家。
析联~东山再起
观柳色,赏桃花。碧水东流逝岁华。
曾与春天留过影,独将记忆带回家。
例8.初盟未必皆成果;
        相遇终归也是缘。
析联~东山再起
情笃厚,意缠绵。誓言变故化云烟。
初盟未必皆成果,相遇终归也是缘。
例9.此花为我开成雪;
       来世由人认作梅。
析联~东山再起
思百度,梦千回。凌寒绽放映春晖。
此花为我开成雪,来世由人认作梅。
例10.笔下忧多慷慨气;
          坐中渐少不平声。
析联~东山再起
观世态,品人情。历雨经风万里程。
笔下犹多慷慨气,坐中渐少不平声。
第三章 高级阶段,成联
成联:就是自己立意、谋篇,独立完成一幅对联,题景、题物、赠人等等
例1.题水  东山再起
天降无根,流向低微之处;
地生万物,利于上善之时。
例2.题长城  东山再起
卧长龙,飘玉带,纵横万里扬名世界;
添壮景,树丰碑,荣耀千年傲我中华。
例3.赠学友楚风     东山再起
楚汉销磨,不改英雄本色;
风云变幻,依然壮志豪情。
例4.赠学友相遇最美    东山再起
偶然相遇,深情不已逢知己;
最美成行,真爱如初到白头。
例5.赠学友上弦月     东山再起
相思未了,清阴瘦影称弦月;
好梦真成,靓艳娇容唤玉盘。
例6.赠学友叶子    东山再起
夏日炎炎,翠绿成荫,避暑青衫迎众意;
秋风瑟瑟,焜黄落她,归根赤子报亲恩。
结束语
虽然联班毕业了,也只是掌握了对联的一点基础知识,要提高创作水平,还须多读多练。在此感谢相遇最美同学将我引入古风学习,感谢再嫁东风校长的网络平台,感谢清韵兰心老师的授课讲解,感谢评阅老师、辅导老师辛勤无私的付出!最后以学联感悟结篇:
学对联有感    东山再起
初入古风,识得楹联,望长河流水,欲穷千里目;
几经新月,明通意境,乐跬步登山,更上一层楼。

审核通过

          辅导~乡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1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6
贡献
434
金钱
744
发表于 2020-5-22 2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杂谈
    风月
  看到一网友对联进步很快,我问她怎么对联进步这么快?说她是在古风学习,才有如此快的进步。处于对对联读热爱。我也便来到古风学习。来到古风通过近一年得学习,我有了很多收获。下面我就对对联谈谈我的,也许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就是一点杂感吧。
  初识对联
对联是指有上下两句字数相同的句子组成的一种文学形式。当然只是字数相同还不能说是对联,要成为对联要具备对联的六要素。既:
1. 字数相等,2.词性相当,3.结构相称,4.节奏相应,5.平仄相谐,6.内容相关。
(还有一种说法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成意联。)
  1: 字数相等,就是上下联字数要一样。特殊联除外,当然这种联很少。
  2:词性相当,是说上下联相对的词性要一致。既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等等。有的地方词性可以放宽,比如处于修饰部分的词。但处于中心部分的词句一般不能放宽。
  3:  结构相称。是指上下句词组的结构要上下一致。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补对动补……等。
  4:节奏相应。是指上下联的断句要一致。这个是绝对不能放宽的。
  5:平仄相谐。是指上下联的平仄2.4.6位置上要相反。其他位置上可以不讲究,但下联不能三平尾,尽量避免孤平,上联三平头和三仄尾。
  6:内容相关。是指上下联要说同一件事,或在同一画面中。如果上下一致各说各事或不在同一画面中,则不能称为对联。
  具备的这六要素,虽然不一定是好对联,但能够是对联了。当然,我认为,一副好的对联应该有连贯,新奇,不同于别人的思路,诗歌一样优美的语言。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对联篇
  对联有正对,流水对,反对三种形式。我们这里主要说说流水对,意境联。我觉得对联大体上可分为三步:1.析联。2.找思路。3.炼字。下面就三步来具体论述:
1:析联
我们拿到一副对联,要想对句就要先析联,只有把出句理解准确,透彻。才能对出好的句子。在这,我们来说说物象,意象,和意境。我们知道,中国文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她善于用意境来表达情感,思想,志趣等等。所以,析联不但要读懂它字面的意思,更要读出它的意。即通过它选取的物象所表达出来的意,既意象。进而通过组合,安排,应用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思想,志趣等等。既意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真正读懂了出句。
大家来看一副清联

15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主人当时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情景,凸现了作者洒脫的襟抱和高洁的品格。景明情隐,寓情于景,让你触景生情,心领神会,引人遐思。(编者赏析)
  看,只用景物就成就了一副好的对联。
  2.找思路
  对联的思路是最重要的,一副好的对联需要有好的思路。我们知道流水对的思路主要有:顺承,因果,条件,假设,转折,选择……等等。我们一般要看出句来选择思路。我们要牢记东风校长的六字真言:为什么,然后呢。还有清韵兰心老师说的十六字口诀:画面补充,情节延续,谜底揭示,字词流转。具体来看:
  1.偎灯一夜听蕉雨【东风】
叹我十年滞异乡【风月】
这个明显的是找前因,我为什么要偎灯一夜听蕉雨?因为我滞留异乡太久了,下联揭示原因,这个是因果。
2.似有乡音轻唤我【网友】
  便催骏马快还家【风月】
似有乡音轻唤我,下面干什么呢?便催骏马快还家。这个是顺承。
3.
槛外已然春色满【网友】
花前未见故人来【风月】
  这个是转折,槛外春色已满,却没看到思念的故人到来。
  当然,老师们不止一次读告诉我们,一联百对,一副对联可以有很多对法,说的就是思路,要根据上句,你的析联来寻找你自己的思路,记得凌泽师说过,要让你的句子出彩,就要出新,就是要有自己不同与别人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
3.炼字
我们在析联和找到思路后,就可以对句了,能不能够使句子好看,很大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用词。好的词句会使句子精彩,好看,耐读。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的炼字了。炼字主要是动词,副词,形容词的选择和应用。看这个出句:
花事已随流水去【老师】
当时我想到得是:春风未()故人来。
但时我想到的是“送”字,觉得不好。一时想不起好的用词,就把这个思路放弃了。当我在看论坛上一个同学的对句时,顿觉眼前一亮:春风未遣故人来。看,这个“遣”字是不是用的很好。看这就是炼字之妙。所以炼字,尤其是流转词的字词,一定是很关键,需要我们反复推敲。古人说有文章用字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补字见色。
  以下是我的几个拙作,请老师们评阅:
欲将春色收诗篓
忽见清风吹杏花

玉管三声催燕子
东风一夜醉桃花

醉老前程春半阙
闲拾旧梦夜三更

小径霜飞秋有迹
闲庭花落梦无凭
   成联篇
再来说说成联,成联是需要自己完成一副对联,不用受别人的限制。但也对我们的思想,立意,品味和文字掌控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需要我们我还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个需要我们在研读古人作品基础上好好的学习。
  下面来说说成联和对联的区别:
  1.成联一般是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说明,一般不同于流水思路。
  2.成联可以不规则重字,可以句内自对。我觉得不规则重字和句内自对要看需要,应用的好能使句子好看,增加句子的感染力。比如这个清联里的:
   倚槛苍茫千古事
   过江多少六朝山
苍茫和多少是句内自对,漂亮吧。
  但我认为如果用的不好,尤其是不规则重字,会显得生涩,铺陈。反而不美。
  这是我的几副成联和赠联作品。

手机  风月
一屏尽揽尘中事;
无线能连天下人。
雁  风月
秋去春来, 长天最有信;
洛阳渭水, 只影自思乡。
   钟南山  风月
前驱非典,今驱新冠,耄耋南山真国士;
不畏艰辛,不畏瘟疫,千年华夏又春风。
  一下是两副赠联
     赠楚风    风月
  昔闻才俊出荆楚;
  今遇先生在古风。
     赠不说话   风月
  岁月正青春,前途无量;
  才华冠十七,来日可期。
    小结
对联,两行短短的文字,是中国文化花苑里的一朵美丽花朵,它具有建筑的对称美,音乐的节奏美。包含很多丰富,精彩的内容,虽然我们即将毕业,但在对联学习的路上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太多的路要走。
最后,感谢古风,感谢校长,感谢清韵兰心,自己的观众,小筑清幽,乡音,一枚桃红,清愁,粗心……等老师们的尊尊教诲。感谢各位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
        古风楹联学院第十七期
           菡萏-08无关风月
                2020年三月28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

帖子

9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1
贡献
234
金钱
348
发表于 2020-6-9 0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菡萏组长--梦嫣然
初初知道对联,是在古装片上,看到对联神童出口成章,真是羡慕的五体投地。
从小心里就倾向于中国古典的东西,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到了痴迷的程度,特别羡慕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也梦想着做个那样的人,偶尔也会随笔一些古韵的文字,甚是欢喜。在追寻古典文化的路上也是在依赖于碰机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得章法。忽然有天遇到了网络诗词教学,免费学习且老师讲的也很详细,内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可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没能坚持到最后,后来就遇到了我们古风学院,很荣幸的成为了古风十七的一名学员,一路下来,点点滴滴都是美好的记忆,虽然依旧很忙碌,但总算熬到了楹联班快要毕业的这一天,不得不慨叹时光不易,每一个日子都那么艰难的走过来,感谢十七班的老师们给予我们学员的关怀和教导,感谢你们用无私的汗水浇灌着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开始的时候从对联的起源开篇,经过懵懂的试对阶段,再后来便学到了对联的六要素:字数对等、平仄对立、节奏对拍、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形对意联。对联的禁忌:1.忌合掌【即:忌同义相对】
2.忌不规则重字【即: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4. 忌联意隔阂
5.忌同声收尾
6:忌同声落脚
7、忌上重下轻
8、忌孤平                                                         还知道了,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元素。物象、意象、意境三者各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一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是诗词联的艺术境界。它们之间的联系: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构成意境,三者共同为诗词联的表情达意服务。还知道了什么是失替:就是一联句中246位置平仄不相对叫失替。
什么叫作失对:就是上下联中246平仄不相对叫失对。还有合掌和隔的概念。
以及对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135不论:在不犯孤平孤仄,三平头三仄头,三平尾三仄尾的情况下可以135不论。我们不仅学到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还学会了学联的途径和方法:三多即多看,多练,多想。四心即静心,恒心,细心,信心。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还了解到了物象,意象,意境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物象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意象是指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艺术境界,属于主观范畴的。意属于客观范畴与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三者共同为表达主题服务。
例:小月窥檐勾旧梦
小月是物象,勾旧梦是意境。通过物象小月来融入主观情感,勾起了旧梦。一个主观,一个客观情景交融,构成一个意境。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什么叫流水对: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有些流水对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学了这么多,总算有了些自己的原创成品,一下是给老师同学的赠联:
赠开心医师:
拼医术,诊脉开方送健康
论撰文,吟诗作对为师长
赠班主任–司琴
德行具备人皆赞
才貌双全世少闻
赠菡萏08–無關风月
才智双全真才子
德行配位好同窗

一路跌跌爬爬的成长,若不是负责的老师们不离不弃,可能也许哪一天我就又掉队了。这里要特别感谢班长-司琴,一路都提点着我前行。再次感谢司琴恩师的不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