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5|回复: 8

诗中看史:诗及功用杂论

[复制链接]

589

主题

411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37
贡献
5233
金钱
934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3-17 16: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中看史:诗及功用杂论(代序)


4083 次点击
11 个回复





鸠摩草堂 于 2020/3/17 7:33:29 发布在

[size=1.35em]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一一唐.章碣:焚书坑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一唐.李商隐:贾生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一一元.陈孚:博浪沙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一一元.元好问:论诗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一一元.元好问:雁丘词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清.曹雪芹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两百枝。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竞润花。
一一清.郑板桥妙联
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一一清.邓汉仪:题息庙

一、作诗能当官亦能送命
诗词话题近年特别火。火了,好像得感谢央视,感谢董卿;当然也得感谢党和政府。但这句台词不该由我说。因为我没看节目,只在凯迪论坛浏览帖子才知道消息,打开电视回放了几集。所以,我感谢凯迪网站。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好歹有个对胃口的节目。看罢有感,我得说说。

读诗、读经很有意思,国人基本都知道。诗经诗经,诗和经,历来又不分家。中国早期的诗歌赋经典,汇有三部总集。两部在先秦时代,《诗经》最早;记录西周到春秋时代的诗歌,主要以民歌形式流传。第二部是《楚辞》,主要由屈原和宋玉编辑创作,以楚地歌赋的形式表达。前两部诗集内涵,多以民间风情和仕人的美政理想为主题。

第三部诗集《玉台新咏》,记录秦汉魏晋时代的经典诗歌。玉台,代指女子闺房;所谓新咏,就是对女性新概念的歌颂。秦汉以来的极权等级制度,对民众尤其对女性多有伤害。诗人借女子的闺怨闺愁闺情,表达对自由情爱、自主婚姻和平等人权的渴望;同时是对强权和礼教的抗争与鞭挞。故被后世道德家评为淫辞浪调。

远古的昭穆制度和魏晋的门阀制度,决定读诗读经之类的高雅活动,只有高门富家子弟才能参与。而寒门子弟和穷苦人家放牛放猪种韭菜的孩子,只能爬在教室的窗外偷听偷学。但于富家子弟较为不幸,据励志故事说:爬在教室窗外偷听的寒门子弟,一不小心成材;成为写诗著经的大学问家。

自古的学问家都会写诗,写诗是必修课;古代学问家一般也都能做官,因为朝廷需要他们牧民。牧民是经的内容的核心。而寒门子弟做官,于所牧之民心有不忍;故他们会写和牧民之旨相违的诗。再后来结局不妙;他们莫名其妙地被疯了、贬了或杀了。

结局归结局。一旦说做官,读经著经、读诗写诗就有了另样的意思:与人生命运有直接相关。如此一边读一边写,内容好点意思的诗,如闺中的情愁怨恨之类;从西周到魏晋经过几千年,共编下三部诗集。再到隋唐两宋时代,读诗写诗,更成为正经事;想做官就必须写诗。久而久之到今天,读诗写诗便成为中华文化的代称。

二、诗词内涵乾坤大
早先汇编的三部诗集,并不流行。一是因为语言风格古久,二是因为内涵苦涩隐晦;都不大容易明白。我们现在所说的诗词,一般是指隋唐两宋的诗词,也叫近体诗;格律较为工整,文字通俗易懂,语句朗朗上口。

唐诗宋词的普及与流行,使中国成为诗词的国度,中国文明的伟大,亦在于此:几句精炼的诗词,就能诉尽人间情理,说透红尘道理。乡村白丁在节日或祭日,都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农家少男少女也都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目下的少年儿童,又开始流行背诗念经。他们大约都知道如下三句最简单的唐宋古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三句诗了不得:区区三十个字,如果真能悟,就能搞懂社会生活的本质,参透人世的经济学问。但中国的少年儿童,恐怕只会背这三句古诗。可能悟不透。如果真能悟透因缘,何苦要读近三十年的书才能混个博士后的文凭?这种疑问,还是留给大学中文系教古诗词的教授解答。

关于诗词功用,先举一个例: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是骈骊文。骈骊文,是唐宋诗词的祖先。讨武檄文,是中国文坛史上最有力量的诗文,迅速聚兵十余万。而最后得到的,仅仅是它讨伐的一个女人的微微一笑。战斗诗文尚且如此,更别说情意绵绵、倚门回首且把梅花嗅、为伊消得人喘气等等那些轻飘飘的唐诗宋词。

关于背诗,还有一例。网络曾流有一段某电视台剪辑的视频:灯光旖旎,色调豪华;只见台下高朋满座,名家云集;据说在观看京都某大学文科精英聚集一起比赛背诗;只听见台上一学霸喊:啊!看我中华文化,春色满园;云云。前面加个啊字,骊六骈四排比句式一长串;啊啊啊,喊一阵,又见台下名人纷纷流露感动之状,微颔之。

如此念经背诗,不像是读诗更不是品诗,应该叫吼诗。别的不想说,全当看花边。而必须要说的是:从古诗词品出我中华文化春色满园,这得多么高深的功夫才能达到的啊啊啊境界。不愧是京都名校。不知是教授之功,还是学霸自学成材。

举以上两例,要说的意思是:诗词并不能当饭吃。拿诗词当饭吃,只有混饭的教授。即便精神享受,要提高国民的修养素质,也是一条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曲折险途。因为如此灿烂智慧的唐宋诗词,在蒙古铁骑狼牙棒之下竟又是那么脆弱无助。

据说,当下又开始流行背诗。却不知诗族还有奇怪的一类,叫反诗。骆宾王的檄文,是文坛上榜的反诗。读水浒传,能见宋江也题有反诗曰:他日若随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写反诗的诗人,果然最后都造反了。导致血流成河,天下大乱。

貌似诗词罪大恶极。而其实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与反诗和写反诗的诗人,没多大关系。比如有一类并不见得要造反的诗,也被定为反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看看这两句,多么自然风味的天籁;结果,却被害羞了的读者,打入反诗同党,也导致血流成河;天下倒并未大乱,但诗人却被诛了九族。看来,诗词中的乾坤,并不浪漫有趣。

三、诗词普及的效应
即便不写反诗的优秀诗人,请翻开历史去认真查看,莫名其妙也要被杀。至于贬的、疯的、关的、流放的,更是不计其数。总之,我在古诗词里,到的几乎全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悲歌。注:在此我使用通感的修辞,不是错别字。所以请教:京都名校的文科学霸是如何吼出的:啊,看我中华文化,春色满园。你们的情怀,我永远不懂。

普遍观照,唐诗宋词并不算好;真正诗词的精华,是元明清的诗词,是红楼诗词。早先文坛遗留的诗作,多是感性思维之作;随着中国文化和中国诗人的成熟,元明清时代的诗词作品,思辩性和思辨性明显增强;诞生大量具有理性思维的诗词作品,内涵更加尖锐深刻。

即便写景,都比原来的诗词更有思想。比如元好问、杨升庵、李攀龙、唐伯虎、曹雪芹、郑板桥、邓汉仪等等的诗词或对联。文学批评领域,也涌现许多文学思想高深的诗词批评家,他们系统性的选择、编辑、刊印各朝各代优秀诗作。比如王夫之、金圣叹还有许多佚名者。是他们让后世读者从诗词中看到历史更为真实的一面。

目下念经背诗又开始流行,见网友对董卿采办的节目颇有微词。尤其悲观的网友说:小孩子背诗并不可取,似如马戏团训狗;找个乐子而已。这话有些道理,相信他们的本意是积极的:反对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而不去悟诗词中的道理。

但诗词悟起来很难,一旦悟透,又很痛苦。这如何是好呢。余以为:应先有选择地背一些记一些,好歹有点意义。人生好多道理,不是一下就能搞懂;国民的素质修养,也不是忽然就能提高。民族文化的复兴,更不是一句假大空的口号誓言,只是说说喊喊而已。总得有些行动才好。

尽管背诗念经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但不能只是不停地背,而要用心去读去品。对董卿釆办的背诗节目,有人问:诗词普及,究竟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很有中国特色,即如辩证法式的考问。那么只好以其道还答其问:价值肯定是有的;看起来比飙跑车、晒美食、打麻将、养狼狗总显得有文化一些

还有网友说得更好:不是诗词有用无用,而是我们距离诗词的语境已太久太远。自口号文化以降,再不见诗词的境界。如今帝都名校的学霸都在吼诗,还能期待谁用诗词提高修养;谁又能进入诗词境界发展素质。从这个角度期待,普及一下,或许还有大用?

唐都浪子:凯迪论坛诗词活动征文


2870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22
贡献
32898
金钱
5218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3-17 1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观照,唐诗宋词并不算好;真正诗词的精华,是元明清的诗词,是红楼诗词。

~~~~~

这个也是奇论了,尽来网坛多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辈。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22
贡献
32898
金钱
5218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3-17 17: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明清诗,不像后人所贬一无是处,要超唐越宋,也是难。这是就整体而言,就个体而言,元明清诗人中,在诗歌艺术和成就上有超越唐宋诗人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22
贡献
32898
金钱
5218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0-3-17 17: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红楼诗词,曹雪芹诗词也,曹的诗词,在有清一代尚不算大家,又何来超唐越宋?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3-17 18:0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书中有段林黛玉和香菱对答: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
可见连曹雪芹也不会同意这种贬唐扬清的观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37
贡献
5233
金钱
934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则天圣历年间,在一个名为吉州的地方发生了一桩命案,而酿成这桩命案的男主角不是别人,正是盛唐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的叔父杜并。

    此事还得从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开始说起。杜审言虽然文学造诣颇高,但因为恃才傲物的性格不太讨喜,所以一生仕途不顺,圣历二年时被贬到了吉州。动身赴任的时候,他带上了十三岁的次子杜并。

    本来这只是朝廷中再正常不过的一次职位调动,但是到了吉州后,杜审言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原来吉州的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对新官上任的杜审言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各种不配合工作也就罢了,居然还故意捏造罪名,导致杜审言不仅被关进牢里,甚至被判了择日问斩。

    作为罪魁祸首的周季童看到自己的眼中钉就要含冤而死了,高兴地忘乎所以,飘飘然之际竟在家里办起了酒宴。结果就在他喝得兴致正酣时,忽然窜出来一名少年,从怀里抽出一把锋利的刀,给了他致命一击。

    尽管这个行刺的少年很快就被周家的下人擒住并杀了,可周季童自己也伤得不轻。

    被砍得还剩最后一口气的周季童,一下子认出了这是杜审言的儿子杜并,不由得追悔莫及:“我不知道杜审言原来还有个这么有气性的儿子,都是郭若讷误我啊!”然而此时悔之晚矣,就为了诋毁杜审言,周季童连自己的一条命都赔上了。

    而少年杜并以命抵命,为父报仇的这份孝心与壮举,很快在坊间流传开来。

    因文采出众而被誉为“燕许大手笔”之一的苏颋备受感动,亲自执笔为杜并撰写了墓志。与“初唐四杰”齐名的刘允济,也随即慷慨地为杜并写下了祭文。就连武则天在听闻杜家父子的遭遇后,也亲自召见了杜审言,不仅提拔他为著作佐郎,还给予他丰厚的赏赐。至于被杜并杀死的周季童,无论是武则天还是朝廷官员,却是连象征性的怜悯之情都懒得表示。

    整个案子说起来并不复杂,相信各位看客在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也只会觉得善恶到头终有报,杜并手刃仇人的举动实在是大快人心。但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三十年前,在了解到武则天与周季童家族之间的渊源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武则天对死于非命的周季童表现得如此漠视,背后还有着更多值得令人玩味的地方。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得从周季童的生母临川公主李孟姜开始说起了。

    临川公主是唐太宗与韦贵妃的长女,在唐太宗所有女儿中排行第十一。别看临川有个公主的头衔,就以为她从小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事实上临川公主的人生跟她的生母韦贵妃一样,都是表面上看似风光,实则一生都过得十分憋屈与苦闷。

    也不说唐太宗在心里面能对临川公主有几分真心实意的疼爱这种虚无缥缈的了,我们实在点,就看物质上的:

    比起同年出生的其他公主,临川晚了整整13年才得到自己的公主封号;

    唐太宗每次外出巡幸或去九成宫避暑,从来不会带上这个女儿;

    临川公主都快20岁了,正好碰上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这才有机会嫁了出去;

    临川公主的驸马周道务,论家世,是所有驸马中最差的;

    临川公主出嫁后正巧遇上唐太宗册封李治为太子,这才沾光有了350户实封;

    更可悲的是,父亲唐太宗还活着,临川就不得不跟着驸马一起远离京城,在边疆军营里日夜操劳。

    正因为临川从小到大都没从父亲那里得到多少关爱,在所有姐妹中封得最迟、嫁得最差,所以临川本人也很清楚,自己在唐太宗心中几乎毫无地位可言,在朝中更没有多少存在感——唐高宗登基后进封各位姐妹为长公主,其他公主都如期收到了诏书,唯独临川因为常年不在京城,送诏书的官员对她没什么印象,结果漏发了她那份诏书。

    在这种常年累月的冷落之下,临川公主从小就知道要充分发挥自己能文能写的特长,抓住有利的时机及时撰表上颂,好好奉承一下能够主宰她命运的上位者们。

    所以贞观六年唐太宗前往九成宫避暑时,没资格一同前去的临川就想办法用上表的方式向父亲请安,以试图提醒父亲,和自己同一年出生的姐妹都已经封公主了,而她到现在都还没有公主封号。然而遗憾的是,临川最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一直没怎么在意过这个女儿的唐太宗,在看到上表后,也不过是突然发现这个女儿的书法还是有点可取之处的,于是赏了可以教导她的女师和“孟姜”这个字给她。

    这点恩惠不痛不痒,更不是临川真正想要的,但除了强颜欢笑地跪下来谢恩之外,临川又能怎么办呢?

    等到唐高宗年间,跟着驸马周道务远在3589里之外的营州劳作的临川,为了那封迟迟没有收到的册封长公主诏书,也为了能够回长安调养一下日渐严重的风疾这个家族病,不得不模仿当年上表唐太宗的举动,小心翼翼地撰写了一篇《孝德颂》献给唐高宗。

    对于这种毫不掩饰的拍马屁之举,唐高宗淡定地表示了嘉许,然后给了点实际的好处——当然不是让临川从遥远的边疆回到京城,而是在临川苦苦期盼了19年后,总章二年的时候,再次让官员下发了一封册封长公主的诏书给这位远在边疆的公主。

    在收到了这封梦寐以求的长公主诏书后,按理来说临川的心情应该是十分激动的,然而这封诏书上有四个字深深刺痛了她的心,那就是“封并如故”。

    想想别的公主进封长公主时,从50户到300户,多少不等都加了点实封,最夸张的是唐高宗的同母妹妹新城长公主,加了500户,唯独临川加了0户。也就是说临川身为长公主,却还是领着和当公主时一模一样的工资。

    所幸在这之后没过多久,武后的母亲荣国夫人病逝,临川显然觉得机会又来了,于是打起精神,提笔上表献给武后。

    据说临川的这篇文章写得那叫一个文采斐然,武后读了也是心有戚戚焉,亲自属文与她相和,还做成册子赏给临川。乍一看,临川这一次似乎做得非常成功,可谓是深得武后的心意,妯娌之间的关系俨然越发融洽起来。

    然而此时已经年近60且患有风疾的临川,在得到武后的赞许后,之前得跟着驸马周道务在边关辛劳,现在还是照旧在边关辛劳;之前不能安享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现在依旧常年见不到自己的亲生儿女;之前身为长公主本该涨一涨的工资,现在仍旧是雪地里照脸——没影。

    尽管临川公主可以说是一次又一次卖力地撰文上表,各种挖空了心思奉承讨好唐太宗、唐高宗、武后这些上位者,然而从临川最后实际得到的待遇来看,显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让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的是,好不容易熬到驸马周道务回京叙职了,临川却因为风疾加重,在回京的半路上病倒了。而周道务身为一个男人,自然以公务为重,不可能经常守在妻子身边。所以病困幽州的临川,只能偶尔看到庶出的长子与自己亲生的儿子周季童前来探望自己。

    就这么苦苦煎熬了3年,临川最终客死在距离长安2520里之远的异乡。虽然在后人看来着实凄凉了些,不过对于临川本人而言,这或许也是帮她从从来就没有顺遂过的人生中解脱出来了吧!

    只不过临川自己是解脱了,但她的独生子周季童却还要继续在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手下讨生活,结果谁曾想,就碰上了这么一出意外。更悲剧的是,明明被杀的是周季童,反而是杀人凶手得到了世人的一致称赞与怜悯,杀人凶手的父亲更是从此步步高升。

    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临川公主一辈子吃了这么多苦头,就为了费尽心机讨好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结果到头来连唯一的亲生儿子都保不住——周季童死于非命不说,还名誉扫地,这下场也未免太过凄惨了些。

    然而现代人同情归同情,却别忘了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所以无论臣子们再怎么拍马逢迎自己,在皇帝看来这都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皇帝一个高兴,由此额外赏赐你了,那是你的福分;如果依旧对你公事公办,那也是你的本分。

    也正因为如此,哪怕临川公主煞费苦心地用自己的文采奉承讨好了武则天,但武则天并没有义务一定要投桃报李,更没有必要将临川公主的逢迎之举一直记在心上。所以周季童被杀一案中,武则天没有念及当年临川公主对自己的百般讨好之情,反而对周季童表现得没有任何偏颇,甚至可以说是冷漠以对,也实属常理。

    更何况周季童陷害杜审言,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卑劣举动,性质可以说是十分的恶劣,这就无怪乎苏颋为什么要亲自为杜并撰写墓志了。

    而苏颋也无愧于“燕许大手笔”的称号,整篇墓志文采洋溢,处处可见他对杜并敢于反抗诬陷,甚至甘愿以命抵命,就为了手刃仇人的刚烈气节的赞许之情,在墓志中特意连用了李暠与甘宁这两个报仇不成功的典故,以表明是杜并用自己赤诚一片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神明,这才得以大仇得报。

    也正是多亏了苏颋与刘允济两位大家的赞颂,杜并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东都洛阳,也传到了武则天的耳里,于是就有了武则天特意召见杜审言并赐予他官职的下文。

    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在召见杜审言的时候还特意问了一句:“卿欢喜否?”杜审言为表示自己的欢喜与谢恩之情,当场做了一首《欢喜诗》,武则天见之大悦,又是各种赏赐。

    只不过与杜家欢天喜地的氛围截然相反的是,周季童作为被杀的那个受害者反而如同过街老鼠般无人问津。

    正所谓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整件事情说起来也是周季童咎由自取,如果不是他恶意诬陷杜审言在先,自己又怎会落得如此身败名裂的下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5
贡献
4069
金钱
5249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9 12:1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里面莫名其妙的东西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37
贡献
5233
金钱
934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诗歌、中医是想通的,可以从一个角度来理解
1992 次点击
31 个回复
神奇2 于 2020/3/4 22:45:55 发布
我虽然批中医和武术,但我仍然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是现在没有很好的放置,所以产生很多问题。

武术、诗歌、中医其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性格,是中国秀美江山和壮丽景色的反映,农耕民族的一种敬天法祖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大家可能不理解我讲的。

比如,你去名山大川游玩,心情愉悦,兴致来了,但你是个没有文化的土包子,只能张口,我艹,真美,没有意境,所以有了诗歌,吟几句诗,就来了,多应景;同样,如此壮美的景色,我们总不能白去玩吧,于是就有了采药,把各种草想象幻想成药,在山里也有了收获感,就有了中医。心情好了,喝点酒,那就舞舞剑,打打拳,一套套路下来,是不是舒畅很美,如果没有这个套路,你舞什么呢,用拳击在那对着空气打吗,大煞风景。。。。

所以,诗歌、武术、中医是这个农耕民族面对大自然的一种应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感恩和纪念。他们都是文化,武术不是武,中医也不是医,是一种文化,这样就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3-31 11: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观照,唐诗宋词并不算好;真正诗词的精华,是元明清的诗词,是红楼诗词。
按照“孔雀王国”的标准是唐诗好。按照“老鹰王国”的标准就是理学诗、伦理诗好,它们产生的年代就是宋元明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1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