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4-6 21:11 编辑
五言句式诵读节奏漫谈2020.04.06
五言句式节奏有多种,但主要分为两种:
一曰:擷腰式。(212)
一曰:解鐙式。(221)
。。。
1.擷腰式。(212)
每句第三字擷上下兩字,故曰擷腰,即单音节在两双音节之中。
诗例:(诗例均引杜甫诗)
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夜宴左氏莊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月夜
2.解鐙式。(221)
第一、第二字意相連,第三、第四字意相連,第五單一字成其意,是解鐙
即单音节在两双音节之后。
诗例: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春日憶李白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月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
此两种音节是按诵读划分,它们与格律音节划分不是一回事。如:
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
而他的格律音节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而他的格律音节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诵读与格律音节是相同的。
。。。
格律音节是按对粘规则组合成律诗,是不可变的,一变则犯平头(失对,江左体为平头诗形式之一)或犯顺风(失粘,折腰诗为顺风之一。顺风诗白居易称两平头诗)。
。。。
诵读音节则是有如下两点要求:
颔联或颈联诵读音节应一致,否则对仗不工;
颔联与颈联诵读音节应不一致,否则犯長擷腰病或長解鐙病。
長擷腰病或長解鐙病。
今人称句式合掌。即句式相同,又称摞眼病。
眼非诗眼,诗眼乃句中戓诗中最精采之字或词,千句难得,怎可至摞迭之状?
眼即单音节也,也称单字节。颔联,颈联两联四句若单字眼在同一位置即称摞眼。
诗例:
重题郑氏东亭(唐·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此诗八句均为212句式,属长撷腰病。其中每句第三字(入乱欹曳冲护寻傍均)均为动词,是摞眼大汇合也,且近八平头。杜公此诗,真是不可说。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十(唐·杜甫)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出门/流水/注,回首/白云/多。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后/歌。 祗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此诗二三联均为221句式,属长解镫病。
。。。
有诗论五言诵读句式均为二三,太笼统粗糙了。
1.不合古人对诗句诵读音节的划分;
2.无法判断句式之犯复
3.五言之二三句称为折腰句’。
4.五言还有二一一句式。
这仅就三字尾而言,何况还有122....等句式哩!(见学诗百法)
怎能一概而论呢?
附【文镜秘府论】二十八病
第十九,長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擷上下兩字,故曰擷腰,若無解鐙相間,則是長擷腰病也。如上官儀詩曰:“曙色隨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縈桂葉,騎影拂桃華。碧潭寫春照,青山籠雪花。”上句“隨”,次句“入”,次句“縈’,次句“拂”,次句“寫”,次句“籠”,皆單字,擷其腰於中,無有解鐙者,故曰長擷腰也。(此病或名束。)
第二十,長解鐙病者,第一、第二字意相連,第三、第四字意相連,第五單一字成其意,是解鐙;不與擷腰相間,是長解鐙病也。如上官儀詩曰:“池牖風月清,閒居遊客情,蘭泛樽中色,松吟弦上聲。”“池牖”二字意相連,“風月”二字意相連,“清”一字成四字之意,以下三句,皆無有擷腰相間,故曰長解鐙之病也。
元兢曰:“擷腰、解鐙並非病,文中自宜有之,不間則為病。然解鐙須與擷腰相間,則屢,遷其體。不可得句相間,但時然之,近文人篇中有然,相間者偶然耳。然悟之而為詩者,不亦盡善者乎。”(此病亦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