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0|回复: 30

对平水韵应该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

[复制链接]

307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3
贡献
16886
金钱
297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9 10: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3-12 08:43 编辑

对平水韵应该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

       当前,人们对于平水韵的认识,不管是新韵者还是旧韵者,可以说都还是十分胡塗而肤浅的。
       自从中华诗词学会提出新旧韵双轨制以来的十多年里,无论是新韵的倡导者还是旧韵的捍卫者,对于平水韵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阶段,没有认识新旧韵的实质所在。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平水韵的深层问题:什么是平水韵;平水韵的实质是什么;平水韵是不可代替的。
       一、什么是平水韵?单从名词来解释,很简单,平水韵产生于宋末,106韵。其中平声30部,上声29部,去声30部,入声17部。
       平水韵的出现为读书人参加科考,和知识者作诗都起到了简捷方便的作用:一个人的自然口音,可以大体上知道平声字的发音,个别不准者只要死记一小部份即可;非平声者皆为仄声,不用去牢记这仄声三部。近体诗又只押平声韵,一首律诗只需找出四个平声字构词即可,去记住30个平声韵部的常用字也非困难事。因此,只要有一张平水韵字表,对于作近体诗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以说,平水韵就是历代懒人作诗的最方便的工具!
       但是,这对诗词理论研究者,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宋600年,并没有平水韵这张字表,诗人、考生又是根据什么工具书作诗的呢?有人猜测,初唐时期有一个叫许敬宗的考官,上奏唐高宗,将隋朝陆法言个人编成的一本韵书《切韵》之193部进行归并同用,这就是后来的平水韵的106部。所以,唐人写诗字声依《切韵》的同用,韵部就归范在106韵之内了。后人用唐宋诗来检验,也大体上合于平水韵韵部的归定。只要记住平声字,剩下的就是仄声,懒人作诗之便其实是从唐朝就开如的。近体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千多年不变,这与懒人之惰性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但是,平水韵的实质是什么?初唐考官许敬宗在提出《切韵》同用之前,诗人写诗押的同样是平水韵模式,最明显的莫过于唐太宗的四十首五律,押的韵字与平水韵模式百分之百相同。这就说明整个唐朝人写诗用韵与许敬宗的奏请同用无关。从唐太宗再往前追溯,那就是隋代、六朝。近体诗是从六朝永明体脱变而来,查永明体的用韵也与平水韵模式相同。那就是说,从六朝诗人到宋末平水韵的出现,诗人的用韵都是一脉相承的。那么,我们可就以从近体诗的平声押韵规律推导出从六朝到唐宋的传承关系。我们又知道,汉语四声是六朝的沈约等人发现的,但他们在使用四声时南北朝人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十三元,元言与魂门押韵,十灰,来徊与灰堆押韵,这在南北朝就可能各不相同,陆法言在编《切韵》时就将其分为两个部。但是在平仄声调上,陆法言则反过来了,例如将看、听,忘、醒这些字,于《切韵》就定为同义平仄两读字。而这些字在南北朝则各地用法不同,可能甲地听只作平声用,看只作仄声用;乙地则刚好反过来,听只作仄声用,看只作平声用。也就是说,诗的押韵继承了传统关系,而诗的声调则依《切韵》的书面规定定平仄。可以这样说,陆法言在编制切韵时,对于韵部,是依六朝韵书对于韵声只分不合只以增加韵部的方式;对于有些调声则是保留平仄同用的方式以达到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目的。
      三、近体诗的押韵依六朝人的用韵规矩习惯,平仄依隋唐人切韵书面声调,也就是唐人的近体诗是当时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这结合体一旦形成,就不再同时代语音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了。正因为这近体诗一旦形成,无论东西南北中人,不管语音如何不同,都得书面地遵守一致;唐宋元明清各代人,不管时音如何变化,也都得机械地书面一致。也就是说,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和押韵韵调,各地方人、各时代人,都只是根据《切韵》的书面读音来遵守的;因它是书面不变的,它就可以是永衡的,可以做到各地不变历代不变,不是哪一地方音哪一时代音可以代替的。今人异想天开,要用北方方音的声调“阴阳上去”去代替传统“平上去入”书面声调写近体诗,割断历史,另开先河,声称暂时以“双轨制”过渡,逐步淘汰“平水韵习惯”,自以为如此就可以“以新换旧”,疏不知这必然会造成以新革旧,从根本上否定唐近诗,即否定唐宋元明清一千三百年来的近体诗成就。这更不是什么“新韵书韵部的编印至今难统一的问题”,把近体诗只简单化到只是一个押的问题,去忽略平仄声调的以新否旧的根本问题。另外,再借用一个现代科学名词补充一点:切韵对于各地方音是可兼容的,普通话韵则因自己的高标准,对他地方音是概不兼容的。从使用范围和价值观来讲,当然是兼容者大大地优于不兼容者!
       另外,单就近体诗的押韵问题谈一下平水韵韵部的优点:平水韵的声调依切韵上下字反切而成,用广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广州话的结果音;用杭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杭州话的结果音;用通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通州话的结果音;用兰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兰州话的结果音……。因此,各地方音都认为切韵对于自己是押韵的。而今天的普通话是用固定的声母韵母拼出的标准音,此标准音与任何别的方音都大不相同,一旦用这个标准音去改写近体诗,遭到各地方音的坚决抵制那是必然的。而且,它又与一千三百年来的传统诗的声调作对,“我对你就错”,割断历史,否定祖宗,“唯我独革”,因此新韵平仄诗在娘肚子里就是一个病胎就是必然的结果!即使用行政的强制手段把这个胎儿生下下来,把它的押韵外形打扮得如何的完美无缺,但它的基因形成的小儿麻痹症则是无可改变的!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1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

可见,平水韵只是个通俗的叫法,《礼部韵略》、《韵府群玉》、《五车韵瑞》、《佩文韵府》、《诗韵合璧》等同属一脉,《韵府群玉》、《五车韵瑞》、《佩文韵府》、《诗韵合璧》都是依《礼部韵略》的体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10: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3-9 16:03 编辑

但是,这对诗词理论研究者,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宋600年,并没有平水韵这张字表,诗人、考生又是根据什么工具书作诗的呢?有人猜测,初唐时期有一个叫许敬宗的考官,上奏唐高宗,将隋朝陆法言个人编成的一本韵书《切韵》之193部进行归并同用,这就是后来的平水韵的106部。所以,唐人写诗字声依《切韵》的同用,韵部就归范在106韵之内了。后人用唐宋诗来检验,也大体上合于平水韵韵部的归定。

-------
这个不是猜测,唐朝的《封氏闻见记》中有相关的记载,以前讨论过了,兹不赘。
《切韵》的同用独用也不是合为106韵,是112韵,后面的景德韵略延袭112韵,到丁度时始为108韵,再刘渊为107韵,又到阴时夫、王文郁则为106韵,以前也讨论过了,兹不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1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唐书李揆传“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言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殊不知艺不至者,居文史之囿,亦不能搞辞,深昧求贤之意也。及试进士,请于庭中设五经诸史及切韵本于床,引贡生谓之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凡命士应举,谓之锁厅试。所属先以名闻,得旨而后解。既集,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緦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家状并试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收纳,月终而毕。将临试期,知举官先引问联保,与状佥同而定焉。凡就试,唯词赋者许持《切韵》、《玉篇》,其挟书为奸,及口相受授者,发觉即黜之。--宋史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载:“国初进士科场尚宽,礼闱与州郡不异。景德二年七月甲戌,礼部贡院言:“举人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厨、蜡烛带人,除官韵外,不得怀挟书策,犯者扶出殿。”宋程大昌《续演繁露》卷二也说“举子前此许挟书,至祥符止许带《礼部韵韵》”。

--------
唐宋科考用《切韵》、《礼部韵略》,这点也是有史料记载的,也讨论过了,仍不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李世民五言律诗的押韵,并非100平水韵


金版艺高人胆大,信口开河乱说话


赋得白日半西山(隋末唐初·李世民)
  五言律诗   显示自动注释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停【九青】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生【八庚】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倾【八庚】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声【八庚】


赋得浮桥(隋末唐初·李世民)
  五言律诗   显示自动注释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星【九青】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惊【八庚】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萦【八庚】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行【八庚】


初秋夜坐(隋末唐初·李世民)
  五言律诗   显示自动注释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星【九青】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惊【八庚】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萦【八庚】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行【八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1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3-9 18:57 编辑

第三部分的论述基本认同,对于用方言去切切韵音的部分可榷,应该说明的是当今方言都是从中古音传承、演变而来,或多或少都保留着中古音的成分,同时也应说明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之方言大多都是文白异读的,文读即读书音,这个读书音于旧时来说读的是文言文音也即是书面音,当然读书音跟韵读音也不是完全同一回事,因为读书不仅可用韵书音去读还可按字书音和当时官话,可见韵书只是韵文宗韵的依据而绝非一时一地之音;
今方言历经千百年的语音流变均已经不可能独立地完整地保留着中古音了,故都只能粗略地感觉多少适合自己的方音而已,要知古、要厘正韵读则须回到音韵学中去,当代音韵学已经完成了切韵、集韵等的拟构工作,这样的拟构具有非常高的参照座标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1: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对诗词理论研究者,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宋600年,并没有平水韵这张字表,诗人、考生又是根据什么工具书作诗的呢?有人猜测,初唐时期有一个叫许敬宗的考官,上奏唐高宗,将隋朝陆法言个人编成的一本韵书《切韵》之193部进行归并同用,这就是后来的平水韵的106部。所以,唐人写诗字声依《切韵》的同用,韵部就归范在106韵之内了。后人用唐宋诗来检验,也大体上合于平水韵韵部的归定。只要记住平声字,剩下的就是仄声,懒人作诗之便其实是从唐朝就开如的。近体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千多平不变,这与懒人之惰性是有密切关系的!
====以上摘自楼主金斑竹的说法====
唐朝科举试律时,许敬宗早已死亡。
许敬宗的奏折,与科举试律无关!
许敬宗更不是科举试律的考官!
从唐朝到宋朝,根本没有106韵的韵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11: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建义老金最好不要跟羊去争辩什么,这个白痴根本就不分诗体根本就不懂一韵到底的说法是针对正体的普适意义上而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3-9 11:14
另外建义老金最好不要跟羊去争辩什么,这个白痴根本就不分诗体根本就不懂一韵到底的说法是针对正体的普适意 ...

三羊不乐意与无厘头探讨任何问题!
因为你爱好自吹自擂自以为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的出现为读书人参加科考,和知识者作诗都起到了简捷方便的作用:一个人的自然口音,可以大体上知道平声字的发音,个别不准者只要死记一小部份即可;非平声者皆为仄声,不用去牢记这仄声三部。近体诗又只押平声韵,一首律诗只需找出四个平声字构词即可,去记住30个平声韵部的常用字也非困难事。因此,只要有一张平水韵字表,对于作近体诗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以说,平水韵就是历代懒人作诗的最方便的工具!
====================

《亚父碎玉斗》题中用韵只能仄声
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倐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佩。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
图王业已失。为掳言空悔。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12: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正史记载外,宋本礼部韵略也可证大宋的科考诗赋用韵用的便是礼部韵略
2345截图20200309115046.png
2345截图20200309115058.png
2345截图20200309115148.png
2345截图20200309115218.png
2345截图20200309115229.png
2345截图2020030911524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3
贡献
16886
金钱
297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5: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二位:我说的只是一个梗概,与二位的举例并无根本的冲突。

点评

我不是对你这个帖子在观点上有什么大的冲突,更多的是在作些补充,从这些补充上可见平水韵的性质,1是官韵性质,2是书面音的韵书性质,3是依托切韵之承前启后延续性质,4是韵文宗韵的工具书性质 这帖何不发理论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9 15:04
回答二位:我说的只是一个梗概,与二位的举例并无根本的冲突。

正因为你说的是一个梗概,才不能回答梗概以外!
三羊的举例,与你的梗概处处冲突,怎么能说并无根本的冲突呢?!

点评

三羊的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偶然有一次科考不用平声只是个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6: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9 15:04
回答二位:我说的只是一个梗概,与二位的举例并无根本的冲突。

这充分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唐诗押韵的真正的【梗概】!
三羊敢说,唐诗押韵的梗概:既不是【阴韵平水】,也不是【词林正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3
贡献
16886
金钱
297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6: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9 16:42
正因为你说的是一个梗概,才不能回答梗概以外!
三羊的举例,与你的梗概处处冲突,怎么能说并无根本的冲 ...

三羊的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偶然有一次科考不用平声只是个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7: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9 16:54
三羊的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偶然有一次科考不用平声只是个别! ...

在下三羊,友情忠告,唐诗的用韵,
1、不管说成是切韵,也不管说成是唐韵;
2、不管说成是广韵;也不管说成是集韵,
3、不管说成是刘渊107,也不管说成是阴韵106。
以上三种或或者叫六种,都不是唐诗用韵的梗概。

点评

你一不会写诗,二不认识诗体,三不认得旧韵,在这里充什么大头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9
贡献
22322
金钱
24489
发表于 2020-3-9 17:1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9 17:10
在下三羊,友情忠告,唐诗的用韵,
1、不管说成是切韵,也不管说成是唐韵;
2、不管说成是广韵;也不管说 ...

你一不会写诗,二不认识诗体,三不认得旧韵,在这里充什么大头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7: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0-3-9 17:17
你一不会写诗,二不认识诗体,三不认得旧韵,在这里充什么大头狗?

狗屎怎么又缓过气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7: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9 16:54
三羊的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偶然有一次科考不用平声只是个别! ...

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
差异在于:或是否合韵,或是否失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1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9 16:54
三羊的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偶然有一次科考不用平声只是个别! ...

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
差异在于:或是否合韵,或是否失韵!

点评

你这只连诗都不会写的藕蹄子,光喊有个卵用!先不说古代庚、青怎么念,普通话都有差别,你个脑残分辨不出eng与ing的差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9 2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9 15:04
回答二位:我说的只是一个梗概,与二位的举例并无根本的冲突。

我不是对你这个帖子在观点上有什么大的冲突,更多的是在作些补充,从这些补充上可见平水韵的性质,1是官韵性质,2是书面音的韵书性质,3是依托切韵之承前启后延续性质,4是韵文宗韵的工具书性质

这帖何不发理论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9
贡献
22322
金钱
24489
发表于 2020-3-9 22:0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9 17:40
庚青押韵与平水韵有多大的差异?
差异在于:或是否合韵,或是否失韵!

你这只连诗都不会写的藕蹄子,光喊有个卵用!先不说古代庚、青怎么念,普通话都有差别,你个脑残分辨不出eng与ing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9 2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0-3-9 22:07
你这只连诗都不会写的藕蹄子,光喊有个卵用!先不说古代庚、青怎么念,普通话都有差别,你个脑残分辨不出 ...

你这个怪物,说你娘的什么离题屁话!
【庚·青】两韵,你说算作【合韵】,还是算作【失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10 00: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3-10 00:45 编辑

再补充个资料,据宋本礼部韵略可证宋朝是必考律赋和律诗的,宋本礼部韵略所录的也是附释文礼部韵略


2345截图20200310003615.png
2345截图20200310004241.png
2345截图20200310004956.png

点评

我的此文如果细论可写成一本很厚的书。但我的三个问题都是经得详述考证的。国学纵横也是理论,此文的起发也来自理论版的口水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0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3
贡献
16886
金钱
297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07: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3-10 00:44
再补充个资料,据宋本礼部韵略可证宋朝是必考律赋和律诗的,宋本礼部韵略所录的也是附释文礼部韵略

我的此文如果细论可写成一本很厚的书。但我的三个问题都是经得详述考证的。国学纵横也是理论,此文的起发也来自理论版的口水仗!

点评

嗯,想让你发理论版的目的无它,就是让那些口水党去多读点书,认识平水韵的历史传承和本质意义 这里也姑且做个补充,无论是切韵还是集韵或其一脉下的礼部韵略,其取字都是取自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说文无的取尔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0 0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0 07:41
我的此文如果细论可写成一本很厚的书。但我的三个问题都是经得详述考证的。国学纵横也是理论,此文的起发 ...

唐韵115部广韵112部集韵108部刘渊107部阴韵106部
1〇一东〇一东【平】〇一东【平】一东【平】一东
2〇二冬钟〇二冬钟〇二冬钟二冬钟二冬
3〇四江〇四江〇四江三江三江
4〇五支脂之〇五支脂之〇五支脂之四支脂之四支
5〇八微〇八微〇八微五微五微
6〇九鱼〇九鱼〇九鱼六鱼六鱼
7一十虞模一十虞模一十虞模七虞模七虞
8十二齐十二齐十二齐八齐八齐
9十三佳皆十三佳皆十三佳皆九佳皆九佳
10十五灰咍十五灰咍十五灰咍十灰咍十灰
11十七真谆臻十七真谆臻十七真谆臻十一真谆臻十一真
12二十文二十文欣二十文欣十二文欣十二文
13二一殷二二元魂痕二二元魂痕十三元魂痕十三元
14二二元魂痕二五寒桓二五寒桓十四寒桓十四寒
15二五寒桓二七删山二七删山十五删山十五删
16二七删山〇一先仙〇一先仙一先仙一先
17〇一先仙〇三萧宵〇三萧宵二萧宵二萧
18〇三萧宵〇五肴〇五肴三肴三肴
19〇五肴〇六豪〇六豪四豪四豪
20〇六豪〇七歌戈〇七歌戈五歌戈五歌
21〇七歌戈〇九麻〇九麻六麻六麻
22〇九麻一十阳唐一十阳唐七阳唐七阳
23一十阳唐十二庚耕清十二庚耕清八庚耕清八庚
24十二庚耕清十五青十五青九青九青
25十五青十六蒸登十六蒸登十蒸登十蒸
26十六蒸登十八尤侯幽十八尤侯幽十一尤侯幽十一尤
27十八尤侯幽二一侵二一侵十二侵十二侵
28二一侵二二覃谈二二覃谈十三覃谈十三覃
29二二覃谈二四盐添二四盐添严十四盐添严十四盐
30二四盐添二六咸衔二七咸衔凡十五咸衔凡十五咸
31二六咸衔二八严凡
32二八严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0 0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时过早啊!
金版已经发现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0 0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0 07:41
我的此文如果细论可写成一本很厚的书。但我的三个问题都是经得详述考证的。国学纵横也是理论,此文的起发 ...

从三羊在26楼的表格来看,但就平声而论:
115韵的《唐韵》是32部
112韵的《广韵》是31部
108韵的《集韵》是30部
也就是说,最早与阴韵平水接轨的是《集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3-10 1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3-10 13:4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0 07:41
我的此文如果细论可写成一本很厚的书。但我的三个问题都是经得详述考证的。国学纵横也是理论,此文的起发 ...

嗯,想让你发理论版的目的无它,就是让那些口水党去多读点书,认识平水韵的历史传承和本质意义


这里也姑且做个补充,无论是切韵还是集韵或其一脉下的礼部韵略,其取字都是取自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说文无的取尔雅、玉篇等字书,在取字上也都是可以看出其承前启后的延续性的,当然也是可以看出其取音非一时一地之音的书面音性质来的

其实从切韵序本身也是可以读出其承前启后非一时一地之音的书面音性质来的,譬如
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
这一段即可推其切韵是在上面五部韵书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此五部所无的则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书面音性质明显可见

我给你补充的资料也算是回击‘’张三说《平水》,李四说《平水》,一座空房《平水韵》‘’一部分,宋本礼部韵略悉取丁度的附释文礼部韵略,不同的是前面还附有度谍、避讳等,宋本礼部韵略又名韵略条式,是对当时科考的用韵之指导性韵书,当然也可知其是依王安石变法之后孙鹗重修的礼部韵略,即淳熙版,淳熙版之后淳祐年间又重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此即后世所俗称的平水韵


此补充可不作讨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0 17: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厘头为何有【此补充可不作讨论】的说法,因为无厘头无理!
无厘头你就是将24楼的书影,贴上八百六十万次,也成不了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