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01
注册时间2019-5-17
威望2884
金钱9811
贡献4895
金牌会员
 
威望- 2884 点
贡献- 4895 次
金钱- 981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4-5 07: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0-4-5 17:29 编辑
再谢朋友们!顺祝吟安!
存个资料,还没写完。大眼怪以上评议说到了点儿上,这是慧眼。
是的,老樵诗有些味道,在平时,这应是一首还不错的诗作、尽管结尾有些软弱又不知所云。
既然要写抗疫或疫中生活,这卷子无论按pk要求还是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来衡量,应该说都未达及格。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中华文学一直有这样一好的传统,即文学既不是为写而写,也不是为诗词而诗词,更不是满足于自得其乐。其意义,在于提炼生活,塑造精神。其作用,在于认识、审美和教化。千百年来,走在在文学道路上的人们,一直信守和践行此道。
具体在一个作品上,就是它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艺术性而无积极向上的思想性,不是好作品或面目苍白还有可能是毒品;只有思想性而无必须的艺术性,不会有感染力,人们难以卒读。
文学要有意义,在构思之时,就绝对不能少了通常所说的立意,所谓意在笔先,亦即“写什么”,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要兴发一个怎样的时代精神?
老樵首联出句开门见山,点到了要写的内容:“地僻毒难到”,但此后,全诗另七句全都游离于这句之外。文学写作的一个秘诀,当然是要写自己熟悉的,老樵遵循了这条定律:品茶、赏石······但这些内容,完全与要写的疫期生活无干,与现实无干,与时代无干——这些生活及其活动,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而它缺乏的,就是可感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文学在于细节,细节是表现主题传达艺术的基本内容。老樵设计的细节,与现实不搭界还有隔,无以担负抗疫使命。
去冬今春的这场疫袭和举国抗疫,无论从大流行疫毒对人民生命和国家生活的严重破坏还是举国齐动万众一心行之有效,在历史上,它都要留下重要一笔,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
清代王原祁说:“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