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精华3
注册时间2014-8-19
威望915
金钱3044
贡献1874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威望- 915 点
贡献- 1874 次
金钱- 3044 枚
|
发表于 2015-1-31 12: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兴安客 于 2015-2-1 11:16 编辑
三分隐却琼姿态,留得澹人识韵华。
叔夜抚琴沾蕊簇,东篱饮酒采金霞。
嘉名自怯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纱。
霜重催寒千万朵,西风共舞不羞遮。
咏菊,诗中却无一处出现“菊”字,只是读到诗中用典处方可知晓。结句也很出彩,表现出菊花不畏霜寒的坚强性格。白璧微瑕处是“留得澹人识韵华”一句,有明显的不妥处。
此句似孤平:澹,1.读”dan“,《平水韵》入上声”感“和”去声”勘“,义有”恬静、安定、淡薄“等,这个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已被”淡“字代替了;2.读”tan(阳平)“,用于复姓”澹台“;3.读”Shan(去声)“,义有”充足、满足、通赡“等。根据语境显然应取第一项,读仄声,那么句子平仄就是”(平)仄仄平仄仄平“,犯孤平了。”仄平脚“的句子要遵循”三仄五必平“的规则。
另外,”澹人“生造之嫌,不可取。
一孔之见,恕直言。问好诗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