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7|回复: 7

五坡斋 游海丰莲花山联三副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发表于 2014-1-1 2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4-1-1 21:07 编辑

游海丰莲花山联三副
□叶良方
驰莲花大道,经大道山边,叩大道庵扉,问佛门大道,如今安在?
喜月亮小溪,到小溪峒里,寻小溪水脉,吟乡梓小溪,自古永流。
                               【自注】埔仔峒,过去名小溪峒。
行莲花道,遇莲花客,饮莲花酒。回思顾者有三余,顾山顾水顾莲峙;
探月亮湾,披月亮光,颂月亮诗。即记吟踪偕六友,吟对吟诗吟月还。
                              【自注】“顾莲峙”为莲花山一村名。
      此行何处?黄土岭红军墓。月亮湾边,白云金竹银溪。翠微一带,五光六色十分好;
      斯赏有心,东门峒南坳村。莲花山下,梅苑李园菊圃。香艳八时,百里四乡千样新。

     【自注】上联黄土岭、红军墓、月亮湾、白云(寺)、金竹(寺)、银溪均为当地地名;下联以东门峒、南坳村、莲花 山等地名当句对或与之相对;梅苑、李园、菊圃,指莲花山各处有梅、李等果林园及培植菊花的园艺圃。

79

主题

1965

帖子

5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3
贡献
302
金钱
294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1 23: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向楼主致以元旦快乐!

点评

亦祝版主快乐、吉祥如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 14:16

79

主题

1965

帖子

5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3
贡献
302
金钱
294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1 2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第一天,看到“楹联天地”版的“常委”叶良方先生(五坡居士)为海丰名胜题写的三副对联。觉得很有收获。细读之后,感觉第二副的结尾对仗和第三副开头似乎有白璧微瑕。

点评

所谓“楹联天地”版的“常委”,实不敢当。我没有这本领。 第二副的结尾对仗和第三副开头似乎有白璧微瑕。请具体指出,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 14:19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4: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粟多美 发表于 2014-1-1 23:18
首先向楼主致以元旦快乐!

亦祝版主快乐、吉祥如意!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4: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粟多美 发表于 2014-1-1 23:22
新年第一天,看到“楹联天地”版的“常委”叶良方先生(五坡居士)为海丰名胜题写的三副对联。觉得很有收获 ...

所谓“楹联天地”版的“常委”,实不敢当。我没有这本领。

第二副的结尾对仗和第三副开头似乎有白璧微瑕。请具体指出,谢谢!

79

主题

1965

帖子

5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3
贡献
302
金钱
294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3 0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论坛这个版块里的帖子的点评,纯属我个人的见解。
至于我对这三副对联点评说的第二副的结尾的对仗问题,是觉得上联的“顾莲峙”注脚说是一个村名,下联要是也有一个对应的名词对上,就贴切些。再则,“吟月还”对“顾莲峙”,也觉得牵强了点。至于说到第三副的开头的问题,就是下联的开头句,觉得虚了点,本人个人觉得似乎牵强了点。——纯属个人见解。

点评

是的。一般来说,上联的“顾莲峙”是一个村名,下联要是也有一个对应的名词对上,就贴切些。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村名或地名均没有,即没有可以与之相对的名词,故此,只能用一个较接近的词与之对应。 至于“吟月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3 14:10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4: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粟多美 发表于 2014-1-3 00:32
我对论坛这个版块里的帖子的点评,纯属我个人的见解。
至于我对这三副对联点评说的第二副的结尾的对仗问题 ...

是的。一般来说,上联的“顾莲峙”是一个村名,下联要是也有一个对应的名词对上,就贴切些。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村名或地名均没有,即没有可以与之相对的名词,故此,只能用一个较接近的词与之对应。

至于“吟月还”对“顾莲峙”,还对峙,均是动词,字面上是可以的。虽然你觉得牵强了点,也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

“斯赏有心”,意为这次到莲花山赏景游览,是我们有意之出行,与“此行何处”相对仗,一问一答,虚之何在?个见!

79

主题

1965

帖子

5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3
贡献
302
金钱
294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3 2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对联的实际创作中,楼主所言的“不得已而为之”确实是一种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